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表解
八識表解
我們繼續講:「八識表解」。本來這題目不屬於《楞嚴經》的範圍,然既說到妄識的問題,且我前一陣子又看了一些唯識的經論,所以順便也把八識,作一番整理。當然整理的結果,還是會跟傳統的說法有些不一樣。
所以如果你對唯識學根本沒興趣,或者毫無基礎;則這一章便可直接略過去,這不會影響到下面的章節。反之,你對唯識學還有興趣,甚至乃有一些基礎;則再來研習本章,便感受非凡矣!
對於八識的問題,我們且看下面的圖表:這圖表乃從識、見分、相分,這一直細分下來。所以各位聽課的時候,雖一方面要聽解說;然更重要的,是時時刻刻要對照這圖表。事實上,今天這堂課,乃為解釋這個圖表是怎麼畫的?所以稱為「八識表解」。
八識圖表
境非實有
萬法唯識者,萬法皆依識的作用而得顯現;故外境既非實有,亦非烏有。
首先講唯識的主題:境非實有。為何外境不是實有的呢?因為萬法唯識,一切外境都得經由識的分別作用,才能顯現;既外境不能單獨存在,所以乃非實有也。
很多人都把外境當作客觀存在的,事實上根本不可能有客觀的存在。因為外境,既需透過我們的感官,去觀察觸受;又得透過我們的知識.經驗去詮釋判斷。因此所認知的外境,都已夾雜了業識的成份。因此一朵花,甲看到的和乙看到的,乃不一樣。
現代人以為用「科學儀器」去觀測,便是客觀而真實的。事實上,用儀器去觀測,也只是另一類「緣起」所形成的境相爾。以緣起無自性故,怎會是客觀而真實的呢?然現代人之所以用「科學儀器」去觀測,只是為得到一種能共通使用的標準而已!所以是共通的標準,而非真實的存在。
境非實有者,從中觀而言,既是因緣所生,當非實有;就唯識而論,既依識所變現,當然也是非實有的。以非實有故,既非客觀的存在,也不能永恆不變。
然而雖非實有,卻也不是烏有─不是無中生有。既緣起,有因有緣則示現,故非無中生有也。同理,既得透過識的了別作用才能顯現,當然也非無中生有也。否則,識從那裡去了別呢?不能說識,乃來了別「識」也。
當然以上的說法,還是比較偏向於中觀的理論,既非實有,也非烏有。而在唯識學中,乃偏向於無中生有,因為一切都是識所變現。因此在唯識學上,乃說是「識有境無」。
識有境無
故識有者,乃為能於緣起中識相故─識乃就相而言,而非實有識也。
境無者,亦為從於緣起中示相故,境乃無自性。
所謂識「有」,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只能說:在不同的緣起中,乃顯現出不同的境相、不同的識相。所以這個「有」,就中觀而言,既從緣起而現,當非實有的。尤其,識又是流轉、幻化的,更不可能是實有的。這也是前面所再三強調的:既從相立識,即是無常.流轉.幻化的,當然非實有也。
其次,境的「無」,乃更容易瞭解。既一切境界皆是從種種不同的因緣中,才能變現,所以唯「無自性」爾─但也不能說是全然的無中生有。
因此這「識有境無」,透過中觀的分析,其實就是「境.識」皆空,「境.識」皆無自性爾。因為對一般人而言,既習慣把世界分做兩部分:一者稱為心識,一者稱為境相。故就中觀而言:只要再從「心識與境相」的互相緣起,而破除其對「實有」與「自性」的執著,就能轉「無明」成「覺悟」也。這豈非更直截了當呢?
而唯識學,就挺迂迴的:首先要透過「境是唯識所變現」的程序,將一切說成「識有境無」;然後再從「識的熏習與現行」等過程,再將這個世界變現出來。豈不是很繁複而迂迴嗎?過去有一位學長,他是學唯識的,故於唯識學的領域中,還小有名氣。唯識不是一向講「識有境無」嗎?然而他說:當一部汽車,撞過來時;我還是先跑為妙。而不敢站著說:這汽車是無中生有的呀!讓它撞撞看,有什麼關係?
所以要把這世間上所有的現象,都說是從阿賴耶識裡變現出來的,有時候需經過太多太多的轉換手續。比如你去問那些唯識專家,看識怎麼從無中生有而把電腦變現出來?這下子就很累了!或者識怎麼既把原子彈變現出來,且又炸死那麼多人?如那位唯識學者,真能把它說明得很有條理,那就真服了他!
