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雙修.成就佛心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性命雙修.成就佛心

修性即修心性,修命是續長生 (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您沒有登錄。 請登錄註冊

修定調心-果煜法師

向下  內容 [第1頁(共1頁)]

1修定調心-果煜法師 Empty 修定調心-果煜法師 周六 9月 12, 2009 11:09 pm

凡塵

凡塵
版主
版主

修定調心 果煜法師文集

今天繼續講有關「修定的理論和方法」,相信各位對這應該是比較熟悉的。但在整體架構上,我們還得把這部份重述一下。

修定的功效

現首先來反省一個觀念,為什麼要修定?若「定」,即不動,乃所謂的「八風吹不動」─心在一切境界中都不為所動。可是三法印中,首曰「諸行無常」;或四念處中有「觀心無常」。既一切境界本來就是無常的,不只外境無常,也心境無常。於是在無常的法印下,心會動,倒才是正常的;而何以修定卻欲違背無常的法印,而冀修成心不動的境界呢?

修定的功效,依我看來主要為「降伏業障」也,而不是冀望修出什麼境界來。因為凡夫從何造業呢?乃為心向外攀緣故造業。所以修定者,乃反其道而行之;故使本來向外攀緣造作的心,而變成向內收攝至寂靜無為。若心能保持在寂靜無為的狀態中,才使一切無明業障不再現行。否則即使聽到再多的佛法,但碰到境界時卻又業障現前,一切作不了主矣!

所以如不能以修定的功德來降伏業障,則再多的經教,終究不過是口頭禪而已。尤其在緊要關頭,生病時,臨終時,用意識思惟的方式,更將欲振乏力─除非平日已有十分的功夫。簡單講,修定乃為降伏業障也。

所以雖「諸行無常」,我們還得修定。以心若能定,即能在一切境界中,雖觀照明了而不動不亂。人的煩惱,乃為亂而來;而亂就是心在種種的境界中起矛盾。而矛盾者,多為業障現行故。今以修定故,乃能安心在一切境界中,而不起業障的現行。於是為業障不現行故,心能不動不亂。故《般若經》中有謂: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波羅蜜。

動與亂

下面再論「動與亂」的關係。以諸行無常故,心境會有變化;所以不管物相的動或心境的動,乃是相應於緣起的本然。

但是動和亂,卻未必有連帶的關係。如世間人常說「動亂.動亂」。事實上,動未必亂,亂也未必動。比如說燕行有序,故雖動而不亂。同樣一個好的工程師,能按部就班地執行工程的進度;故雖動而不必亂。

反過來說,亂也未必動。有時候一個人活得太無聊了,雖無所事事,心卻胡亂如麻。或者打坐在那兒,心中妄想紛飛,壓制不了;身雖文風不動,心卻亂成一團。

所以動未必亂,亂未必動。可是對一般凡夫來講,動即不免亂,少動少亂,多動多亂,愈動愈亂。此乃因為凡夫,本就沒有智慧。既生命的目標不清楚,更行事草率唐突。甚至在內心裡,本就有很多矛盾,故一碰著境界,就將業障現前而自我煩惱。

比如好吃的人,一看到好吃的東西,就在那邊掙扎「要不要吃?」若吃了,不只花錢,又會長胖。而不吃,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或者瞋心重的人,卻不幸冤家路窄,碰上了仇家。於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此時,內心又開始掙扎了 。

所以因於內心的矛盾,故一碰到境界就開始亂了。

於是很多人寧可先不去碰境界。如老子所說: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因此從不動而不亂,這雖不是最高境界,可是對很多人來講,還比較好下手。至於能做到「雖動而不亂」,則須要更高的智慧。所以從不動而不亂去入手,這便是修定的法門。至於雖動而不亂,則是修慧的法門。

以上已從降伏業障.使不現行,而論「不亂」者。其次,再述「不味」者。不味即是不執著也。由於在修定過程中,會產生很多世間未曾有的覺受;於是很多人便因沈溺於種種覺受中,而產生執著。這便是「味」也。而真修定者,既不可因外在的境界,而產生散亂;也不可為內在的覺受,而產生執著。這才能相應於「不亂不味」的禪波羅蜜。

