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雙修.成就佛心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性命雙修.成就佛心

修性即修心性,修命是續長生 (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您沒有登錄。 請登錄註冊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17-南懷瑾

向下  內容 [第1頁(共1頁)]

1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17-南懷瑾 Empty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17-南懷瑾 周五 9月 18, 2009 9:36 pm

凡塵

凡塵
版主
版主

第17章 守竅與存想的原理
--------------------------------------------------------------------------------

因為講到“存想”與“守竅”,就順便說明一下“守竅”于“丹田”的情景。我不是說“丹田”絕不可守,也不是說“守竅”的方法是不對的。也許有人看了上述這些道理,反而駭怕卻步,那都大可不必。“守竅”有“守竅”的需要,“丹田“有“丹田”的作用,但不可以不通原理,便亂來亂守,其實,“守竅”的方法,也便是“存想”的蛻變。“存想”的作用,便是使“精神統一”,使心理與意志絕對集中的一種方法。上文已經提過所守者是“竅”,能守者是“心”,便已指明這是由心理意志的集中開始,最后達到“精神統一”的境界,它所以利用人體生理的部位,作為初步入手的法門,大致說來,有兩個原因:

(一)人人都愛惜這個軀殼身體的壽命,不管多麼丑陋,多麼難堪的身體,只要生成是屬于自己的,便會构成絕對自私而占有它的牢固觀念。因此以修此肉身而達到長生不老為標榜,于是人人便肯用功向學。

(二)生理與心理的作用,的确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一體兩面。生理可以影響心理,心理也可以影響生理。由心理與生理的互相虯結,因此而產生精神的神妙,所以道家利用身心的關系入手,並非是毫無道理的修法。“守竅”的作用,它的重點,便在一個“守”,所謂“守”,必須要全部精神意志集中才可。只要精神意志真能集中,這個“守”的作用便可達成目的。譬如有一大堆金銀財寶擺在前面,要你專心一志“守”住,那時,你便可以廢寢忘餐。甚至,也可以忘記自己的身心而竭誠“守”住這堆金銀財寶,這就是“守竅”的最好說明。

可是要學靜坐與修道的入;對于“守竅”的工夫,真能做好嗎?老實說,十個靜坐修造的人,几乎沒有一個可以做好,大體上,都是一邊利用感覺來覺到這一部位,而他的思想意志,卻絕對不能集中在這一部位。換言之,他一邊感覺到這一部位,那是生理神經感覺的反應,但一邊卻胡思亂想,或浮念紛飛,那是心理的散漫,有絕對不能集中的苦惱,這種現象,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因為精神與意志,它是一個很神妙的東西,你愈想要它集中,它愈會散亂,我常用“力學”的原理來解譬,也就是說,當“向心力”集中到极點的時候.“離心力”便在“向心力”中發出自然的反應。相反的,當“離心力”達到极點的時候,“向心力”的作用,也便自然而生。等于你握拳握緊到极點的時候,你的手指神經的反應,就會自然放松。所以道家把這個精神和心理意志的作用,比方它像水銀(汞),它的性質,總是趨向流動散開,甚至于分散到無孔不入的情形。因此,要想利用“守竅”或“存想”而達到精神集中的專一狀態,就非簡單的事了。精神不能集中專一,而要想打通氣脈,達到身心預期的效果,那是絕不可能的事。此中對于心理運用的神妙,更非片言可盡。沒有達到精神集中專一的妙用,認為氣脈已經打通,絕無此理。有的,只是屬于幻想的妄覺,或是生理上特殊的感覺情形,並非真正的氣脈通了。因為氣脈打通的現象,一步有一步的征候,一步有一步的現象,如果以我這個普通凡人的眼光看來,几乎沒有一個人真能做到的。

回頂端  內容 [第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