但是就中觀而言,文明的進化,本不出緣起的原則。因此順著文明進化的緣起,所以電腦.原子彈等,皆被製造出來也;乃還不需要經過太多轉換的手續。這是首先講到唯識的大原則─「識有境無」。
凡夫以未見性故,於一真法界中,妄分二相而成「能、所」之對待。然雖在迷地,仍不出真心法界也。然在此中,既不言「真如熏習無明」,更不言「無明熏習真如」也。
凡夫以未見性故,於一真法界中,妄分二相而成「能、所」之對待。這前面已說得很多了。然凡夫雖迷,而妄分二相;但此二相還是不出真心的範圍裡。這也就說:凡夫所執迷的、所侷限的,其實只是真心中的一小部份而已。這從真心而產生的識,乃是最廣義的「阿賴耶識」。
因此真心跟妄識的關係,主要在於覺悟與不覺悟的差別爾。因此就不需要更贅言:說什麼真如熏習無明,或無明熏習真如之類。記得有位月溪法師者,當看到《大乘起信論》時,便直率地說:這是一部偽論,因為它竟然說:無明還能熏習真如。真如既是不動無為.本自清淨者!怎可能還被無明所熏習呢?
對於這一點,我覺得月溪法師還是有些見地,只可惜他猶未參透「性不離相,相不離性」的道理,故只能不斷地強調「大乘絕對論」;而不明在絕對的「性」中,乃不妨有相對的「相」在。
因為「心性」既是最寬廣無邊的,又是最廣大涵容的,所以從真心的角度再來看妄識,便比較容易。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必在明瞭真心後,才再來探索妄識的緣故。
從無明妄識而區分為「能所對待」。能相,即是表上的「見分」;而所相,乃是表上的「相分」。
見分
見分,即染淨依,亦即是末那識與我愛執藏識─執根身與種子識為我也。
眾生既把萬法區分為二:以能見者,稱為心,即是見分也。所見者,稱為物,即是相分也。
其次,更認此「能見之心」為我。於是以此「自我中心」,而分別取捨,故造業煩惱。所以乃稱為「染淨依」也。所謂「末那識」,末那是指污染的意思,也就是因為有我見,所以成污染。而從我見,必然更衍生我愛、我慢等煩惱,因此末那識又稱為「我愛執藏識」。
我們之前曾作比喻:眾生的我見,乃於心性的虛空中,截取方隅,而成為一個個的框框,這框框即是見分。而在框框裡,所執藏的成份,在唯識學中,乃將之歸納為「根身」與「種子識」。這即是通俗所謂的身與心.或生理與精神兩大部份。眾生且以此為「我」。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其有三個層次:
異熟識,一切見分、相分之因果流變皆屬之,故此為最廣義者,而為最上層之『識』也。
我愛執藏識,此唯指能作、能受之我者。故定義已狹,而為次上層之『見分』者。
種子識,以集一切種子故,而稱種子識。故定義最狹,而為更下層之『種子』者。
所以阿賴耶識,其實有廣義和狹義的不同。如就廣義而言,既萬法乃唯識所現,則何者而非阿賴耶識呢?這從萬法唯識所定義的阿賴耶識,即是最廣義者。
何以其又稱為「異熟識」呢?既異時而熟,也異類而熟。也就是從一切因緣果報而有的變化,皆稱為異熟也。所以異熟識,既包括內在的見分,也包括外在的相分。以範圍最廣故,我們把它列在圖表上的最高位子,而簡稱為識。故這「識」,既包括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也包括眾生的生命現象。
在這最廣義的識下,眾生又把它區分為二:一者稱為我,另者稱為非我。我者,即見分。非我,則相分。
然「我」又是什麼呢?乃以能作、能受者為我。比如我眼睛能夠看,耳朵能夠聽,手腳能夠動,這稱為能作的我。同樣,以能感覺到外界的存在.外界的變化,而稱為能受的我。一般人既執此為我,當就對之珍愛訶護,故稱為我愛執藏識。以其範圍,乃比萬法唯識的識狹窄些,故為次上層之『見分』者。
第三,一般人又把這個我,再分作二種:一是有形的軀體,而稱為根身。二是無形的意識,而稱為種子識。故種子識,乃包括我們的思想、觀念、情緒、感受、及種種記憶等。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精神生命。於是種子識者,乃從見分中,再減卻根身的部份,故範圍又比見分小一些,而成為更下層之『種子』者。
所以如說:眾生於生死輪迴間,是阿賴耶識去投胎的。然是那一層次的阿賴耶識去投胎的呢?當不是最廣義的阿賴耶識,以最廣義者既到處都是,那還有什麼投胎、不投胎的差別呢?其次,也不是根身去投胎!因為前世的身體已死掉了!當不可能去投胎。所以唯「種子識」的部份去投胎!有關這個問題,於下面會講得更明確。
這也就說;萬法唯識的識,或眾生輪迴的識,其實定義是不同的。故如混為一體,很多延申的詮釋,便會攪亂不清。
八識表解
我們繼續講:「八識表解」。本來這題目不屬於《楞嚴經》的範圍,然既說到妄識的問題,且我前一陣子又看了一些唯識的經論,所以順便也把八識,作一番整理。當然整理的結果,還是會跟傳統的說法有些不一樣。
所以如果你對唯識學根本沒興趣,或者毫無基礎;則這一章便可直接略過去,這不會影響到下面的章節。反之,你對唯識學還有興趣,甚至乃有一些基礎;則再來研習本章,便感受非凡矣!
