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氣
“ 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 ” 淺釋
張書陸 (北京中醫藥大學 北京 100029)
張仲景認為:“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也就是說只要五臟元真充實,營衛通暢,人就能安和健康。那麼,什麼是“五臟元真通暢”?“元”、“真”、“元真”的含義為何?“元真”之氣於體內如何運行?它於後天的關係又是什麼樣?筆者對此做一粗略的探討。
1 “五臟元真”的含義:
“元”:在古代哲學概念中指天地萬物的本原。《春秋繁露·重政》:“變一謂之元,元猶原也,其義隨天地終始也。”“真”:《說文解字》解釋“真”為“仙人變形而登天也”,有道家“存養本性或修真得道”之意。如《老子·德經》:“修之身,其德乃真。”即證實了這一點。“元真”一詞最早見於《金匱要略》,但于《黃帝內經》中有許多關於“真”和“真氣”的論述。如:《靈樞·刺節真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由此可知,“真”或“真氣”是源於先天而運行於全身臟腑經絡之中,用來抵抗邪氣的物質。將“元氣”引入中醫學的論述首見於《難經》。《十四難》曰:“人之有尺,譬如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脈有根本,人有元氣,故知不死。”《三十六難》曰:“命門者,諸精神之所舍,原氣之所系也。”《難經·六十六難》曰:“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一句“真”“元”本義,並結合《內》《難》之論,我們可以說“五臟元真”是指五臟中藏而不露的“臟真之氣”。如明·趙以德[1]注曰:“人在氣交中,稟地之剛柔,以成五臟百骸之形;稟天之陰陽以成六經之氣。形氣合一,神機發用,駕行穀氣,出入內外,同於天度,升降浮沉,應夫四時。主宰於身形之中者,謂之元真。”
2 後世醫家對“元氣”和“真氣”的觀點
歷代醫家都承認元氣或真氣是人體最重要、最根本的氣,也都承認“元氣”或“真氣”有一部分是源於先天的。唐·楊上善[2]認為真氣是隨精氣津液血脈一起遍佈全身的,他在注釋《靈樞·決氣》“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餘意一氣耳”時,曾指出“一氣者,真氣耳。真氣在人,分一為六別。”金·李東垣[3]指出:“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而生之精氣也,非胃氣不能滋之。”《景嶽全書·傳忠錄·虛實篇》:“《黃帝內經》諸篇皆惓惓以神氣為言,神氣者,元氣也。元氣完固,則精神昌盛無待言也。若元氣微虛,則神氣微去;元氣太虛,則神氣全去,神去則機息矣。”明·戴思恭在《推求師意·內傷》中明確指出“仲景所謂五臟元真”就是元氣,其在各臟腑的具體表現就是“在肝則溫化,其氣升;在心則熱化,其氣浮;在脾則沖合之化,其氣備;在肺則涼化,其氣降;在腎則寒化,其氣藏。”清·張志聰[5]認為“五臟元真之氣”是先後天之氣在人體結合的產物,又名“真氣”。現代醫籍和教材中也有相似的解釋。如何任[4]的《金匱要略語譯》注釋“元真”為“元氣或真氣”。《金匱要略講義》[5]中注釋“元真”為“五臟的元氣和真氣”。由上可知,大部分醫家在這方面的認識雖不盡相同,但都認為仲景所謂“元真”可以用中醫中廣泛使用的“元氣”或“真氣”來解釋。
3 “元氣”和“真氣”在人體內運行的情形
《靈樞·刺節真邪》曰:“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本段說明真氣只有布達於全身(“充身”)才能發揮它的生理作用,否則就會產生疾病,故《靈樞·周痹》雲:“真氣不能周,故命曰周痹。”金·李東垣認為“元氣”和“真氣”是遍佈於全身的同一種氣。故在其著作中有“六腑之元氣”、“三焦元氣”、“皮膚腠理之元氣”、“十二經元氣”、“五臟六腑真氣”等稱謂的出現。如《脾胃論·陰病治陽陽病治陰》有雲:“故曰五臟不平,乃六腑元氣閉塞之所生也。”《內外傷辨惑論·辨陰證陽證》:“氣傷,髒乃傷,髒病,則形乃應。是五臟六腑真氣皆不足也。”清·徐大椿[6]也有相似的論述:“至所謂元氣者,何所寄耶?五臟有五臟之真精,此元氣之分體者也。”清·喻嘉言[7]認為人體內沖和之氣即正氣,亦稱“元氣”和“真氣”,分部於上中下三處,分別由肺脾腎三髒主司。“但真氣所在,其義有三:曰上中下也。上者所受於天,以通呼吸者也。中者生於水穀,以養營衛者也。下者氣化于精,藏於命門,以為三焦之根本者也。”