簡言之,修定法門雖不是最究竟的─因為它跟無常的法印,有些相違背。但佛教仍將之視為修觀證慧的前方便。

修定的原則

既修定的法門,主要是從「不動中」去啟修的;則如何才能使心不動呢?心之動,乃為隨境界而起分別。故欲使心不動,首要斷除心境的連結關係。心若不去攀緣境界,便能不隨境界而起妄想。

所以修定的大原則,乃「收攝六根,心不對塵」而已!以一般人若六根觸對六塵,就會現起六識;而識則不出分別取捨也。於是為消除一切妄想執著,乃從「根不對塵」中去著手。

修定的方法,形式似很多,比如數息.念佛.誦經等。其實重點還不出「收攝六根,心不對塵」這個大原則。因為如能直接收攝六根,而使心不對塵,則倒不必再用什麼方法。

可是這對很多人來講,反而不容易做到。因為眾生還是習慣去抓住一樣東西;若一切不取不住,反倒不能安心。因此退而求其次,乃將心專注在一個單純的對象上,使較能安心。本來心散動於很多不同的境界中而打妄想,現則收心專注在一單純的對象上。這「心」我們且不要把它講得太玄─什麼真如心.等流心。就修定而言,心即「當下的注意力」也。

所以修定的方法,乃「置心一處,以楔出楔」也。將注意力專注在某對象中,此即「置心一處」也。比如就數息法而言,順著呼吸,從一數到十,從一數到十。這呼吸與數字,即是一處者。如再仔細分辨,最後這一處,還非呼吸,而是數字而已,因為數字還比呼吸更單純。而數字者,乃僅當下的數字爾─過去者不留,未來者不企。方法當用得愈單純愈好,如數息時,還分心於身體的覺受,那就不是置心一處了。同理就念佛法門而言,此一處者即當下的佛號而已!如心還期待有什麼感應.瑞相,便是「雜用心」也。而雜用心者,如何能修成一心不亂呢?所以修定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練習把心專注在一點,這一點愈小愈單純愈好,這稱為「置心一處」也。

至於「以楔出楔」者,方法本質上也是妄想;但因為若專心用它,便能抵消其它妄念故,權且用之。待用到其它的妄想皆消除之後,再來放下此妄想,便能達到消除一切妄想的境界。

絕除妄想執著

因此對剛開始修定的人而言,都是有方法可用的。但如功夫漸純熟,就可以不用方法,而直接返照我們的內心。若有妄想雜念,則直接消除它。如此照而又照,消而又消,便能使我們妄想漸少而至於無念。

以上修定的原則.方法,乃「收攝六根,心不對塵」和「置心一處,以楔出楔」而已!故若能掌握這些大原則,至於其他的就很單純了。所以若問:「何者為妄想?何者為正念?」當然就佛學而言,各宗各派會有很岐異的看法。但就修定而言,離開當下的方法,就是妄念。

正念

至於正念,則只有當下的方法,才是正念。至於其他的都是妄念,包括任何覺受.瑞相,甚至菩薩現身.佛來灌頂等,都是妄想。或者思惟佛理,或突然想起一些好玩的事等,就修定而言,都是妄念而已!

於是我們緣此而來省思:打坐會著魔。很多人都人云亦云地說:打坐,當心會著魔。其實如掌握以上所講的原則,那怎麼會著魔呢?因為一切魔境,皆遠離方法矣!所以任何境相,其實是不需要去辨明那是什麼境界?我們看《小止觀》上提到很多魔境,或如《楞嚴經》上也有五十陰魔之說。很多人愈看愈糊塗,還不確認自己是否著魔?其實那能不著魔呢?因為只要心,已離開方法,就是魔境也。因此禪宗便講得很直接: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只要我們察覺到已離開了方法,而去攀緣境界,便都是妄想與魔境;因此須即時迴向到方法上。所以在佛法裡常講的「迴向」或「迴向功德」。乃是迴向到正道或正念也。因此以迴向故有功德,而非有功德故迴向也。

如已確認:離開方法,就是妄想與魔境。那打坐還會有什麼問題呢?因為所有的問題皆從妄想而來,故能將一切問題當妄想處理,就沒什麼答案好找的。所以我在禪堂裡回答的問題都很簡單,因為真正的問題不過是:你未認真在用方法,才會有那麼多問題。對真正用功的人,那有閒岔去扯這麼多問題呢?

