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定調心 果煜法師文集
今天繼續講有關「修定的理論和方法」,相信各位對這應該是比較熟悉的。但在整體架構上,我們還得把這部份重述一下。
修定的功效
現首先來反省一個觀念,為什麼要修定?若「定」,即不動,乃所謂的「八風吹不動」─心在一切境界中都不為所動。可是三法印中,首曰「諸行無常」;或四念處中有「觀心無常」。既一切境界本來就是無常的,不只外境無常,也心境無常。於是在無常的法印下,心會動,倒才是正常的;而何以修定卻欲違背無常的法印,而冀修成心不動的境界呢?
修定的功效,依我看來主要為「降伏業障」也,而不是冀望修出什麼境界來。因為凡夫從何造業呢?乃為心向外攀緣故造業。所以修定者,乃反其道而行之;故使本來向外攀緣造作的心,而變成向內收攝至寂靜無為。若心能保持在寂靜無為的狀態中,才使一切無明業障不再現行。否則即使聽到再多的佛法,但碰到境界時卻又業障現前,一切作不了主矣!
所以如不能以修定的功德來降伏業障,則再多的經教,終究不過是口頭禪而已。尤其在緊要關頭,生病時,臨終時,用意識思惟的方式,更將欲振乏力─除非平日已有十分的功夫。簡單講,修定乃為降伏業障也。
所以雖「諸行無常」,我們還得修定。以心若能定,即能在一切境界中,雖觀照明了而不動不亂。人的煩惱,乃為亂而來;而亂就是心在種種的境界中起矛盾。而矛盾者,多為業障現行故。今以修定故,乃能安心在一切境界中,而不起業障的現行。於是為業障不現行故,心能不動不亂。故《般若經》中有謂: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波羅蜜。
動與亂
下面再論「動與亂」的關係。以諸行無常故,心境會有變化;所以不管物相的動或心境的動,乃是相應於緣起的本然。
但是動和亂,卻未必有連帶的關係。如世間人常說「動亂.動亂」。事實上,動未必亂,亂也未必動。比如說燕行有序,故雖動而不亂。同樣一個好的工程師,能按部就班地執行工程的進度;故雖動而不必亂。
反過來說,亂也未必動。有時候一個人活得太無聊了,雖無所事事,心卻胡亂如麻。或者打坐在那兒,心中妄想紛飛,壓制不了;身雖文風不動,心卻亂成一團。
所以動未必亂,亂未必動。可是對一般凡夫來講,動即不免亂,少動少亂,多動多亂,愈動愈亂。此乃因為凡夫,本就沒有智慧。既生命的目標不清楚,更行事草率唐突。甚至在內心裡,本就有很多矛盾,故一碰著境界,就將業障現前而自我煩惱。
比如好吃的人,一看到好吃的東西,就在那邊掙扎「要不要吃?」若吃了,不只花錢,又會長胖。而不吃,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或者瞋心重的人,卻不幸冤家路窄,碰上了仇家。於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此時,內心又開始掙扎了 。
所以因於內心的矛盾,故一碰到境界就開始亂了。
於是很多人寧可先不去碰境界。如老子所說: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因此從不動而不亂,這雖不是最高境界,可是對很多人來講,還比較好下手。至於能做到「雖動而不亂」,則須要更高的智慧。所以從不動而不亂去入手,這便是修定的法門。至於雖動而不亂,則是修慧的法門。
以上已從降伏業障.使不現行,而論「不亂」者。其次,再述「不味」者。不味即是不執著也。由於在修定過程中,會產生很多世間未曾有的覺受;於是很多人便因沈溺於種種覺受中,而產生執著。這便是「味」也。而真修定者,既不可因外在的境界,而產生散亂;也不可為內在的覺受,而產生執著。這才能相應於「不亂不味」的禪波羅蜜。
簡言之,修定法門雖不是最究竟的─因為它跟無常的法印,有些相違背。但佛教仍將之視為修觀證慧的前方便。
