性命雙修.成就佛心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性命雙修.成就佛心

修性即修心性,修命是續長生 (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您沒有登錄。 請登錄註冊

一。 惠能大師的出身如何 。

向下  內容 [第1頁(共1頁)]

1一。 惠能大師的出身如何 。 Empty 一。 惠能大師的出身如何 。 周四 3月 22, 2012 7:59 pm

leksongsupa

leksongsupa
版主
版主


惠能大師,出生於唐太宗貞觀十二年(六三八)二月八日,唐宣宗欽天二年(七一三)八月三日圓寂,世壽七十六歲。父親姓盧,名行瑫,母親李氏;三歲時,父親不幸去世,由信佛虔誠的寡母李氏夫人含辛茹苦扶養長大。

據說在惠能大師誕生時,家中來了二位奇異的出家人,主動為他取名作「惠能」,意即「惠施眾生,能作佛事」;預言他將來必能把佛法惠施給世間一切需要的人。

惠能大師的籍貫,本為河北省范陽縣人,由於父親被降職流放到嶺南,因而在新州落戶。用現在的話說,惠能大師應該屬於客家人。

惠能大師從小家庭貧窮,生活十分艱難困苦,他沒錢讀書,只靠賣柴維生。後來因送柴至客店,在門外聽到有一位客人讀誦《金剛經》,心有所感悟,想學習佛法。後來經一位客人的鼓勵贊助,而到黃梅五祖弘忍大師處學習佛法。

由於這樣的因緣,過去大家總以為六祖大師是一個砍柴的樵夫,是一個不識字的人。實際上,惠能大師不是不識字,因為據《壇經》記載,他曾經和同村的劉志略結拜為兄弟。劉志略有個姑母出家,法名無盡藏,每當無盡藏比丘尼在誦讀《涅槃經》的時候,常由一向認為不識字的六祖大師為她解說經中大義。因此,雖然在《六祖壇經》中,惠能大師確曾自稱是一個不識字的人,但這只是他自謙的言辭。類似現代人交談,也有人常說:「我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也是一種自謙之辭,並非真的不學無術。因此,我們可以肯定的說,六祖大師並非真的不識字;相反的,由《壇經》各品內文可知,他對佛學義理有很深的體悟。他對於《金剛經》、《維摩經》、《楞伽經》、《涅槃經》、《法華經》、《梵網經》和《觀無量壽經》等,都有很精到的研究。






leksongsupa 在 周六 4月 28, 2012 6:17 pm 作了第 4 次修改

2一。 惠能大師的出身如何 。 Empty 回復: 一。 惠能大師的出身如何 。 周四 3月 29, 2012 12:17 pm

leksongsupa

leksongsupa
版主
版主



一.如何認識自性般若?

佛教有所謂「三藏十二部經」,三藏是指經、律、論,統稱大藏經。九千餘卷的大藏經中,以《般若經》為數最多。如來一代時教,所謂「談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在四十九年的說法當中,有一首偈語說:「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般若經》在佛陀的說法當中,就佔了二十二年的時間,可見般若的重要。

在《六祖壇經》中,最重要的部份也正是〈般若品〉。因為所謂經,能稱之為經的,以般若為貴。般若,內容深遠,難以翻譯得恰到好處,所以存其梵語而用音譯。「般若」如果依照它的含義,雖然可以譯為智慧,但是並不完全正確,因為中文的智慧,有善有惡,比方說,「絕聖棄智」的智,「智慧」型的犯罪等,都含有非美善的意思,不能恰好與般若相當。所以為了保存般若的尊貴性,而保存它的原音。

般若,有三種:第一、文字般若,文字雖然不是般若,但是為了詮解般若,以方便引導眾生,利益眾生,使生起般若,於是施設方便言說,猶如舟筏,名為文字般若。第二、觀照般若,依教奉行,行解相應,向當下身心世界加以觀察,體驗真理,猶如駕駛,名為觀照般若。第三、實相般若,是般若的性體,離言說,絕文字,是眾生本具,圓明寂照,不生不滅,猶如目的地,名為實相般若。依此實相般若,能出生諸佛及諸菩薩。因此,般若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自性般若就好像我們的老母。

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釋迦牟尼佛的母親是誰?」
「釋迦牟尼佛的母親當然是摩耶夫人。」

有人這樣子回答。這是錯誤的,摩耶夫人是悉達多太子的母親,釋迦牟尼佛的母親是般若,因為要成佛,必須證悟般若,有般若才能成佛。所以,經典裡講:「般若者,三世諸佛之母。」又說「青青翠竹皆是妙諦,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宇宙之間,森羅萬象,山河大地,一切都是從我們自性的般若所顯現出來的。般若是我們的本體,從本體裡面才能顯現出宇宙的森羅萬象。在佛法裡有很多不同的名相,初學者往往被這許多名相迷惑,而感覺佛法義理不容易深入。比方說:真如、自性、般若、實相、涅槃、菩提、法身、本性……等等,這些名相雖然名稱互異,其實意義只有一個,就是指我們的本來面目,也就是本來的自我。現在我們常常說:「我喜歡、我悲傷、我的想法、我的意見、我認為」,這個「我」是假我;真正的我有不同的名稱,在佛教裡就把它說成是般若、實相、涅槃、菩提、法身、本性等,名詞雖然不同,其實意義都是一樣的。

說起般若,一般人並不容易懂得,所謂「般若自性無能喻,凡夫二乘不能測,等覺菩薩不能知,唯佛世尊獨能了」。般若是諸佛證悟的境界,般若本來不可說,但勉強為了使大家了解般若,且依般若的層次略作說明。

首先從淺的方面來說,凡夫的般若就是「正見」,如果我們對於世間的道理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例如正見因緣果報、正見善惡業力、正見無常苦空、正見佛道永恆,這就是凡夫的般若。比凡夫高一點的聲聞、緣覺、羅漢等聖賢,他們所體會到的般若就是「緣起」;也就是認識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起,緣聚則生,緣散則滅。世間一切不能單獨存在,都是由很多條件因緣和合而生。比聲聞、緣覺再高一點的,是菩薩所體會的般若,那就是「空」。空不是一般世間所謂一切皆無的空,空在佛教裡面是一個很深的哲理。空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所謂「真空生妙有」,因為空才能有,宇宙世間因為有虛空才能容納萬有。

菩薩以上,要到佛才能真正悟到「般若」。般若就是我們的法身、真如,般若就是眾生的平等自性。在般若、法身裡,沒有生、佛的名詞對待,沒有自、他的形象差別。所以經中又說:「平等性中,絕生佛之假名;真如界裡,無自他之形相。」

有一個信徒問惟寬禪師:「道在何處?」以我們現在的話就是說:「般若在那裡?」
惟寬禪師回答:「只在目前。」

信徒說:「我何以不見?」意思是說,我怎麼沒有看到,我不知道般若是甚麼樣子啊!
惟寬禪師回答道:「汝有我故,所以不見。」因為你有「我」的執著,所以不能見道,不能知道般若。

信徒又問:「我有我故不見,和尚還見否?」
惟寬禪師說得很妙,他說:「有我有汝更是不見。」

信徒一聽,「有」上不能見道,於是趕快再問:「無汝無我,能夠見道嗎?」
惟寬禪師回答說:「無汝無我,阿誰求見?」意思是說,你我沒有了,用甚麼來見般若、見道呢?

我們從這一段對話裡面可以知道,有我、有你,有對待,就不是般若;有眾生、有佛,有差別者,也不是般若。唯有在大圓鏡智中見到平等法身,見到真如自性,也就是能夠把自己融會到真理、本體裡面,才是般若風光。

古德又說:「若人識得般若性,春花秋月大地春。」假如我們能認識內在的自我,認識般若自性,就能懂得春天的花開、秋天的月明,真是無限美好的大地風光。

在《法華經》中的「窮子喻」、「衣珠喻」等,都在說明「自性般若」就是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但因一般人皆有「我」──我癡、我見、我愛、我執,因此見不到「自性般若」。

要如何認識自性般若?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我們求佛、求道、求般若,並不是要到靈山會上,也不是要到那個極樂國土,每個人都有自性的佛土、自心的淨土,如果我們不能把握自性,不能認識自己,光在外相上追求,那只有離道愈來愈遠。學佛就是要靠自己,「人人自己天真佛,晝夜六時常放光,剔起眉毛觀自得,何勞特地禮西方?」學佛要反求諸己,不要到外面去找,要找自己的般若自性,能夠見到自己,就能成佛。





二.如何體認緣起性空?

  前面講到自性般若,般若有甚麼用?般若就是要讓我們認識、體證緣起性空。

所謂「緣起」,就是說:世間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所謂「性空」,就是說:因緣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則不能有,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義。

緣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間上的森羅萬象,如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一人一物,乃至微塵沙礫等,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因此,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有」,都是緣起而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

緣起法說明:世間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如果沒有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就。比方說,一個人生活在世間上,因為有農夫種田,我們才有飯吃;有工人織布,我們才有衣服穿;乃至出門,由於有公共汽車司機為我們開車,我們才能到達目的地。假如沒有這許多因緣,我們就不能生存了。甚至於晚上在家裡,只要打開視,就有精彩的節目可看,如果沒有許多演藝人員表演,如何能有電視節目可看?所以,每個人能夠生存,都要感謝因緣,感謝世間的成就。

緣起的定義就是:有「因」有「緣」,因緣和合而有「果」。世間上的一切都是因緣所生起,都離不開因果法則。因和果之間有一個緣,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緣。例如,花的種子種下,去它能夠開花結果,必定要有土壤、陽光、空氣、水份、肥料等很多的因緣,才能開花結果。所以,我們能夠生而為人,在過去生中,有宿世的因、宿世的業,現在到了人間來,還要有現世的緣,因緣聚合了,才能產生果。

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緣起法雖然深奧難懂,不過從因果法則的六條定律,我們可以進一步認識「緣起性空」。

1、果從因生:緣起的先決條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緣」,條件具足,才能生「果」。「因」是生起萬事萬物主要的、內在的條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緣」是外在的條件,能助因生果,是生果的間接力。所以,萬有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緣,這就是「果從因生」的理則。

2、相由緣現:「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這個「境」就是因緣,世間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所產生的假相,本身並無自性,所以「緣起性空」;由於無自主性,所以能隨著緣生而現,緣滅而散,因此「相由緣現」。

3、事待理成:宇宙萬法的生起,固然是要有因有緣,但是在因緣果報的生起上,還有著普遍的理則,也就是因果的法則。譬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瓜不能得豆,種豆不能得瓜。「如是因感如是果」,違背了這個「理」則,便不能成其「事」,所以說「事待理成」。

4、多從一有:在一般人的觀念裡,「一」就是只有一個,「多」就是有很多個;但是在佛教看,來,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甚至「多從一有」。譬如把一粒水果種子埋到泥土裡,經過灌溉施肥,而後長大開花,結出一樹纍纍的果實,這都是由一粒種籽而來。因此,佛教譬喻布施如播種,「一文施捨萬文收」,其道理和「一粒落土百粒收」是一樣的,這也正是「多從一有」的理論根據。

5、有依空立:世間上的人,往往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空是沒有。在佛教裡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腸胃不空,我們怎麼能生存?我們口袋不空,東西放到那裡?世界虛空不空,森羅萬象如何安放?因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經》,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龍樹菩薩《中論.觀四諦品》中提出「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故,一切則不成。」這就是「有依空立」的理論根據。

6、佛是人成:佛陀悟道之初,曾經宣示說,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顯佛性,自能證悟成佛,因此有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淨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佐證。

緣起性空正如拳頭與手掌,五個指頭合起來成為一個拳頭,這叫緣起;放下來變成手掌,這叫性空。因為性空,所以才能緣起;因為緣起,故知本性是空。緣起性空的道理不容易懂,但是人生各種關係的存在,卻都離開不了緣起性空的道理。




三. 何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根據佛教「緣起性空」的真理,六祖大師提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主張,也就是說,「一就是全部,全部就是一」。

在一般人的認知裡,一切源於一,一並不代表一切;因為「一」只有一個,「一切」代表很多個。但是,在佛教裡,認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個不算少,萬億也不算多。例如一朵花、一粒微塵、一顆沙石、一個世界、一個宇宙虛空,都是稱做「一」,孰大孰小?一般人總以為一朵花、一粒沙石、一個微塵很小,虛空很大,其實不是。我們說一朵花,從種籽種在土壤到萌芽成長,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陽光的照耀,還要有風來傳播花粉,有空氣來沃養成長等。可以說,這一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萬有的力量,才成為這一朵花;一朵花即等於一個虛空,跟虛空一樣大。所以,在佛教裡講「微塵不算小,虛空也不算大」;又說「須彌納芥子,芥子藏須彌」,這都是說「因緣有二法,實性則無二」。其次,佛教講「萬法歸一」,萬法泛指宇宙之間的森羅萬象。萬法既歸於一,那麼,「一」又歸於何處呢?一歸萬法。「一」是體,「萬法」是相,「一」與「萬法」就是本體與現象的互存互證。所以,一就是多,「一」與「多」不是兩個分別的觀念,而是同源同流的迴環,一個宇宙有三千世界十億國土,十億國土三千世界也只是一個宇宙,所以說一多不異,一多不二。

佛教除了主張「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外,也講到「剎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長」。剎那是佛教計算時間最短的單位,以現在的時間計算,大約等於七十五分之一秒,所謂「分壯一彈指,六十三剎那」,在零點零幾秒這麼短的一剎那,為甚麼說不短呢?主要是因為在一剎那之間,我們也有可能證悟永恆。所謂永恆無邊,是沒有時空分別間隔的。此外,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個,可是映照在水中,不管江、湖、河、海,乃至臉盆、茶杯裡面,都會有月亮。又如電視節目,雖然只是一個人在電視裡表演,全國幾百萬台的電視機,統統都可以收看,這不就是「一即一切」嗎?所以,時間、空間在「一」的裡面,都是非常統一、非常調和的。如果我們能夠認識「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能夠了解「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就能體會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你我都是互為關係的存在,我和你沒有太多的距離,沒有太多的分別,所謂天下都是有緣人,相敬相親又何必曾相識呢?




