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雙修.成就佛心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性命雙修.成就佛心

修性即修心性,修命是續長生 (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您沒有登錄。 請登錄註冊

解深密經疏卷 第五 六

向下  內容 [第1頁(共1頁)]

1解深密經疏卷       第五       六 Empty 解深密經疏卷 第五 六 周三 10月 30, 2013 6:42 pm

陳志玄


版主
版主

解深密經疏卷第五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自下第五教機。(六中第六眾成就)於中有二初明聲聞後明菩薩。謂即聲聞菩薩二眾然此二眾四門分別後方釋文。言四門者一辨有無二釋前後三明權實四顯餘眾有無。辨有無者有其四句。自有經文唯小非大如金剛般若及阿含等。二唯大非小如華嚴經及理趣等。三大小俱列如法華維摩等四大小俱無如金光明及勝鬘等。問。若有四句如何會釋大智度論。彼云聲聞藏中唯列聲聞菩薩藏中具列聲聞及菩薩眾。此有二說。一云據實如智度論。而四句結集經者意樂異故。一云據實具有四句。而智度論為顯二藏勝劣異故具說二句。舊來相傳實有無故或廣略故。真諦三藏金光明記云。此經三義不立同聞。一耆闍之眾唯聞正說後分不聞正說前分所明因果。王舍之眾聞前分因果不聞後分緣用等事。時眾有聞不聞所以不立同聞。二義者說四德之果是四佛。明三身之因是釋迦。非止聽時眾不同亦是法主有異。故不安同聞。三義者聞懺悔是信相獨自夢感不得與多同聞為此三義不安同聞。辨前後者此即不定。自有經文先大後小如五濁經。自有經文先小後大即此經等。問。若爾如何佛地及智度論皆說聲聞為先。解云。如智度論第四卷說佛法二種一者秘密二者顯示。顯示門中先說聲聞以其煩惱滅無餘故秘密門中先說菩薩得無生忍斷煩惱故。解云。是故兩經各據一義互不相違。然說聲聞以為先者依佛地論有其八故。第二云一為於大乘生疑惑者除彼疑故。疑大乘教非是佛說。親對佛聞信是佛說。二為引不定種姓令生定信故。不定姓者欲取小果故遣近佛令取大果。三為已清淨諸大聲聞捨於自身尊貴慢故。謂於眾前大聲聞眾近對世尊親受化故自捨高慢。四又諸聲聞常隨佛故。菩薩化物不常隨佛。聲聞常隨故先列之。五形同佛故。剃髮染衣形容佛故。菩薩不定是故後說。六內眷屬故。出家近佛名內眷屬也。七又令菩薩生恭敬故乃至廣說。親侍佛故菩薩恭敬。如侍王者餘人敬也。八者由是讚歎聲聞功德亦令其餘於聲聞眾生淨信故。轉釋菩薩敬聲聞意。菩薩尚敬況復餘眾。依智度論有二復次。彼云問曰。若從上數應先菩薩。若從下數先優婆夷。何以先說聲聞四眾後說菩薩。答曰。菩薩智慧雖多應次佛說以惑未盡所以後說。諸阿羅漢智慧雖少而惑已盡是故先說。復次菩薩以方便力現入五道受其五欲引導眾生。若在阿羅漢上諸天世人當生疑怪是故後說。廣說如彼。言權實者。此經一部如前所說。如實義者二處所說。一者淨土。二者穢土。今釋此經若淨土中菩薩為實二乘是權。故瑜伽論七十九云。問何等有情不生淨土。答異生二乘地前菩薩。故知二乘是化非實。若穢土中二乘為實。菩薩是權。受變易不可見故。七地以來容受分段故有實身義亦無失。故智度論云七地已來未捨蟲身肉身。言餘眾有無者。若依穢土有實龍等。故等地論第二卷云於此會中亦有餘眾。結集法者略說二眾以其勝故。如經後言世間天人阿素洛佛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若在淨土有化龍等。故佛地論云化亦無過。為欲莊嚴說法會故或佛化作或菩薩化作。世親無性大乘論亦同此釋。
  就釋文中文別有二初明聲聞後顯菩薩。就聲聞眾文別有三初標數辨類次一切下廣釋諸德後已善下顯已奉行。
  與無量大聲聞眾俱。
  此即第一標數辨類。謂二眾中簡異菩薩故言聲聞。文有五節一辨與俱二解無量三釋其大四明聲聞五顯眾也。言與俱者。約佛對眾以身兼彼目之為與。又與是共故大品云共摩訶僧。智度論云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見一道一解脫是名為共。此經與者即彼共也。言無量者。親光釋云其數甚多難可算計故名無量。所言大者。依智度論釋有三義一大二多三勝。眾中上故諸障斷故王等敬故名為大也。數甚多故名之為多。勝九十六外道論議名為勝也。依佛地論釋有四義。一者利根波羅蜜多種姓聲聞二者無學果故三如實義不定種姓迥心向大故名為大四者眾多故名為大如今大眾。真諦釋云。大有三義。一者數大如言大軍以數多故名為大也。二者量大如言大山不以數多名之為大但以形量高廣故名大也。三者勝大如言大王非關數多及以形量高廣但由德勝故名為大。聲聞亦爾數非一故即是數大。迴求佛果修菩提高極無上即是勝大。廣大無底不可測量即是量大。言聲聞者。成實論云聞法得悟故曰聲聞。親光釋云聞佛言音而入聖道故名聲聞。又瑜伽論八十二云從他聽聞正法言音又能令他聞正法聲故曰聲聞。十地經云從他聞聲而通達故聞聲意解成聲聞乘。釋彼經意如十地論第四。廣釋聲聞如大集經十七大般若第五百一十十住婆沙第一第十一成實第五瑜伽釋論。所言眾者。梵音僧伽此云和合眾。謂理事二和故名眾也。廣如智度論第三卷說。
  一切調順。
  自下第二廣釋諸德有十三德。此即第一心善調順德。依佛地論有其三釋。故第二云一切調順者。有義有學離見所斷一百一十二種分別麤重煩惱不淚故猶如良馬名為調順。有義無學離見修斷一百二十八種煩惱不剛強故猶如真金名為調順。如實義者皆是迴向菩提種姓一切堪能發趣大果隨佛意轉如聰慧象故名調順。依智度論第三卷中有三復次釋心調順。一約三種順違以釋調順一恭敬罵詈心等無異二珍寶瓦石視之無異三持刀斫身栴檀塗身亦等無異。二約利鈍根本煩惱已斷以釋調順。三約應貪不貪應瞋不瞋應癡不癡守護六情以釋調順。
  皆是佛子。
  第二紹隆佛種德。然此佛子自有三義。一唯約聲聞以釋佛子。如即此經佛地經等。親光釋云由佛教力彼聖道生故名佛子如說皆從世尊口生正法生故。有義皆是趣大聲聞能紹佛種令不斷絕故名佛子。二唯約菩薩以釋佛子。如梁攝論第八卷云佛子有五義一願樂無上乘為種子二以般若為母三以定為胎四以大悲為乳母五以諸佛為父。真諦釋云成眾生身心具五事一父二種子三母四胎處五乳母。父是出子之根本故先明父父之遺體以為身種子故第二明種子雖有種子若無母懷妊不得成身故第三明母母雖懷之若無胎裹亦不成身胎是安身之處故第四明胎處出生以後若無乳母飲養即不成身故第五明乳母。佛子亦爾有五緣勝。一者父勝諸佛世尊為其父故二種子勝以菩提心為種子故三生母勝以其般若為生母故四胎藏勝以福智住持為胎藏故五乳母勝以大悲長養為乳母故。三通約菩薩聲聞以釋佛子。如智度論七十二云佛子有五皆從口生法生謂須陀洹乃至阿羅漢及入正位菩薩。辟支佛雖佛法中種因緣無佛時自能得道不得言從佛口生因緣遠故。瑜伽第八十四佛性論第二莊嚴論第一攝論第六十住婆沙第十三智度論第四十一皆釋佛子。恐繁不述。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第三心慧解脫德。如契經說已離貪故心得解脫離無明故慧得解脫。