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經疏卷第十六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自下第五釋密意教意解差別。於中有三。初略標依教意解差別。次善男子下廣辨依教意解不同後善男子如是已下總結依教意解差別。
復次勝義生。如是於我善說善制法毗奈耶最極清淨意樂所說善教法中諸有情類意解種種差別可得。
此即初也。釋此經文自有三釋。一云善說即三藏中素怛纜藏。善制法者是達摩藏。毗柰耶者即毗柰耶。一云善說即是三中素怛纜藏阿毗達摩。善制法毗柰耶者即毗柰耶。一云善說善制法者通舉三藏如來善說善制法故。毗柰耶者此云調伏三藏皆有調惡之用名毗柰耶。又亦名滅三藏皆有滅惡之義故。無性攝論云或一切善能滅眾惡名毗柰耶。言善說善制者。瑜伽八十三云道理所攝故任持勝德故文義巧妙故。謂文句善圓滿故故名善說。制立一切所應學處故名善制。法毗柰耶者。瑜伽九十八云八聖道支會正理故說名為法。能滅一切諸煩惱故名毗柰耶。最極清淨意樂所說者辨能說者說法意樂。然說法意樂諸說不同。若依龍猛說法有二一生死人說法必依尋伺二法身菩薩說法不依尋伺。故智度論第十七云復次爾時菩薩常入禪定攝心不動不生覺觀亦能為十方一切眾生以無量音聲說法而度脫之是名禪波羅蜜。問。如經中說先有覺觀思惟然後能說法。入禪定中無語覺觀不應得說法汝今云何言禪定中不生覺觀而為眾生說法。答曰。生死人入禪定先以語覺觀然後說法。法身菩薩離生死身知一切諸法常住如禪定相不見有亂法身菩薩變化無量身為眾生說法而菩薩心無所分別。如阿修羅琴常自出聲隨意而作無人彈者。此亦無散心亦無攝心是福德報生故隨人意出聲。法身菩薩如是無所分別亦無散心亦無說法相是無量福德禪定智慧因緣故是法身菩薩種種法音隨應而出。廣說如彼。無有尋伺說法眾中如來最勝故言最極清淨意樂所說。若依親光八地已上皆無尋伺而能說法。彼說尋伺唯有漏故。無有尋伺說法眾中如來最勝故言最極清淨意樂所說。依護法宗。金剛已還諸菩薩眾為他說法必假尋伺。於藥病等未遍知故。由此道理八地已上無漏尋伺亦能說法。於佛果位已究竟故無功用說不假尋伺而能說法。故成唯識第七卷云未究竟位於藥病等未遍知故後得智中為他說法必假尋伺非如佛地無功用說。是故說言最極清淨意樂所說。問。十地菩薩依尋伺說。智度所說如何會釋。答。論者意異不可會釋。如智度說尋伺俱起。彌勒等宗必不俱起。如是等異其例非一故不須會。問。依護法宗十地已還皆依尋伺。金剛喻定是第四定既無尋伺應不說法。答。雖無第四靜慮尋伺而由上起下地尋伺於等覺位亦得說法。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亦準此釋。言善教法中者是所說教。瑜伽九十四云。由四種相應知世尊所說聖教名善說法。一能趣寂靜能令證得有餘依涅槃界故二能般涅槃能令證得無餘依涅槃界故三能趣菩提能令證得聲聞獨覺無上正等三菩提故四善逝分別最極究竟現量所顯無上大師所開示故。具上諸義故言善教法中。言諸有情類意解種種差別可得者。此即正明意解不同。有其四種一信解教義二唯信教義三信教不信義四教義俱不信。故言種種。如後當釋。
自下第二廣釋依教意解不同。於中有二。初舉所依教後於是經下正釋有情意解不同。前中有二。初明教所依理後由深密意下明依理說教。
善男子。如來但依如是三種無自性性。
此即初也。謂依所說三無自性於不了義隱密相教為所依止。
由深密意。於所宣說不了義經以隱密相說諸法要。謂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此即第二依理說教。文有三節。初說教之意次辨教隱密後正示密教。言由深密意者說教之意。謂能證知三種無性甚深密意。言於所宣說不了義經以隱密相說諸法要者辨教隱密。諸謂聖教隱顯不同。今於此中隱有說無故言隱密。言法要者要謂要略。此中意者。由深密意於不了經依三性以隱密相說一切法無自性等諸法要言。言謂一切法皆無自性等者此即第三正示密教。如前廣說。
自下第二正明有情意解不同。於中有四一五事具足信解人二五事不具能信人三生信隨言執著人四五事全無不信人。然此四人種善根等五事多少分成六人。一五事具足二有四闕一三有三闕二四有二闕三五有一闕四六五事全無。此即初也。於中有二。初明成就五事。後彼若下聞教解悟。