四.何謂「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

  在佛教裡,有一句話說「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這句話叫人很難了解,菩提是清淨的正覺,為甚麼清淨的正覺又說是染污的煩惱?煩惱是妄想、無明,為甚麼又說妄想、無明的煩惱就是正覺的菩提?怎麼好的說是壞的,壞的說是好的?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把是說成非,把非說成是,這簡直是非、好壞不分了嘛!

其實,在一般凡夫的認識裡,有是非、好壞、得失、染淨,但是在真如的自性裡面,卻是「生死自家明」,那有是非、好壞、得失的分別呢?那只是心上分別的名相罷了!

對於「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這麼深奧的問題,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說明:鳳梨是一種水果,當鳳梨才摘下來,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只要你咬一口,「哎喲!好酸喔!」但是,經過了和風的吹拂、太陽的照射之後,你再去吃它,「哎喲!好甜喔!」鳳梨怎麼一下子從酸變甜了呢?這甜是從那裡來的呢?是從酸來的。因此,甜和酸並不是兩個東西,而是同一個。同樣的道理,煩惱和菩提也是一體不二的;迷了就是煩惱,悟了就是菩提,離開煩惱之外,別無菩提可求。因此,六祖惠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煩惱和菩提又如海水與波浪,波浪因何而來?是由水而來的,離開了水,就沒有波浪。波浪就等於煩惱,從洶湧澎湃的波浪裡面,我們可以知道水的本性是平靜的。所以,在煩惱的裡面,我們知道它有一個清淨的自性菩提。煩惱和菩提也可以喻如黃金,黃金可以做成戒指、耳環、手鐲等,假相上雖有種種的差別,但是黃金的本質則是不變的。我們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在五趣六道輪迴,轉來轉去,時而天上,時而人間,時而地獄、餓鬼、畜生,但是這個清淨的真如、菩提、自性,是永遠不會改變,也不會損失分毫的。

眾生因為有煩惱,因此流轉五趣六道,卻也要靠煩惱才能成就菩提。煩惱可以長養菩提,正如汙泥裡面可以生長蓮花一樣,因此,經云:「不怕妄想起,只怕覺照遲。」一個人能覺察出煩惱,就離覺悟不遠了。所以,學佛的人不要怕煩惱,畏懼煩惱,重要的是,如何轉煩惱為菩提。

我們要怎樣才能轉煩惱為菩提呢?有一個「哭婆變笑婆」的故事,說明苦樂、迷悟都只在一念之間。

有一個老婆婆常常哭泣,因為太好哭,大家都不稱呼她的名字,而改叫她為「哭婆」。
有人問:「老婆婆!你為甚麼喜歡哭呢?」

老婆婆說:「你們有所不知,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雨傘店的人做媳婦,每當太陽出來,就想到大女兒的雨傘賣給誰呢?沒有人買雨傘,就沒有生意了,她的生活怎麼辦?我不禁就要為大女兒哭。」

老婆婆又說:「我的二女兒嫁給賣米粉的人做媳婦,每當下雨,就想到二女兒的米粉沒有太陽曬;沒有米粉賣,就沒有生意,那生活怎麼辦?你們說,出太陽我要為大女兒哭,下雨天則要為二女兒哭,我怎麼能不哭呢?」

這一天,剛好來了一個出家法師,聽完了老婆婆的話,就對老婆婆說:「老婆婆!你可以把你的觀念改變一下嘛!以後當你看到太陽出來,就想二女兒的米粉一定曬乾了,生意一定很好,一定賺了很多錢。遇到下雨天,你可以想雨傘店裡的大女兒,雨傘生意一定很好,這樣你就不用哭了。」

老婆婆一聽:「嗯!觀念可以改變嗎?」「當然可以!」

老婆婆觀念一轉,從此每當看到太陽出來,就為二女兒歡喜;下雨了,則為大女兒高興,所以從此變成一個會笑的老婆婆,大家也因此改稱她為笑婆了。

哭和笑只在一念之間,苦和樂也是在一念之間,聖和凡、迷和悟、佛與魔也是在一念之間。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無論遇到甚麼困難挫折,只要懂得轉念,情況就不一樣了;假如遇到悲傷、憂悶、煩惱,只要心境一轉,也沒有甚麼不能解決的事。所以,煩惱可以轉為菩提,但是,重要的是在於當下一轉,如果你不轉,則煩惱是煩惱,菩提是菩提;你能轉境,才能把煩惱轉成菩提。

佛教雖然重視轉凡成聖、轉迷為悟。但是,在佛法裡又有這麼一個譬喻:鐵鍊子可以鎖人,金鍊子一樣可以束縛人。意思是說,煩惱固然可以迷惑人,如果你執著了菩提,一樣會成為障礙;煩惱妄想的烏雲固然可以遮蔽心靈,菩提正見的白雲也一樣可以成為執著。因此,真正的悟道,真正禪的境界,鐵鍊子的煩惱要捨,金鍊子的菩提也不能執著;煩惱妄想的烏雲固然要把它去除,菩提正見的白雲也不能執著。總之,學佛的人要能超越一切,超越自己;要能離開煩惱、菩提的兩邊,要在中道裡面去安排人生。所謂不即不離,不空不有,亦空亦有,能夠認識「緣起性空」,能夠懂得「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煩惱與菩提無二無別,你能夠在這個不二的法門裡找到安身立命之處,那才是一個修道者真正的生活。




五.怎樣轉「貪瞋癡」為「戒定慧」?

  佛教是智信的宗教,不但講究慈悲,尤其重視般若智慧;唯有開發般若智慧,才能把「貪瞋癡」的煩惱轉為「戒定慧」的功德。因此,平常我們講學佛修行,主要的就是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也就是轉「貪瞋癡」為「戒定慧」。

貪瞋癡,稱為三毒,是說對一切順情的境界,生起貪得無厭的貪心;對一切違情的境界,生起忿怒憎恨的瞋心;對一切事理的法則,生起邪迷愚暗的癡心。這三毒是眾生心理上最嚴重的大病,它是障礙佛道的根本煩惱;它像魔王,惱害眾生的身心,毒害眾生出世的善根,它是眾生流轉生死的根本。因此,經典裡面講「心不迷不墮生死,意不煩不憂形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起不生業果」。可以說,凡夫眾生有很多的苦惱,都是因為貪瞋癡的煩惱所引起的。

說起貪,我們可以看看這個世間眾生的形象,走在路上,明明是一個已經喝過的空汽水罐子,他也要踢一踢,看看裡面還有甚麼東西?有這麼一則笑話:嫁到都市為人媳婦的女兒,忽然聽說鄉下的老爸爸要來,為了表達孝心,就用罐子裝了很多老爸爸最喜歡吃的芝麻糖,隨他要吃多少就吃多少。

可是,當爸爸把手伸到罐子裡面,卻怎麼樣都拿不出來,女兒很著急,這樣拿,那樣拿,爸爸的手就是拿不出來。後來不得已,只好把罐子打破,一看,爸爸的手為甚麼拿不出來?原來,他抓了一大把糖,手裡面的糖太多了,拳頭太大,糖果罐子的瓶口太小,所以拿不出來。這個笑話說明,貪心是人性的弱點,貪心就是我們的根本煩惱。

瞋心,也是煩惱的根本,更是修行的一大障礙,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佛教把瞋心比作「火燒功德林」。據說,有一個學道的人,每次打坐時,常有蝨子來咬他。後來他就和蝨子約法三章:「當我打坐,進入禪定的時候,你不可以咬我;等我出了定,我不修行的時候,你咬我,我會慈悲布施一點血給你吸。」大家說好了,彼此也就相安無事。後來,有一天,跑來一隻跳蚤,聞到這個學道者香醇的血,忍不住垂涎欲滴,準備好好飽餐一頓,蝨子趕忙出來制止:「跳蚤!你不可以隨便亂來,我跟這個修行人有約定,要等他出定以後,才能吃。」跳蚤當然等不及,也不管甚麼約定,一口就咬下去。這個修道者正在禪定之中,忽然有個東西咬他,心想:「你這個蝨子不守信用。」一氣之下,就把衣服脫下來,付之一炬,於是不管跳蚤也好,蝨子也罷,統統同歸於盡。而這個修道者因為生起了瞋恨心,道業也成就不了,正是「佛前多劫修供養,所積廣大福德緣,一念瞋心才生起,盡焚彼福成灰燼」。因為一念瞋心,因此毀了自己。

唐朝時,權傾朝野的太監魚朝恩,有一天問藥山禪師:「禪師!請問你,〈普門品〉說『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剎鬼國』,甚麼叫做黑風?」黑風就是指煩惱、瞋恨的意思。藥山禪師聽了這話,並不正面回答他,只是對著他說:「魚朝恩!你這個太監,你問這個問題做甚麼?」

魚朝恩當時是朝中不可一世的重要人物,甚至連皇帝也要聽他的話。不意藥山禪師這麼回答他,生氣是可想而知,因此隨即面露憤怒的樣子。

這時藥山禪師哈哈一笑,他說:「這就是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剎鬼國。」

貪瞋癡就像盜賊一樣,日夜盤據在我們的心上,竊取我們的功德法財,障蔽我們的真如佛性,如果我們不轉「貪瞋癡」為「戒定慧」,我們就永遠受貪瞋癡的煩惱束縛。在三毒之中,瞋恚其咎最深,因此,佛教裡面有一首偈語說:「面上無瞋是供養,口中無瞋出妙香,心中無瞋無價寶,不斷不滅是真常。」

假如我們是經常為貪瞋癡所苦惱的人,不妨接受六祖惠能大師的指導;只要我們能開發人人本具的般若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就能把貪瞋癡煩惱轉成戒定慧,那麼我們的生活自然會有另一番妙味了。




六.怎樣從般若中生出智慧,滅卻塵勞煩惱?

  在《六祖壇經》的〈般若品〉裡,主要就是要我們從般若自性中生出八萬四千智慧,來滅卻八萬四千的塵勞煩惱,所以惠能大師說:「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

在佛教裡,我們常常聽到「八萬四千」這個數字:八萬四千不一定不多不少就是八萬四千,八萬四千的意義,就是表示很多。隨代慧遠大師曾對八萬四千作了這樣的註解,他說:「諸佛菩薩普度眾生,有三百五十個法門,每一個法門裡面,各具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法門。每一法門當中,皆能降伏眾生的四大(地、水、火、風)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如此就有二萬一千個法門,這二萬一千個法門又對治眾生的欲、有、見、無明等四種毛病,於是二萬一千乘四就是八萬四千法門。」法門有八萬四千,正好對治八萬四千的煩惱。其實,在工商發達、科技文明的現代社會裡,現代人的煩惱應該不只有八萬四千;可以說,時代越進步,增加的煩惱也越多。譬如,現代人出門乘坐汽車,萬一汽車拋錨,真是「汽車者,氣死人也」。有時乘坐公共汽車,左等右等,遲遲不來,等公共汽車也是好氣人。因此,汽車雖然帶來生活上的便利,但也增加了我們的煩惱。現代人利用電話傳達訊息,本來是很方便的,但是用多了,難免也會受到電話的干擾,又增加了電話的煩惱。現代的人住公寓裡面,像鴿子籠一樣,不容易和大自然接觸,公寓裡面也有很多的煩惱。所以,現代人的煩惱,應該不止八萬四千。不過,前面說過,八萬四千的煩惱,我們不一定要從數字上去認定,由於佛教的數字常常只是一種象徵,離開數字之外,我們應該去領略它所要傳達的真正意思。譬如,在佛教裡,常常說我們要一心念佛、一心不二。為甚麼要「一心不二」?就是不要三心二意的意思。上香要上三炷香,拜佛要拜三拜。為甚麼?因為三炷香、三拜就表示對三寶的尊敬,是表示對三學、三慧、三種般若的重視。我們供佛要供四果,「四」是代表四聖諦、四如意足、四阿羅漢果。我們供菜要供六碗菜,「六」是代表六度。念佛連續七天,叫做打佛七,參禪連續七天,叫做打禪七,「七」就是代表一個週期。此外,十迴向表示十大願:禮拜時,有人拜十二拜,這就表示我要效法觀世音菩薩的十二大願。念佛時,有人手持十八顆的念珠,表示十八羅漢;二十四顆,表示二十四諸天;三十二顆,表示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四十八顆,表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一百零八顆,表示一百零八大願,度一百零八煩惱等。

佛教的數字不但蘊涵特殊意義,尤其學佛者若能藉著法數名相深入佛教義理,不失為一大方便法門。茲以一到十的數字,舉例說明:

一、一心求法。(一心:指如來藏心,即絕對無二的心性。)
二、二諦圓融。(二諦:第一義諦、世俗諦。)
三、三學增上。(三學:戒學、定學、慧學。)
四、四恩總報。(四恩:國家恩、父母恩、眾生恩、三寶恩。)
五、五戒均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六、六度共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七、七財具足。(七財:信、戒、慚、愧、聞、施、慧、稱為七聖財。)
八、八道並行。(八道:正見、正語、正命、正念、正思惟、正業、正精進、正定,稱八正道。)
九、九品同登。(九品:即九種等級──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
十、十願圓滿。(十願:指普賢十大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總之,八萬四千法門度八萬四千煩惱,這只是以數字來象徵、說明,其實心病還需心藥醫,我們的心能製造貪瞋癡煩惱的毛病,同樣也能生出功德、智慧,所謂「披毛因它成,成佛也由它」;學佛就是為了調伏這顆散亂的心,為了淨化這顆染污的心,所以又謂「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如果我們的自心能常生功德智慧,自能滅卻無明煩惱,是則當下即是佛國淨土。




七.《金剛經》與禪的關係如何?