修定的原則
既修定的法門,主要是從「不動中」去啟修的;則如何才能使心不動呢?心之動,乃為隨境界而起分別。故欲使心不動,首要斷除心境的連結關係。心若不去攀緣境界,便能不隨境界而起妄想。
所以修定的大原則,乃「收攝六根,心不對塵」而已!以一般人若六根觸對六塵,就會現起六識;而識則不出分別取捨也。於是為消除一切妄想執著,乃從「根不對塵」中去著手。
修定的方法,形式似很多,比如數息.念佛.誦經等。其實重點還不出「收攝六根,心不對塵」這個大原則。因為如能直接收攝六根,而使心不對塵,則倒不必再用什麼方法。
可是這對很多人來講,反而不容易做到。因為眾生還是習慣去抓住一樣東西;若一切不取不住,反倒不能安心。因此退而求其次,乃將心專注在一個單純的對象上,使較能安心。本來心散動於很多不同的境界中而打妄想,現則收心專注在一單純的對象上。這「心」我們且不要把它講得太玄─什麼真如心.等流心。就修定而言,心即「當下的注意力」也。
所以修定的方法,乃「置心一處,以楔出楔」也。將注意力專注在某對象中,此即「置心一處」也。比如就數息法而言,順著呼吸,從一數到十,從一數到十。這呼吸與數字,即是一處者。如再仔細分辨,最後這一處,還非呼吸,而是數字而已,因為數字還比呼吸更單純。而數字者,乃僅當下的數字爾─過去者不留,未來者不企。方法當用得愈單純愈好,如數息時,還分心於身體的覺受,那就不是置心一處了。同理就念佛法門而言,此一處者即當下的佛號而已!如心還期待有什麼感應.瑞相,便是「雜用心」也。而雜用心者,如何能修成一心不亂呢?所以修定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練習把心專注在一點,這一點愈小愈單純愈好,這稱為「置心一處」也。
至於「以楔出楔」者,方法本質上也是妄想;但因為若專心用它,便能抵消其它妄念故,權且用之。待用到其它的妄想皆消除之後,再來放下此妄想,便能達到消除一切妄想的境界。
絕除妄想執著
因此對剛開始修定的人而言,都是有方法可用的。但如功夫漸純熟,就可以不用方法,而直接返照我們的內心。若有妄想雜念,則直接消除它。如此照而又照,消而又消,便能使我們妄想漸少而至於無念。
以上修定的原則.方法,乃「收攝六根,心不對塵」和「置心一處,以楔出楔」而已!故若能掌握這些大原則,至於其他的就很單純了。所以若問:「何者為妄想?何者為正念?」當然就佛學而言,各宗各派會有很岐異的看法。但就修定而言,離開當下的方法,就是妄念。
正念
至於正念,則只有當下的方法,才是正念。至於其他的都是妄念,包括任何覺受.瑞相,甚至菩薩現身.佛來灌頂等,都是妄想。或者思惟佛理,或突然想起一些好玩的事等,就修定而言,都是妄念而已!
於是我們緣此而來省思:打坐會著魔。很多人都人云亦云地說:打坐,當心會著魔。其實如掌握以上所講的原則,那怎麼會著魔呢?因為一切魔境,皆遠離方法矣!所以任何境相,其實是不需要去辨明那是什麼境界?我們看《小止觀》上提到很多魔境,或如《楞嚴經》上也有五十陰魔之說。很多人愈看愈糊塗,還不確認自己是否著魔?其實那能不著魔呢?因為只要心,已離開方法,就是魔境也。因此禪宗便講得很直接: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只要我們察覺到已離開了方法,而去攀緣境界,便都是妄想與魔境;因此須即時迴向到方法上。所以在佛法裡常講的「迴向」或「迴向功德」。乃是迴向到正道或正念也。因此以迴向故有功德,而非有功德故迴向也。
如已確認:離開方法,就是妄想與魔境。那打坐還會有什麼問題呢?因為所有的問題皆從妄想而來,故能將一切問題當妄想處理,就沒什麼答案好找的。所以我在禪堂裡回答的問題都很簡單,因為真正的問題不過是:你未認真在用方法,才會有那麼多問題。對真正用功的人,那有閒岔去扯這麼多問題呢?