是故諸師釋經不同。分別論者作如是說。心性本淨客麈煩惱所染污故說不清淨。據實本性心得解脫慧善解脫。若依薩婆多宗。心善解脫者心離貪時與心相應勝解解脫貪故即說勝解名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者慧離無明時與慧相應勝解解脫無明故即說勝解名為慧善解脫。非謂無為涅槃解脫。若廣分別如大毗婆沙第二十七二十八及七十二說。今依大乘。如佛地論離三界貪心得解脫。如契經說已離貪故心得解脫如契經說離於無明慧得解脫。解云。佛地論意由心慧故證得離貪無明所得無為為解脫體。於理無違論不簡故。若依智度論第三卷云。復次諸結使屬愛屬見。屬愛煩惱覆心屬見煩惱覆慧。如是愛離故屬愛結使亦離得心解脫無明離故屬見結使亦離得慧解脫。又涅槃經二十五云。貪瞋癡心永斷滅故心善解脫。於一切法知無障礙慧善解脫。若依智論第三改善名好。然好解脫自有三義。一簡異外道離欲人一處一道心得解脫非於一切故不名好。二簡內道中學人雖得解脫有殘結使故非好解脫。三簡無學中退法阿羅漢得時解脫非好解脫是故唯約利根阿羅漢說好解脫。
  戒善清淨。
  第四戒善清淨德。親光菩薩釋有三義。一約六支釋戒善淨二約無漏釋戒善淨三約大乘釋戒善淨。故佛地論云。如契經說具足六支名戒善淨。一住淨尸羅(所受學處三業無犯。)二善自防守別解律儀(謂能守護七聚律儀。)三軌則具足(謂於威儀行住坐臥。或於所作謂著衣服便利等。或於善品加行誦經坐禪等。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毗奈耶不越毗奈耶也。)四者所行皆悉具足(謂五處非比丘所行。所謂唱家婬女家酤酒王旃陀羅如是五家及諸如來所制之處。除此所餘依時行者如是名為所行具足。)五於微細罪見大怖畏(隨小學處乃至若有命難因緣終不故犯。乃至廣說。故維摩云乃至小罪猶懷大懼。)六受學學處。(唯自誓受我當盡學一切學處乃至廣說。若廣分別如瑜伽論第二十二顯揚第七也。)二約無漏釋戒善者。或復皆得無漏戒故名善清淨。三如實義。住無學位迴向大乘自分戒淨修菩薩戒故名善淨。
  趣求法樂
  第五求法樂德。親光三釋。一求正法時求大菩提樂不求餘樂。二或求法時為令他樂無求過意離惡威儀。三如實義此大聲聞專求法樂不求名聞利養恭敬。
  多聞聞持其聞積集
  第六聞持積集德。如是三慧唯約聞慧初中後位勝差別說三種。如親光說。無量經典初中後分皆能聽受故名多聞。隨所聞義皆能憶持令不忘失故名聞持。數習文義令其堅住是故說名其聞積集。
  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
  第七三業隨智德。親光釋云。世間愚夫惡思所思惡說所說惡作所作。出世聖者超過彼法與彼相違是故說名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三業清淨隨智慧行。又瑜伽論第七十云。惡思所思惡說所說惡作所作凡所現行身語意業皆不清淨。又瑜伽論二十五云。云何成就聰慧者相。謂由作業相表知愚夫。由作業相表知聰慧。其事云何。謂諸愚夫惡思所思惡說所說惡作所作。諸聰慧者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是名成就聰慧者相。
  捷慧速慧利慧出慧勝決擇慧大慧廣慧及無等慧慧寶成就。
  第八諸慧差別德。釋此諸慧諸說不同。一云此經總明八慧名字如經。後云慧寶成就者攝上八慧以為慧寶非別立慧。故瑜伽論但言慧寶不言寶慧。一云九慧。故大品經及智度論皆名寶慧故知別慧。一云此經據實十慧。謂加甚深妙慧。故佛地云有本復說甚深妙慧謂他不能究其底故。今且依九以辨諸慧。故親光云於佛所說法毗奈耶速入其義故名捷慧。即於此中多入其義故名速慧能多行者說名速慧故。入微細義故名利慧。得能出離生死妙慧故名出慧。此慧能為涅槃了因是故說名勝決擇慧即是涅槃此慧能為彼了因故依彼立名。(已上釋出慧。)問答決擇無窮盡故名為大慧。深廣圓滿善通達故名為廣慧。於耎根等諸聲聞眾此慧勝故名無等慧。此慧能招最上義故名為慧寶。是諸聲聞具此慧寶是故說名慧寶成就。(解即云。最上義是涅槃。)若依瑜伽與彼少異。八十三云速疾了知故名捷慧。無滯礙故名為速慧。能善了知盡其所有如所有故名為利慧。於出離法世間離欲善了知故名為出慧。出世間諸離欲法能了知故名勝決擇慧。謂即此慧長時串習故名大慧。謂即此慧無量無邊所行境故名為廣慧。其餘諸慧無與等故名無等慧。於諸根中慧最勝故如末尼珠顯發輪王毗瑠璃寶令光淨故與彼相應故慧寶皆得成就。依大品經及大般若有十一慧。如智度論第八十三次第廣釋恐繁不述。
  具足三明。
  第九具足三明德。如契經說有三種明。一宿住隨念智證通明二者死生智證通明三者漏盡智證通明。然此三明薩婆多宗俱舍論意四門分別。第一出體用慧為性如其次第六通之中第五宿住第二天眼第六漏盡三通為性。第二立三之意如次對治前後中際三種愚故。第三真假分別漏盡智明通假及真通無漏故餘二假說唯有漏故。(有漏無漏智皆名漏盡。俱在漏盡身中生故。真名無漏假名有漏。勝劣相形故說真假。)第四學無學分別唯在無學學有闇故。又大婆沙一百二卷云。問六通中何故但說三種為明。答神境智證通如工巧處轉。天耳智證通唯能取聲。他心智證通唯取自相。無勝用故不立為明。後之三通皆有勝用故立為明。勝用者謂皆能隨順厭捨生死皆能引發殊勝功德皆能趣向畢竟涅槃。問云何後三皆有勝用。答第四宿住隨念智證通見前際事深生厭離。第五生死智證通見後際事深生厭離。第六漏盡智證通既厭離已欣樂涅槃。廣說如彼。今依大乘。親光釋云。無學利根所得三通除染不染二際愚故說有三明有義明者以慧為性慧能除闇故說為明。有義無癡善根為性翻無明故。云大乘皆通無漏於理無違。許後得智是無漏故。又瑜伽論六十九云。六通中前三通是通非明。後三通亦通亦明以能對治三世愚故。依智度論第二卷云宿命天眼漏盡名為三明。問曰。神通與明有何等異。答曰。直知過去宿命事是名宿命通知過去因緣行業是名明。直知死此生彼是名天眼通知行因緣際會不失是名明。直知盡結使不知更生不生是漏盡通若知漏盡更不復生是名明。是三明大阿羅漢大辟支佛所得。廣釋三明如法集經第三雜阿含四十三中阿含五十一毗曇第六俱舍二十七順正理七十六婆沙八十一及一百二。
  逮得一切現法樂住。
  第十現法樂住德。然此樂住依薩婆多宗大婆沙論八十一云。問世尊何故說四靜慮是樂住耶。答唯靜慮中具二種樂故名樂住一樂受樂二輕安樂。前三靜慮皆具二樂。第四靜慮雖無受樂而輕安樂勢用廣大勝前二樂。近分無色雖有輕安而不廣大故不名樂。復次根本靜慮現在前時長養大種遍身中生令充悅故名樂住。近分定等現在前時長養大種唯心邊生非極充悅故非樂住。廣如彼論有九復次。及順正理七十九俱舍二十八毗曇第八成實二十顯揚十九。親光釋云。證得不退勝靜慮故。又瑜伽論第十一云。復次是諸靜慮名差別者。或名增上心謂由心清淨增上力正審慮故。或名樂住謂於此中受極樂故。所以者何依諸靜慮領受喜樂安樂捨樂身心樂故。又得定者於諸靜慮數數入出領受現法安樂住故由此定中現前領受現法樂住從是起已作如是言我已領受如是樂住。於無色定無如是受是故不說彼為樂住廣說如彼。
  大淨福田。