而我們很可憐地常被灌輸說:打坐很危險,打坐會著魔,打坐要有名師指導。其實名師,也是指導你回到方法而已!所以我們只要能確切地掌握這個心要:離開方法,就是魔境。便能保證你在打坐的過程中,逢凶化吉,過關斬將。至於其它葛藤,早將斬盡殺絕吧!

以上所示修定的心要:『收攝六根,心不對塵』;『置心一處,以楔出楔』以及『離開方法,就是妄念』。其實已夠用了!但為很多人於面對境相時,又放不下矣!故還得三申五令,細部分解。

妄想之一:有想皆妄

正念講過了,其它就很單純了。然以一般眾生從初用方法,到完全沒有妄念的境界,還將有大致的漸次與過程。故以下略述其過程與漸次:

現首先分析妄想的相狀。大原則還是一句老話:有想皆妄。中國字很有意思,心上面有相就是想。所以心上有任何的意念.思惟.記憶.覺受等相,都是想也。而有想者,皆妄也,故稱為「妄想」者。然也不是必變成斷滅.昏沉或無記,才是心中無相。想主要從「作意」而有,故稱為「打」妄想也。如非作意而想,則雖仍是妄想,卻是細妄想也。故以下再剖析妄想的差別:

妄想之二:大小.粗細.顯隱

大致而言,妄想乃有大小、粗細、顯隱的差別。何謂大妄想?如果在用方法時,卻打了一個妄想,以致於把方法全忘掉了。於是想了好久,才猛然覺醒到:我正在打妄想哩!因此才趕快回到方法。若用數息,則早忘掉剛才數到那裡,所以必須重一數起。這能截斷方法的妄想,我稱為大妄想。

初修定時大妄想很多,所以方法都是撿了又丟,丟了又撿。然經過一段時間修習之後,我們的警覺性會提高。故在打妄想的當下,便能很快警覺到「自己在打妄想」而回到方法上。於是雖夾雜有妄想,但方法還是連續綿密地用著。這在方法之間夾雜的妄想,我稱為小妄想。比如我們數息數到三時,覺得臉部好癢,但好癢的念頭只一閃便過去了。故下面再呼氣時,還知道數四.數五。就修定的過程而言,正常的話,當過一段時間後,即不再有大妄想,而只剩下偶然乍起的小妄想而已!這是講大小的層次。

其次講粗細,我們常說打妄想,打即謂「作意」也。從作意而起的妄想,皆稱為「打妄想」者。所以想昨天的,想明天的,想自己的,想他人的,一切用心去打的妄想,乃是「粗妄想」也。大致而言,粗妄想皆可回想,回想我剛才在想什麼?其次有細妄想者,細妄想不是我們去攀緣它,而是它自個現形的。這種情況就像我們晚上將入睡前,好像作夢其實又不是夢,有很多雜念撩繞不已。它既不是我作意去打的妄想,且當我們意識到它時,它就消失無蹤矣!甚至根本很難回顧起「剛才曾想什麼?」這種情況,其實更像晚上作夢一般。夢當然不是我作意去作的;且在夢境時,雖形影麗麗,但只要一醒過來,便聲色渺渺,重覓無處?

其實眾生的心田中,本既有粗妄想,也有細妄想;就像大海裡的波濤一樣,大浪花裡夾雜有許多小浪花。但當我們粗妄想很凸顯時,就察覺不到細妄想的存在。因此除非我們在打坐時,已將粗妄想漸次降伏了,那細妄想才會浮現出來。我師父曾把數息法,分為七個層次。故至少要達到第四層次,才會有細妄想的浮現。這也就說,必待大妄想、小妄想,皆泯除了,才能發現有更細微的妄想。所以論典上有曰:尋與伺。尋是自己去攀緣的大妄想,而伺乃自個浮現的細妄想。

既有想皆妄,故一切見聞覺知的作用,其實還歸是妄想。所以不管眼根所看,耳根所聽,或身體一切痛痒.冷暖.通塞.輕重.浮沈.滑澀等覺受。在平日視為真實者,但於禪坐用功時,乃必將之視為妄想也。甚至心覺得輕安.喜樂.寂靜等,其實還歸是妄想而已!