而我們很可憐地常被灌輸說:打坐很危險,打坐會著魔,打坐要有名師指導。其實名師,也是指導你回到方法而已!所以我們只要能確切地掌握這個心要:離開方法,就是魔境。便能保證你在打坐的過程中,逢凶化吉,過關斬將。至於其它葛藤,早將斬盡殺絕吧!
以上所示修定的心要:『收攝六根,心不對塵』;『置心一處,以楔出楔』以及『離開方法,就是妄念』。其實已夠用了!但為很多人於面對境相時,又放不下矣!故還得三申五令,細部分解。
妄想之一:有想皆妄
正念講過了,其它就很單純了。然以一般眾生從初用方法,到完全沒有妄念的境界,還將有大致的漸次與過程。故以下略述其過程與漸次:
現首先分析妄想的相狀。大原則還是一句老話:有想皆妄。中國字很有意思,心上面有相就是想。所以心上有任何的意念.思惟.記憶.覺受等相,都是想也。而有想者,皆妄也,故稱為「妄想」者。然也不是必變成斷滅.昏沉或無記,才是心中無相。想主要從「作意」而有,故稱為「打」妄想也。如非作意而想,則雖仍是妄想,卻是細妄想也。故以下再剖析妄想的差別:
妄想之二:大小.粗細.顯隱
大致而言,妄想乃有大小、粗細、顯隱的差別。何謂大妄想?如果在用方法時,卻打了一個妄想,以致於把方法全忘掉了。於是想了好久,才猛然覺醒到:我正在打妄想哩!因此才趕快回到方法。若用數息,則早忘掉剛才數到那裡,所以必須重一數起。這能截斷方法的妄想,我稱為大妄想。
初修定時大妄想很多,所以方法都是撿了又丟,丟了又撿。然經過一段時間修習之後,我們的警覺性會提高。故在打妄想的當下,便能很快警覺到「自己在打妄想」而回到方法上。於是雖夾雜有妄想,但方法還是連續綿密地用著。這在方法之間夾雜的妄想,我稱為小妄想。比如我們數息數到三時,覺得臉部好癢,但好癢的念頭只一閃便過去了。故下面再呼氣時,還知道數四.數五。就修定的過程而言,正常的話,當過一段時間後,即不再有大妄想,而只剩下偶然乍起的小妄想而已!這是講大小的層次。
其次講粗細,我們常說打妄想,打即謂「作意」也。從作意而起的妄想,皆稱為「打妄想」者。所以想昨天的,想明天的,想自己的,想他人的,一切用心去打的妄想,乃是「粗妄想」也。大致而言,粗妄想皆可回想,回想我剛才在想什麼?其次有細妄想者,細妄想不是我們去攀緣它,而是它自個現形的。這種情況就像我們晚上將入睡前,好像作夢其實又不是夢,有很多雜念撩繞不已。它既不是我作意去打的妄想,且當我們意識到它時,它就消失無蹤矣!甚至根本很難回顧起「剛才曾想什麼?」這種情況,其實更像晚上作夢一般。夢當然不是我作意去作的;且在夢境時,雖形影麗麗,但只要一醒過來,便聲色渺渺,重覓無處?
其實眾生的心田中,本既有粗妄想,也有細妄想;就像大海裡的波濤一樣,大浪花裡夾雜有許多小浪花。但當我們粗妄想很凸顯時,就察覺不到細妄想的存在。因此除非我們在打坐時,已將粗妄想漸次降伏了,那細妄想才會浮現出來。我師父曾把數息法,分為七個層次。故至少要達到第四層次,才會有細妄想的浮現。這也就說,必待大妄想、小妄想,皆泯除了,才能發現有更細微的妄想。所以論典上有曰:尋與伺。尋是自己去攀緣的大妄想,而伺乃自個浮現的細妄想。
既有想皆妄,故一切見聞覺知的作用,其實還歸是妄想。所以不管眼根所看,耳根所聽,或身體一切痛痒.冷暖.通塞.輕重.浮沈.滑澀等覺受。在平日視為真實者,但於禪坐用功時,乃必將之視為妄想也。甚至心覺得輕安.喜樂.寂靜等,其實還歸是妄想而已!