於是經中若諸有情已種上品善根已清淨諸障已成熟相續已多修勝解已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
此即初也。
彼若聽聞如是法已於我甚深密意言說如實解了。
自下第二聞教解了。於中有二初明聞教解了後於如是下解了勝利。此即初也。謂聞法已於佛所說密意言說所顯法義如實解了。
於如是法深生信解。於如是義以無倒慧如實通達。於此通達善修習故。速疾能證最極究竟。
自下第二解了勝利。於中有二初明解了法義勝利後亦於下信佛勝利。此即初也。文有兩節。初於法信解。後於義信解。就信義中文復三節。初於見道如實通達。次修習位依此通達能善修習。後於究竟速疾能證菩提涅槃。
亦於我所深生淨信。知是如來應正等覺於一切法現正等覺。
自下第二信佛勝利。
自下第二五事不具能信人。於中有二初明不具五事後能生信心。
若諸有情已種上品善根已清淨諸障已成熟相續已多修習勝解未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
此即初也。此明行人雖不具五由成四事而能生信。四事差別如前已說。
其性質直是質直類。雖無力能思擇廢立而不安住自見取中。
自下第二明能生信心。於中有三。初明不住自見能生信心。次於此經下由生信心故自輕而住。後於此經下由自輕故能修福智。前中有三。初明不住自見次辨聞教生信後顯其信相。此即初也。性質直者謂即是信。故維摩云直心是道場。言直心者即是信心。智度論云佛法海中信能入故。故知質直即是信心。此意說云。性質直故雖無慧力簡擇聖教是非道理而不安住自見取中。更復進求了義經故如是於餘不了義經不如真文而生執著。
彼若聽聞如是法已於我甚深秘密言說雖無力能如實解了。然於此法能生勝解發清淨信。
自下第二明聞教生信。由彼不住自見取故彼聞法已雖無力能解了言說然於此教而發信心。
信此經典是如來說。是其甚深。顯現甚深。空性相應。難見難悟。不可尋思非諸尋思所行境界。微細詳審聰明智者之所解了。
自下第三顯其信相。謂信此經具六義故是其甚深。一信此經典等者謂信此經是佛說故是其甚深。二顯現甚深者謂此經典分明顯現甚深義故名顯現甚深。三空性相應者謂此聖教詮空性故與空相稱故名空性相應。四難見難悟者謂此經典凡夫不能見二乘不能悟。又解凡夫二乘皆不見悟故名難見難悟。五不可尋思等者謂此聖教超尋思境故不可尋思也。尋思即是三界有漏心心所法。或可尋思即不定中尋伺二法。六微細等者謂此聖教地上菩薩微細詳審聰明智者所解了也。
於此經典所說義中自輕而住。作如是言諸佛菩提為最甚深諸法法性亦最甚深。唯佛如來能善了達非是我等所能解了。
自下第二由生信故自輕而住。於中有二初於所說義自輕而住後於能說教自輕而住。此即初也。於此經所說義中自輕己智不能解了。便作是言諸佛所有能證菩提真俗二智為最甚深所證諸法真俗二性亦最甚深遠離所取能取性故。唯佛如來而能了達非我少智之所能知。如婆沙說諸法性相甚深微妙唯一切智乃可窮盡。又勝鬘云若善男子於諸深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知。有如是等諸教非一。
諸佛如來為彼種種勝解有情轉正法教諸佛如來無邊智見。我等智見猶如牛跡。
此即第二約能說教自輕而住。然諸如來隨所攝受有情意樂轉正法教能說智無量無邊。我等智見比佛智見猶如牛跡等於大海。深密經云。以諸如來無邊智慧所知如海而我知見如牛跡水。
於此經典雖能恭敬為他宣說書寫護持披閱流布殷重供養受誦溫習。然由未能以其修相發起加行。
此即第三由自輕故能生福智。於中有二初由自輕故未能通達後未通達故更修福智。前中有二先釋後結。此即初也。謂彼菩薩以自輕故於此經典起恭敬等十種法行。然由未能以其修相發起福智二各加行。