古代醫家都把元氣和真氣看成是異名而同體的一種物質,這種物質是一身臟腑之根本,它運行於人體全身,其性狀也隨分佈而異,故包含氣血兩種成分,在不同臟腑發揮著不同的生理功能。綜合古今醫家論述,所謂“元氣”和“真氣”,可由《金匱要略》首篇:“腠者,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中,一語以代之,亦即元真是通過三焦布達於全身,而“通會元真之處”又為“血氣所注”。即“元真”不僅是氣的功能的體現,也體現了血的某些功能。
4 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的相互關係
李東垣最先提出中焦之氣可以培補先天之元氣。《脾胃論·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也,非胃氣不能滋之。”《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此後各醫家從不同的角度補充了後天培補先天的方法。薛立齋、張璐脾腎雙補,張介賓重視滋補腎中真陰真陽。張錫純[8]提出“元氣在先天主施,在後天主斂”,肝為元氣萌芽之臟,用黃芪生發肝氣助其施,用山茱萸、生龍牡助其斂。
5 人體與自然界陰陽之氣相互通應
“通”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達也”。《易經》中說:“往來不窮謂之通。”“暢”的本義是暢通,無阻礙,與“鬱”、“滯”相對。《素問·生氣通天論》中的“生氣通天”一詞反映了人體陰陽之氣與自然界陰陽相互通應的協調統一關係。說明人體內的各種生理機能無不與自然界息息相通。強調養生必須以“生氣通天”為要領。自然界的陽氣在一晝夜中有生髮、隆盛、虛衰的變化規律,人身陽氣與自然界陰陽變化息息相關。提示人要隨自然界的陰陽變化來調節生活起居,以保持陽氣的充沛,防止疾病的發生。
6 五臟之氣的相互溝通
《素問·玉機真藏論》中“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是說五臟疾病相克而傳的順傳方式。五臟之氣相互貫通,五臟之氣的轉移有一定的次序,故五臟有病一般傳其所勝之臟。以五行生克關係說明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五臟之間在生理病理上都有密切的聯繫,任何一臟發病,皆能傳變至其他臟腑。因此在診斷時,要瞭解各臟腑病變的規律,從而做到診斷明確,能根據病情預見其傳變,及早採取治療措施,避免病情惡化。
古今醫家對“五臟元真”的解釋可以綜述為:具有先天自然屬性的,遍佈於全身的運行不止的氣;元真可通過三焦布達於全身,內而臟腑,外而肌腠皮毛,分佈於某臟腑或某經絡即為某一臟腑或某一經絡之氣;其自身會自然消亡,但通過培補後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先天之氣。仲景所說的“通暢”一方面反映了人與自然界之間協調一致的整體觀念;另一方面,也說明人體臟腑氣血之間的相互溝通和聯繫。
[參考文獻]
[1] 明·趙以德.金匱方論衍義.北京:中國中醫院出版社,1993.4-5
[2] 李克光,鄭孝昌.黃帝內經太素校注(上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3] 宋·李杲.脾胃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7.
[4] 何任.金匱要略語譯.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3.
[5] 蘇寶剛.金匱要略講義.北京:學苑出版社,1995,5.