  在《六祖壇經》裡,惠能大師一再提到《金剛經》;《金剛經》不但與《六祖壇經》有很重要的因緣,與禪宗更是關係密切。禪宗自六祖大師以後,分為「南頓北漸」,即所謂南宗禪與北宗禪。南宗禪是以《金剛經》印心,北宗禪則以《楞伽經》印心。六祖大師是南宗頓教的開教祖師,《金剛經》與他本人的關係非常密切。因為,六祖大師最初在故鄉嶺南,就是因為聽人念誦《金剛經》而契入佛法;後來到了黃梅親近五祖,也是因為聽五祖講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茅塞頓開,徹悟本自清淨的自家面目,於是受五祖弘忍大師傳法印心,成為禪宗六祖。《金剛經》從此取代了達摩東來以「《楞伽》四卷,可以印心」的傳統地位,並為中國禪學開啟了歷久不衰的黃金時代。

講到《金剛經》與禪的關係,首先應該對《金剛經》做一番認識。《金剛經》總共有五千多字,主要的宗旨在於說明「空」。所謂「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這個「無」就是「空」。但是空並非世間一般所謂甚麼都沒有叫做空;「空」是建設「有」的,空是涵蓋空有不二的無,這個「無」的「真空」,才是真正最究竟的般若宗旨。

說到禪,禪是甚麼?禪是自我,禪是生活,禪是藝術,禪是幽默,禪是我們的自心本性,禪是無。所以,禪宗所表達的境界,也是一個「無」字,與《金剛經》的主旨可以說非常的契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如果能有一點《金剛經》的般若,有一點禪的幽默、禪的自然,生活就會有不一樣的風光。就如同在菜裡放了鹽巴,菜的味道就會更加美味可口;又如在客廳裡插了一盆花,頓時能使滿室生香,增色不少。所謂「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生活裡有般若、有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沒有般若,則心中充滿愚昧、妄想、顛倒、執著,那就是苦惱的世間;假如有了般若,就好像有了光明一樣。在佛教裡面講般若光、智慧光,光能照破無明、黑暗、煩惱。有了禪,生活就能自然、灑脫、自在,就不會緊張、煩惱。所以,有人說:「若將禪心過生活,何愁煩惱不能了?」

在《金剛經》裡的經文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甚麼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因為我們的心雖是一個,可是這一個心如《大乘起信論》說「一心開二門」,也就是說眾生與佛本具同一心性,但因無明妄動而有生住異滅、迷悟染淨的相狀,因此就有一種是真如心,一種是妄想心、生滅心、無明的心。

我們平常生活在妄心裡,日夜攀緣五欲六塵,充滿無明妄想,念念生滅不已;過去的心已滅,現在的心念念不停,未來的心未生,所以說三心不可得。

過去有一位德山禪師,他在北方聽到南方弘揚禪宗的頓教法門,特地做了一部《金剛經》的疏鈔,想要批駁「頓悟成佛」的說法。

當他帶著《青龍疏鈔》南下,在路上肚子餓了,見到小店裡有一個老婆婆在賣茶點,德山禪師上前要買點心充饑,老婆婆說:「禪師!你擔子裡面裝的甚麼?」

「我擔子裡挑的是《金剛經》的註解。」

「你是研究《金剛經》的呀!我有一個問題請教你,如果你能回答得出來,今天的點心就由我供養。」

德山禪師一聽,一個老婆婆能有甚麼了不起的問題,就說:「好!你請問,有甚麼問題啊?」
老婆婆說:「禪師!《金剛經》裡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禪師:現在你要吃點心,是點的甚麼心呢?」

德山禪師被這個老太太一問,啞口無言。所以,禪不是從知識上去理解的,它是透過修行證悟,是從生活裡獲得的體驗。

在戰亂時,有一團軍隊,到一個寺院裡搶劫,寺院裡的出家人看到盜匪放火燒房子,紛紛跳到佛殿的屋頂上。在熊熊燃燒的大火中,住持快川禪師就問這許多參禪的人,他說:「你們大家趕快加緊用功,我現在問你們一個問題:『在熊熊大火當中,我們如何大轉法輪?』」意思是說,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如何才能把握自己,安住身心?如何能夠弘揚佛法,普度眾生?
快川禪師逼著大家,「快參!快參!」正在大家猶豫的時候,快川禪師就說:「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自涼。」

所以,參禪那裡需要找山明水秀的地方,只要把心裡面的妄想、無明、煩惱熄滅下來,在大火裡面也可以轉法輪,在大火裡面也會感到身心清涼。所謂「心若起時,不隨它起,起心自覺;心若去時,莫隨它去,去心自覺;心若住時,莫隨它住,住心自覺」。因此,我們在生活裡面,「若自了了自知,不住一切處,即明了了盡本心,亦名了了盡性」,這就是所謂「無所住心,無所生心」。在佛門的證悟上講,這就是證到無生法忍。所謂無生法忍,就是不生不滅,不會受世間的無常顛倒。我們悟道以後,禪的這一「無」,就可以說是無限、無量、無邊,也就是讓我們進入到無限的世界、無邊的空間,乃至超越時間、空間。所以《金剛經》也好,禪也好,主要的就是要我們能夠超越。





八.如何內外不住、來去自由?

  《金剛經》講到「無住生心」,我們的心平常住在甚麼地方呢?住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上面。我們的心一天到晚攀緣外境,不是喜歡各種美色,就是執取各種聲音、各種味道。在《六祖壇經》裡,惠能大師說,我們的心不但不要讓它住在六塵上,而且要不住內,不住外,任它來去自由。心要如何才能不住內,不住外呢?六祖大師說:「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所謂菩提,就是我們的真如自性,菩提是不假外求的。我們現在講求知識,知識是對這個世間的現象界做種種的分別了解,而禪、般若、智慧,是向自己的內心去探求,去開發。例如禪宗的禪師們,你看他打坐的時候,閉起眼睛來,不看、不聽,心不向外攀緣,但是他心內的世界比心外的世界更廣闊,更逍遙,更自在。

所以,講到「道」,六祖大師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悟,也不是靠打坐就能夠開悟,而是要用心。心好比明鏡,久被塵勞、垢穢汙染,當我們把垢穢慢慢擦拭後,清淨的心光自然就會顯現出來。因此,六祖大師說參禪不在打坐,禪不只是坐。打坐當然是靜心,是一種精神集中、意志統一。打坐對於我們的健康、養性、參禪都有幫助,但是,開悟不是絕對靠打坐。所以,六祖大師又說:「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原是臭骨頭,何為立功課?」禪不在坐臥,禪要用心體會,所謂「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心裡一悟,宇宙、世界自然會有另一番不同的風光。

平常我們的生活都是向外面貪求,不知道自己心裡有寶藏。所以過去有一位禪師說:「我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不塑亦不裝,不雕亦不刻。無一點繪意,無一點彩色,畫也畫不成,偷也偷不得。其像本自人,清淨非佛身,雖然是一身,分身千百億。」這意思說的就是我們的真如自性,就是我們的禪心。所以,《六祖壇經》主要就是要我們找回自己的心,找回自己的真如自性。

我們的心在那裡呢?《楞嚴經》講到阿難尊者「七處徵心」,就是找他自己的心在那裡。這是佛陀為了破除阿難的妄想緣心,使他的妄心無所依止,因此就阿難尊者所說心在內、心在外、心在中、心在無著等七處,一一予以論破,以顯此心遍一切處,無在無不在的妙淨。

我們每個人本自具有的真心,不但無所不在,無所不遍,而且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因此,六祖大師不但要我們找回自己的真心,而且要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所謂不住生死,就是要有般若的智慧,超越輪迴生死;所謂不住涅槃,就是要有大慈大悲,服務人間,救度眾生。也就是要悲智雙運,體悟中道。唐末五代的雲門文偃禪師,曾經參學於睦州(浙江建德)的道明禪師門下。當他前去參學的時候,就在他從外面一腳正要跨入門檻時,道明禪師出其不意的用力把門關上,雲門大叫:「唉喲!好痛喔!」

道明禪師說:「誰在喊痛啊?」
雲門禪師答道:「老師!是我。」
道明禪師問:「你怎麼痛啊!」
雲門禪師回答:「我腳在裡面。」
道明禪師又問:「腳在裡面,那你人在那裡?」
雲門禪師答道:「我在外面。」
道明繼續再問:「你人在外面,腳怎麼會在裡面呢?」
雲門這時候忽然覺悟到,原來本性是沒有內外之別的。

世間的內外、你我、善惡、大小等,在禪者的眼中,都是虛妄對待的;凡夫眾生因為有這些內外的分別假相,所以被虛妄對待緊緊束縛,無法超越,就會痛苦。因此,六祖大師說,我們的心要不住內,不住外,如此才能來去自由,才能遍住一切處。





九.所謂善知識,要具備那些條件?

  在《六祖壇經》裡,六祖大師一再地教誡信徒、弟子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是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導正道的人。

在佛門裡,通常把師長們稱為「善知識」。此外,同參道侶、護法善信,都是修學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善知識

《華嚴經.入法界品》記述善財童子於求道過程中,共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上至佛、菩薩,下至人、天,不論以何種形相出現,凡能引導眾生捨惡修善,入於佛道者,都可以稱為善知識。

在修持的道路上,善知識對我們有莫大的影響力,因此經典裡譬喻善知識如大地,可以承載長養我們;如高山,可以為我們依靠;如乳母,可以守護我們,不令作惡;如良醫,能醫治我們種種煩惱病苦;如勇將,能滅除我們一切諸恐怖;如船師,能令我們度越生死瀑流。由此可見善知識的重要。

佛陀就是一個偉大的善知識、偉大的教育家;佛陀時而講空,時而說有;時而論相,時而談性;主要的就是為了接引不同根機的眾生所施設的權巧方便。

六祖惠能大師也是一個偉大的善知識、偉大的教育家。六祖大師對弟子的教育,有時候委婉曲折的予以開導,有時候則施予當頭棒喝的教育,這也是善知識。因此,所謂善知識,有時候不一定全然用慈悲的愛來攝受你,有時候也要用力量來折服你。如同一個小孩子,需要母親的慈愛呵護,也需要有父親的威嚴教導;嚴厲就是力的折服,慈愛就是愛的攝受。世間上的萬物,固然需要春天的和風、夏天的細雨,才能生長;但是,有時候也需要秋天的霜、冬天的雪,才能成熟。因此《禪林寶訓》有兩句話說:「姁之嫗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熟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使萬物孕育、成熟。

同樣地,在佛教裡面,我們親近善知識,並不是一味的要求慈愛,禪宗說,打罵是教育,有時候威嚴的呵斥,也是一種教育。因此,一個善知識的條件,要有功德心,要有供養心,要有寬容心,要有慈悲心,要有智慧的心,要有教育的心。善知識自己對佛法要有體證,要能通達如實的真如自性,要有慈悲、憐憫的心,要能方便權巧地為我們演說佛法。這就是惠能大師告訴我們,做一個善知識應有的條件。

Very Happy Embarassed Very Happy Embarassed Very Happy Embarassed Very Happy cherry cherry cherry cherry cherry



leksongsupa 在 周六 4月 28, 2012 6:27 pm 作了第 3 次修改

3一。 惠能大師的出身如何 。 Empty 無念法门~十種分別~何以無別 周四 3月 29, 2012 12:44 pm

leksongsupa

leksongsupa
版主
版主

十.無念法門,十種分別,何以無別?

在《六祖壇經》裡,惠能大師傳給我們一個證悟的法門,這個法門叫無念法門。念,就是分別;無念,就是不分別。在《六祖壇經》裡面,講到十種分別,這十種分別如何把它調和起來,讓它沒有分別。有時候,看起來是兩個極端,例如「有」和「空」;但是在無念法門裡面,「有」和「空」不是兩個,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即是無,無即是有,真空生妙有,妙有即真空。把這兩個極端調和起來,就是無分別。

現在我把這十種無分別,一一做個介紹:

◆頓漸無別:禪有「南頓北漸」之別,「頓」就是即刻開悟的頓超法門,儘管你是一個凡夫,一樣可以立地成佛;「漸」就是慢慢的修,慢慢的學,是逐漸、逐漸地明心見性。好像學生讀書,有的是天才兒童、資優生,他可以跳級,不必逐年晉昇;但是一般人就必需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讀完初中,然後才可以上高中。

不過,在佛法裡,無論頓、漸的根性,在我們的真如自性裡,所謂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都能見性。所以,在《百喻經》裡有個故事說:有一個村莊裡缺水,必需要到五里路之遠的地方去挑水,大家覺得路好遠喔!這一擔水得來不容易,於是就向長官反應。後來,長官說:「以後我們這一條路的名稱不要叫五里路了,就叫三里路好了。」村莊裡的人聽了都好高興,心想:「以後再也不必走五里路,只要走三里路就可以有水喝了。」
其實不管五里路也好,三里路也罷,都是一樣那麼遠。因此,即使「頓」根的人,也不能以為「善小而不為」,還是需要聚集很多的大善小善;就是開悟了,也還是要修行。至於漸修根機的人,當然更要積功聚德,如此才能功果圓滿。

◆迷悟無別:惠能大師說:「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這是說,人有迷悟,法沒有迷悟。
有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公公,有人問他:「你幾歲了?」
他說:「四歲。」「鬍子都白了,怎麼才四歲呢?」
「我確實四歲,因為我信仰佛教,追求真理才四年,我覺得這四年的人生才有意義,所以我說四歲。」
過去的幾十年歲月,因為迷而不悟,因此對老公公而言,這樣的歲月毫無意義。不過,迷和悟其實並沒有分別,迷悟只是正反的兩面,由迷才有悟,迷悟無別不是糊塗,不是籠統,而是一種超越。
三湘才子張劍芬居士曾作一對聯:「迷即眾生悟即佛,二不成雙一不單。」實是深體「迷悟無別」之妙的佳句。

◆智愚無別:惠能大師說:「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世間上的人,有的人很聰明,很有智慧,有的人愚癡無智,其實,本體則一。儘管怎麼樣的愚笨,只要有心,人以一知,我以十知,能夠多用一點工夫,總是能成,所以說「智愚無別」。