  第十一勝淨福田德。成實論第二卷福田品云。問曰以何等故此諸賢聖名為福田。答曰斷貪恚等諸煩惱盡故名福田。如說稊稗不去害善穀苗。是故施無欲人獲報利大故名福田。廣說如彼。親光釋云。永離煩惱如世良田速能生長廣大果故。
  威儀寂靜無不圓滿。
  第十二威儀寂靜德。親光釋云正知住故。瑜伽七十一云。威儀寂靜者謂諸根寂靜無有躁擾亦不高舉支節不動而有所說是名威儀寂靜。威儀無缺故名圓滿。
  大忍柔和成就無減。
  第十三忍辱柔和德。親光釋云於苦堪耐易共住故。瑜伽九十二云言忍辱者。謂於他怨終無返報。言柔和者謂心無憤不惱他故。廣如瑜伽二十五釋。
  已善奉行如來聖教。
  第三顯已奉行。親光釋云。諸有所作已圓滿故。是諸聲聞位登無學皆出生死故善奉行如來聖教。自下第二釋菩薩眾於中有三。初標數辨類次皆住大乘下讚諸功德。後其名下就勝列名。
  復有無量菩薩摩訶薩眾從種種佛土而來集會。
  此即第一標數辨類。謂二眾中已釋聲聞故今別釋菩薩眾類。又有三節一釋無量二菩薩等三辨來處。言無量者顯數無量無分限故。所言菩薩摩訶薩者若具梵音應作是言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為存略故但言菩薩。菩提名覺薩埵此土翻為有情或精進義。由斯親光佛地論中釋有三義。故第二云所言菩薩摩訶薩者謂諸菩薩求菩提故此通三乘為簡取大故須復說摩訶薩言。又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此通諸位。今取地上諸大菩薩是故復說摩訶薩言。無性菩薩依後二義。故攝大乘論第一卷云言菩薩者菩提薩埵為所緣境故名菩薩。從境得名如不淨觀等。或即彼心為求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薩。又親光云。此中菩薩有三大事名摩訶薩。一者數大謂無量等。二者德大住大乘等。三者業大息災橫等。依十地論亦有三義。故第一云有三大故名摩訶薩。一者願大。二者行大。三者利益眾生大。若廣分別菩薩摩訶薩義如大般若第三十七第七十一第四百一十一第四百八十六七及第五百三十八五百五十六。大品經第六。智度論第四五第三十四五也。從種種佛土而來集會者此即第三顯其來處。為聽法故從十方來。問。豈不慈氏住在此方如何但言從他方來。答。如佛地論為欲對治懈怠憍慢不來集會求聞法故且說他方。具說如彼。若廣分別菩薩他方來意如解節經疏第一寶積論第一智度論第十也。
  皆住大乘。
  自下第二讚諸功德。然判此經親光菩薩四復次釋一約十大釋十句經二依十地釋十句經三約十度釋十句經四約十願釋十句經。此即初也。十句經文即為十段。此即第一釋精進大。親光釋云。由精進力安住大乘拔濟有情令離生死及自發趣無上菩提。解云。大乘者即用化生及求菩提為大乘也。有云法性真如以為大乘。今解金剛般若中廣大心等以為住大乘。
  遊大乘法。
  第二讚其因大。親光釋云。即十地等以聞思修等漸次而遊。解云。十地等者等取等覺妙覺。此即大乘亦是所遊之處。聞思修等者世間三慧。等言等取無漏修慧。此明三慧於十地境次第而起能生佛地故名因大。又解。大乘皆法性真如十地菩薩以三慧及相應法漸次了知真如之境能生佛果故名因大也。
  於諸眾生其心平等。
  第三釋所緣大。親光釋云。即於一切有情得自他平等以大慈等平等方便故。解云。此德慈等為體。一切有情為所緣境名所緣大。前德以智體故真如為境。此以慈等為體性故有情為境。此即般若論中同體大慧故名平等方便也。
  離諸分別及不分別種種分別。
  第四明時大也。親光釋云。即於一切時猶如一念平等而轉。劫名分別。以於一切劫與非劫分別斷故以不分別劫與非劫故能長時修行無厭。釋云。梵音名劫臘波此翻為分別。有為之法時劫所攝分分差別為分別。無為之法非時劫攝無有時劫分分差別名不分別。此二是所緣境。種種分別者是能分別心緣前分別不分別境故云種種分別。此中意說若有分別此是時劫此非時劫見時劫長修行有厭。諸菩薩等以於一切劫與非劫分別斷故以不分別劫與非劫故能長時修行無厭乃至三無數劫一切長時猶如一念平等而轉。如人不睡分別日夜即謂夜長若睡眠時不分別夜故雖經長夜不覺夜長。經無數劫亦復如是。是故無性攝大乘釋第六卷云。經無量劫乃成佛果時既長久云何言疾。此義不然時劫長遠唯分別故。如有頌言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故雖時無量攝在一剎那。又佛精進極熾然故雖經多時而謂少時。如有頌言愚修雖少時怠心疑已久佛於無量劫勇猛謂須臾。此亦如是故作此言於一切時猶如一念。
  摧伏一切眾魔怨敵。
  第五顯無染大。親光釋云。謂摧諸魔怨以捨一切所攝受故能伏魔怨。解云。以捨攝受五妙欲境故能摧伏煩惱魔怨。或可由斯為本具離四魔。又親光云。如說菩薩若於一切所攝受事如不堅實心不貪求即能摧伏一切魔怨。解云。親光引經證成。如般舟經云諸法不堅固常立在於念以解見空者一切無於念。摧魔之義理極於此。依涅槃經立八種魔。謂有為四倒上更加無為四倒通名為魔。小乘宗中不成過失。或大乘中煩惱魔攝故諸教中略而不說。廣釋四魔如前十八圓滿中說。
  遠離一切聲聞獨覺所有作意。
  第六辨作意大。親光釋云。遠離二乘分別作意。世親無性攝論第六亦同親光。梁攝論第七卷云。捨離聲聞獨覺思惟故。二乘思惟謂數觀苦無常等生死過失及數觀涅槃寂靜功德。此觀但愛自身捨利益眾生事。
  廣大法味喜樂所持。
  第七住持大。親光釋云。即用大乘法味喜樂為食。梁攝論云大乘十二部經名為大法。真如解脫等為味。以此法味生諸喜樂長養菩薩五分法身。此句正明住持圓淨。又法華云法喜禪悅食更無餘食想。
  超五怖畏。
  第八清淨大。親光釋云。謂超五怖畏即三業清淨出諸怖畏無犯戒等諸惡趣等怖畏因故。五怖畏者一不活畏二惡名畏三死畏四惡趣畏五怯眾畏。如是五畏證得清淨意樂地時皆已遠離。廣釋五怖畏如佛地論第二善戒經第八十住婆沙第二佛性論第三十地論第二婆沙七十五順正理四十九等也。
  一向趣入不退轉地。
  第九證得大。親光釋云。一向趣入不退轉地即得一切智記別時一向不退。前七地中猶有加行功用運轉未得不退無功用道。其餘諸地得無加行功用運轉一向趣入不退轉地。今護法宗三智門中加行智一向有漏。八地已上一切不行。又八地已上一切煩惱皆不現行名不退地。後當分別。又莊嚴論第十卷云不退菩薩品類有三。一未成不退謂信行地。二已成不退謂初地至七地。三極成不退謂八地已上。般舟三昧經菩提資糧論佛地第六皆說八地已上名不退地。恐繁不述。
  息一切眾生一切災橫地而現在前。
  此即第十釋其業大。親光釋云。謂諸菩薩能息一切有情內外苦惱逼迫地位現前。此地中有大悲大慈。由此二種能息一切內病等苦外貧等惱之所逼迫。此二多作有情利樂。故得此者名為業大。佛地論云。災橫即道惑所發業及所得果。梁朝論云三界苦諦名一切災橫。上來已約九德及業釋經十句訖。