對於八識的問題,我們且看下面的圖表:這圖表乃從識、見分、相分,這一直細分下來。所以各位聽課的時候,雖一方面要聽解說;然更重要的,是時時刻刻要對照這圖表。事實上,今天這堂課,乃為解釋這個圖表是怎麼畫的?所以稱為「八識表解」。
八識圖表
境非實有
萬法唯識者,萬法皆依識的作用而得顯現;故外境既非實有,亦非烏有。
首先講唯識的主題:境非實有。為何外境不是實有的呢?因為萬法唯識,一切外境都得經由識的分別作用,才能顯現;既外境不能單獨存在,所以乃非實有也。
很多人都把外境當作客觀存在的,事實上根本不可能有客觀的存在。因為外境,既需透過我們的感官,去觀察觸受;又得透過我們的知識.經驗去詮釋判斷。因此所認知的外境,都已夾雜了業識的成份。因此一朵花,甲看到的和乙看到的,乃不一樣。
現代人以為用「科學儀器」去觀測,便是客觀而真實的。事實上,用儀器去觀測,也只是另一類「緣起」所形成的境相爾。以緣起無自性故,怎會是客觀而真實的呢?然現代人之所以用「科學儀器」去觀測,只是為得到一種能共通使用的標準而已!所以是共通的標準,而非真實的存在。
境非實有者,從中觀而言,既是因緣所生,當非實有;就唯識而論,既依識所變現,當然也是非實有的。以非實有故,既非客觀的存在,也不能永恆不變。
然而雖非實有,卻也不是烏有─不是無中生有。既緣起,有因有緣則示現,故非無中生有也。同理,既得透過識的了別作用才能顯現,當然也非無中生有也。否則,識從那裡去了別呢?不能說識,乃來了別「識」也。
當然以上的說法,還是比較偏向於中觀的理論,既非實有,也非烏有。而在唯識學中,乃偏向於無中生有,因為一切都是識所變現。因此在唯識學上,乃說是「識有境無」。
識有境無
故識有者,乃為能於緣起中識相故─識乃就相而言,而非實有識也。
境無者,亦為從於緣起中示相故,境乃無自性。
所謂識「有」,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只能說:在不同的緣起中,乃顯現出不同的境相、不同的識相。所以這個「有」,就中觀而言,既從緣起而現,當非實有的。尤其,識又是流轉、幻化的,更不可能是實有的。這也是前面所再三強調的:既從相立識,即是無常.流轉.幻化的,當然非實有也。
其次,境的「無」,乃更容易瞭解。既一切境界皆是從種種不同的因緣中,才能變現,所以唯「無自性」爾─但也不能說是全然的無中生有。
因此這「識有境無」,透過中觀的分析,其實就是「境.識」皆空,「境.識」皆無自性爾。因為對一般人而言,既習慣把世界分做兩部分:一者稱為心識,一者稱為境相。故就中觀而言:只要再從「心識與境相」的互相緣起,而破除其對「實有」與「自性」的執著,就能轉「無明」成「覺悟」也。這豈非更直截了當呢?
而唯識學,就挺迂迴的:首先要透過「境是唯識所變現」的程序,將一切說成「識有境無」;然後再從「識的熏習與現行」等過程,再將這個世界變現出來。豈不是很繁複而迂迴嗎?過去有一位學長,他是學唯識的,故於唯識學的領域中,還小有名氣。唯識不是一向講「識有境無」嗎?然而他說:當一部汽車,撞過來時;我還是先跑為妙。而不敢站著說:這汽車是無中生有的呀!讓它撞撞看,有什麼關係?
所以要把這世間上所有的現象,都說是從阿賴耶識裡變現出來的,有時候需經過太多太多的轉換手續。比如你去問那些唯識專家,看識怎麼從無中生有而把電腦變現出來?這下子就很累了!或者識怎麼既把原子彈變現出來,且又炸死那麼多人?如那位唯識學者,真能把它說明得很有條理,那就真服了他!