有人謂:禪坐用功,得經歷小我的統一,大我的統一,甚至身心的統一,內外的統一。其實真統一者,此「一」當亦不可得。至於心之覺受有統一相者,其實都不過是自我暗示的迷頭幻影。我還是回歸一句提示:離開方法,即是妄想。以上乃說明粗與細的層次。
下面再講顯和隱。如業識種子已現行了,這稱為「顯」。所以不管大妄想.小妄想,粗妄想.細妄想,都是顯也。而隱者,乃指尚未現行的種子。然尚未現行,卻不代表它不存在。在經典上,或名之為「隨眠種子」,隨眠就是還在睡覺,故不起現行。但睡覺後,終究有一天還會醒過來作怪的。故修行,要消業障;不只要消已現行的業識種子,且當消未現行的隨眠種子。
妄想之三:我心已定
為什麼我們要把妄想剖析得這麼仔細。因為很多人會以自我暗示的心態,不斷催眠:我打坐,心已很定了,已找不到任何妄想也。事實上,那有這麼容易就沒有妄想了。如經典上說『阿伽陀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既業識種子,如瀑流般地後浪推前浪,怎可能休止或斷絕?所以能使瀑流由大浪變小浪,由小浪變平流,流得平順無紋,便已入定了。而非期待瀑流不流,或水全淘光了。
所以真會用功的人,乃不當用自我暗示的方法,以強求自己很快沒有妄念。相反地,要用心於察照自己還有什麼妄念?而立刻斷除它。事實上,禪坐的方法就像篩子一般。既妄想有大小.粗細的差別。故篩子剛開始啟用時,只能將粗大的妄想先過濾出來;至於較細小的妄想,則還無能為力。而待用功一段時間後,既粗大的妄想已降伏殆盡;則當更換為細目的篩子,以把細一點的塵沙也篩出來。以這樣不斷用心於去發覺自己還有更細微的妄想,而去棄除它。才使我們的心愈來愈細,愈來愈定。
這一點,乃與很多人不同。因為他們都希望很快沒有妄念,所以便不惜欺騙自己:已經沒有妄念了。或者懶得去覺照妄念的存在。因此我經常碰到有些人這麼問:「我已經沒有妄念了,下面當怎麼辦?」如已沒有妄念,則豈有"我當怎麼辦?"的妄想出現─真是不打自招。又有人說他心很定了。可是時間還不好熬哩!甚至悶得無聊。心很定者,時間當一滑即過!怎可能難熬,甚至無聊?其實,這是觀念的偏端,故造成的錯覺。他根本還有很多妄念,卻不願再去篩除。所以心還是很粗哩!
事實上,不管從理論或經驗來分析,一個人絕不可能體驗到「自己已無妄想」的境界。因為若真無任何妄想,則早忘我也。而忘我者,又豈能覺得自己已無妄想。所以既覺得自己沒有妄想,這就有能有所,這就是妄想也。
因此真會用功的人,當只不斷地發覺自己有妄想,而不會發覺自己沒有妄想。因為沒有妄想的時間,是根本不存在的。
就像我以前的經驗,雖一支香中只打了幾個妄想,卻三十分鐘已滑過去了。因為若前一個妄想與下一個妄想,乃間隔十分鐘。但為不打妄想的時間,一滑即過;所以在感覺上,前後兩個妄想還是黏在一起。所以不斷去發掘自己還有更細微的妄想,這才是修定的重點。而修慧,乃不斷去發覺自己還有那些放不下的執著。
所以修定修得好,反無任何覺受。只是時間過得很快,一下子又是一支香,一下子又已一個上午過去了。
今天繼續講有關「修定的理論和方法」,相信各位對這應該是比較熟悉的。但在整體架構上,我們還得把這部份重述一下。
修定的功效
現首先來反省一個觀念,為什麼要修定?若「定」,即不動,乃所謂的「八風吹不動」─心在一切境界中都不為所動。可是三法印中,首曰「諸行無常」;或四念處中有「觀心無常」。既一切境界本來就是無常的,不只外境無常,也心境無常。於是在無常的法印下,心會動,倒才是正常的;而何以修定卻欲違背無常的法印,而冀修成心不動的境界呢?