  第二復次約十地行故配經十句。故親光云。復次皆住大乘者。謂住初地證得遍滿真法界時初得真實大乘法故。名住大乘。遊大乘法者。謂第二地修行菩薩三聚戒故。大乘行法師三聚戒。於諸眾生其心平等者。謂第三地得諸勝定。發四無量平等利樂諸有情故。離諸分別等者。謂第四地得三十七菩提分法。離諸分別及不分別種種分別。諸分別者即見所斷分別我見初地已離。不分別者即修所斷俱生我見此地中離。即此二種相應諸法名種種分別行解異故。雖前後離盡處。總說如第四定說離苦樂。如第三果離下分結。有義。此地第七識中俱生煩惱一切遠離。有義。此地第六識中俱生我見一切遠離非第七識。以七地來猶有微細煩惱現行。若無第七應無染依應不似五。第七細惑若已遠離。五六七地六識麤惑應不現行。即違瑜伽解深密說。又如二乘金剛喻定。第七識惑與六識中最細煩惱一時俱斷。云何此中先離第七微細煩惱後離六識麤煩惱耶。是故四地得無我智滅意識中俱生我見。未離第七微細煩惱及六識中餘修斷惑。此說伏離非是永滅。至第十地金剛心時方頓滅修斷種故。摧伏一切眾魔怨敵者。謂第五地觀四聖諦皆平等性。摧伏執取生死涅槃差別魔怨。遠離一切聲聞獨覺所有作意者。謂第六地觀十二支染淨緣起皆平等性。遠離二乘厭患雜染欣樂清淨繫念分別。廣大法味喜樂所持者。謂第七地證無相理。於空智中起有勝行受大法樂。超五怖畏者。謂第八地一切煩惱不復現行。離五怖因名超五怖。五怖畏果初地已離。一向趣入不退轉位者。謂第九地決定趣入第十菩薩眾行圓滿不退轉位。息諸眾生等者。謂第十地得大法身起大悲雲雨大法雨。息除一切眾生苦惱所逼迫事。第三十度第四十願配經十句如應配釋。十度十願如第四卷經記中釋。
  其名曰解甚深義密意菩薩摩訶薩如理請問菩薩摩訶薩法涌菩薩摩訶薩善清淨慧菩薩摩訶薩廣慧菩薩摩訶薩德本菩薩摩訶薩勝義生菩薩摩訶薩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慈氏菩薩摩訶薩曼殊室利菩薩摩訶薩等而為上首。
  第三就勝列名。略辨三義。一釋名字二說十所由三問答分別一生補處。言釋名者自有二義。一通二別。言通名者。如瑜伽論四十六云一切菩薩隨德假名有十六種所謂名為菩提薩埵摩訶薩埵乃至十六亦名法師。顯揚第八亦同瑜伽。莊嚴十二卷名雖少異意況大同。又莊嚴云此十六名皆依義立一切菩薩總有此名若入聞有此名應知即是菩薩。解云。今言菩薩摩訶薩者即通名中初二號也。釋義如前。(十六名者。一名菩提薩埵。二名摩訶薩埵。三名成就覺慧。四名最上照明。五明最勝真子亦名最勝之子。六名最勝住持亦名最勝所依。七名普能降伏亦名最勝所使。八名最勝萌芽。九名勇健亦名猛健。十名最勝聖亦名上軌範師。十一名商主。十二名具大名稱。十三名憐愍亦名成就慈悲。十四名大福。十五名自在亦名富自在。十六名法師。)言別名者如後廣釋。等者等取其餘無量諸菩薩也。而為上首者。謂十菩薩於此眾中最第一故名為上首。故佛地云妙生菩薩於此眾中最第一故名為上首。
  說十意者有其三義。第一菩薩初解釋甚深義故。次三菩薩各問勝義一種相故。後六菩薩各問一品差別義故。故唯列十。又解。為存略故但說十也如佛地論第二卷云此經略故唯列一名。所餘眾會但舉其數結集法者意在略故。又智度論第七卷云。問曰菩薩甚多何以獨說二十二種菩薩名字。答曰菩薩無量說不可盡若都說者文字難載。復次菩薩不過二種所謂在家出家此方他方。在家謂颰陀羅等出家謂妙德等。此方謂慈氏等他方謂觀音等。若說此二當知一切都已攝盡。
  問。解節經云彌勒觀音文殊師利皆是一生補處菩薩。一生補處與最後身有何差別。答。薩婆多宗如彌勒等覩史多天身名為一生。生人中成佛身者名最後身。故俱舍論第十一云覩史多天一生所繫菩薩及最後身必無中夭。順正理論第三十一亦同俱舍。問。理應覩史經無量生如何但說名一生耶。若言菩薩得自在故唯一生者如何會釋大婆沙等。此義難了須思。今依大乘諸教不同。自有聖教唯說天身名為一生如大般若第七卷云一生所繫覩史天菩薩。自有聖教唯說天身名最後如佛地論第五卷云覩史多天後身菩薩於中教化。自有聖教唯說天身名為一生及最後生如菩提資糧論第一卷云一生所繫菩薩入兜率陀最後生菩薩住兜率陀。自有聖教唯說人身名為一生如解節經等觀音文殊名一生補處。自有聖教唯說人身名最後生如瑜伽四十八云最後生者諸菩薩於此生中能現等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具說如彼。自有聖教唯說人身名為一生及最後生如智度論第四十云一生補處者或以相知如阿私陀仙人觀其身相知今世成佛見食乳糜知今日成佛末後身菩薩以方便力受惡業報現有魔惱等。自有聖教說天名一生說人名後有如瑜伽論第四十云顯揚第八彼云一生所繫者此生無間當證無上正等菩提最後有者謂即住此生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大同薩婆多。然說天等名一生者古來相傳自有三釋。一云即說天身名為一生人生即是後身攝故。一云說人身名為一生更受人生方成佛故。一云人天合說名為一生如說七生預流果等合說二生為一生故。問。若說天身名一生者智度論說如何會釋。故智度論三十八云三生菩薩唯生兜率。解云。據實三生謂人生天生最後生。而說天身名三生者三中一數故說三生。人身已受故後身成佛故是故不說人生後生名三生也。問。慈氏菩薩可言補處如何餘者稱補處耶。答。如智度論第七釋云除彌勒外餘菩薩眾雖非此方暫補佛處。於十方國皆補佛處故稱補處。問。慈氏菩薩理應多生如何說言天一生耶。答。據實多生。同是天故名為一生。問。若爾便違智度論說。故第四云下天壽短佛未出時命已終故上天壽長佛滅度後命始終故兜率天不長不短佛出世時正相會故補處菩薩常生其中。大婆沙論百七八亦同智論。(思。)問。一生者依何身說。為約實行為化相耶。答。三身中法身無有補處之義。無初後故。若受用身自有二種。一自受用雖無入般涅槃處之義而有暫補初成佛義故。瑜伽論四十六云究竟菩薩自有二種一者一生所繫二者住最後身。準此實行於理無違。所以者何據實為論頓悟菩薩第十地中變易生死雖無分別前後異熟別盡別生。由二障種而有變易前後異熟別盡別生。由斯亦有已入等覺未入等覺差別義故分為二種。此中意說變易生死由二障種子力故數數生滅。故成唯識云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不同二乘無煩惱障故不許前異熟盡後異熟生但言延命令受變易。具說如彼。二他受用身及變化身皆有一生補處之義。如彌陀佛說有父母入涅槃義。由斯觀音暫補佛處名為一生補處菩薩。然彼彌陀自有二種一為地上菩薩所現是他受用。二為地前異生二乘變化身攝。問。若爾漸悟應唯一生。無別盡別生故。解云。如觀世音菩薩說為一生於理無違即最後身為一生故。
  解深密經疏卷第五

  解深密經疏卷第六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勝義諦相品第二
  釋此品文略有二義。一釋品名二正釋文。言勝義諦相品者諦中之勝號。諦有二種一者世俗二者勝義。言世俗者世是隱覆義俗是麤顯義。謂瓶衣等世麤顯物隱覆勝義故名世俗。言勝義者勝謂勝智義即境義。謂真如理是勝智之境義故名勝義即六釋中依主釋也。或復義者即是義利謂涅槃果即勝義利名為勝義即六釋中持業釋也。或復聖道用勝為義故名勝義是有財釋。今於此中且依初義。諦有二義。如瑜伽五十五說諦義如所說相不捨離義。由觀此故到清淨究竟義為諦。相謂體相或是相狀。離言等五皆是真如自體相故。或一真如有離言等五相狀故。於此品內明勝義諦五相之義故言勝義諦相品第二。