十法行者諸教不同。依大般若五百七十三但列其名而不解釋。故彼經云佛告阿難受持此經有十法行一者書寫二者供養三者施他四者諦聽五者披讀六者受持七者廣說八者諷誦九者思惟十者修習。大般若第四百及四百二十七莊嚴論第十三勝天王第七無上依經第二亦但列名。瑜伽七十四辨中邊論第三顯揚第二如是等教。廣釋雖有前後次第不同而義無異。故顯揚云。一於菩薩藏法若多若少尊重恭敬書持法行。二若劣若勝諸供養具供養法行。三若自書已由矜愍心施他法行。四若他發意恭敬尊重以微妙聲宣揚闡讚由宗仰故諦聽法行。五發淨信解恭敬重心披讀法行。六為欲修習法隨法行從師受已諷誦法行。七既諷誦已為堅持故以廣妙音溫習法行。八悲愍他故傳授與彼隨其廣略開演法行。九獨處閒靜極善研尋稱理觀察思惟法行。十如所思惟修行奢摩他毗缽舍那為欲趣入乃至為令諸所求義成就法行。莊嚴十三與此稍異。故彼論云一書寫二供養三流傳四聽受五轉讀六教他七習誦八解說九思擇十修習。解云。彼論與顯揚義不同者。於顯揚等第六諷誦第七溫習合為習誦以為第七。更加教他即為第六。於餘教中皆無此義。然彼論意為他略說名為教他為他廣說名為解脫。餘教意者若略若廣皆為他說即合為一。故不相違。今依此經亦同般若俱十法行。然此文中有其七種。一為他宣說即是廣說。二書寫護持即是書寫或可護持即是一行。三者披閱即是披讀。四者流布即是施他。五殷重供養即是供養。六者受誦即是諷誦或是受持。七者溫習是即受持或是諷誦而無聽聞思惟修習。此品下文具有其八種。一聞已信解二書寫護持三供養四流布五受誦六溫習七如理思惟八以其修相發起加行。而無廣說披讀二種。如下第七地波羅蜜多品中但云十種法行而不引名。智度論五十六雖不具足略釋其相。依瑜伽論此十法行能生三道。故七十四云問如是十種法行幾是能生廣大福德道。答一切。問幾是加行道。答一謂第九。問幾是淨障道。答一謂第十。若廣分別如梁攝論第十舊中邊第二新中邊第三瑜伽七十四。
是故於我甚深密意所說言辭不能通達。
此第二結。由彼未能起加行故於我甚深所說言辭不能通達。
由此因緣彼諸有情亦能增長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於後相續未成熟者亦能成熟。
此即第二未通達故更修福智。謂此菩薩未能修習二加行故不能通達密意言辭。由此十行因緣力故便能修習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於後身中所未成熟皆能成熟。今言成熟於一一位所修具足名為成熟非五事相續成熟。或可利他令他成熟。又云由此因緣等者。就生信中文別有二初廣釋生信後總結信用。上來廣釋生信。此即第二總結可知。
自下第三生信隨言執著人。於中有二初明師計後辨弟子。前中有二初對前辨異後明如言起執。
若諸有情廣說乃至未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性非質直非質直類。雖有力能思擇廢立而復安住自見取中。
此即初也。文有四節。一五事有無二質非質直三有力無力四安立不安立自見取中。言廣說等者。然釋此文自有四說。一云此中唯取總闕五事。故深密云不種善根乃至不能成就福智。然與第四有差別云此中信法不信義第四法義俱不信也。一云此中總有三人。一有初一闕四二有初二闕三三有初三闕二。一云此中總有四人。於前三中更加有初四闕一。而與第二異者彼第二人其性質直此第三人性非質直。一云此中總有五人。於前四中更加五事俱闕而與第二第四人異。準前應釋。雖有四釋第四為正。順文相故。言而復安住自見取中者。更不進求了義大乘恆執如言不了教故。故雜集論第十二云。復次何緣一分眾生於方廣分廣大甚深雖生信解而不得出離耶。答由深安住自見取故常堅執著如言義故。深安住自見取者更不進求了義經故常堅執著如言義者恆堅封執不了義經故。如聞一切法畢竟無自性言故便撥一切諸法性相皆無所有。如是於餘不了義經堅執如言義亦爾。是故雖信大乘而不得出離以大乘經由種種意說故。
彼若聽聞如是法已於我甚深密意言說不能如實解了。
自下第二如言起執。於中有二初明如言執後由此已下顯執過失。前中有二初聞而不了後信而執著。此即初也。謂彼菩薩聞此教已性非質直住自見故於我甚深密意教中不能如實解了密言。
於如是法雖生信解然於其義隨言執著。
第二信而執著。於中有二。初正明執著後顯執著相。此初即也。於密意教雖生信解由不了故如言執著。
謂一切法決定皆無自性決定不生不滅決定本來寂靜決定自性涅槃。
