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雙修.成就佛心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性命雙修.成就佛心

修性即修心性,修命是續長生 (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您沒有登錄。 請登錄註冊

靜坐修煉的行功步驟與方法(田光林)

向下  內容 [第1頁(共1頁)]

寂然

寂然
管理員
管理員

靜坐修煉的關鍵在于一個“”字。在行功中能入真靜就能在靜極而動中產出腎中真陽,自動運轉周天。然後由動極而靜,入於杳冥之境而產出心中真陰。真陰真陽相交,在定中結丹。由定而空,入于虛無之境,則進入更高階段的修煉了。這個過程是靜坐行功的一般進展情況,在具體操作上還有其一定的步驟與方法,大致講來有這麼几點:
  
  一、一心清靜

  “昔日遇師親口訣,只要凝神入氣穴”。所謂凝神,即一心清靜之法。張三丰在《道言淺近說》中講:“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于其內也。心未清時,眼勿亂閉。先要自勸自勉,勸得回來,清涼恬淡,始行收入氣穴,乃曰凝神。”將已清之心收入氣穴,神息相依,順其清靜自然而守之。這就是凝神調息之功了。

  凝神調息的關鍵,仍然是一個“靜”字。陳虛白講:“大道教人先止念,念頭不住亦徒然。”止念,也要順其自然。當雜念叢生之時,不要強行制止。以念止念會念去止存,適得其反。所以要采取“漠視听緣”之法。即以無所謂的態度,听其自生自滅,久之自會煙消云散。止念,從實質上講來,其關鍵之處,就是“遣欲澄心”四字。《清靜經》云:“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若能常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在行功中能夠做到遣欲澄心,就可以達到心靜神清的境界了。
  
  二、收視返聽

  道家的收視返听,源于佛法止觀。其功法就是“以兩目諦觀鼻端,正身安坐,系心緣中”。緣中乃佛家稱謂,道家謂之中黃,即兩目中間齊平處,又謂之祖竅穴。

  佛云:“置心一處,無事不辦。”而返觀內照,就是置心處之訣。回光返照,可以保神斷識,煉盡陰滓,以返純乾。《陰符經》云:“机在目”。《太乙金華宗旨》也講:“人之精華上注于目,此人身之大關鍵也”。所以“聖聖相傳,不離返照。”因為“眼之所至,心亦至焉。”眼乃心靈的窗戶,欲制心入靜,必先制眼。制眼使歸于心,則心靜神亦靜矣。“目不亂視,神返于心,乃靜之本。”

  如果雜念仍然不止,則可用推究功法以止之。當念起之時,就當究此念在何處?從何處起?又當從何處滅?一次不行,再來一次。如此反復推究,了不可得。久之,即見此念起處也。因心體本虛、本無、本凈、本寂,從心上去推究則見虛無、寂靜的本體,故了不可得也。如此止而繼之以觀,觀而繼之以止。即為回光之法。回者止也;光者觀也。回光即止觀之法。此法已為你提供了“安心竟”,雜念自可止之也。念止,自會入靜。

  在靜坐修煉中初期的毛病,主要是散亂與昏沉。散亂是神馳于外,心不歸體。這要用收心之法以治之。昏沉是神志不清,純陰為主。陽氣不足。靜坐時昏昏欲睡,即是昏沉的表現。治理昏沉之法,無過于寄心于息。

  息者,自心也。心一動即有氣隨之,因氣乃心之所化也。凡人動念甚速,瞬間起一妄念,即有一呼吸與之相應。但人能無念乎?不能也。又能無息乎?也不能也。息念相隨,制之之法“莫若即其病而為葯,”采取“心息相依”之法以止之。故回光必兼之以調息。此法全用耳光。

  《太乙金華宗旨》云:“雞能抱卵心常听,此要妙訣也。”修真之士在行功中,用听息之法,一心注于體內。心入則氣入,丹田得煖氣而生真陽矣。神之所注,未嘗少間。則煖氣也可晝夜無間。如此則心死神活矣。“神活者,由于其心之先死也。人能死心,元神即活。死心非枯槁之謂,乃專一不分之謂也。”元神主宰,心息相依,即能入于靜定之境。

  “凡坐須要靜心純氣。心何以靜?用在息上。息之出入,惟心自知,不可使耳聞。不聞則細,細則清;聞則粗,粗則濁。濁則昏沉而欲睡,自然之理也。”所以,听唯听其無聲,一有聲即粗浮而不入細。當耐心微微而听。心細則息細,反之息細心也細。氣一動則心動也。故定心必先養氣。因心無處下手,故緣氣為之端倪,此即純氣之守也。

  靜心純氣都是心用在息上,但不能過重,“只要微微照听”而已。何謂照?即眼光自照。不外視而惺然者,即內視也。何謂听?即耳光自听。不外听而惺然者,即內听也。听為听其無聲,視為視其無形。如此內視內听則既不外肆,又不內馳而中不昏沉。即為內外日月交精交光之法。目光為外日月交光,耳光為內日月交精。然精即光之凝定處,故聰明總一靈光耳。