◆邪正無別:在世間上,有好人、壞人,有善惡、邪正等分別;但是在真理裡面,所謂「法無善惡,善惡是法」,有時候,是佛法的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是佛法,例如:金錢本身沒有好壞,使用不當,錢財是罪惡的根源;使用得當,可以造福人群。又如感情,處理不當,造成煩惱、痛苦;處理得當,則慈悲普愛世間,這也是對人間的一種貢獻。所謂「正人說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說正法,正法也成邪」,人有正邪,法無邪正。

◆淨穢無別:禪宗有一則公案:趙州禪師和徒弟文偃禪師為了信徒供養一塊餅,師徒決定打賭,看誰把自己比喻成最髒最賤的東西,誰就贏得這塊餅。

「你是師父,就由你老人家開始比吧!」文偃禪師說。

趙州禪師說:「我是一隻驢子。」

文偃禪師接著說:「我是驢子的屁股。」

趙州禪師又說:「我是屁股中的糞便。」

文偃禪師不甘示弱地說:「我是糞便裡的蛆蟲。」

趙州禪師無法再比喻下去,反問道:「你這蛆蟲在糞便中做甚麼呀?」

文偃禪師回答:「我在糞便裡避暑乘涼啊!」

《般若心經》云「不垢不淨」,《維摩經》亦說「隨其心淨則國土淨」,骯髒的污泥也能長出清淨的蓮花,因此,清淨和污穢是一如不二的。

◆人我無別:人活在這個世間上,有很多的苦惱都是從分別人我而來的。我們常常會計較這是我的,那是你的;這是我喜歡的,那是我不喜歡的。由於有這種種的妄想執著,因此產生苦惱。所以我們應該了解,人我相互存在的關係,例如,這個世間上如果沒有人,只有我,誰供應我生活所需?因此人我之間應該相互助成,因為人我無別,人我是一體的。

◆道魔無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是說即使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只要有一念悔心向善,也能轉魔成佛。當初佛陀座下的弟子鴦伽摩羅,過去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大惡人,但在真理之前,只要一信佛,馬上成為大善人;三迦葉(優樓頻樓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本來都是有名的外道,但是被佛陀道德的力量攝服以後,也可以轉魔成佛。因此,一個人罪惡不可怕,迷惑也不要緊,只要懂得轉念,就能轉迷為悟,轉邪為正,轉惡為善。

◆是非無別: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是非分別太強烈,就有鬥爭,就有痛苦。是非,其實只是立場的差異、看法的不同罷了。我們處理是非的態度,所謂「是非朝朝有,不聽自然無」,只要我們能夠不怕是非、不傳是非、不說是非,管他是是非非,我一如也,是非自然止於智者。

◆愛瞋無別:「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愛與恨常常糾纏不清,有的時候,兩個人今天愛得難分難捨,明天卻勢如水火;有時今天恨他恨得要死,將來不一定需要他的幫忙。因此愛恨不要太強烈,何妨「禪心一任娥眉妒,佛說原來怨是親;雨笠煙簑歸去也,與人無愛亦無瞋」。

◆世出世間無別:佛教有世間與出世間的生活。有的人太過強求出世的生活,因此顯得枯寂無趣。其實,太過執取世間的五欲六塵,固然慾壑難填;過份排拒,則不免冰冷空洞。所以,最好能將世間、出世間調和起來。平常所謂「生活佛教」,就是要用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也就是一樣在世間生活,只是把佛教出世的思想,無邊深廣的悲智運用在救度眾生的事業上。維摩居士「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生活是在於我們處理的,我們要過超越的生活,不要被生活牽著鼻子走。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間,而無車馬喧」,雖是在世間生活,而能不為世間所執,不為世間所迷,這就是禪宗六祖大師要我們過的一個「有無不二」,無分別、無念法門的生活。

.經文

一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刺史請師陞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問曰:「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慈悲,特為解說!」

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

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

師曰:「是。」

公曰:「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帝問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刺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

師曰:「使君善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恒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

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
眾皆頂禮,云:「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方,普令得見!」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貪欲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瞋是地獄,愚癡是畜生。

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貪欲,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銷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眾聞說,了然見性,悉皆禮拜,俱歎:「善哉!」唱言:「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
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

師言:「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依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時不相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卻來相問。」
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釋

大會齋:又作大齋會、無遮會、大施會。廣設齋食以供養僧眾及諸佛、菩薩、人、天、神、鬼等的大法會。

肅容:使儀容嚴肅莊重。

達摩:中國禪宗初祖,西天第二十八祖。南印度香至國國王的第三子。梁武帝普通元年(五二○,一說南朝宋代末年),泛海至廣州番禺。武帝遣使迎至建業,然與武帝語不相契,遂渡江至魏,駐錫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禪,時人不解其意趣,稱壁觀婆羅門。後傳法慧可。大師一生頗富傳奇,示寂年代有梁大通二年(五二八)、梁大同元年(五三五)或二年等異說。梁武帝尊稱他為「聖冑大師」,唐代宗賜「圓覺大師」的諡號,塔名空觀。

宗旨:旨趣。與宗趣、宗要、宗體、玄旨、旨歸等語的意義相同。

梁武帝:南北朝時梁國的開國之主,蘭陵(江蘇武進)人,姓蕭名衍,字叔達。在位期間,整修文教,國勢因之大盛。天監三年(五○四)宣布捨道歸佛。十六年,廢天下道觀,令道士還俗。十八年,從鍾山草堂寺慧約法師受菩薩戒,並禮敬僧伽婆羅、法寵、僧遷、僧旻、法雲、慧超、明徹等高僧。首都建康有大寺七百餘所,僧尼講眾常聚萬人。大通元年(五二七)同泰寺落成,設無遮大會、平等大會、盂蘭盆會,將平等慈悲的精神普及萬民;復設水陸法會,恩及水陸所有眾生。武帝一生精研佛教教理,固持戒律,四次捨身同泰寺,自講《涅槃》、《般若》、《三慧》等經;著有《涅槃經》、《大品經》、《淨名經》、《三慧經》等義記數百卷。有「皇帝菩薩」的美稱。

朕:皇帝的自稱。

布施:財物分施給別人。

阿彌陀佛:意譯為無量光、無量壽。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根據《阿彌陀經》記載,此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故稱阿彌陀佛。

舍衛城:為中印度古王國名。本為北憍薩羅國的都城名,為別於南憍薩羅國,因此以都城代稱。佛陀在世時,於舍衛國前後居止二十五年。

十惡:指能招感餓鬼、畜生、地獄三惡道報的十種惡業,分別是: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八邪:即邪見、邪志(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

十善: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

六欲諸天:指欲界的六重天。即四大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

有一天,韋刺史為惠能大師設大會齋,吃過齋飯,韋刺史恭請大師登上法座,自己和官僚、信眾們整肅儀容,向大師再行禮拜,問道:「弟子們聽和尚說法,實在是微妙得不可思議。現在我有些疑問,希望和尚大發慈悲,特別為我們解釋說明!」

大師說:「有甚麼疑問就立刻提出來,我當為你們解說。」

韋刺史說:「和尚所說的法,豈不是達摩祖師的宗旨嗎?」
大師說:「是的。」

韋刺史說:「弟子聽說達摩祖師當年化導梁武帝時,武帝問:『朕一生中建
造寺廟,敕度僧人,布施財物,廣設齋會,有甚麼功德呢?』達摩祖師說:

『實在說並沒甚麼功德。』弟子不明白這個道理,希望和尚為我解說!」

大師說:「實在沒有甚麼功德可說。你們不要懷疑先聖的話!梁武帝心存邪見,沒有認識真正的法性。建造寺廟,敕度僧人,布施設齋,這只是在求有漏的人天福報,不可將這福報當做功德。因為功德原本就在法身之中,不在修福的事相上求。」

大師又說:「能認識自性就是功,能等視一切眾生就是德。念念之間沒有滯礙,常能見到真如本性的真實妙用,這就叫做功德。內心謙虛卑下就是功,外面依禮而行就是德;從真如自性中建立萬法就是功,心體遠離一切妄念就是德;念念不離自性就是功,應用萬端而不染著就是德。如果要尋求功德法身,只要依照這樣去做,就是真正的功德。如果真是修功德的人,心裡就不會輕慢他人,而能普遍尊敬一切眾生。如果心中經常輕慢他人,我執沒有斷除,自然不會有功;自己的心性虛妄不實,自然沒有德;這是因為我執未除,自高自大而常常輕視一切的緣故。善知識!念念不間斷就是功,心行平直就是德;自修心性就是功,自修身行就是德。善知識!功德必須向內見到自性,而不是藉著布施供養所能求得到的,所以福德與功德是不同的。梁武帝不認識這個真理,無法契入,並不是我們的祖師有了過錯。」

韋刺史又問道:「弟子常見一般出家或在家的人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請和尚解說,這樣的修行是否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希望和尚為我破除心中的疑惑!」

大師說:「請韋史君用心聽!我為你解說。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城中,宣說西方接引化度的經文,很清楚地指出西方淨土去此不遠。若依相上說,西方距離我們娑婆世界有十萬八千里,這十萬八千里其實就是象徵眾生的十惡八邪,因為十惡八邪的障隔,所以便說西方遙遠。說西方淨土遙遠,是為根性下劣的一般人隨相而說的;說西方淨土很近,是為根性銳利的上智人隨性而說的。人的根性雖有利鈍兩種,但佛法並沒有兩樣。因為眾生有迷和悟的差別,所以見性就有時間上遲速的不同。執迷的人著相念佛求生西方淨土,覺悟的人只求淨化自己的心,所以佛說:『隨著自心清淨,自然佛土清淨。』
使君!東方人只要能使心清淨,就沒有罪業;反過來說,即使是西方人,如果心不清淨,一樣是有罪過的。東方人造了罪業,就想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麼西方人造了罪,念佛要求生到那一個國土去呢?凡夫愚人不能了悟自性,不認識自己身中自有淨土,於是發願往生東方或西方;覺悟的人到那裡都一樣是淨土。所以佛說:『隨身所住之處常得安樂。』使君!只要心地沒有不善,西方極樂世界就離我們不遠;如果心地不善,念佛求願往生也難以到達。現在我勸各位善知識,首先要除去十惡,就等於行了十萬里路;然後再除去八邪,就又走了八千里;念念都能見到自己的本性,經常使自己行為平坦正直,那麼到達西方淨土就像彈指般一樣的快速,就能見到阿彌陀佛了。使君!只要你能常行十善,又何須更求往生呢?如果不斷除造十惡的心,有那一尊佛會來迎接你往生淨土呢?如果能了悟無生無滅的頓教法門,要見西方淨土只在剎那之間;不能了悟,念佛求願往生,則西方路途遙遠,如何能夠到達呢?我要為各位在一剎那間把西方移到這裡來,而且當下便能見到,你們各位願意一見西方淨土嗎?」

大眾一起向惠能大師頂禮說:「如果能夠在這裡就見到西方淨土,又何必再另求往生西方呢?希望和尚慈悲,方便示現西方淨土,讓大家都能得見!」
惠能大師說:「各位!世間上的人,自己的色身就如同一座城,眼、耳、鼻、舌諸根好比是城門;在外面有五座門,裡面有一座意門,心就是土地,性就是國王,性王就住在心地上。自性不離心地,國王就存在;自性離開了心地,國王也就不存在。所以自性若在,則身心俱存;性若離,則身心俱壞。要作佛,須向自性中求,切莫向身外去求作佛!自性若迷,就是眾生;自性若覺,就是佛。心存慈悲,自身就是觀音菩薩;能夠喜捨,自身就是大勢至菩薩;能淨化身心,自身就是釋迦牟尼佛;心地平等正直,自身就是阿彌陀佛。

心中分別人我,就是為自己了一座障礙正道的須彌山;心裡起了貪欲邪念,就是波濤洶湧的大海水;無明煩惱,就是翻滾的波浪;心存毒害,就是兇猛的惡龍;心地虛偽狂妄,就是擾人的鬼神;常在塵勞中奔波,就如同魚鱉;貪瞋熾然,就等於自造地獄;愚癡不化,就等於無知的畜生。

善知識!經常修行十善,天堂便能現前;除去人我分別,須彌山便會崩倒;息去貪欲心,海水就會枯竭;煩惱不生,波浪就會平息;忘卻毒害之心,魚龍便會絕跡。於是自己心地上的真如覺性自然就會放大光明,外照六根門頭清淨無染,能破欲界六天的欲業;內照自心本性,即能消除貪瞋癡三毒,地獄等罪業也能同消滅。如此內外光明澄徹,就如同清淨的西方極樂淨土一樣,如果不作這樣的修行,如何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呢?」

大家聽了惠能大師的開示,洞然明白,照見自性,於是向六祖恭敬頂禮,同聲讚歎說:「好極了!」又高唱道:「普願法界一切眾生,聽聞的人都能立即覺悟。」

大師說:「善知識!如果想要修行學佛,在家也是可以,不一定要出家住寺。在家人如果能夠依法修行,就好像東方人心地善良;出家住寺不能依法修行,就好像西方人心地不善。只要自心能夠清淨,就是自性的西方極樂世界。」

韋刺史又問:「在家人要如何修行呢?願和尚教導我們!」

大師說:「我為大家說一首無相頌,只要依此修行,就好像經常與我同在一處;如果不這樣修行,即使剃髮出家,在修道上又有甚麼益處呢?」偈頌說:
心地平等何須煩勞持戒?行為正直那裡還用修禪?
 知道報恩就能孝養父母,明白義理就能上下相憐。
 懂得謙讓就能尊卑和睦,能夠忍辱就能制止眾惡。
 若能如鑽木取火般勤修,污泥之中定能生出紅蓮。
 苦口的常是治病的良藥,逆耳的必是利行的忠言。
 改正過失必定能生智慧,維護短處必定心內非賢。
 日常生活中常利益他人,成道不是只由布施錢財。
 菩提只需要向內心尋覓,何必徒勞向外求取玄妙?
 聽我說偈之後依此修行,西方極樂淨土就在目前。

惠能大師又說:「善知識!大家都要依照偈頌修行,來見取真如自性,直接了當成就佛道,時間不會等待人的。大家現在暫且散會,我要回曹溪去了,大家如果有疑問,就到曹溪來問我。」當時,韋刺史、官員以及在法會中聽講的善男信女們,各自都心開意解,有所領悟,並且信受不疑,決心奉行。

一.為何說布施、設齋沒有功德?
 