[6] 清·徐大椿.徐靈胎醫學全集.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
[7] 清·喻昌.醫門法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8]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changc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PIXNET
本文引用自changcc888 - “ 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 ”淺釋
自然界, 脾胃, 六腑, 先天
“ 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 ” 淺釋
張書陸 (北京中醫藥大學 北京 100029)
張仲景認為:“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也就是說只要五臟元真充實,營衛通暢,人就能安和健康。那麼,什麼是“五臟元真通暢”?“元”、“真”、“元真”的含義為何?“元真”之氣於體內如何運行?它於後天的關係又是什麼樣?筆者對此做一粗略的探討。
1 “五臟元真”的含義:
“元”:在古代哲學概念中指天地萬物的本原。《春秋繁露·重政》:“變一謂之元,元猶原也,其義隨天地終始也。”“真”:《說文解字》解釋“真”為“仙人變形而登天也”,有道家“存養本性或修真得道”之意。如《老子·德經》:“修之身,其德乃真。”即證實了這一點。“元真”一詞最早見於《金匱要略》,但于《黃帝內經》中有許多關於“真”和“真氣”的論述。如:《靈樞·刺節真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由此可知,“真”或“真氣”是源於先天而運行於全身臟腑經絡之中,用來抵抗邪氣的物質。將“元氣”引入中醫學的論述首見於《難經》。《十四難》曰:“人之有尺,譬如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脈有根本,人有元氣,故知不死。”《三十六難》曰:“命門者,諸精神之所舍,原氣之所系也。”《難經·六十六難》曰:“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一句“真”“元”本義,並結合《內》《難》之論,我們可以說“五臟元真”是指五臟中藏而不露的“臟真之氣”。如明·趙以德[1]注曰:“人在氣交中,稟地之剛柔,以成五臟百骸之形;稟天之陰陽以成六經之氣。形氣合一,神機發用,駕行穀氣,出入內外,同於天度,升降浮沉,應夫四時。主宰於身形之中者,謂之元真。”
2 後世醫家對“元氣”和“真氣”的觀點
歷代醫家都承認元氣或真氣是人體最重要、最根本的氣,也都承認“元氣”或“真氣”有一部分是源於先天的。唐·楊上善[2]認為真氣是隨精氣津液血脈一起遍佈全身的,他在注釋《靈樞·決氣》“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餘意一氣耳”時,曾指出“一氣者,真氣耳。真氣在人,分一為六別。”金·李東垣[3]指出:“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而生之精氣也,非胃氣不能滋之。”《景嶽全書·傳忠錄·虛實篇》:“《黃帝內經》諸篇皆惓惓以神氣為言,神氣者,元氣也。元氣完固,則精神昌盛無待言也。若元氣微虛,則神氣微去;元氣太虛,則神氣全去,神去則機息矣。”明·戴思恭在《推求師意·內傷》中明確指出“仲景所謂五臟元真”就是元氣,其在各臟腑的具體表現就是“在肝則溫化,其氣升;在心則熱化,其氣浮;在脾則沖合之化,其氣備;在肺則涼化,其氣降;在腎則寒化,其氣藏。”清·張志聰[5]認為“五臟元真之氣”是先後天之氣在人體結合的產物,又名“真氣”。現代醫籍和教材中也有相似的解釋。如何任[4]的《金匱要略語譯》注釋“元真”為“元氣或真氣”。《金匱要略講義》[5]中注釋“元真”為“五臟的元氣和真氣”。由上可知,大部分醫家在這方面的認識雖不盡相同,但都認為仲景所謂“元真”可以用中醫中廣泛使用的“元氣”或“真氣”來解釋。
3 “元氣”和“真氣”在人體內運行的情形
《靈樞·刺節真邪》曰:“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本段說明真氣只有布達於全身(“充身”)才能發揮它的生理作用,否則就會產生疾病,故《靈樞·周痹》雲:“真氣不能周,故命曰周痹。”金·李東垣認為“元氣”和“真氣”是遍佈於全身的同一種氣。故在其著作中有“六腑之元氣”、“三焦元氣”、“皮膚腠理之元氣”、“十二經元氣”、“五臟六腑真氣”等稱謂的出現。如《脾胃論·陰病治陽陽病治陰》有雲:“故曰五臟不平,乃六腑元氣閉塞之所生也。”《內外傷辨惑論·辨陰證陽證》:“氣傷,髒乃傷,髒病,則形乃應。是五臟六腑真氣皆不足也。”清·徐大椿[6]也有相似的論述:“至所謂元氣者,何所寄耶?五臟有五臟之真精,此元氣之分體者也。”清·喻嘉言[7]認為人體內沖和之氣即正氣,亦稱“元氣”和“真氣”,分部於上中下三處,分別由肺脾腎三髒主司。“但真氣所在,其義有三:曰上中下也。上者所受於天,以通呼吸者也。中者生於水穀,以養營衛者也。下者氣化于精,藏於命門,以為三焦之根本者也。”