  三、止於其所
  
  這里的“止”,有兩重涵義:從入靜的角度講是止念。在修持中如不能止念入靜,則練功無效,有時甚至還會起副作用。另一個則是從意守竅位上講的要知止。止于其所,止于至善之地,什麼地方最好呢?一般的講是下田為宜,不出偏,易于入靜。這里講的止于其所不是下田,而是艮背。

  劉一明在《周易闡真》中講:“艮者,止也”。修煉者“欲烹煉大丹,非擇善固執,止于其所不能。止于其所,非空空無為,其道有行有止”。艮卦更,內外皆止。“內止者,止而止于其所;外止者,行而止于其所也。止以養所止,行以驗所止,行止皆歸于一止也”。在行功中以意守夾脊之竅,將心火之南而藏于背水之北。水火互相交養,自然念慮不生。此為洗心之法。也即艮背止念之功。妄念既止則真息自現。真息無息,真念無念。息無則命根永固,念無則性體常存。性存命固,息念俱消,即性命雙修之第一步也。

  艮背止念,入靜入定,進而入于杳冥之境,則無人無我,不識不知也。“凡人有人我之分,內外之別者,由于有心。有心則有我,有我則有人。有我有人,不知其所止也”。不知止,是因識神主事,念慮不息,不能入靜入定,也就不能做到艮背止念入于化境了。反之如能由靜而定而忘,則能艮其背,使“人我之心俱化”,即能進入“心死神活”的境界,使“人心去而道心生”;自然就能止于其所。“內不知有身,外不知有人。無我無人,既能止于內,也能止于外。動靜隨時,內外合道”。行之止之,皆出于無心之心。在無意識狀態下,由元神主宰“止于其所,不動不搖,得其一而萬事畢。何患金丹不結,大道不成乎?”
  
  四、忘我忘物
  
  這里的“忘”是指在修煉中的“坐忘”。司馬承禎就解釋過:“夫坐忘者,何所不忘哉?內不覺其一身,外不知手宇宙,與道冥一,萬慮皆遣……同于大道。”在靜坐中忘我忘物,與大自然融合為一,就進入坐忘境界了。《天隱子養生書》云:“坐忘者,因存想而忘也。存謂存我之神,想謂想我之身”。用存想之法,即見海底一輪紅日,寂靜常存。內若有見,以充實丹田之虛境;外即無存,漸入于杳冥之境,而不知乎宇宙的存在了。如此眾念歸一,神凝氣定,漸趨于虛無境界。靜則氣息俱沉,思念皆寂,萬慮皆遣,與道冥一,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無何有之鄉也。這就是“先存后忘”之法。

  這一過程,正如張伯端在《悟真外篇》中講的:“大抵忘于目則神歸于鼎而視于內。蓋綿綿若存之時,目垂而下顧也。忘于耳則神歸于鼎而聞于內。蓋綿綿若存之時,耳內听于下也。忘于鼻則神歸于鼎而吸于內。蓋真息既定之時,氣歸元海之理。合而言之,俱忘俱歸于鼎而合于其內矣”。把視、听、吸均歸于鼎而合于其內,即七竅合一之功。久之,先天鴉生則可一統七竅而入于清寂之境了。

  “一統七竅謂之清,七竅歸一謂之靜,身中氣生謂之鉛,心中精來謂之汞”。合起來“清靜鉛汞”四字,即是煉丹之次第口訣。其具體運用就如閔一得在《還源篇闡微》序言中講的:“未得手時,本清靜以為體,守鉛汞而為用;及下手處,聚鉛汞為葯材,致清靜為火候;既得手后,主清靜以拳拳,賓鉛汞而穆穆……如是而已”。
  
  五、定慧等修
  
  《洞玄靈寶定觀經》在題解中詵“定者,心定也,如地不動。觀者,慧觀也,如天常照。定體無念,慧照無邊。定慧等修,故名定觀”。

  凡欲修道,必先舍事。外塵不入,內念不出。一切無染無著,內觀念起,務須除滅,使之安靜。“惟滅動心,不滅照心”。慧照常明,妄念不起。“有事無事,常若無心。處靜處喧,其志惟一”。有時心動,要“制而不著,放而不動,處喧無惡,涉事無惱。此是真定”。真定本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空而常用,用而常空”。所以在寂靜中返照虛空,此乃真定之基。

  定中發慧,就叫放任。在放任中要寬急得所,使定慧融一,同等齊修,二者不可偏廢。“定多則愚,慧多即狂”,那是會出偏的。但“慧發遲速,則不由人”,所以“勿令定中急急求慧,急則傷性,傷則無意”。因急于求慧,用后天識性代替真定之基,則無慧可生也。若在定中“不求慧而慧自生”此乃“真慧”也。慧生之后,要慧而不用,韜光晦跡,此為若愚實智之舉,能使寂照齊融,無染無著。無所挂礙,智照不滅。行之既久,契理合真,使形神合一而得道也。

  總的講來,在靜坐修煉的行功中,應從一心清靜開始,然后收視返听,並止于至善之地。由止而定而忘,進入無人無我之境。在定中慧照常明,同等齊修。慧而不用,定而不愚。如此,塵垢不染,煩惱消除,契理合真,大道可期矣。

http://prolife.forumotion.net

回頂端  內容 [第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