修定的功效,依我看來主要為「降伏業障」也,而不是冀望修出什麼境界來。因為凡夫從何造業呢?乃為心向外攀緣故造業。所以修定者,乃反其道而行之;故使本來向外攀緣造作的心,而變成向內收攝至寂靜無為。若心能保持在寂靜無為的狀態中,才使一切無明業障不再現行。否則即使聽到再多的佛法,但碰到境界時卻又業障現前,一切作不了主矣!
所以如不能以修定的功德來降伏業障,則再多的經教,終究不過是口頭禪而已。尤其在緊要關頭,生病時,臨終時,用意識思惟的方式,更將欲振乏力─除非平日已有十分的功夫。簡單講,修定乃為降伏業障也。
所以雖「諸行無常」,我們還得修定。以心若能定,即能在一切境界中,雖觀照明了而不動不亂。人的煩惱,乃為亂而來;而亂就是心在種種的境界中起矛盾。而矛盾者,多為業障現行故。今以修定故,乃能安心在一切境界中,而不起業障的現行。於是為業障不現行故,心能不動不亂。故《般若經》中有謂: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波羅蜜。
動與亂
下面再論「動與亂」的關係。以諸行無常故,心境會有變化;所以不管物相的動或心境的動,乃是相應於緣起的本然。
但是動和亂,卻未必有連帶的關係。如世間人常說「動亂.動亂」。事實上,動未必亂,亂也未必動。比如說燕行有序,故雖動而不亂。同樣一個好的工程師,能按部就班地執行工程的進度;故雖動而不必亂。
反過來說,亂也未必動。有時候一個人活得太無聊了,雖無所事事,心卻胡亂如麻。或者打坐在那兒,心中妄想紛飛,壓制不了;身雖文風不動,心卻亂成一團。
所以動未必亂,亂未必動。可是對一般凡夫來講,動即不免亂,少動少亂,多動多亂,愈動愈亂。此乃因為凡夫,本就沒有智慧。既生命的目標不清楚,更行事草率唐突。甚至在內心裡,本就有很多矛盾,故一碰著境界,就將業障現前而自我煩惱。
比如好吃的人,一看到好吃的東西,就在那邊掙扎「要不要吃?」若吃了,不只花錢,又會長胖。而不吃,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或者瞋心重的人,卻不幸冤家路窄,碰上了仇家。於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此時,內心又開始掙扎了 。
所以因於內心的矛盾,故一碰到境界就開始亂了。
於是很多人寧可先不去碰境界。如老子所說: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因此從不動而不亂,這雖不是最高境界,可是對很多人來講,還比較好下手。至於能做到「雖動而不亂」,則須要更高的智慧。所以從不動而不亂去入手,這便是修定的法門。至於雖動而不亂,則是修慧的法門。
以上已從降伏業障.使不現行,而論「不亂」者。其次,再述「不味」者。不味即是不執著也。由於在修定過程中,會產生很多世間未曾有的覺受;於是很多人便因沈溺於種種覺受中,而產生執著。這便是「味」也。而真修定者,既不可因外在的境界,而產生散亂;也不可為內在的覺受,而產生執著。這才能相應於「不亂不味」的禪波羅蜜。
簡言之,修定法門雖不是最究竟的─因為它跟無常的法印,有些相違背。但佛教仍將之視為修觀證慧的前方便。
修定的原則
既修定的法門,主要是從「不動中」去啟修的;則如何才能使心不動呢?心之動,乃為隨境界而起分別。故欲使心不動,首要斷除心境的連結關係。心若不去攀緣境界,便能不隨境界而起妄想。