古代醫家都把元氣和真氣看成是異名而同體的一種物質,這種物質是一身臟腑之根本,它運行於人體全身,其性狀也隨分佈而異,故包含氣血兩種成分,在不同臟腑發揮著不同的生理功能。綜合古今醫家論述,所謂“元氣”和“真氣”,可由《金匱要略》首篇:“腠者,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中,一語以代之,亦即元真是通過三焦布達於全身,而“通會元真之處”又為“血氣所注”。即“元真”不僅是氣的功能的體現,也體現了血的某些功能。
4 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的相互關係
李東垣最先提出中焦之氣可以培補先天之元氣。《脾胃論·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也,非胃氣不能滋之。”《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此後各醫家從不同的角度補充了後天培補先天的方法。薛立齋、張璐脾腎雙補,張介賓重視滋補腎中真陰真陽。張錫純[8]提出“元氣在先天主施,在後天主斂”,肝為元氣萌芽之臟,用黃芪生發肝氣助其施,用山茱萸、生龍牡助其斂。
5 人體與自然界陰陽之氣相互通應
“通”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達也”。《易經》中說:“往來不窮謂之通。”“暢”的本義是暢通,無阻礙,與“鬱”、“滯”相對。《素問·生氣通天論》中的“生氣通天”一詞反映了人體陰陽之氣與自然界陰陽相互通應的協調統一關係。說明人體內的各種生理機能無不與自然界息息相通。強調養生必須以“生氣通天”為要領。自然界的陽氣在一晝夜中有生髮、隆盛、虛衰的變化規律,人身陽氣與自然界陰陽變化息息相關。提示人要隨自然界的陰陽變化來調節生活起居,以保持陽氣的充沛,防止疾病的發生。
6 五臟之氣的相互溝通
《素問·玉機真藏論》中“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是說五臟疾病相克而傳的順傳方式。五臟之氣相互貫通,五臟之氣的轉移有一定的次序,故五臟有病一般傳其所勝之臟。以五行生克關係說明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五臟之間在生理病理上都有密切的聯繫,任何一臟發病,皆能傳變至其他臟腑。因此在診斷時,要瞭解各臟腑病變的規律,從而做到診斷明確,能根據病情預見其傳變,及早採取治療措施,避免病情惡化。
古今醫家對“五臟元真”的解釋可以綜述為:具有先天自然屬性的,遍佈於全身的運行不止的氣;元真可通過三焦布達於全身,內而臟腑,外而肌腠皮毛,分佈於某臟腑或某經絡即為某一臟腑或某一經絡之氣;其自身會自然消亡,但通過培補後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先天之氣。仲景所說的“通暢”一方面反映了人與自然界之間協調一致的整體觀念;另一方面,也說明人體臟腑氣血之間的相互溝通和聯繫。
[參考文獻]
[1] 明·趙以德.金匱方論衍義.北京:中國中醫院出版社,1993.4-5
[2] 李克光,鄭孝昌.黃帝內經太素校注(上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3] 宋·李杲.脾胃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7.
[4] 何任.金匱要略語譯.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3.
[5] 蘇寶剛.金匱要略講義.北京:學苑出版社,1995,5.
[6] 清·徐大椿.徐靈胎醫學全集.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
[7] 清·喻昌.醫門法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8]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changc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PIXNET
本文引用自changcc888 - “ 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 ”淺釋
自然界, 脾胃, 六腑, 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