但是就中觀而言,文明的進化,本不出緣起的原則。因此順著文明進化的緣起,所以電腦.原子彈等,皆被製造出來也;乃還不需要經過太多轉換的手續。這是首先講到唯識的大原則─「識有境無」。
凡夫以未見性故,於一真法界中,妄分二相而成「能、所」之對待。然雖在迷地,仍不出真心法界也。然在此中,既不言「真如熏習無明」,更不言「無明熏習真如」也。
凡夫以未見性故,於一真法界中,妄分二相而成「能、所」之對待。這前面已說得很多了。然凡夫雖迷,而妄分二相;但此二相還是不出真心的範圍裡。這也就說:凡夫所執迷的、所侷限的,其實只是真心中的一小部份而已。這從真心而產生的識,乃是最廣義的「阿賴耶識」。
因此真心跟妄識的關係,主要在於覺悟與不覺悟的差別爾。因此就不需要更贅言:說什麼真如熏習無明,或無明熏習真如之類。記得有位月溪法師者,當看到《大乘起信論》時,便直率地說:這是一部偽論,因為它竟然說:無明還能熏習真如。真如既是不動無為.本自清淨者!怎可能還被無明所熏習呢?
對於這一點,我覺得月溪法師還是有些見地,只可惜他猶未參透「性不離相,相不離性」的道理,故只能不斷地強調「大乘絕對論」;而不明在絕對的「性」中,乃不妨有相對的「相」在。
因為「心性」既是最寬廣無邊的,又是最廣大涵容的,所以從真心的角度再來看妄識,便比較容易。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必在明瞭真心後,才再來探索妄識的緣故。
從無明妄識而區分為「能所對待」。能相,即是表上的「見分」;而所相,乃是表上的「相分」。
見分
見分,即染淨依,亦即是末那識與我愛執藏識─執根身與種子識為我也。
眾生既把萬法區分為二:以能見者,稱為心,即是見分也。所見者,稱為物,即是相分也。
其次,更認此「能見之心」為我。於是以此「自我中心」,而分別取捨,故造業煩惱。所以乃稱為「染淨依」也。所謂「末那識」,末那是指污染的意思,也就是因為有我見,所以成污染。而從我見,必然更衍生我愛、我慢等煩惱,因此末那識又稱為「我愛執藏識」。
我們之前曾作比喻:眾生的我見,乃於心性的虛空中,截取方隅,而成為一個個的框框,這框框即是見分。而在框框裡,所執藏的成份,在唯識學中,乃將之歸納為「根身」與「種子識」。這即是通俗所謂的身與心.或生理與精神兩大部份。眾生且以此為「我」。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其有三個層次:
異熟識,一切見分、相分之因果流變皆屬之,故此為最廣義者,而為最上層之『識』也。
我愛執藏識,此唯指能作、能受之我者。故定義已狹,而為次上層之『見分』者。
種子識,以集一切種子故,而稱種子識。故定義最狹,而為更下層之『種子』者。
所以阿賴耶識,其實有廣義和狹義的不同。如就廣義而言,既萬法乃唯識所現,則何者而非阿賴耶識呢?這從萬法唯識所定義的阿賴耶識,即是最廣義者。
何以其又稱為「異熟識」呢?既異時而熟,也異類而熟。也就是從一切因緣果報而有的變化,皆稱為異熟也。所以異熟識,既包括內在的見分,也包括外在的相分。以範圍最廣故,我們把它列在圖表上的最高位子,而簡稱為識。故這「識」,既包括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也包括眾生的生命現象。
在這最廣義的識下,眾生又把它區分為二:一者稱為我,另者稱為非我。我者,即見分。非我,則相分。
然「我」又是什麼呢?乃以能作、能受者為我。比如我眼睛能夠看,耳朵能夠聽,手腳能夠動,這稱為能作的我。同樣,以能感覺到外界的存在.外界的變化,而稱為能受的我。一般人既執此為我,當就對之珍愛訶護,故稱為我愛執藏識。以其範圍,乃比萬法唯識的識狹窄些,故為次上層之『見分』者。
第三,一般人又把這個我,再分作二種:一是有形的軀體,而稱為根身。二是無形的意識,而稱為種子識。故種子識,乃包括我們的思想、觀念、情緒、感受、及種種記憶等。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精神生命。於是種子識者,乃從見分中,再減卻根身的部份,故範圍又比見分小一些,而成為更下層之『種子』者。
所以如說:眾生於生死輪迴間,是阿賴耶識去投胎的。然是那一層次的阿賴耶識去投胎的呢?當不是最廣義的阿賴耶識,以最廣義者既到處都是,那還有什麼投胎、不投胎的差別呢?其次,也不是根身去投胎!因為前世的身體已死掉了!當不可能去投胎。所以唯「種子識」的部份去投胎!有關這個問題,於下面會講得更明確。
這也就說;萬法唯識的識,或眾生輪迴的識,其實定義是不同的。故如混為一體,很多延申的詮釋,便會攪亂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