所以修定的大原則,乃「收攝六根,心不對塵」而已!以一般人若六根觸對六塵,就會現起六識;而識則不出分別取捨也。於是為消除一切妄想執著,乃從「根不對塵」中去著手。
修定的方法,形式似很多,比如數息.念佛.誦經等。其實重點還不出「收攝六根,心不對塵」這個大原則。因為如能直接收攝六根,而使心不對塵,則倒不必再用什麼方法。
可是這對很多人來講,反而不容易做到。因為眾生還是習慣去抓住一樣東西;若一切不取不住,反倒不能安心。因此退而求其次,乃將心專注在一個單純的對象上,使較能安心。本來心散動於很多不同的境界中而打妄想,現則收心專注在一單純的對象上。這「心」我們且不要把它講得太玄─什麼真如心.等流心。就修定而言,心即「當下的注意力」也。
所以修定的方法,乃「置心一處,以楔出楔」也。將注意力專注在某對象中,此即「置心一處」也。比如就數息法而言,順著呼吸,從一數到十,從一數到十。這呼吸與數字,即是一處者。如再仔細分辨,最後這一處,還非呼吸,而是數字而已,因為數字還比呼吸更單純。而數字者,乃僅當下的數字爾─過去者不留,未來者不企。方法當用得愈單純愈好,如數息時,還分心於身體的覺受,那就不是置心一處了。同理就念佛法門而言,此一處者即當下的佛號而已!如心還期待有什麼感應.瑞相,便是「雜用心」也。而雜用心者,如何能修成一心不亂呢?所以修定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練習把心專注在一點,這一點愈小愈單純愈好,這稱為「置心一處」也。
至於「以楔出楔」者,方法本質上也是妄想;但因為若專心用它,便能抵消其它妄念故,權且用之。待用到其它的妄想皆消除之後,再來放下此妄想,便能達到消除一切妄想的境界。
絕除妄想執著
因此對剛開始修定的人而言,都是有方法可用的。但如功夫漸純熟,就可以不用方法,而直接返照我們的內心。若有妄想雜念,則直接消除它。如此照而又照,消而又消,便能使我們妄想漸少而至於無念。
以上修定的原則.方法,乃「收攝六根,心不對塵」和「置心一處,以楔出楔」而已!故若能掌握這些大原則,至於其他的就很單純了。所以若問:「何者為妄想?何者為正念?」當然就佛學而言,各宗各派會有很岐異的看法。但就修定而言,離開當下的方法,就是妄念。
正念
至於正念,則只有當下的方法,才是正念。至於其他的都是妄念,包括任何覺受.瑞相,甚至菩薩現身.佛來灌頂等,都是妄想。或者思惟佛理,或突然想起一些好玩的事等,就修定而言,都是妄念而已!
於是我們緣此而來省思:打坐會著魔。很多人都人云亦云地說:打坐,當心會著魔。其實如掌握以上所講的原則,那怎麼會著魔呢?因為一切魔境,皆遠離方法矣!所以任何境相,其實是不需要去辨明那是什麼境界?我們看《小止觀》上提到很多魔境,或如《楞嚴經》上也有五十陰魔之說。很多人愈看愈糊塗,還不確認自己是否著魔?其實那能不著魔呢?因為只要心,已離開方法,就是魔境也。因此禪宗便講得很直接: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只要我們察覺到已離開了方法,而去攀緣境界,便都是妄想與魔境;因此須即時迴向到方法上。所以在佛法裡常講的「迴向」或「迴向功德」。乃是迴向到正道或正念也。因此以迴向故有功德,而非有功德故迴向也。
如已確認:離開方法,就是妄想與魔境。那打坐還會有什麼問題呢?因為所有的問題皆從妄想而來,故能將一切問題當妄想處理,就沒什麼答案好找的。所以我在禪堂裡回答的問題都很簡單,因為真正的問題不過是:你未認真在用方法,才會有那麼多問題。對真正用功的人,那有閒岔去扯這麼多問題呢?