  第二正釋經文。上來已釋教起因緣分訖。自下第二聖教正說分。於此分中有其七品攝為三段。初有四品明所觀境(勝義諦相品心意識相品一切法相品無自性相品。)次有二品辨能觀行(分別瑜伽品地波羅蜜多品。)後有一品顯所得果。(如來成所作事品。)所以如是說三分者。夫觀行者要藉勝境依境起行由行得果。是故世尊阿毗達磨大乘經中說十種勝初二是境(所知依所知相。)次六是行。(入所知。入因果。修差別。戒學定學慧學。)後二是果。(彼果斷彼果智。)由是無著攝大乘論約三無等說十殊勝。慈氏菩薩說十七地亦辨三種。初九是境(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無心地。)次六是行(聞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後二是果。(有餘依地無餘依地。)此經說三無等以為三分。就所觀境復分為二。初有二品明真俗境。(勝義諦相品明其真諦。心意識相品明世俗諦。)後二品明有無性境。(謂初品明三性境後品明三無性境。)就二諦中本末次第先真後俗。今此中說勝義諦依瑜伽論判此品中辨五種相故。七十五云復次勝義諦有五相一離名言相二無二相三超過尋思所行相四超過諸法一異性相五遍一切一味相。今依此經攝為四段。一明離言及無二相二爾時法涌下明超過尋思所行相三爾時善清淨慧下辨非一異相四爾時世尊下釋遍一切一味相。五中離言應通四段四相皆有離言相故。而與無二一處合說。準可知故餘三段中略而不說。就前二相文別有二。初長行廣釋後以頌略說。前中有六。一請問二略答三徵問四廣釋五重徵六喻說。依真諦判四段同前。就初為五一略說不可言無二二廣說三喻顯四總結五偈頌。
  爾時如理請問菩薩摩訶薩即於佛前問解甚深義密意菩薩摩訶薩言。
  此即第一菩薩請問。於中有二初發問由序後依教發問。此即初也。文有四節。一爾時者發問時也。(深密經云時婆伽婆大眾圍遶說深法時者譯家謬也。)二如理請問菩薩者辨能問者順理發問故名如理請問菩薩。(解節經云如理正問。深密經云善問菩薩。)三即於佛前者發問處也。此如世親攝大乘云薄伽梵前善入大乘者顯有所敬故無異言。又無性云顯佛開許堪廣流通親對世尊無異言故。四問解甚深義密意菩薩言者標所問人也。今此菩薩能以四辨解釋甚深義理密意故立其名。此如瑜伽三十七說。解節經云能解甚深義節菩薩。真諦釋云。解即解釋節是堅結義。解釋甚深堅結義節是故名為能解甚深義節菩薩。亦名寶冠頂。寶冠頂本是佛名今此菩薩彼佛弟子從師立號。廣說如彼。深密經云深密解脫菩薩。
  最勝子。言一切法無二。一切法無二者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二。
  此即第二依教發問。文有兩節。初最勝子言一切法無二者舉所問教。後一切法無二等者依教發問。然最勝子深密解節皆佛子。真諦記云。佛子有五義。一種子義謂信樂大乘為能得佛種子。二母義謂般若度能生佛法故名為母。三胎處義菩薩禪定是住處故名胎處。四乳母義謂能長養菩薩令得成道故說慈悲為乳母。五似父義謂從初地乃至佛地轉依似佛故言似父。即呼解節菩薩為佛子也。廣說如前。十住論云。菩薩是佛真實之子是故菩薩名為佛子。今依唐本名最勝子自有二說。一云最勝是菩薩名三乘于中最殊勝故。能紹佛種名之為子是持業釋。一云最勝是世尊號。故無性論云最勝者顯佛勝二乘故。又瑜伽云佛是最勝於諸外道煩惱等魔能得勝故宗族姓等暎眾人故。若依此釋最勝之子名最勝子。故顯揚云菩薩亦名最勝之子是故餘處名為佛子。言謂言教即一切法無二言也。此亦兩釋。一云菩薩言教一云佛言。如百法論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又下頌云佛說離言無二義。一切法無二者舉經兩章一一切法。二者無二。一切法無二者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二者。此即第二依教發問。文有兩節。初將欲發問雙牒兩章。後依章別徵即成二問。一問何等一切法。二問云何為無二。依瑜伽釋汎論發問有其五種。一不解故問。二疑惑故問。三為欲利益安樂故問。四試驗故問。五輕觸故問。今此菩薩依第三問為欲利益諸眾生故。或可通三亦有不解疑惑義故。不依後二無上法王不可輕觸及試驗故。解節經云。一切法無二一切法無二此義云何。真諦記云。引經為問。重言一切法無二為五義故。一處處經說故。二有為無為無二故。三內六根外六塵無二故。四凡聖無二故。五因果無二故。今此所說文義云何是菩薩以所作非所作答也。
  自下第二依問略答。於中有二。初示問答者後依問正答。
  解甚深義密意菩薩謂如理請問菩薩曰。
  此即初也。
  善男子。一切法者略有二種所謂有為無為。
  第二依問正答於中有二。初善男子者讚能問者後一切法下依問正答。此即初也。依智度論三十五善男子言簡非男子等不堪教授。善謂善相。三業無失樂於善人不毀他善不顯已德隨順眾人不說他過不著世樂不求名譽信樂道德自業清淨心貴實法輕賤世事。有如是等無量善法是相多在男子身中是故讚言善男子也。問。如何但說有為無為二種法耶。答。如大婆沙說有二意。彼云為欲遮遣補特伽羅故及為顯示智殊勝故說此有為無為二種法也。為欲遮遣補特伽羅者謂顯唯有有為無為法畢竟無實補特伽羅故。及為顯示智殊勝者謂有聰慧智殊勝者由此二法通達一切法此二遍攝一切法故。一切法等者依問正答。於中有二初答一切後釋無二。此答一切文有兩節。初一切法略有二種者標章舉數。後有為無為者依數列名。汎論一切有其三種。一者略說唯有二種所謂有為無為。二者非廣非略有其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大智度論及密嚴經但列五種而不別釋。三者廣說具明百法。今簡中廣故言略說。言有為無為者諸教不同。順正理云眾緣聚集共所生故名有為。與此相違準知無為。婆沙論云若法依屬因緣和合作用是名有為。若法不依屬因緣和合作用是名無為。掌珍論云眾緣合成有所造作故名有為。非有為故說名無為。翻對有為是無為義。無著菩薩般若論云無為者是無分別義。準知有為是有分別。又集論云有生住異滅是名有為。無生住異滅是名無為。瑜伽第一百云有為者謂有生滅繫屬因緣。與此相違應知無為。智度論云有所得者名有為。無所得者是名無為。功德施論亦同此說。又智度論九十三云取相是有為。不取相是無為。若廣分別具如別章。然今所說有為無為三釋不同。一云此中所說遍計所執有為無為。故下經云決定實有有為無為堅固執著隨起言說。一云唯約依他所起相分有為無為。故下經云決定無實有為無為然有分別所起行相。一云有為即依他起無為即圓成實性。雖有三說後說為正。所以者何。此中意說依他有為圓成無為。二法之上無所執性有為無為故言無二也。後當分別。
  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