在禪宗裡有一則公案:當初,達摩祖師從印度來到中國,正是梁武帝主政的時候。梁武帝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平常建築寺院、廣度僧侶、印經造像,甚至自己素食、講經,可以說布施、修福,做了不少功德。當他聽說從印度來了一位高僧達摩祖師,就禮請他到宮中問法:「朕自從主政以來,建寺度僧,行善不斷,請問有甚麼功德?」

達摩祖師回答:「了無功德!」

梁武帝好像被澆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做了那麼多善事,你不但不讚美我,怎麼還說沒有功德呢?」因此不免對達摩祖師心生反感,而達摩祖師也覺得與他無緣,於是拂袖而去。

達摩祖師回答「了無功德」,錯了嗎?梁武帝認為自己造寺廟、度僧尼、印經典、說佛法,有功德,錯了嗎?都不錯!梁武帝所作建寺度僧的功德,是有為的功德,多做多得,少做少得。達摩祖師講的功德,是功德性,自性的功德本來具足,並不因為我現在布施、做慈善,功德就有所增加,不做就有所減少。所以有為的功德可以說多說少,無為的功德性則不能論多論少。
在《金剛經》裡也提到福德與福性的問題。福德,從因果來講,當然可以論多論少,行善修福,多做多得,少做少得;福德的自性,則不容以有無的對立觀念來論多論少。所以,達摩祖師從本體上來講功德,梁武帝還沒有那樣深的領悟,所以彼此不能相契。梁武帝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君王,其實也就是因為他在過去世曾經布施、行善。因此,在佛門裡有一首讚歎梁武帝及說明布施功德的偈語:

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施捨萬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梁武帝過去世曾是一個樵夫,有一天,打完柴回家的途中,突然下起雨來,他看到一尊佛像在露天裡被雨淋著,就把戴在自己頭上的斗笠布施給這一尊佛像。由於他布施的功德,後來感得成為一代帝王的果報。

不過,這種有為的果報並非究竟,譬如,即使做了帝王,福報用盡,還是會再墮落。所以,福德可以說多說少,說有說無;而福德性,即使是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五趣流轉,六道輪迴,我們的真如自性、福德性,始終沒有損減分毫。

因此,布施、設齋究竟是否有功德,就看是從甚麼層次來講。如果從有為法來看,布施必定有功德。布施猶如播種,有播種,因緣成熟,必然有收穫。所以布施是無盡的寶藏,你有布施,你就有儲蓄,就有果報。一個人如果每天光是貪圖別人的東西,是貧窮;常行喜捨,才是富貴。

布施也不一定要用錢財珍寶去布施,你心地善良,可以用說好話布施;你心裡面有豐富的力量,可以用為人服務來布施。即使你不會說好話,沒有力量為人服務,只要人家做好事,你心裡隨緣歡喜,隨喜也是布施。每個人心裡都有隨喜、隨心、隨口、隨力的功德寶藏,所以我們應該把儲蓄在我們自己心田裡的寶藏,隨時布施,這才是致富之道。

布施是「人天三福行」之一,布施是通往人天的道路,你有布施,你就有道路,就能到達目標。布施如橋樑,人與人之間的人際溝通,如同過河須要橋樑。布施是人我之間的橋樑,我說你的好話,我就能和你溝通,我有利益給你,幫助你,我就能和你溝通。布施如田地,你有田地,你才能有收成,你有布施的種子,將來才能開花結果。過去有一個小女孩,父母雙亡,淪為乞丐。有一天,她到寺院去拜佛,看到很多的信徒打齋供眾,當下生起一念隨喜的好心;但是摸摸口袋,身上只有一個銅錢,是過去在垃圾堆上撿到的,就把它拿出來布施。大和尚知道了,親自來為她上堂說法,為她誦經祈福。
這個貧窮的小女孩離開寺院以後,走到一棵大樹下休息,不久就睡著了。這時皇后剛逝世不久,國王心裡煩悶,和大臣出外郊遊、打獵,見到樹下發光,向前一看,是一個猶如仙女下凡般千嬌百媚的女孩,非常歡喜,就把她迎回宮裡,立為皇后。

本來是一個貧窮的女乞丐,一下子貴為皇后,她心想:「這必定是我布施所得到的功德、福報。」因此,為了感恩圖報,她就從宮裡帶了財寶,要到這個寺院裡去作大布施。途中,她心想:「當初我只布施一塊錢,住持大和尚就親自來為我誦經祝福,今天我再到寺院去大布施,這個大和尚不知要如何重視我呢?」

但是當她來到寺院時,大和尚見都沒有見她,只叫一個知客師為她誦經祝福。皇后不免感到生氣、失望,後來知客師說:「施主!上一次你來,雖是一塊錢,但那是你的真心裡全部所有,至誠懇切,那一塊錢的功德無量無邊,大和尚當然要為妳誦經祝福。現在,你布施的財寶雖然多,不過,在我慢心之下,不算很多,所以,由我為你祝福就夠了。」

布施,有所謂「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有時候,同是布施一塊錢,功德應該是一樣的,不過,你的一塊錢布施給國家修橋舖路,布施給學生做獎學金,這樣的功德未來性就很大了;我的一塊錢只是用來布施給兒女打牌、吃喝玩樂,由於田不同,對象不同,功德因此有勝劣。同樣的對象,你的一塊錢布施給青年做獎學金,我的一塊錢也是給青年做獎學金,不過,你的心裡望報,你的心量很小,我的心廣大無邊,如此我的一塊錢功德就大了。因此,布施主要在於我們的發心;發心不同,功德就有勝劣之分。一念虔誠,即使布施一塊錢的功德,有時候與布施百萬的功德是不相上下的。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很希望兒子能到寺院裡過一段出家的生活。就如同現在的泰國,要想取得公民的資格,一生當中一定要出家一次,也等於中華民國的役男要服兵役一樣。因此,他把已經做到翰林的兒子,送到寺院裡去修行參學。這個翰林學士到了寺院,先從沙彌做起,每天必須打柴、推磨、種田、擔水,弄得身心疲累不堪。有一次,他從山下挑了一擔水回到山上,忍耐不住心裡的不滿,而發牢騷道:「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意思是說,我身為翰林,卻在這裡挑水給你們出家的和尚吃,你們和尚吃了,怎麼能消受?

他說這個話的時候,正好給從旁經過的住持大和尚聽到了,就說:「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意思是說,我只要一炷香,你萬劫的供養,我都能消受。所以,出家人修無為法,你有為的功德,布施多少,都能接受。

布施的最高境界,要能三輪體空──沒有布施的我,沒有受施的人、沒有所施的物,我、你和所施的物,都能不著相,這才是真正的無相布施。所謂「空心不空境,空境不空心,心境兩俱空,心境俱不空」。如此功德就有大小之分了。

說到布施得福的多少,有時候布施很多,得到的功德很少,有時候布施的財物有限,得到的果報卻很大。為甚麼會施少得多,或施多得少?施多得少,是因為有望報的心,有利害心;施少得多,則是因為出發心是為了利益他人,是用恭敬心布施,所以布施的功德,誠如前面所說:「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

布施的果報究竟如何分勝劣?有時候布施田勝財劣,就如過去佛世時,有一天,佛陀經過一個地方,一個兒童歡喜地捧了一缽土供養佛陀。因為布施的對象是佛陀,田很勝,雖然所施物泥土很劣,功德卻奇大無比。有時候財勝田劣,例如用珠寶布施給窮人。有時候田財俱勝,例如用黃金七寶布施給有學問有道德的人。有時候田財俱劣,例如用剩菜剩飯給乞丐吃。

有時候心財不同,心很重,財很輕,例如佛經裡所說的「貧女一燈」,貧窮的女子布施一盞燈,心很重,財很輕。有時候財重心輕,例如前面講過的貧女變皇后,最初用一塊錢去布施、打齋,那是心重財輕,但是後來她貴為皇后,雖然布施的錢財很貴重,卻用貢高我慢的輕心布施,所以,雖為皇后,也只獲得知客師替她誦經祝福。

有的是心財俱重,也就是用恭敬心來布施貴重的東西,例如須達長者布施祇樹給孤獨園,用黃金鋪地,這是心財俱重;還有心財俱輕,心也輕,財也輕,例如用傲慢心給窮人一塊錢,還要叮嚀:「下次不可再來了喔!」這是心財俱輕。

此外,還有施受的不同,有時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例如我們到監獄裡,或到一些苦難的地區去布施,我們是慈善為懷布施,布施的人心很清淨,可是接受的人心裡不清淨。有時施者不清淨,受者清淨,例如有人偷竊別人的東西,然後再到寺院裡去添油香,去做功德,這是布施的人不清淨,接受的人清淨。有時施受俱清淨,例如寶積佛用香、花供養佛陀;又如無盡意菩薩用瓔珞供養觀世音菩薩,這就好像有道德的人禮敬有道德的人。有時施受俱不淨,布施和接受的人都不清淨,例如盜賊竊盜贓物給貪官污吏,金錢來路已經不正,又再拿去賄賂,這就是施受俱不淨。

因此,說到布施,有時候同樣的布施,但因錢財用法不一樣,對方接受的心態不一樣,而我布施的出發心也不一樣,功德就有勝劣之分了。所以,《六祖壇經》裡說布施「了無功德」,因為有為法的功德是可多可少的,唯有我們本體的功德性才是不增不減,無多無少,這是學佛者應有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淨土在那裡?

我們經常聽到有人問:「有沒有天堂?有沒有地獄?天堂在那裡?地獄在那裡?」依我的了解,天堂、地獄在那裡?我有三種說法:

1。天堂當然在天堂的地方,地獄當然是在地獄的地方。

2。天堂、地獄在那裡?在人間。天堂在人間,地獄也在人間。你看,現在有的人住在高樓大廈,住在山頂上的別墅裡,享受著清風明月,以及冷氣、冰箱、豪華的汽車、電視、地毯、席夢思的床鋪、山珍海味等,這不是天堂嗎?但是,人間不但有天堂,也有地獄。你到市場裡面去看一看,市場裡到處倒掛著剖肚挖腸的雞、鴨、牛、豬,那不就是刀山劍樹嗎?你到那許多貧苦的地方,看那傷殘人士居住的地方,髒亂、陰暗、潮溼,甚至有的人瞎眼、缺手、斷腳,盲聾瘖啞,這不就是人間的地獄嗎?

3。天堂、地獄在那裡?在我們的心裡。我們每個人的心,一天當中,時而天堂,時而地獄。例如,早上起床,心裡面無憂無慮,到公園裡去運動、慢跑、享受新鮮空氣,這不就是人間天堂嗎?但是,回到家裡,往飯桌上一坐,「有甚麼魚肉、珍饈美味好吃的嗎?」生起貪欲的心,那就是餓鬼的心。假如吃的東西不合口味,筷子一摜,碗一推,生氣了,瞋恨心,那不就是地獄嗎?有時還要罵人、打人,愚癡,這不就像畜生的行為一樣嗎?所以,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心裡時而天堂,時而地獄、餓鬼、畜生。可以說,在一天二六時中,天堂、地獄不曉得來回多少次;每天我們都在天堂地獄的邊緣來來去去,天堂、地獄在那裡呢?就在我們的心中。
我們知道了天堂、地獄在那裡。現在,接著談六祖惠能大師在〈決疑品〉裡講到淨土,淨土和天堂到底有甚麼不一樣?