有人謂:禪坐用功,得經歷小我的統一,大我的統一,甚至身心的統一,內外的統一。其實真統一者,此「一」當亦不可得。至於心之覺受有統一相者,其實都不過是自我暗示的迷頭幻影。我還是回歸一句提示:離開方法,即是妄想。以上乃說明粗與細的層次。

下面再講顯和隱。如業識種子已現行了,這稱為「顯」。所以不管大妄想.小妄想,粗妄想.細妄想,都是顯也。而隱者,乃指尚未現行的種子。然尚未現行,卻不代表它不存在。在經典上,或名之為「隨眠種子」,隨眠就是還在睡覺,故不起現行。但睡覺後,終究有一天還會醒過來作怪的。故修行,要消業障;不只要消已現行的業識種子,且當消未現行的隨眠種子。

妄想之三:我心已定

為什麼我們要把妄想剖析得這麼仔細。因為很多人會以自我暗示的心態,不斷催眠:我打坐,心已很定了,已找不到任何妄想也。事實上,那有這麼容易就沒有妄想了。如經典上說『阿伽陀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既業識種子,如瀑流般地後浪推前浪,怎可能休止或斷絕?所以能使瀑流由大浪變小浪,由小浪變平流,流得平順無紋,便已入定了。而非期待瀑流不流,或水全淘光了。

所以真會用功的人,乃不當用自我暗示的方法,以強求自己很快沒有妄念。相反地,要用心於察照自己還有什麼妄念?而立刻斷除它。事實上,禪坐的方法就像篩子一般。既妄想有大小.粗細的差別。故篩子剛開始啟用時,只能將粗大的妄想先過濾出來;至於較細小的妄想,則還無能為力。而待用功一段時間後,既粗大的妄想已降伏殆盡;則當更換為細目的篩子,以把細一點的塵沙也篩出來。以這樣不斷用心於去發覺自己還有更細微的妄想,而去棄除它。才使我們的心愈來愈細,愈來愈定。

這一點,乃與很多人不同。因為他們都希望很快沒有妄念,所以便不惜欺騙自己:已經沒有妄念了。或者懶得去覺照妄念的存在。因此我經常碰到有些人這麼問:「我已經沒有妄念了,下面當怎麼辦?」如已沒有妄念,則豈有"我當怎麼辦?"的妄想出現─真是不打自招。又有人說他心很定了。可是時間還不好熬哩!甚至悶得無聊。心很定者,時間當一滑即過!怎可能難熬,甚至無聊?其實,這是觀念的偏端,故造成的錯覺。他根本還有很多妄念,卻不願再去篩除。所以心還是很粗哩!

事實上,不管從理論或經驗來分析,一個人絕不可能體驗到「自己已無妄想」的境界。因為若真無任何妄想,則早忘我也。而忘我者,又豈能覺得自己已無妄想。所以既覺得自己沒有妄想,這就有能有所,這就是妄想也。

因此真會用功的人,當只不斷地發覺自己有妄想,而不會發覺自己沒有妄想。因為沒有妄想的時間,是根本不存在的。

就像我以前的經驗,雖一支香中只打了幾個妄想,卻三十分鐘已滑過去了。因為若前一個妄想與下一個妄想,乃間隔十分鐘。但為不打妄想的時間,一滑即過;所以在感覺上,前後兩個妄想還是黏在一起。所以不斷去發掘自己還有更細微的妄想,這才是修定的重點。而修慧,乃不斷去發覺自己還有那些放不下的執著。

所以修定修得好,反無任何覺受。只是時間過得很快,一下子又是一支香,一下子又已一個上午過去了。

2修定調心-果煜法師 Empty 修定調心(end)-果煜法師 周六 9月 12, 2009 11:14 pm

凡塵

凡塵
版主
版主

妄想之四:三輪不空

以上所講大致是第四層次,故有細妄想的顯現。現再講第五個層次:

我師父講到第五個層次時,乃用三條線來表示。這三條線,即意謂著「三輪不空」。三輪者,首先有我。其次,有方法可用。第三,有當下的數字。這我.方法與數字,即是「三輪」也。如套用佛學的名相,亦可說是根.塵.識的存在。