  第二釋無二相。此即五中不可言相及無二相。所以者何不可說言有為無為故亦非有為無為二種相故。然釋此文諸說不同。解節經云所作者非所作非非所作。非所作者非非所作亦非所作。真諦釋云。自下兩句遣有為法兩句遣無為法也。所作者即有為法有為法為因緣聚集所作故名所作。非所作者即無為法無為法本有是常不為因緣聚集所作名非所作。先約三義故遣有為。一由亂識分別故有所作。所作實無但有分別。亦由有所取故有能取所取既無故能取亦無故非所作。二由根本是無。有為諸法根本由不正思惟不正思惟生諸惑諸惑生諸業業生果報。不正思惟從執境界實無謬執為有。由境無故不正思惟亦無不正思惟既無諸惑亦無諸惑無故諸業亦無諸業無故果報亦無。由其根本不實故一切有為皆非實也。三由無生。此所作法不離分別依他二性。此二性既本無相無生有何作義是故非所作也。非非所作者此第二句遣非所作。所作既是有為非所作即是無為。遂以三義遣此無為。無為亦由亂識分別故有此所作而亂識既無非所作亦不有。亦由亂識分別故有所作名體非是實有故不得成。既無所作之法非所作即不得有。本以有對無既其無有理自無無。二由根本是無。即以所作為根本若實有所作可說非所作名。如先有病復稱病差病本是無何差之有。三由法本無相無生離有離無。本非所作亦非非所作也。非所作者下次兩句遣無為法。初一句約三義顯無為故云非非所作。次一句約三義遣有為故云亦非所作。三義竝不異前進退終不離有為無為故無異前辨也。此即是顯不可言及無二義。所以略作此答者。一為利根人薄聞使悟者不勞廣說。二為破高心人令一聞未悟再請方解。上來已述真諦師宗以申經意。此地諸師大同真諦。今唐本經云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釋此經文諸說不同。一云是中有為即是遍計所執。由彼所執無實法故故不可說及無二相。有為既非有為無為無為亦爾以所執故不可說為有為無為也。故下經云堅固執著決定實有有為無為。故知有為無為皆所執也。一云此處有為無為皆是依他有為無為。故下經云唯有分別所起行相。為遣所執有為無為故作此說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也。一云是中有為者依他起性諸有為法。言非有為非無為者即非遍計所執有為無為。此中意說依他起上遣所執性有為無為所顯真如為勝義諦。如說依他起上無所執性為圓成實不取依他以為圓成。言無為者即是圓成實性離言真如。言亦非無為非有為者即非遍計所執無為有為。此中意說圓成實上遣所執性無為有為所顯真如為勝義諦。雖有三說且依第三。
  然無二相有其多種不可具說。且論有為無為無二相中諸說不同。若集論約無取蘊以說無二。非業煩惱所生故不可言有為隨欲現前不現前故不可言無為。依攝大乘法身五相中(一轉依為相。二白法所成為相。三無二為相。四常住為相。五不可思議為相。)第三無二論有三義。一有無無二二有為無為無二三一性異性無二。謂有為無為無二為相者由業煩惱非所為故自在示現有為相故。今此所說非遍計所執生滅等有為非遍計所執無生滅等無為故言非有為非無為也。即此離言無二體性即是真如。是故無上依經說如來界五種功德一不可說相二無二相三過覺觀相四過一異相五一切處一味相。乃至彼云一切法藏無變異故名為如如無顛倒故名為實際過一切相故名為寂滅聖人行處無分別智境界故名第一義。阿難是如來界非有非無不染不淨自性清淨。此經下云佛說離言無二義甚深非愚之所行。故知離言真如為體。問。若爾大品所說如何會釋。故二十九云須菩提白佛言何等是有法何等是無法佛言二是有法不二是無法。大智度論九十五云二法名各各別相不二法名一空相以是一空相破各各別相。又大品經二十九云諸法平等所謂無相。須菩提白佛言是平等為是有為法為無為法。佛言非有為法非無為法何以故離有為法無為法不可得離無為法有為法不可得。須菩提是有為性無為性是二法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佛以世諦故說非以第一義故。具說如彼。解云。此勝義諦用如為體而言無者以遣所執故說無言據實非無。故下經云一切諸法皆無自性者通據三性密意說無非實全無。此一切法無二觀門即是唯識性觀或三中圓成實觀三無性中勝義無自性觀。真諦師云。即是分別無相觀或依他無性觀。此中應說不二法門八不中道義如別章。
  第三菩薩徵問於中有二。初標問答者後乘前徵問。
  如理請問菩薩復問解甚深義密意菩薩言。
  此即初也。
  最勝子。如何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
  第二乘前徵問。前文既言有為無為依何義故而復說言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此有何義。
  自下第四廣釋於中有二。初明說之由序後依問正答。
  解甚深義密意菩薩謂如理請問菩薩曰。
  此即初也。
  自下第二依問正答於中有二初釋有為無二相後善男子言無為者亦是本師下釋無為無二相。前中有二初遮三相後然非無事下釋外伏難示正道理。遮三相中文別有三初遮有為次善男子下遮無為後設離下遮非有為非無為相。
  善男子。言有為者乃是本師假施設句。
  此即第一遮有為相。然釋此文西方諸師三說不同。一云此文唯依外道名為本師謂劫初時外道本師假名安立有為諸法。若是外道假名安立即是遍計所集言辭所說若是遍計所集言辭所說即是究竟遍計所執非實有故非是有為。所集即是所執異名。故廣百論第十卷云般若經中佛自分明判有無義遍計所執所集所增所取常恆無變易法如是一切皆名為無。因緣所生皆說為有。一云此文皆是佛說謂一切法皆離名言而佛本師大慈悲力假說有為。此即如來後得智中遍計所集言辭所說還是究竟遍計後得智所說故非實有為故作此言有為非有為也。真諦三藏大同此釋。一云此文有其三節初明有為是佛假說。次若是本師等者辨異生等執假為實。後若是遍計等者重辨非實結非有為。雖有三說第三為勝即說如來號為本師。故深密云言有為者唯是如來名字說法。解節經云此是本師正教言說。又對法云薄伽梵說一切諸法略有二種所謂有為無為。故知本師是如來也。理實無有當名實法但如幻等非有似有。是故本師於離名言假說有為也。
  若是本師假施設句即是遍計所集言辭所說。
  此即第二執假為實。若是如來假施設句即諸有情遍計所集言辭所說。尋名所執即非實故非是有為。
  若是遍計所集言辭所說即是究竟種種遍計言辭所說不成實故非是有為。
  第三辨非實有結非有為。此顯有情種種遍計執實有心言辭所說不成實故非是有為。三中第一遮有為說。
  善男子。言無為者亦墮言辭。
  第二遮無為法。謂無為法亦墮本師假說言辭乃至不成實故非是無為也。三師別釋準上應知。
  設離有為無為少有所說其相亦爾。
  第三遮非有為非無為相。此遮犢子部計。彼立五法藏義所謂三世無為及不可說法藏。彼所立我不可說。為有為三世及無為非世。故名非有為非無為。如是名為少有所說。今破彼計。故言設離有為無為少有所說常住真我其相亦爾墮名字故亦非實有。或可此文遮彼轉計未必有執。又智度論第二卷云。一切諸法略有三種一者有為法二者無為法三者不可說法。
  然非無事而有所說。
  自下第二釋通伏難示正道理。謂外疑難若有為法即非有為及無為者如來說言有為無為應無有事。事者體事。(解節經云大師說教可無義不。深密經云不空說事。)於中有三初標宗總答。次菩薩反詰。後菩薩正說。此即第一標宗總答。謂佛所說有為無為者雖無真實。有為之法然非無事而有所說。
  何等為事。
  第二菩薩反詰。
  謂諸聖者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正等覺。即於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覺故假立名相謂之有為。