此即第二顯執著相。據實道理於此經中有其四句。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準上經文通約三種無自性說即用三性以為自性。二無生無滅三本來寂靜四自性涅槃此之三句準上經文唯約二種無自性性。謂相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依廣百論等四句總依初無性說。集論雜集四句皆通三無性說。如前分別。然佛密意不了教中但言諸法皆無自性。乃至復云自性涅槃。然彼安住自見取人不解如來密意趣故雖生信解如言起執謂一切法決定無性乃至決定自性涅槃。然彼執人諸教不同。依智度論第十八卷。有三邪見一破果不破因二因果俱破不破一切法三破一切法皆無所有。即依第三是惡取人。廣如彼說。依勝鬘經即說名為習諸外道。若依集論第六雜集十二皆言若諸菩薩隨言取義不如正理思擇法故。廣如彼釋。今依此經但言有情亦不說名菩薩外道。準義即同集論等說。雖闕第五福智資糧而具前四善根等故。
由此因緣於一切法獲得無見及無相見。
自下第二顯執過失。於中有二初正顯執失後雖於下釋通伏難。前中有五一略標二失二由得下辨二失相三外人徵詰四依徵廣釋五釋已總結。此即初也。由此執著為因緣故於一切法獲得二見一者無見二無相見。然此二見自有兩釋。一云無見者撥無依他及圓成實。無相見者撥無所執如名言相。一云無見者即大法鏡經二十八不正見中第一相見。無相見者即次三見謂損減施設見損減分別見損減真實見。故雜集論第十二卷釋彼經云。言相見者謂聞大乘經中所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等言。不善密意但隨此言義便生勝解謂佛所說一切諸法定無自性定無生等執著如是無性等相是名相見。執著如是無性相時便謗三性於此三性起誹謗行即次三見謂損減施設見損減分別見損減真實見。廣如彼釋。彼與此經名差別者。彼據執著無性等相名為相見。此就行解執有為無名為無見。彼據損減三性理故名損減見。此據撥無三性相故名無相見。
由得無見無相見故。撥一切相皆是無相。誹撥諸法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
此即第二釋二失相。然釋此文亦有兩解。一云由得無見無相見故者雙牒二見。撥一切相皆是無相者總顯二見所成過失謂撥一切三種性相皆是無相。誹撥諸法者別顯撥三相失。一云由得無見無相見故者雙牒二見。撥一切相皆是無相者別顯無見。誹撥諸法等者別釋無相見。
何以故。
此第三徵。徵有二意。一云何以先無依他圓成後無所執。一云前二性有可說撥無後所執無撥無何失。
由有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故遍計所執相方可施設。
自下第四依徵廣釋。於中有二初先信三性施設次第後依次第以答外徵。此即初也。如上所說由諸有情於二性上增益所執故立三種無自性。此亦同彼所說次第。
若於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見為無相。彼亦誹撥遍計所執相。
此即第二依前次第以答外徵。若依後徵文有二節。初明依二性故雖無實性而隨執情假施設有。後明隨情施設有故執彼為無亦成誹撥。由斯理故瑜伽七十四云。問若無遍計所執自性當有何過。答於依他起自性中應無名言無名言執。此若無者應不可知雜染清淨。依佛性論三自性中皆有損減增益二謗。
是故說彼誹撥三相。
第五總結可知此經所說誹撥三相即諸經等惡取空也。
說惡取空聖教非一。寶積經云。如是迦葉寧起我見積若須彌非以空見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諸見以空得解脫若起空見則不可除。譬如迦葉醫師授藥令病擾動是藥在內而不出者於意云何如是病人寧復差不。不也世尊是藥不出其病轉增。如是迦葉一切諸見唯空能滅若起空見則不可除。無上依輕第一卷云。復有增上慢人在正法中觀空生於有無二見是真空者直向無上菩提一道淨解脫門如來顯了開示正說。於中生空見我說不可治。阿難若有人執我見如須彌山大我不驚怪亦不毀呰增上慢人執著空見如一毛髦髮作十六分我不許可。依此等經自有兩說。若清辨等依龍猛宗說空有者。依世俗諦有空不空。依勝義無法不空。若執著空名惡取空。故般若鐙論第八卷云。論者言若第一義中有陰等者除此有物立於空法。而第一義中實無一法是不空者。如偈曰若一法不空觀此故有空無一法不空何處空可得。釋曰空不空者於世諦中依止法體如是分別。此義云何。