有時候上了天堂,福報用盡,還是會退墮;淨土只有上升,沒有退墮,這是第一點不同。第二點、天堂裡和人間一樣,仍然有像君臣、眷屬、上下等階級的差別對待;淨土裡則只有平等,大家都是蓮花化生,沒有差別。說到淨土,大家就會想起極樂淨土。我們讀過《阿彌陀經》的人會問:「極樂淨土在那裡呢?」

「十萬億的佛土以外。」也就是在十萬個三千大千世界之外。其實,這只是比較上的說法,真正從法性上來講,淨土是沒有遠近之別的,淨土就在心中,所以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例如維摩居士,在他的生活裡,行、住、坐、臥之中,真是「居家逍遙,隨處都是淨土」。他到學校裡講學,講堂就是他的淨土;他到市場裡購物,市場就是他的淨土。所謂「隨其心淨,則國土淨」,淨土就在他的心裡,這正是人間佛教所謂的「人間淨土」。
過去,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曾經懷疑的問佛陀:「佛陀!諸佛的淨土都是清淨無染,為甚麼您的娑婆世界到處充滿生老病死,又像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一樣,人人生活在苦惱之中呢?」

佛陀對舍利弗說:「這是你看到的世界,我看到的世界不是這樣。」說完隨即以足趾按地,大地頓時變為金色。他對舍利弗說:「這就是我的淨土。」
中國四大菩薩中的地藏菩薩,他以地獄做淨土。所以,淨土主要是看我們的心,心裡清淨,世界就隨著我們清淨。因此,學佛,自淨其心是很重要的。關於淨土,我把它分成人間的淨土、天上的淨土、極樂的淨土,還有唯心的淨土、華嚴的淨土。現在我再把它們一一做個介紹。

1。人間淨土:常聽人慨歎說:「人間沒有一塊淨土,人間到處充滿了險惡、紛爭、不平,就像三惡道一樣!」其實,我們現在所居住的人間,如果安和樂利,民豐物阜,人人和善,彼此尊重,這不就是人間淨土嗎?所謂人間淨土,必須要具備八個條件:

◆國土,沒有環境的污染:現代社會問題很多,其中一個問題就是環境髒亂,空氣污染。因此,人間淨土的第一個條件,必須要美化環境,使我們生活的環境從家庭到社會沒骯髒的污染,只有清淨的環境。

◆經濟,沒有財產的佔有:現在的社會,一般民生的物質、經濟生活可以說都很富有,只是有一些人不知道經濟、物質是要從勤勞中,從結緣裡慢慢獲得,他總希望「一步登天」,一下子就能發財、富貴,所以鋌而走險,竊盜、詐騙,破壞了淨土的形象。在人間淨土裡,經濟是淨化的,沒有財產的佔有,只有均富的日用。

◆生活,沒有惡人的殘害:佛經上有一則六根會議的寓言:有一天,眼、耳、鼻、口,一齊向眉毛抗議,毫無用處的眉毛為甚麼高高在上,而各有所司的眼、耳、鼻、口卻要屈居下方呢?眉毛被攻擊得招架不住,只好知趣地換到最下方。但是大家一看,眉毛在下面古怪,不像個人,不得已又請眉毛回到原位。這時大家終於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眉毛的無用才是真正的大用;覺悟到互助互愛才能共存。所以,在人間淨土的社會,對於人民的身體、生命都有保障,都能不受侵犯,自由平等,正如佛國淨土,沒有惡人的相殘,只有互助的友愛。

◆處眾,沒有人我的是非:我們的社會充滿人我是非、恩怨利害,見不得別人有好處,放不下別人比自己強,互相攻訐、毀謗,彼此打擊、破壞對方。例如:你好,我心裡難過;你偉大,我心裡就不高興。人間淨土是彼此尊重,互相禮讓,沒有人我是非,只有和諧的眷屬。

◆交遊,沒有猜疑的誤會:猜疑、誤會將使原本和樂的人我之間、家庭、社會變成愁雲滿佈的囚牢,因此人間淨土的條件之一就是人我的往來要建立在彼此的坦誠、互相的信任之上。也就是社會大眾沒有猜疑的誤會,只有互相的信任。

◆政治,沒有迫害的冤屈:娑婆世界裡,由於立場的不同,利害的衝突,仍然不能免除政治上的迫害。一個理想的政治環境,有的只是道德的感化,而不是權術的控制;過的是和平自主的生活,而不是恐懼躲藏的苦難,所以我們的國家,在政治上大家平等,人權有保障,沒有迫害的冤屈,只有德化的和平,我們就具備了人間淨土的第六個條件。

◆交通,沒有事故的發生:我們的世界裡,常常為空間的問題感到困擾,因此,在交通上不是感到非常不便,就是發生事故,令人遺憾。人間淨土的交通,是沒有事故的發生,只有自在的生活。

◆社會,沒有階級的差別:我們的社會有秉賦上賢愚智劣的先天不同,更有職位上貴賤輕重的人為差異。不合理的制度,製造了人間許多的矛盾、衝突,形成不平等的階級歧視。在佛教看來,任何一個眾生都是具足佛性,無比尊貴。因此,人間淨土是沒有階級的差別,只有大眾的平等。

2。天上淨土:天上的淨土,即所謂的「天堂」。天堂的情形是怎麼樣呢?天上和人間到底有何不同?至少有四點不同:

◆天上的壽命長久。依佛經上的記載,距離人間最近的欲界忉利天可活到五百歲,等於人間的九百萬年。往上推算,一直到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長達八萬大劫。

◆天堂的人身體高大。依佛經記載,距離人間最近的四天王天的天人,他們身高九十丈。愈往上的諸天,身高就愈巨大。色界的最上層色究竟天,人民身高大約有二十六萬五千公里那麼魁偉,而台灣全島從台北到高雄全長不過五百公里左右,天神的形體有多麼偉岸碩大,就可想而知了。

◆欲樂自在,勝於人間。天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物質非常的豐富,不但不處饑寒,而且已經泯除了憂悲苦惱、怨憎憤恨,一切已經到達隨心所欲、有求無不得的境界,享受光明自在,輕安快樂的禪悅。

◆定中安樂。從色界乃至無色界的眾生,已經不再以世俗紛亂動蕩的欲樂為滿足,而能安住於甚深禪定裡,他們都是過著禪定的生活,享受定中的輕安自在、法喜禪悅。

3。極樂淨土:極樂淨土也有四個特點:

◆沒有男女的佔有。在極樂世界裡,不像人間,他們沒有男人、女人的分別;極樂淨土的民眾,都是蓮花化生,所謂「九品蓮花為父母」,所以他們沒男女相。不過,有的人會認為,沒有了男人、女人,人生有何意義?其實男女是苦惱的源頭,假如沒有男女相,這個世間一定減少很多問題。

◆沒有煩惱憂慮。根據《阿彌陀經》云:「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因此,極樂淨土的眾生,沒有貪欲、瞋恨、愚癡、嫉妒等煩惱罣礙,只有無盡的快樂。

◆沒有經濟的匱乏。極樂淨土到處都是七寶所成的亭台樓閣,到處都是金銀財寶,連地上都是黃金鋪地。他們不需要用錢,因此沒有經濟的匱乏。

◆沒有惡道的恐怖。人間不但有很多自然界帶來的痛苦,如水災、旱災和風災、地震等,還有很多的蟲害、疾病,尤其是人為的戰爭災難,種種的人我紛爭,真是有如惡道般恐怖。極樂淨土裡,沒有三惡道,只有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因此沒有惡道的恐怖。

4。唯心淨土:「隨其心淨,則國土淨」,這就是唯心淨土。唯心淨土也有四個特點:

◆隨遇而安:你能隨遇而安,那裡就是淨土。

◆隨緣而生:你能隨因緣而生活,到處都是淨土。

◆隨喜而作:你能隨喜工作,當下就是淨土。

◆隨心而住:你的心能任運逍遙,隨緣放曠,則「隨所住處,皆是淨土」。就如天上的太陽、月亮,不管烏雲密佈也好,或是刮風下雨也好,太陽、月亮都是那麼逍遙自在的悠遊於虛空之中,這就是隨心而住。

5。華嚴淨土:《華嚴經》指出的淨土世界是:

◆大小不二:一沙一石裡,可以見到三千大千世界。

◆一多無異:別人說一說多,其實一中有多,多也即一。

◆動靜一如:儘管無常變化,儘管世間不安動亂,不過,你的心安靜自如。

◆淨穢無別:即使身處汙穢裡面,你要清淨自己的心。所謂「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希望大家都住在淨土裡面。

sunny sunny sunny cherry cherry cherry cherry cherry cherry



leksongsupa 在 周日 4月 08, 2012 3:01 pm 作了第 2 次修改

leksongsupa

leksongsupa
版主
版主

三.六祖對彌陀淨土的看法如何?

在各種淨土裡,禪宗所提倡的是自性的淨土,是本心的淨土。然而對於《阿彌陀經》所說的彌陀淨土,六祖大師又是甚麼看法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禪宗主張不著相,提倡「即心即佛,自性是佛」,所以禪師們過去所謂「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為甚麼佛來要佛斬呢?難道對佛(自己所信仰的中心),還有甚麼仇恨嗎?當然不是,這只是說明禪宗最看重我們的本心,自性上有了污染,有了牽掛,就如同我們乘船過河,到了彼
岸以後,如要把船放下來,如果你放不下,難道還要背著船走嗎?

禪宗主張:我們信佛、拜佛,其實我們自性本來就是佛,佛性人人本具,因此不要再到心外求佛,佛在心內,你也不要想到心外有淨土,淨土就在心中。但是,理上是如此沒有錯,然而當我們還沒有開悟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即心即佛,即佛即心」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拜佛,我們還是承認,我們要念佛才能成佛。所以,六祖大師站在禪宗立場,雖然肯定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就是對佛說聖言量的肯定,這固然是很肯定,但是六祖大師並不鼓勵大家忘記自己「即心即佛」,而一味地往心外求法,一味地要往生心外的西方極樂淨土。

六祖惠能大師說:「西方極樂世界,遠有多遠?十萬八千。」在《彌陀經》裡則講「十萬億佛土」,一個佛土等於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十萬億佛土,就是十萬個三千大千世界,表示很遠、很遠。但是,如果你是一個上智之人,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十萬億佛土之外,當下就是。所以,在《阿彌陀經》裡也說到,一個人只要能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於一念頃,即生西方極樂淨土」。所以,真正的淨土,沒有遠近的。一個悟道的人,像阿彌陀佛一樣,無量壽──沒有時間的限制,超越了時間;無量光──沒有空間的限制,超越了空間。我們超越了時間,超越了空間,那就是宇宙的真理,也就是「遠近不二」──沒有此土,沒有彼土,當下即是。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說到:「在我們東土的人造罪了,大家來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假如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因為有了妄想雜念,也造了業,那麼他們往生到甚麼地方去呢?」意思是說,你心性不明,你罪業不除,你在佛土裡面,那也是像在娑婆世界;你在娑婆世界裡,如果你能明心見性,當下就是佛國。因此,淨土就是要明心見性,心外無法,心外也無淨土。禪就是心,道就是心,佛就是心。

過去在叢林禪堂裡,除了參禪以外,不准念佛,所謂「念佛一聲,漱口三日」,然而淨土卻又提倡念佛,看起來好像很矛盾,其實不矛盾。就以淨土宗來說,他教人念佛,主要也是要用念佛的這一個正念來對治妄念,妄念一除,正念生起,進而以無念來對治有念。因為有念也是迷,能夠「不念而念,念而不念」,那不就是無,就是禪。所以不管念佛也好,參禪也好,主要的,都是要藉念佛、參禪來淨化自己,昇華自己,找回自己。所以,《六祖壇經》要我們不要多伺妄求,當下改變自己最為重要。比方說,你在生活裡,把生活改善,你的生活裡就有淨土;你用心美化周遭的環境,你的環境就是你的淨土。所以,我們要往生淨土,往生極樂淨土固然很好,不如往生你自己當下的淨土,也就是你自己現實的生活、現實的環境,那就是你的自性的淨土。所以,我們對淨土的看法,應具備有四個意義:

1.人事相處的和諧。我們在人間,有時候為了人事不和諧,常常引生很多苦惱;怨憎會固然很苦,恩愛別離也是很苦。所以,人事相處,應如君子之交,彼此互相尊敬、和諧。人事的和諧,就是我們人事上的淨土。

2.心裡淨化的安住。我們有時候熙熙攘攘,勞勞碌碌,心裡動盪不安,心裡貪瞋無明,我們的心內找不到一個真正安住的地方。現在的社會,大家建華屋,建高樓,富麗堂皇,身體有所安住了,但是心裡沒有安住的地方,因為心裡面罣礙名利得失、是非好壞。所以,我們如果用禪淨化心靈,使我們氣質安詳,使我們的心安住在禪的上面、安住在慈悲的上面、安住在般若智慧的上面、安住在虛空廣大無邊的上面,像太陽、月亮,安住在虛空裡,每天遊遍四方,逍遙自在。所以,《六祖壇經》主要的就是要為我們的心找到一個安住的地方。

3.恐怖鬥爭的消除。所謂淨土,在淨土裡沒有競爭,也沒有恐怖。在世間上,每天人和人爭,人和自然爭,人和畜生爭,到處鬥爭,到處充滿恐怖。所以,如果生活沒有安全感,那就不是淨土。

4.平等自由的實踐。在淨土裡,我們要平等,要自由。例如民主政治選舉,那就是平等;民權受到尊重,那就是平等。所謂自由,就是不侵犯別人的生存,不侵犯別人的所有,不侵犯別人的因緣。自由平等,這才合乎淨土的意義。不過,我們希望:淨和禪是沒有分別的,參禪的人不要誹謗淨土,念佛的人也不要排斥禪宗。永明大師的《參禪念佛四料簡》,所謂「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做佛祖。無禪有淨土,夢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所以,禪淨應該雙修。

自古以來,禪宗和淨土宗時常發生一些糾紛,參禪的人認為念佛的人是心外求佛,是靠他力;念佛的人也批評參禪的人不靠佛力,那有那麼容易成就?所以,禪淨之爭一直成為佛門一個重要的問題。永明大師的《參禪念佛四料簡》,提倡禪淨要調和。他說:如果你參禪又念佛的話,就好像帶角的老虎,既可以現世作人師,來生也可以作佛祖,這是第一個主題。第二、假如你沒有參禪,你只念佛,念佛很穩當,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又何愁不開悟?第三、有禪沒有淨土,十人可能會有九人走叉了路。所以,參禪沒有名師指導,常常著魔,常常有其他的意外事情發生。假如沒有禪,又沒有淨土,更是危險,將來百年以後,地獄、餓鬼、畜生,鐵床並銅柱,萬劫千生沒有個人可以依怙,又如何能得度?禪和淨究竟那一個好?過去有兩個徒弟,有一天,大徒弟來跟師父說:「師父!現在這個時代,最要緊的要弘揚禪宗。你看,禪,多高的智慧,生活裡有了禪,多幽默,多有境界!現在西洋人都學禪,我們今後要弘揚禪宗。」

師父聽了點點頭說:「很好!」大徒弟走了以後,小徒弟來了,「師父!人生如苦海,所謂生死事大,要了生脫死,必須要念佛,念佛如同坐上一艘安全的救生艇,念佛才能慈航普渡,我們要弘揚淨土。」

師父說:「你說得對,很好!」小徒弟也走了。在旁邊聽話的侍者覺得很奇怪:大徒弟說禪宗很好,小徒弟說念佛很好,究竟那一個好呢?於是問師父:「你剛才說他們都好,究竟那一個好呢?」

師父說:「還是你的好。」

從這則公案可以說明,一個真正悟道、有修有證的人,看根機,適合那一個根機,就是那一個好。有時候,禪宗批評淨土,淨土誹謗禪宗,這樣一來,受害的是佛教徒。因此,希望我們都能秉承過去的祖師、諸位禪宗大德們的這種看法,我們還是有禪有淨土,來過一個「現世為人師,來生做佛祖」的這種修行生活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如何能親覲彌陀和淨土?