所以如用數息法,還意識到有我,有方法,有數字,即是三輪不空者。以上乃就空間的範疇,而論三輪不空。

其次,亦可從時間的範疇,而論「三際未了」。所謂三際,乃指過去,現在,未來。因此若還知道時間前後相的差別,則表示我們還未突破時間的範疇。所以一個人用方法,用得最好時,當既不覺得自己在用方法,也不覺得有時間的存在。自己跟方法.時空,等持而合一,此即所謂「三昧」也。觀音菩薩因證得觀音三昧,所以能聽得一切聲音。也有人修火光三昧.念佛三昧等。

簡言之,唯能所雙泯.前後際斷,才與「定」相應。否則,就算「當下一念,清清楚楚」,也只是自我暗示的假相而已!因為所謂清楚,乃是從比較不清楚後,才能顯現出其清楚。而既將心安於當下,則豈能從比較而生「清楚與不清楚」的差別呢?所以這些愈修行愈清楚的人,只不過是「以訛傳訛」或「一犬吠日,百犬吠聲」,將來不著魔才怪哩!

一心境界

修定修到最後,乃證得一心境界。故在一心中,既無能所的對待,亦乏前後的差別。既已突破空間的枷鎖,更也超越時間的範疇。於是心乃能像廣大無邊的鏡子一般,能把一切相都照進去。故修定成就後,能顯現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等神通。

然即使能照進一切相,卻仍是無知.無識,不起作意分別。如鏡子,貓來貓現,狗來狗現。鏡子不去分別貓狗為何物,只是隨照顯了而已!所以反而無知.無識,無能.無所,萬年一念,一念萬年,才與定相應。

此之萬年一念者,並不是說在萬年間,只現起一個念頭。而是雖隨照顯了,卻不起作意分別。我們常說:如來常在定,無有不定時。然佛雖常在定,卻也常對眾生說法:對貪者說不淨觀,對瞋者說慈悲觀;為八萬四千種眾生,開八萬四千種法門。佛雖經常遊化說法,可是還不出萬年一念也。

這也就說,雖相是有差別的,但心性卻是平等的。然要證得心性的平等,這不只須有定的成就,也還得相印於慧的成就。以上講到這裡,主要是講修定的理論:為什麼要修定?還有正念與妄想的界定!

修定方法

下面再介紹一些基本的修定方法。現首先講數息法,相信各位都已學過數息法,所以我只講較重要的部份。為什麼選擇以數息法入門呢?因為它作意最少,妄念至微。

我們人從生下來就會呼吸,所以不需要刻意才能呼吸。又數字從一到十,對我們來說也是最順遂的。於是因自然.簡單,所以作意最少。前已說過:任何修定的方法,本身也是妄念。而所用的方法,若是不自然.不單純,須刻意為之;則方法本身,便是個大妄念。如此既以大妄念壓制小妄念,則它能檢點出來的妄念就很有限。此恰如篩子的孔目很粗,故對較細的塵沙便無能為力。因此像持楞嚴咒.大悲咒等,皆須刻意持之,所以心不可能很定的。其次念佛.誦經等亦然。當然以上乃就純自力的修定而言。

但如果心很粗.很亂,則可用「倒數」或「隔數」的方法─數字從十而九,而八.七 或從十九而十七.十五 。因為倒數或隔數,是一種比較粗重的方法;而粗重的方法,乃能蓋住多數的妄念。但如用一段時間後,心已調細了,這粗重的方法便反成逆障也。所以欲修定,當用最自然.最單純,作意最少.妄念至微的方法;故選擇以數息法作為入門方便。

其次數息法,當順著自然的呼吸而數。首先這牽涉到作意的問題,因為若用控制呼吸的方法而來數息;則控制者,即是作意也。而既作意,心何能細?其次,若作意呼吸,反會與我們的身體不協調;於是會產生胸悶.頭痛.疲累等問題。

有些外道,乃教人用作意的方法來呼吸,那是練氣功,而不是修定。雖練氣功,也有練氣功所欲達成的目的,但卻不與修定相應也。

數息法原則上是單數出息或單數入息,數出的話就不數入,數入的話就不數出,尤其對初學者更當如此。然到最後,乃可試用「出入皆數」,這是我個人在打禪七時的心得!因為我們數息,數了老久,雖大妄念已降伏了;卻常在出入息之間,打個小妄想。於是因有小妄想,所以心仍沒辦法更安定。尤其在出息─有數字可數時,還比較不會有妄想;而待入息不數時,便容易打妄想。所以我乃練習:出入都數,但數同一個數字。於是以出入皆數,便使我們的心保持同樣的警覺性,而能消除更微細的妄想。可是如用得不好,卻容易形成控制呼吸的現象。所以當細心去揣摩:如何能出入皆數,而不致控制呼吸的要領。如練習好的話,當很快能從第四層次,提昇到第五.第六的層次。