而我們很可憐地常被灌輸說:打坐很危險,打坐會著魔,打坐要有名師指導。其實名師,也是指導你回到方法而已!所以我們只要能確切地掌握這個心要:離開方法,就是魔境。便能保證你在打坐的過程中,逢凶化吉,過關斬將。至於其它葛藤,早將斬盡殺絕吧!
以上所示修定的心要:『收攝六根,心不對塵』;『置心一處,以楔出楔』以及『離開方法,就是妄念』。其實已夠用了!但為很多人於面對境相時,又放不下矣!故還得三申五令,細部分解。
妄想之一:有想皆妄
正念講過了,其它就很單純了。然以一般眾生從初用方法,到完全沒有妄念的境界,還將有大致的漸次與過程。故以下略述其過程與漸次:
現首先分析妄想的相狀。大原則還是一句老話:有想皆妄。中國字很有意思,心上面有相就是想。所以心上有任何的意念.思惟.記憶.覺受等相,都是想也。而有想者,皆妄也,故稱為「妄想」者。然也不是必變成斷滅.昏沉或無記,才是心中無相。想主要從「作意」而有,故稱為「打」妄想也。如非作意而想,則雖仍是妄想,卻是細妄想也。故以下再剖析妄想的差別:
妄想之二:大小.粗細.顯隱
大致而言,妄想乃有大小、粗細、顯隱的差別。何謂大妄想?如果在用方法時,卻打了一個妄想,以致於把方法全忘掉了。於是想了好久,才猛然覺醒到:我正在打妄想哩!因此才趕快回到方法。若用數息,則早忘掉剛才數到那裡,所以必須重一數起。這能截斷方法的妄想,我稱為大妄想。
初修定時大妄想很多,所以方法都是撿了又丟,丟了又撿。然經過一段時間修習之後,我們的警覺性會提高。故在打妄想的當下,便能很快警覺到「自己在打妄想」而回到方法上。於是雖夾雜有妄想,但方法還是連續綿密地用著。這在方法之間夾雜的妄想,我稱為小妄想。比如我們數息數到三時,覺得臉部好癢,但好癢的念頭只一閃便過去了。故下面再呼氣時,還知道數四.數五。就修定的過程而言,正常的話,當過一段時間後,即不再有大妄想,而只剩下偶然乍起的小妄想而已!這是講大小的層次。
其次講粗細,我們常說打妄想,打即謂「作意」也。從作意而起的妄想,皆稱為「打妄想」者。所以想昨天的,想明天的,想自己的,想他人的,一切用心去打的妄想,乃是「粗妄想」也。大致而言,粗妄想皆可回想,回想我剛才在想什麼?其次有細妄想者,細妄想不是我們去攀緣它,而是它自個現形的。這種情況就像我們晚上將入睡前,好像作夢其實又不是夢,有很多雜念撩繞不已。它既不是我作意去打的妄想,且當我們意識到它時,它就消失無蹤矣!甚至根本很難回顧起「剛才曾想什麼?」這種情況,其實更像晚上作夢一般。夢當然不是我作意去作的;且在夢境時,雖形影麗麗,但只要一醒過來,便聲色渺渺,重覓無處?
其實眾生的心田中,本既有粗妄想,也有細妄想;就像大海裡的波濤一樣,大浪花裡夾雜有許多小浪花。但當我們粗妄想很凸顯時,就察覺不到細妄想的存在。因此除非我們在打坐時,已將粗妄想漸次降伏了,那細妄想才會浮現出來。我師父曾把數息法,分為七個層次。故至少要達到第四層次,才會有細妄想的浮現。這也就說,必待大妄想、小妄想,皆泯除了,才能發現有更細微的妄想。所以論典上有曰:尋與伺。尋是自己去攀緣的大妄想,而伺乃自個浮現的細妄想。
既有想皆妄,故一切見聞覺知的作用,其實還歸是妄想。所以不管眼根所看,耳根所聽,或身體一切痛痒.冷暖.通塞.輕重.浮沈.滑澀等覺受。在平日視為真實者,但於禪坐用功時,乃必將之視為妄想也。甚至心覺得輕安.喜樂.寂靜等,其實還歸是妄想而已!