在前面我們談到了淨土,怎樣才能看見淨土?怎樣才能親覲阿彌陀佛呢?
自古以來,我們從《淨土聖賢錄》的記載證明,不少人現世今生就能親覲阿彌陀佛,就能親見極樂世界。例如明朝的袁了凡,他見過極樂世界的淨土勝境,見過阿彌陀佛的莊嚴報身。淨土宗祖師慧遠大師,在江西廬山結社念佛,也曾經三次親見阿彌陀佛現身。唐朝善導大師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每稱念一句佛號,口出一道光明;念十句佛號,口出十道光明;念百句佛號,口出百道光明,所以被稱為光明和尚。二、三十年前,我在宜蘭有個念佛會,那裡有個信徒,大家稱她為阿敏姑,她也曾親見過極樂淨土,見過阿彌陀佛。

以上這些事蹟,都是淨土人士所講,禪宗不講外相上的淨土,他們主張「自性的彌陀、唯心的淨土」。因此,如何能親見彌陀和淨土?以禪宗來講,就是要了然自性,自己對自己要明明了了的認識,要能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是甚麼。現在我們不能認識自己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有一個色身,有一個假相,這個色身上面有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天天和外面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接觸,於是就有了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認識;一旦有了認識,就會分別,一有了分別,種種的差別、種種的現象,世間的好好壞壞、是是非非,便無有了時。因此,佛經常常把我們的身體比喻成一個村莊,這個莊村被六個賊人盤據了,所謂:「六根門頭盡是賊,晝夜六時外徘徊,無事上街逛一回,惹出是非卻問誰?」六個賊人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其中又以心(意)為首領,日夜指使著這六個賊人在我們的身心裡面為非作歹,因此,有一首偈語說:「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定太平。」學佛首重治心,心調伏了,其他的眼、耳、鼻、舌、身都會跟著聽話,所以「擒賊要擒王」。不過,調心治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誠如王陽明先生所說:「擒山中之賊易,捉心中之賊難。」我們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向外執取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欲樂,引生種種的煩惱痛苦。因此,如何守護我們的六根門戶,不使它蠢動妄為,是修行不可忽視的功課。

我們的心也像一座寶礦,學佛修行正如開採心裡的寶礦一樣,只要我們能把心裡的寶藏,也就是我們的真如佛性開採出來,就能「得度」。

經云:「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那麼,我們的心性如何契合佛道,如何親見彌陀淨土?在《六祖壇經》裡告訴我們:「常行平直,便見彌陀。」如果我們的心能安住在平等上,心能平直無諂曲,便能與佛道相應,便能得見阿彌陀佛。所以,六祖大師指示我們:要求作佛嗎?佛要向我們本性中求,所謂「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心外的法都是差別,都是無常,心外無佛,佛要向自我的心裡來求。

《六祖壇經》又說:「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時我們念觀世音菩薩,不如學習他的慈悲。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只要你有慈悲,你就是觀世音菩薩。你念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大喜大捨,你有喜捨,你有歡喜為人服務的心,你就是大勢至菩薩。你念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能淨的意思,如果你自心清淨,你就是釋迦牟尼佛。

我們常見一般佛殿裡供奉著西方三聖,阿彌陀佛的左右分別是觀世音與大勢至;把觀世音的慈悲和大勢至的喜捨結合起來,就是阿彌陀佛。再如大雄寶殿裡供奉的三寶佛,釋迦牟尼佛的左邊是東方藥師佛,右邊是西方彌陀佛;把東、西調和,把生和死調和起來,能不生不死,那就是釋迦牟尼佛,就是法身毗廬遮那佛。

我們研究《六祖壇經》,想要覲見彌陀,想要見到淨土。其實,不管是見佛,還是淨土,都不能執著表相,正如標月之指畢竟不是月亮,我們不要以為手指就是月亮,要能避開手指,才能見到月亮。也就是說,我們要覲見彌陀或淨土,不是在相上求,不是在口裡念,是要向心裡去找,人人心中皆有佛性。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正等正覺的時候,第一句發出的宣言即是:「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意思就是說,每個人本來都是佛,只可惜因為有無明妄想,不知道自己是佛;如果去除無明妄想,自己就是佛。所以,在《六祖壇經》裡,惠能大師告訴我們如何才能見到自性的彌陀,如何才能建設自己的淨土呢?

1.除人我,須彌倒:就是要去除人我的分別心,要把人我的執著去除;人我的執著就好像須山,障礙人際的和諧、溝通。人我一除,阻礙也就沒有了。所以《金剛經》一再要我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2.去邪心,海水竭:邪心就好像貪瞋迷妄,如海水裡的波濤洶湧,搞得我們身心不得安寧;邪心一除,海水就枯竭了,就沒有大水之患。

3.煩惱無,波浪滅:《百法明門論》說,我們的煩惱有大煩惱、中煩惱、小煩惱;有根本煩惱、枝末煩惱、八萬四千煩惱等。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為甚麼會感到艱難困苦,感到不安,就是因為有煩惱擾亂我們;煩惱一除,波浪就會消滅,自然風平浪靜。

4.毒害亡,惡龍絕:煩惱不但惱害自己,同時惱害別人,例如,幸災樂禍,損人利己。如果把這許多毒害人的心忘記,惡念就會滅絕,惡魔就不會擾亂我們。

《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既然如此,為甚麼我們要天天念佛、拜佛?不但用音聲求佛,還要為佛像裝金?其實佛像只是一個引導,我們拜佛,主要是要拜我們自心本性裡的佛。
唐朝有一位丹霞天然禪師,有一天到一個寺院去掛單,時值嚴冬,天氣寒冷,他就把佛殿上木刻的佛像拿下來烤火。寺中糾察師一看,大聲怒斥道:「該死!怎麼將佛像拿來烤火取暖呢?」

「我不是烤火,我是在燒取舍利子。」丹霞禪師從容不迫的回答。

「胡說!木刻的佛像怎麼會有舍利子?」

丹霞禪師說:「既然是木頭,沒有舍利子,何妨多拿些來烤火!」

在丹霞禪師的心目中,我佛如來的法身遍滿整個世宙世界,而不僅僅是雕刻的佛像,對禪師而言,那尊佛像早已超越了形質,宇宙真理才是我佛法身的整個表徵。由於糾察師所認識的佛像只是木刻的,而丹霞燒佛欲取舍利,他所認識的佛像才是有靈性的。不過,講到這裡,大家可千萬不要誤會,以為既然如此,以後我們到了寺廟裡,也可以把佛像拿下來烤火。其實大家要知道,佛像對於一個尚未見性悟道的人來說,正如過河需要船筏一樣,但是一旦過了河,就沒有必要背著船走。也就是說,當我們還沒有成佛的時候,佛像很重要,一旦成了佛,一旦認識了自心的淨土、自性的彌陀,到那個時候,隨你要燒佛像或呵佛罵祖都可以。但是,在我們還沒有成佛的時佛,還是必須藉著佛像來覺悟自己,找到自己,那才是一了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何以說「人有二種,法無二法」?

經云:「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佛教的修行法門儘管有八萬四千之多,但是最後的目的,無非是要見性成佛,了脫生死,目標是一致的。因此,六祖大師說:「人有兩種,法無二法。」

所謂「法無二法」,意思是說,縱然如四弘誓願說「法門無量誓願學」,法門有無量無邊,(例如我們平常念佛、參禪、禮拜、作觀等,都是修行的法門。)但是我們所證悟的真理只有一個。正如世間上有好有壞。有是有非,有善有惡,世間法雖有善、惡,但是,法的本體非善非惡,法就是法,真理
就是真理,真理是沒有差別的,因此說「法非善惡,善惡是法」。

在佛經裡有個譬喻說:「三鳥飛空,空無遠近,跡有遠近;三獸渡河,水無深淺,跡有深淺。」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一隻老鷹、一隻鴿子、一隻麻雀,三隻鳥在空中飛行:老鷹一個展翅,飛行幾十里;鴿子用力一飛,只有一、兩里路;小麻雀振翅,用力飛了好久,也只是幾十丈。虛空本來沒有遠近,只因三隻鳥的能力、程度不同,因此飛行的距離有了遠近不同。又如三獸渡河,大象要過河,牠只是頭部浮在水面上;一匹馬渡河,也是頭在水面,腳在下面;一隻小白兔,很用力,頭在上面,牠也過去了。三獸渡河,水無深淺,可是,大象、馬、兔子這三獸的程度不一,因此在過河的時候就有了深淺之別。所以說,人有聖凡之分,真理的法,卻只有一個。因此,經典告訴我們,學佛應該依止四法修學:

1.依法不依人:法是指真理。學佛應該以真理為依據,凡事按真理而行事,人不足以為依,因為人的思想、見解互異,人有生老病死,去來遷流,而法(真理)則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所以學道應該依法不依人。

2.依智不依識:智指無漏的般若智慧,識是指有漏的分別意識。因為世相虛幻,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所分別、認識的現象,時刻都隨著虛幻的世相而變化,所以以識來分別、認識世間的森羅萬象、千差萬別,畢竟不夠徹底;而無漏般若是本性上的大圓鏡智,好比一面鏡子,可以如實照見世間萬象,又如光明朗照,可以看到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學佛不僅要「依智不依識」,還要進一步「轉識成智」,如此才不會被世間幻象所迷惑。

3.依義不依語:語言文字是用來詮釋真理的工具,而非真理的本體。在日常生活中,語言文字可以成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但也可能因為斷章取義,或因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表達方式,而造成誤解。世法尚且如此,何況微妙甚深的佛法真理。所以禪宗主張「不立文字」,六祖大師甚至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微妙的法門和真理,無法只靠文字來表現傳達,所以學佛應該從義理上去了解佛法,而不應該在語言上推敲、計較、執著,否則造成文字障,只會與道相去日遠。

4.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佛法有世俗諦與第一義諦之分。世俗諦是不究竟的方便法,第一義諦是究竟絕對的真理。方便法門是佛陀為適應眾生的程度、根機而施設,我們不能把方便法當成究竟。最究竟的是與佛心想應,所以學佛應該依了義佛心,不依不了義的方便。

《金剛經》云:「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陀說種種法,是為了幫助眾生找到自己的真如佛性,譬如以指頭指引我們見到月亮,所以修學佛法要能「因指見月」,千萬不能因執著指頭,反而障蔽雙目,見不到月亮。

這個譬喻同時也是說明:佛陀的法,正如過河所需的船筏,一旦過了河,上了岸,就應該把船放下。意思是說,我們平時拜佛,一旦成佛了,就要把拜佛放下,如果還要執著拜佛,就如同過了河還背著船走,而成為一種執著,執著就是一種病,所以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法華經》云:「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千經萬論,最終的目的,無非是要我們明心見性,要我們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要達到這個目的,唯有一乘的佛法,也就是《維摩經》指出的「不二法門」。

在《維摩詰所說經.入不二法門品》記載,有一天,維摩居士示疾,文殊菩薩率領諸大菩薩前往探病。雙方幾番對答後,突然話鋒一轉,維摩詰問道:「諸位!菩薩是怎樣進入不二法門的?依照各人所知,各自述說吧!」

於是先後有三十一位菩薩,各就所見,回答這個問題。最後沒有人再發言了,維摩詰於是問文殊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是怎樣進入不二法門的?」
文殊菩薩回答:「照我的見解,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這才是入不二法門。」意思是說,一實妙道,不可以用推理、比較、歸納、演繹等方法去揣度探尋,必須直觀體驗,向內發掘,能夠這樣實踐,才能夠進入不二法門。

文殊菩薩說後,反問維摩詰說:「現在換我來請問你,菩薩是怎樣進入不二法門的?」此時維摩詰默然無對,眾皆愕然,唯獨文殊菩薩智慧超人,懂得此中奧祕,乃向大家讚嘆說道:「善哉!善哉!乃至無有語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門。」意思是說,不二法門離言絕相,如何用語言表達?如果可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就不是真的不二法門了。所以維摩詰的「默然」,意味著無上妙道不可以言說,不可以文詮,超越這些有形的障礙,直探本源,這才是菩薩的入不二法門。由於維摩詰這一「默然」的回答,蘊涵著無窮的妙義,不但否定了前面三十一位菩薩的答案,連文殊菩薩的答案也給推翻了,留下「維摩一默如雷」的美談。所謂「不二法門」,例如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黃昏又從西山下去,每天朝升夕落,升也未嘗升起,落也未嘗落下,第二天它又會再度升起。所以,升起了又下山,下山了又再升起,起起落落,生生滅滅,等於一個人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也未嘗生,因為生了要死;死也未嘗死,死了又要再生。因此,生死不是兩個,生死是不二的。

我們也常聽到現代人說:「東方的文化為體,西方的文化為用。」體和用是不二的,乃至世間、出世間也是不二的,煩惱和涅槃也是不二的,有和無也是不二的。但是凡夫的心裡,有就是有,無就是無。其實,有的未嘗有,無也不是無,所謂「空中生妙有」,要無才能有,要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虛空不空,如何容納森羅萬象?所以,要從空裡面才能顯現勝義的有,我們要把空有的兩頭截斷,把它歸於中道,中道就是一真法界,這才是真正的真理。

唐朝的大梅法常禪師,在六祖徒孫馬祖道一禪師座下悟道了。馬祖道一接引學人的方法,就是凡是有人問道:「甚麼是佛?」馬祖禪師就回答:「即心即佛。」「甚麼是心呢?」馬祖禪師也是回答:「即佛即心。」

大梅法常禪師就這樣悟道了,悟道以後,另建叢林度眾,跟隨他參禪學道的學者名士數百人,馬祖道一禪師有一天派了一個大弟子法試探他看他有沒有真正開悟。

來人問:「師兄!請問你在師父那裡究竟得到甚麼道啊?」

大梅法常回答:「老師講即心即佛,即佛即心,所以我悟道了。」

「老師現在已經不講『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了,老師現在的道是『非心非佛』、『非佛非心』呢!」

大梅禪師聽了這話以後,眉毛一皺說道:「這個老和尚,專門找人麻煩;我不管他的非心非佛、非佛非心,我仍然是我的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大師兄回去後把大梅法常的話述說了一遍,馬祖道一聽了以後高興的說:「梅子熟了!」

這話一語雙關,「梅子熟了」,是說大梅法常禪師是真的開悟了。所以,在

我們凡夫看來,「非心非佛」、「即心即佛」是兩種,但在真正開悟的禪師心中,他肯定自己,因此管他是與非,管他有與無、好與壞,在我看來都是一個,這才是真正懂得「法無二法」的真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迷悟之間差幾許?