數息,心要專注,當把注意力唯繫於數字上。當然最初須從注意鼻端,而看著呼吸的出入,然後才能順呼吸而數數字。

但過一段時間後,乃可不必再注意於鼻端,便能順呼吸而數息。如此再練習一段時間後,更能順著自然的呼吸而數數字,而不需要再著意於呼吸也。因此到最後,心中只有數字.數字.再數字。以心只有數字,其方法乃更單純;而愈單純者,即愈專注也。

反之,若著意於呼吸,即注意到身體的存在。而身體既存在,就會有種種的覺受─不管痠痛.冷熱.通塞等。於是覺受既多,心何能專一呢?所以不注意呼吸,而只注意數字;反更容易忘掉身體的存在。又數字有前後相,如能練習到只安心於當下的數字,那心就更能專注也。

內息與隨息

一個人如用數息法一段時間之後,呼吸自然會變長.變細.變深。如本來一分鐘有十五次呼吸,則現在將變成只有十次.八次;故每次呼吸的間隔時間便愈來愈長。其次呼吸也將愈來愈細,本來有所謂風相.喘相,而現在竟變成很細,以至於若有若無。於是當呼吸變成愈來愈長,愈來愈細時。要再數息,乃有困難,好像找不到呼吸可以數了。甚至有人說:要刻意呼吸,才有息可以數。

如果一個人已面臨這種困境,則我們首先會建議他數內息。所謂內息,就是丹田息。也就是在臍下丹田的部位,將發現有如心臟開翕的現象。其實一般人除了用鼻端呼吸外,還有用毛細孔呼吸的。所以即使鼻端已停止呼吸,而毛細孔的呼吸還將是存在的。若詳實說,乃為毛細孔的呼吸比例已增大故,鼻端的呼吸才會變長.變深.變細。

所以當鼻端的呼吸已慢慢深細,以至若有若無。則我們返觀丹田,便可察覺到內息的存在。於是此時,便可改數內息。

內息由於比較深沈.細緻,所以必更專注才能數好。當然數內息,注意力仍是著重於數字,而非呼吸。

其次,若不數內息,也可用隨息而直接去看呼吸的進出.長短,甚至冷暖.通塞。因為如呼吸已變成很深細,當妄想雜念也很深細才是。所以此時再改用隨息的方法,將使身心變得更輕鬆自在。大致而言,數息較緊,故妄想少。而隨息較鬆,故身心較閒適。然而隨息雖鬆卻不容易提昇,因為既隨著呼吸的進出.冷熱.通塞而分別,心豈能很定?

所以我還建議用「數內息」的方法,因為數內息除本有調心的作用外,還兼有調脈的功能。此為內息所在之點,其實就是氣脈不通的地方。為什麼我們呼吸,只能吸到這麼深呢?因為再下去,脈便不通矣!於是現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一點,其實也有把氣血集中在這一點的作用。而氣血既集中於此,便有助於通調氣脈也。

當然於用功的當下,我們是不需要去分別氣脈通塞的問題,而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數字上,即自能兼具調脈的功能。

以調心的功效而言,數內息其實還比數鼻息,更易得定。因為:一.內息更平穩,乃不可能用心去控制呼吸。二.內息比較深沉,故心亦隨之深沈。鼻息較浮泛,故心亦容易跟著浮散。三.內息因比較細微,故需更專注才能看清楚。然除非用數鼻息一段時間後,才能察覺到內息的所在,而去數之。

觀心法門

前所介紹數息.隨息等方法,皆是「置心一處,以楔出楔」的方式;故還有方法可用。但這還不是最直接的方法,所以下面我們再介紹「觀心法門」─此乃直觀妄念之起而逕除之。我們不再用心去專注任何對象,而只確切地返觀自心;若察覺其現起妄念,則立刻截除它。若看到妄念起了,就隨時消除它,方法就是這麼簡單。

各位聽到這裡,是否還問:若妄念不起時,我們當做什麼?其實既無妄念,則根本不可能還有任何問題。這像貓捉老鼠一般,只要一看到老鼠,不問大小胖瘦,一律吃掉牠。

其次,也可用另一種方法:旁觀妄念的生滅而遠離之。有時候,我們不需急切地要去消除妄念。因為妄者,乃從作意分別而生。既念起念落,乃順乎無常的法印;則我們何必心急敗壞地去操心它呢?我們只要練習「不受其影響」便可矣!