  第三菩薩正說。非無有事而有所說。所言聖者。俱舍論云聖謂已有無漏聖道遠諸惡法故名為聖。正理論云聖謂離縛或遠眾惡或善所趣故名為聖。成實論云能具泥恆故名為聖。瑜伽論云是善是無漏故名為聖。言智見者。智是決斷義。見是推求義。謂無漏聖慧決斷推求故名聖智見也。智見二種合說意者。如智度論二十六云。問曰解脫知見但言知即得何以復言見。答曰知見合說事得牢固譬如二繩合為一繩則得堅牢。廣說如彼。若依世親般若論意現量聖智名為知見。若唯說知謂以比智知若但言見謂是肉眼等見。知簡眼見見簡比知故知見合說也。今說智見意同世親。問。此云智見彼說知見。如何以知證智。解云。五分法身名字新舊不同。依智度論大品經等名解脫知見。依顯揚等名解脫智見。又解節經名聖知聖見。今此經云聖智聖見。故知智見即知見也。然今釋此非無有事而有所說諸說不同。一真諦記云。若說並非實有大師所說皆無義耶。答由不可言體實有不可言體即真實義也。但有四義故不可言一在真觀無分別智能念真理爾時無有分別故不可言二出真觀心雖有言說不在真境故不可言三若言說決定不離人法及能取所取有為無為真理過此故不可言四者真理但是證至二量境界非是比信二量境界故不可言。此意說云非無實事。實事即是離言法性真如以為實事。為欲自他無分別智覺真如境是故假說有為以顯實事也。一云外疑非有為無為便無有事如何說言有為無為。又復疑云一切諸法皆離名言何須假說。故作此通。然非無事而有所說。離言緣生法依此自覺故非無事。為令他覺故須假說。一云外疑既無有為無為便無有法有何利事而說有為。故作此答非無有事。事略有三一自覺事二覺他事三者為令他覺起言說事。一一事中皆有多義不可具說。
  自下第二釋無為無二相於中有二初歷三相後然非無事下釋伏難示正道理。前中有三初遮無為相次善男子下遮有為相後設離下遮非無為非有為相。此即第一遮無為相於中有三初明無為是假說次依佛假說執為實有後辨非實結非無為。
  善男子。言無為者亦是本師假施設句。
  此即初也。於中有二釋準上應知。
  若是本師假施設句即是遍計所集言辭所說。
  此即第二依佛假說執為實有。
  若是遍計所集言辭所說即是究竟種種遍計言辭所說不成實故非是無為。
  第三辨非實有結非無為。
  善男子。言有為者亦墮言辭。
  第二遮有為相準上應知。
  設離無為有為少有所說其相亦爾。
  第三遮非無為有為相。
  然非無事而有所說。
  第二釋通伏難示正道理於中有三。初標宗總答。次反詰後正說。此即初也。
  何等為事。
  第二反詰。
  謂諸聖者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正等覺。即於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覺故假立名相謂之無為。
  此即第三菩薩正釋。文有兩節。初明諸聖離名言故取正等覺。後即於下為令他故假立名相。若具分別準上可知。
  自下第五重徵假說於中有二。初徵問由序後正徵問。
  爾時如理請問菩薩摩訶薩復問解甚深義密意菩薩訶薩言。
  此即第一辯問答者以為由序。
  最勝子。如何此事彼諸聖者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正等覺即於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覺故。假立名相或謂有為或謂無為。
  此即第二正設徵問。雖已廣說而未能了其喻何等。解節經文脫此徵問。釋家謬也。或可意存略故。自下第六舉喻重說。於中有二初明說之由序後依徵廣說。
  解甚深義密意菩薩謂如理請問菩薩曰。
  此即初也。
  自下第二依徵廣說。於中有三初舉喻重說次如是若有下舉法同喻後如是善男子下結通外難。前中有三初幻師幻事喻次若諸眾生下愚者執實喻後若有眾生下悟者覺妄喻。
  善男子。如善幻師或彼弟子住四衢道積集草葉木瓦礫等現作種種幻化事業。
  此即第一幻師幻事喻也。於中有二初總明幻事後所謂下別明幻事。前中有四一明幻師二顯幻處三辨幻所依四總明幻事。然此喻文意趣難了。故今先述真諦師說後依諸教釋此經文。真諦記云。說喻意者此譬眾生由妄顛倒種種分別久在生死受諸苦報不知幻本及不可言無二真如執為實有。聖人明了識此非真。凡夫不知幻本由有無知未得聖慧故。聖人了知幻本及無二不可言體由斷無知得聖道故。幻師譬聰明凡夫即是外道。幻弟子譬愚癡凡夫即是闡提。又幻師喻煩惱弟子喻業由惑起業故。又幻師譬因弟子譬果。於四衢道者譬三界及無漏界四種生死。或譬根麈我識四種境界。若依真諦金光明記。幻師即是阿賴耶識無始已來能造虛妄。幻弟子者喻七識也。微細妄法賴耶所造。中即陀那。麤者六識所造。又見惑為師愛惑為弟子。又心煩惱為師皮肉惑弟子。四衢道者喻四諦之理。今依諸教釋此經者。所言幻師有其四釋。一十住婆沙以業為師。二瑜伽六十惑業為師。三梁攝大乘唐攝大乘及大品經菩薩為師。四瑜伽八十四八識為師。言四衢道者有其三釋。一增一阿含及雜阿含十五卷云四諦為四衢。二雜阿含第二十等說四念處為四衢道。三瑜伽八十四以四識住為四衢道也。言積集草葉木瓦礫等者辨幻所依。謂喻諸種子積集在本識中也。或可三種熏習在賴耶中草葉細軟譬於善種木石等麤強喻諸惡種也。言現作種種幻化事業者總明幻事。由草葉等諸幻事起由善惡種生諸果也。
  所謂象身馬身車身步身末尼真珠瑠璃螺貝璧玉珊瑚種種財穀庫藏等身。
  第二別明幻事。謂上總標現作種種幻化事業而不別釋故今別釋。真諦釋云。四兵譬因緣珠等喻果。由四兵故能為珠等。或可四兵喻有情類。末尼等者喻非情類。總釋意云。賴耶幻師七識弟子住四識住積集種種名言等種而生三界五趣四生情非情等種種諸果。地前迷者執有真實有為無為種種諸法。地上悟者覺知如幻無實諸法。而諸教中說業為幻師四聖諦等為四衢者。凡論幻師有其三種。一能造幻故名為幻師即惑業等。二者如幻故名為幻師即是菩薩。三造幻主故名為幻師即八識也。今依第三。或可亦取惑業。或可通說三種。義亦無失也。其四衢道亦有三義。一除惑四道即是四諦。二初學所觀道即四念處。三幻主所住道即四識住。今依第三。或可通取義亦無失。
  若諸眾生愚癡頑鈍惡慧種類無所知曉。
  自下第二愚者執實喻。於中有五一明能執人二顯所執境三正辨起執四依執起說五勸彼重觀。此即第一明能執人。謂諸愚夫五蘊假者。真諦記云。愚癡凡夫者嬰兒凡夫即是闡提。惡慧種類者聰明凡夫即是外道能起見者。今解愚癡者出無明體。頑鈍者顯癡用也。此即起執本也。惡慧出執體性即是諸見。無所知曉者惡慧用也。此明由癡執為實有有為無為也。
  於草葉木瓦礫等上諸幻化事。
  第二辨所執境。謂草葉等喻善惡業。諸幻化事喻業所感或識所變種種諸事。
  見已聞已作如是念此所見者實有象身實有馬身車身步身末尼真珠瑠璃螺貝璧玉珊瑚種種財穀庫藏等身。
  第三正明起執。謂由無明起分別見執實有象等。真諦記云。見已者謂自見即是幻師喻聰明凡夫。聞已謂從他聞即是弟子喻愚癡凡夫。
  如其所見如其所聞堅固執著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愚妄。
  第四因執起說。謂不知幻故執為實有。餘人云不是實者皆是愚人及以妄語。
  彼於後時應更觀察。
  第五勸彼更觀。由彼頑鈍不知是幻執為實有。於後幻滅更審觀察乃知非實。
  若有眾生非愚非鈍善慧種類有所知曉。