在《六祖壇經》中,惠能大師種種的說法、開導,主要的就是要我們覺悟,要我們去迷趨覺。迷與悟之間究竟相差幾許呢?其實,迷和悟只在一念之間;一念迷,就是凡夫,一念覺,就是佛祖,所以有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佛與凡夫本來是一樣的,因為人人皆有佛性,佛也是人成的。在中國的民間信仰,有很多神明,他們有的過去也曾造福人間,甚至也有了知過去、未來的神通力。但是佛教並未把這些神明定位在佛、菩薩的地位,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迷悟不同。

所謂佛、菩薩,一定要覺悟。覺悟甚麼呢?覺悟緣起法。也就是覺悟到你和我不是兩個,你和我是一體的。王陽明說:「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對於覺悟的人而言,眾生不是心外的眾生,世界不是心外的世界,宇宙萬有和我都是一體的,宇宙萬有都在我的心裡。所以,佛教對其他的宗教,並不是不尊重他們,只因悟道的層次有異,因此有迷悟的差別。甚麼叫做證悟真理?一般人都知道,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在金剛座上菩提樹下證悟成佛。他悟道成佛,到底悟到甚麼?佛陀悟到的就是緣起法,也就是悟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悟到宇宙世間的萬事萬物都不能單獨存在,悟到宇宙萬有是彼此相互關係的存在。

有關因緣所生法,講起來很容易,真正的涵意卻不容易了解。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真正認識因緣法,必能時時心存感恩,感恩國家社會,感恩大眾的成就,我們才能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所以,佛與凡夫的差別,只在於一個悟與迷的不同而已。

迷悟之間差幾許?迷和悟究竟有甚麼不同?

馬祖道一禪師有一次在打坐時,忽然朝佛像的身上唾了一口痰,侍者看了很不以為然,急忙問道:「老師!你為甚麼把痰吐在佛像的上面呢?」

道一禪師立刻咳嗽了兩聲,反問侍者道:「對不起!我還要再吐痰,請你告訴我,在虛空之中,那裡沒有佛?我的痰應該要往那裡吐呢?」

一般人尊敬佛像,其實並沒有真正認識佛,因為佛的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佛的法身流露在自然宇宙之中,那裡沒有佛呢?馬祖雖將痰吐在佛像身上,這表示他已經認識諸佛的法身,可以說,他已經悟道了。然而真正的悟和迷,事實上也不是那麼容易分別的。

在一間寺院裡,有一個年輕人正在打坐。老禪師回來了,他沒有站起來,老禪師就教訓他:「年輕人怎麼這麼沒禮貌!老師回來了,怎麼站都不站起來一下呢?」年輕人心想:「禪宗的禪師們講話,常常是怪怪的,常常都很顛倒,我也可以跟你說兩句禪話,表示我悟道了。」於是就對禪師說:「我怎麼沒有迎接你?我坐著迎接你,就是站起來迎接你,不是一樣嗎?」

老禪師聽了以後,上去就給他一個耳光,年輕人被打了以後,很生氣的說:「你怎麼打我呢?」

老禪師哈哈一笑,「年輕人!我告訴你,我打你就是不打你。」

禪師們講的話,有時候看起來好像不合乎邏輯,實際上是非常合乎真理的。

有個小偷到寺院偷東西,但翻箱倒櫃都找不到值錢的東西可偷,不得已,正準備離去時,睡在床上的無相禪師開口說道:「喂!你走的時候,記得替我把門關好。」

小偷最初嚇了一跳,隨即就說:「你這個和尚這麼懶惰,連門都要別人關,難怪寺裡沒有一點值錢的東西可偷!」

禪師對小偷說:「你真莫名其妙!難道要叫我老和尚天天去辛苦賺錢來給你偷盜嗎?」

從這一段對話也可以看得出來,悟道的禪師面對事情時的灑脫,他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跟一般人就是不一樣。

在美國夏威夷,曾經有一個參與越戰陣亡的軍人,因為篤信佛教,家人於是為他禮請了一位老和尚來他為舉行告別儀式。在一般的告別祭典中,除了誦經以外,通常總要為亡者說法。當時老禪師心裡想:「這個人是一個軍人,為了保衛國家的安全,為了保護人民的自由而捐軀作戰,陣亡犧牲了,現在親朋好友來為他追悼紀念,不如我就用槍砲的聲音,來作為今天的法語吧!」

於是,老禪師在說了一段話以後,後面本來應該說一首偈語,他就改成用槍砲的聲音──「碰!碰!碰!」這聲音一響,全村的幾百人,大家一想到戰爭的悽慘,想到死亡的痛苦,想到為戰爭而犧牲的親朋好友,一時悲從中來,人人痛哭流涕,場面哀悽感人。當時座中另外有一個還沒有悟道的年輕僧人,他一看,這個老禪師今天用「碰!碰!碰!」這麼樣的感動人心,於是在另外的一堂告別式典禮中,他也如法泡製,把老禪師的這一套學了去運用。一開始,他就「碰!碰!碰!」三聲,結果大家不解其意,只覺得滑稽唐突,忍不住都笑了起來了,於是原本哀傷的追悼會,弄得大家笑個不停,場面無比的尷尬。

先前的老禪師,在節骨眼上「碰!碰!碰!」三聲,大家痛哭流涕,感到「人生是苦,世事無常」;後面沒有覺悟的學僧,因為不懂佛法的巧妙,雖然一樣「碰!碰!碰!」三聲,卻弄得大家哈哈大笑。所以,迷和悟就差那麼一點,一樣的生活,一樣的吃飯,一樣的行住坐臥,不過,有了「悟」,生活的意境就不一樣了。

禪宗的四祖道信禪師,有一次去拜訪法融禪師。據說,法融禪師的道行高深,不但修到百鳥來朝、猿猴獻果,而且跟老虎、獅子住在一起,打成一片。四祖道信初到,看見獅子、老虎張牙舞爪的樣子,不覺舉起雙手作恐怖狀。法融禪師看到,便說:「禪師!你還有這個在嗎?」意思是說,你還有恐怖嗎?

隨後法融禪師就去燒茶,在他燒茶的時候,道信禪師就在一張凳子上,寫了一個「佛」字,當法融回來將要坐下時,一看「佛」字,悚然震驚,認為怎可坐在佛上呢?這時道信禪師哈哈大笑:「喔!原來你也還有這個在!」
這則公案是在說明,悟道的禪師應該甚麼東西都能夠放下,獅子、老虎,你何必要恐怖呢?甚至連「佛」字,你又何必生起有無的心呢?當然,悟道的禪師在平常生活裡面,並不刻意的表現出悟的境界,他看起來仍然和一般人一樣。不過,有時候進入到禪的境界、定的境界,當然就不一樣了。一般的凡夫,平常都是憑妄識在生活,這就是迷。我們如何才能悟道,如何才能對世間有另外的看法,而不再是霧裡看花?我們如何才能看到真實的世間,如何才能夠安住在真心裡生活?迷悟的分別究竟在那裡?迷悟的分別就在聖凡之間!凡是迷,聖是悟。當你迷的時候,無論走到那裡,都覺不好,甚至天下之大,有時候竟無容身之處。但是如果你悟道的話,那真是「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所以,覺悟的人居住一處,就是居住在一切處,只要悟道,宇宙虛空都我們的。迷悟之間差幾許?雖然只差那麼一點,卻是需要多少的修行功夫,才能去迷覺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禪者怎樣才能隨遇而安?

我們在世間上,為了食衣住行的生活所需,每日多少的忙碌,多少的辛苦;甚至為了事業的競爭、名位的奪取,造成人際間的人我是非、毀譽榮辱等等。如果我們每天「心隨境轉」的話,生活一定紛紜擾攘,不得安寧。六祖大師說:「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假如我們能夠不讓心隨境轉,而能轉境的話,這就是修行有了功夫。尤其生活中如果有了禪,懂得用禪定來處理生活,處理我們所遭遇的一切,縱然身處紛擾的塵勞之中,也能安住身心。所以,能夠隨遇而安,懂得過一種灑脫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怎樣才能隨遇而安呢?我分幾點說明:

1.在食衣住行裡要能隨遇而安

有的人三餐一定要吃山珍海味,沒有豐盛的飲食,他就覺得食不知味。有的人一定要穿名牌服飾,一定要住高樓大廈、洋房別墅,如果不能如願,他就覺得日子不好過。甚至有的人坐車子,捨國產汽車不坐,一定要外國進口的汽車,否則就感覺不自在,這就使生活不能安寧。

然而對參禪的禪師們來說,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只是「借假修真」的方便,因此在他們心中,有無、好壞一點都不計較。例如唐朝的大梅法常禪師,荷葉可以做衣服,松子可以當飲食,一點也不覺得生活很苦。元朝的高峰原妙禪師,一個人住在山洞裡修行,每天只靠別人用繩索吊一點飲食讓他充饑,大家認為他的生活一定很苦,但是他卻甘之如飴。沒有衣服穿,他說道德可以莊嚴儀表;沒有水洗澡,他認為佛法可以清淨身心;沒有朋友,他可以和大自然為良朋友伴。一個小小的山洞,於他卻如法界之寬,這就是隨遇而安。所以,有了禪,在衣食住行裡面就能安住。

2.在經濟物質上要能隨遇而安

經濟上,有人有了一百萬,還想著兩百萬;有了兩百萬,又想要一千萬,永遠不會滿足。但是,有了禪,即使沒有錢,也會感到非常富有。例如禪者過著三衣一缽的生活,他覺抵過萬種的富貴。

在很多年前,有一個小姐從新竹來到佛光山,表明出家的意願,我問她:「為甚麼要出家呢?」

她說她不喜歡嫁人,父母願意把她陪嫁的嫁妝給她帶來佛光山出家,我說:「你出家可以,父母給你的嫁妝不必帶來。」

她說:「那許多電視機、電冰箱留在家裡也很可惜,不如帶到佛光山來,送給佛光山常住。」

我說:「那也不行。為甚麼呢?比方說,你在教室裡面上課,忽然看到有一個人在喝冰水,吃冰淇淋、冰棒,你就會想那是我冰箱裡的冰棒。假如你在客堂裡,忽然聽到電視機的聲音,你會想有人在看我的電視。或者,你天天心裡都是冰箱,都是電視機,你怎能安心修道呢?」

她聽到我拒絕她把電冰箱、電視機帶來佛光山,覺得很可惜,最後仍然捨不得電冰箱和電視機,於是又回家去了。所以,我們的生活如果要靠冰箱、電視、物質、金錢來安住,這是增加生活裡的煩惱,而不是安心之道。

3.在榮辱得失中要能隨遇而安

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佛教稱之為「八風」,也就是八種能煽動情緒的境界。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時候,有人對我們很好,感到很榮耀;有時候,也會有受人誹謗、批評等受氣的時候。一般來說,受苦、受窮,比較容易忍耐,最難的是受氣、受侮辱、受委屈,心裡就感到不平了。但是,如果我們生活中有禪,則不管榮辱得失,都能處之泰然。例如近代的弘一大師,有一次到一個寺院去,寺僧不認識他,不接受他掛單,他一點都不介意,隨即若無其事的離開。後來有一個人認識他,趕快通知住持大和尚,馬上撞鐘擂鼓歡迎他,他也沒有覺得很榮耀。因為弘一大師有禪、有佛法,所以在榮辱得失裡,都能安住。

4.在打擊迫害時要能隨遇而安

前面說過,六祖大師的一生,可以說魔難重重,但是在遭逢各種打擊迫害時,他都能安之若素,甚至在獵人群中也能隨遇而安。又如佛陀,他在因地修行時,有一次做忍辱仙人,被一個無道的國王割截身體,卻能心無怨恨。為甚麼?因為禪的力量能勝過一切的迫害。

5.在感情是非裡要能隨遇而安

人是有情眾生,離不開感情生活。但是在感情的世界裡,好好壞壞、是是非非、善善惡惡,都沒有一定的標準。一般凡夫眾生,往往執著不當的感情,被感情束縛,產生煩惱痛苦。如果有了禪,則能超越、淨化、昇華世俗的感情,成為對眾生的慈悲,自然不會陷溺在感情的是非裡,而能隨遇而安。
因此,參禪的人有了禪,就有力量,就能把我們自心本性的能量發揮出來。現在的社會,常常有所謂的經濟危機、能源危機,必須要到山中、海裡開採能源,甚至於利用太陽能發電等。其實,真正的能源是在我們的心裡!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禪心佛性開發出來,則在生活裡面,有也好,無也好,多也好,少也好,大也好,小也好,真是「能大能小,能有能無,能飽能餓,能早能晚,能前能後,能進能退,能冷能熱」。有了禪,每一個人都是萬能的,因為禪的世界無比空曠;禪的世界,無有限量。有了禪,大自然都是我們的,有了禪,永恆的生命都已具足,還會斤斤計較於世間的五欲塵勞,還會在乎小小的人我是非、利害得失嗎?所以,要想在生活裡能隨遇而安,一定要把我們的禪心佛性開發出來,有了禪,自然能夠任運逍遙,隨緣放曠。



Very Happy Very Happy Very Happy Very Happy Very Happy cherry cherry cherry cherry cherry

回頂端  內容 [第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