故此之謂「遠離之」,不是要使變成沒有妄念,而是只不受它影響而已!這我常用一種比喻:就像一個人坐在河邊看流水,水既不斷從上游流來,也不斷往下游流去。而我們只安穩地在岸上看水流。所以即使有水花,也不可能濺到我們身上;更不可能被波濤襲捲而去。

事實上,這需有較深的功夫才作得到。因為能把妄念純客觀化,的確很不容易。一般人或者就不打妄念,或者便與妄念打成一片,那能將妄想雜念純客觀化呢?旁觀妄念的生滅而遠離之,這在密宗稱為大手印。妄念如虛空鳥道,去來無蹤;故起任它起,落任它落。不作任何思惟分別。

下面再述禪宗的參法:在妄想雜念起的當下,去問妄想雜念從何而起?這是從觀心啟修而兼參禪的法門。這種情況有點像禪淨雙修的行者,一方面持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一方面又參「念佛者是誰?」

因為我們就為不知道妄心從何而來,所以才得隨時防範,而防不勝防.煩不勝煩。如果我們能參出妄心的起處,就能直搗黃龍,而肅清賊窩。那就不用再擔心:那時候又會打妄想了!

所以兼參妄心的起處,其已不是單純的修定法門爾。修定其實還只是像以石壓草,用隔離境界的方法而迴避妄想雜念,終不得究竟也。唯直接從妄想雜念的根源處去消除,才是究竟了義的。

以上所介紹修定方法,大致是從數息入門,而後經由隨息或數內息,而使心愈來愈定。若呼吸已很細,甚至妄想也愈來愈少,便可改用觀心法門。觀心法門最初只是看著妄想的起落,而消除它;若進一步,則可兼參妄心的起處?如能參透,即得定慧等持,而與解脫相應。

小結

在此我們先作個小結:修定的原則,基本上是從根不對塵中去內攝,而能消除妄想雜念。因此若於修定的過程中,有心追求境界,或著迷於種種覺受;則豈非頭上安頭,纏上加纏?

所以很多人都說:禪坐會著魔。但魔很可怕嗎?魔如真很可怕,則倒我們不會「著」。但為它很可愛,我們才會著。因為這些境界,即是我們平日所貪求的。所以當它現前時,我們來不及判斷,便已迷上它了。

因此很多人之所以在打坐間迷失自己,其實不是魔來纏我,而是我自去找魔。而魔非魔,其實也不是境界的問題,而是觀念與心態的問題。如果觀念正確,心態純淨,則任何境界都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何魔之有?

本來修定即是為了遠離境界,而消除業障。但如有心追求境界,則本來的業障還未消除,竟又染上另一種業障。目前修定學禪的人雖多,但本質上卻都是外道禪,為什麼呢?因為都在境界與覺受上作功夫。而這些對很多人,倒更有它的吸引力。因此很多新興宗教,都能風靡一時,而吸引很多人去信受奉行。

眾生很可憐,本來就是為求解脫而修行的,而現卻為了修行,倒增加更多的束縛,且還自洋洋得意!真是歧路亡羊,流離失所。事實上,我的課講到這裡,大家當已明白:學佛與修行,其實很單純哩!只一條路,直走到底。可是眾生的本質,就是不喜歡這麼單純嘛!因何名「眾生」呢?生而又生,變化再求變化,希望有更多的花樣,期勉有更多的噱頭。

若太單純了,反教人不耐煩噪,反讓人活不下去了。必從證得「無生」而遠離眾生,這倒是一般凡夫最不容易相應的。

因此雖很多人學佛,但還跳脫不出「眾生」的共業。於是再怎麼打坐參禪,都只是聊勝於無吧!好!今天有關修定的理論和方法,便講到這裡。下次再詳細講到一些生理的變化。

回頂端  內容 [第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