有人謂:禪坐用功,得經歷小我的統一,大我的統一,甚至身心的統一,內外的統一。其實真統一者,此「一」當亦不可得。至於心之覺受有統一相者,其實都不過是自我暗示的迷頭幻影。我還是回歸一句提示:離開方法,即是妄想。以上乃說明粗與細的層次。
下面再講顯和隱。如業識種子已現行了,這稱為「顯」。所以不管大妄想.小妄想,粗妄想.細妄想,都是顯也。而隱者,乃指尚未現行的種子。然尚未現行,卻不代表它不存在。在經典上,或名之為「隨眠種子」,隨眠就是還在睡覺,故不起現行。但睡覺後,終究有一天還會醒過來作怪的。故修行,要消業障;不只要消已現行的業識種子,且當消未現行的隨眠種子。
妄想之三:我心已定
為什麼我們要把妄想剖析得這麼仔細。因為很多人會以自我暗示的心態,不斷催眠:我打坐,心已很定了,已找不到任何妄想也。事實上,那有這麼容易就沒有妄想了。如經典上說『阿伽陀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既業識種子,如瀑流般地後浪推前浪,怎可能休止或斷絕?所以能使瀑流由大浪變小浪,由小浪變平流,流得平順無紋,便已入定了。而非期待瀑流不流,或水全淘光了。
所以真會用功的人,乃不當用自我暗示的方法,以強求自己很快沒有妄念。相反地,要用心於察照自己還有什麼妄念?而立刻斷除它。事實上,禪坐的方法就像篩子一般。既妄想有大小.粗細的差別。故篩子剛開始啟用時,只能將粗大的妄想先過濾出來;至於較細小的妄想,則還無能為力。而待用功一段時間後,既粗大的妄想已降伏殆盡;則當更換為細目的篩子,以把細一點的塵沙也篩出來。以這樣不斷用心於去發覺自己還有更細微的妄想,而去棄除它。才使我們的心愈來愈細,愈來愈定。
這一點,乃與很多人不同。因為他們都希望很快沒有妄念,所以便不惜欺騙自己:已經沒有妄念了。或者懶得去覺照妄念的存在。因此我經常碰到有些人這麼問:「我已經沒有妄念了,下面當怎麼辦?」如已沒有妄念,則豈有"我當怎麼辦?"的妄想出現─真是不打自招。又有人說他心很定了。可是時間還不好熬哩!甚至悶得無聊。心很定者,時間當一滑即過!怎可能難熬,甚至無聊?其實,這是觀念的偏端,故造成的錯覺。他根本還有很多妄念,卻不願再去篩除。所以心還是很粗哩!
事實上,不管從理論或經驗來分析,一個人絕不可能體驗到「自己已無妄想」的境界。因為若真無任何妄想,則早忘我也。而忘我者,又豈能覺得自己已無妄想。所以既覺得自己沒有妄想,這就有能有所,這就是妄想也。
因此真會用功的人,當只不斷地發覺自己有妄想,而不會發覺自己沒有妄想。因為沒有妄想的時間,是根本不存在的。
就像我以前的經驗,雖一支香中只打了幾個妄想,卻三十分鐘已滑過去了。因為若前一個妄想與下一個妄想,乃間隔十分鐘。但為不打妄想的時間,一滑即過;所以在感覺上,前後兩個妄想還是黏在一起。所以不斷去發掘自己還有更細微的妄想,這才是修定的重點。而修慧,乃不斷去發覺自己還有那些放不下的執著。
所以修定修得好,反無任何覺受。只是時間過得很快,一下子又是一支香,一下子又已一個上午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