  自下第三悟者覺妄喻。有其五段翻上應知。一能悟人二所悟境三正明覺悟四因悟起說五勸不重觀。此即第一明能悟人文有三節。一若有眾生者辨能悟人謂地前菩薩。或可地上菩薩五蘊假者。二非愚非鈍者起悟近緣。謂無癡善根。三善慧種類有所知曉者正明悟體以慧為性。此喻地前加行位中分證能取所取空性。或可地上了知勝義無二之理名知曉也。
  於草葉木瓦礫等上諸幻化事。
  第二明所悟境。如文可知。
  見已聞已作如是念此所見者無實象身無實馬身車身步身末尼真珠瑠璃螺貝璧玉珊瑚種種財穀庫藏等身。
  第三正明覺悟於中有二初明實境非有後然有下明假境非無。此即第一實境非有。如文可知。
  然有幻狀迷惑眼事。於中發起大象身想或大象身差別之想乃至發起種種財庫藏等想或彼種類差別之想。
  第二明假境非無文有二節。初言然有幻狀迷惑眼事者正明似境非無。後於中下示迷惑之相。此即初也。然此幻狀諸宗不同。薩婆多宗順正理云如變化色由定力故雖是化色而是實色是眼識境。如是由幻術力似幻相起能發眼識。彼宗自說一切諸心皆緣有境。依經部宗幻象馬等皆無有體緣幻之心緣無境起。故知彼宗緣無亦生心也。今依大乘自有兩說。一依龍猛宗。意同經部緣無亦得生心。故智度論云五識皆不可誑。故知彼宗眼等五識唯緣實境。第六意識容許緣無。依彌勒宗無實象等而有似象相分現前用此影像色為所緣境。又此幻象喻自有二義。一依大般若等幻等十喻喻於空義。二依阿毗達磨經及攝大乘八喻顯依他似有非實。此經亦爾用似義喻依他起。言於中發起大象身想等者示迷惑相。於中有二。初大象身想者迷象自性總辨象體名為自相。於中大小或青白等名差別相。是故迷者起二種想。言乃至等者類釋馬等總別二想準上應知。
  不如所見不如所聞堅固執著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愚妄。為欲表知如是義故亦於此中隨起言說。
  第四因悟起說有其二義。一由智力悟境非實不起實言。二為欲下由智力故悟境是假隨起言說。
  彼於後時不須觀察。
  第五勸不重觀。謂由智力如實知故。
  如是若有眾生是愚夫類是異生類未得諸聖出世間慧。
  自下第二舉法同喻於中有二初明迷者執實後若有下辨悟者覺妄。前中有五一明能執人二明於境不了三正明起執四因執起說五勸彼重觀。此即第一合能執人。言如是者舉法如喻故言如是。此能執人有其三名。一名眾生二名愚夫三名異生。言眾生者略有二義。一者眾多法生故名眾生。故智度論第三十云言眾生者於五眾十二入十八界六眾十二緣等眾多法中假名眾生。大乘同性經證契經梁攝論第十四大意亦同。二者受多生故名曰眾生。故般若燈論云謂有情者數數受生故名眾生。又真諦般若疏云以前生後生生不絕故名眾生。若爾亦有前後滅義應名眾滅。答非一例生成眾生滅非成故。廣說如彼。言愚夫者。愚謂愚癡夫謂士夫有愚之夫故名愚夫。若依廣百論愚夫即是異生。故彼論云諸異生者說名愚夫。又第一云隨所有見皆無諦實智不清白故名愚夫。言異生者。依大婆沙四十五云問何名異生。答一切聖者皆名同生此異於彼故名異生。問若爾聖者異異生故應名異生。答一切聖者同會真理同見同欲故名同生異生不爾可厭賤故立異生名不應為難。大德說曰異於正法及毗奈耶而受生故名為異生。廣說如彼。此意說云。諸異生類未得三乘無漏聖道或可未得初地已上諸聖道故起實有執。
  於一切法離言法性不能了知。
  第二於境不了。言於一切法離言法性者即是一切有為無為諸法自相離名言故。或可有為無為無二真如名為離言於此法性不能了知。
  彼於一切有為無為見已聞已作如是念此所得者決定實有有為無為。
  第三正明起執。謂諸愚夫以不了知法性理故於有為等執為實有如執象等。
  如其所見如其所聞堅固執著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癡妄。
  第四隨執起說。準上應知。
  彼於後時應更觀察。
  第五勸彼重觀。以未能覺非實義故。
  若有眾生非愚夫類已見聖諦已得諸聖出世間慧。
  自下第二辨其悟者覺境非實。於中有五一明悟人二明覺境三明覺相四明起說五勸不重觀。此即第一明能悟人。言若有眾生非愚夫類者簡異地前愚夫異生。已見聖諦已得諸聖出世間慧者正出覺體。已見勝義真如聖諦。或可已見四諦真如。已得諸聖出世間慧者即是正體後得無漏聖智。依成唯識二復次釋出世間智唯是正體。初約一義後明二義。故第九云斷世間故名出世間。二取隨眠是世間本。唯此能斷獨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義立謂體無漏及證真如。此智具斯二種義故獨名出世。餘智則不然。即十地中無分別智。
  於一切法離言法性如實了知。
  第二如實覺境。已得出世無漏智故。
  彼於一切有為無為見已聞已作如是念此所得者決定無實有為無為。
  第三正明覺悟。於中有二初覺實境非有後然有下悟假境非無。此即初也。若依真諦師如前所說三種義故一切有為及無為法皆非實有。若依大唐三藏約此執性以顯非實。
  然有分別所起行相猶如幻事迷惑覺慧於中發起為無為想或為無為差別之想。
  第二明假境非無文有兩節。初明假境非無後於中下明其假境自性差別。言行相者。行謂見分能緣行解。相即相分。有為無為此明依他相分所攝有為無為假有非無猶如幻事。後於中發起等者明其假境自性差別二種相也。言為無為想者出自性想緣自性故。或謂為無為差別之想者辨差別想緣差別故。
  不如所見不如所聞堅固執著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癡妄。為欲表知如是義故亦於此中隨起言說。
  第四依境起說。準上應知。
  彼於後時不須觀察。
  第五勸不重觀。已了知故。
  如是善男子。彼諸聖者於此事中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正等覺。即於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覺故假立名相謂之有為謂之無為。
  此即第三結通外難。難及通意尋上可知。
  解深密經疏卷第六

  解深密經疏卷第七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就無二相文別有二初長行廣釋後以頌略說。廣釋已訖。自下第二以頌略說。於中有二初總標頌意後以頌正說。
  爾時解甚深義密意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日。
  此即初也。密意菩薩為欲重宣無二義故說此頌也。言重宣者。真諦釋云有其四句。一義重文不重如說瞿名目九義等。二文重義不重如說帝釋有千名等。三文義俱不重如說人天等。四文義俱重如以結頌重頌前義。今依第四故說重言。舊人相傳但說三句略下不說。此第三一句。又釋十二部經頌有二種一者應頌二者諷頌。故雜集論第十一云應頌者即諸經中或以頌重頌又不了義經應更頌釋故名應頌。諷頌者謂諸經中以句宣說或以二句或三或四或五或六。今依應頌故說重言。所言頌者。深密解節皆說偈言。舊來諸師自有兩釋。一云偈者梵音伽陀此云重頌而翻譯者為存略故。或音訛故但言偈也。一云偈者此即漢語竭也盡也四句成頌攝義同盡故言偈也。不爾梵音

回頂端  內容 [第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