如有舍宅有人住故名舍不空人不住故則名舍空。今第一義中無一法不空何處得有空法可得。已說善取空。當說惡取空。又如偈曰如來說空法為出離諸見諸有見空者說彼不可治。釋曰云何名見空者謂執著於空言有此空。此執著空有何過失。如來說彼空見眾生不可療治。此義云何。如服下藥動作諸病而復不泄反成重病。如是說空法為捨諸惡見若還執空者說彼不可治。以是義故捨空無過。解云。惡取空者如瑜伽師所立空理以為真理名惡取空。故般若鐙云。十七地論者言。如所分別自體無故分別體空。此諸法空真實是有。云何真實。不觀作者故。論者言汝此見者名著空見。外人言何故名我以為著空。論者言由一切法無體故空空非實法不應執著。廣說如彼。若護法等依彌勒宗說空有者。善取空者謂於依他所執性無即於此無我性有如是有無總說為空。惡取空者於依他上所執性無及於依他圓成性有俱不信受而作此執一切諸法都無所有是惡取空。故善戒經第二卷云。有二種人遠離佛法非佛弟子永失佛法一者說色乃至涅槃有真實性(所執性也。)二者不信世流布性。(依他性故。)如是二人不任受持菩薩禁戒如其受者受者不得師則有罪。何故不得誹謗實法著非法故。菩薩戒者非口所得心口和合然後乃獲。復言若有說言大乘經中一切法空亦得大罪。不能善解大乘經義生憍慢心言我善解。隨其自心妄想思惟為人廣說亦得大罪。若言一切諸法性無云何得有流布於世亦得大罪。何以故謗一切法者即是外道富蘭那等真弟子也。富蘭那謂諸法性無而佛法中亦有亦無。若有人說一切法空當知是人不中共住共語論議布薩說戒。若與共住乃至說戒則得大罪何以故不解空義故。乃至彼云云何正解。如色。說色乃至涅槃分別無有種種相性是名色空。以色真實流布於世是名不空。以是義故說色一法亦有亦無解是二故亦法亦空終不於中妄生計著是名真解空義。具說如彼。又瑜伽三十六云云何復名善取空者。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復由於此餘實是有即由餘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即實無倒。地持第二亦同此說。雜集第六云。空相者謂若於是處此非有由此理正觀為空若於是處餘是有由此理如實知有。是善入空性。如實者不顛倒義。顯揚十五云。空自相者非定有無非定有者謂於諸行中眾生自性及法自性畢竟無所有故。非定無者謂於此中眾生無我及法無我有實性故。佛性論第一云。二諦不可說有不可說無非有非無故。真諦不可說有不可說無者無人法故不可說有顯二空故不可說無。俗諦亦爾分別性故不可說有依他性故不可說無。復次真諦不定有無人法無不無二空有不有。俗諦亦爾分別性故非決定無依他性故非決定有。已說善取空。當說惡取空。瑜伽三十六云。云何名為惡取空者。謂有沙門或婆羅門由彼故空亦不信受。於此而空亦不信受。如是名為惡取空者。何以故。由彼故空彼實是無。於此而空此實是有。由此道理可說為空。若說一切都無所有何處何者何故名空亦不應言由此於此即說為空。是故名為惡取空者。又瑜伽七十五云。復次於大乘中或有一類惡取空故作如是言。由世俗故一切皆有由勝義故一切皆無應告彼言長老何者世俗何者勝義。如是問已。彼若答言若一切法皆無自性是名勝義。若於諸法無自性中自性可得是名世俗何以故無所有中建立世俗假設名言而起說故。應告彼曰汝何所欲名言世俗。為從因有自性可得為唯名言世俗說有。若名言世俗從因有者名言世俗從因而生而非是有不應道理。若唯名言世俗說有名言世俗無事而有不應道理。又應告言長老何緣諸可得者此無自性。如是問已。彼若答言顛倒事故。復應告言汝何所欲此顛倒事為有為無。若言有者說一切法由勝義故皆無自性不應道理。若言無者顛倒事故諸可得者此無自性不應道理。佛性第一亦同瑜伽。又彼論第二云。復次增上慢人取空為見是真空解脫門。約此空解脫門起於空執謂一切有無並皆是空。此空執者即無所有。無所有故因果二諦道理並失。執此空過故即墮邪無。是等執者由空而起故成邪執。一切邪執莫不由空故能滅除。此執既依空起故不可治。由此人故佛語迦葉若人起我見執如須須山大我亦許之何以故以可滅故。若此增上慢人所起空執猶如髮端四分之一我急呵責決定不許。廣百釋第六卷云。復次諸法真理何者是耶。謂一切法空無我理。若爾此理亦有過失。所以者何如有一類聞空無我謂法皆無誹撥一切因果正理乃至斷滅一切善根。此自見有過非空無我咎。由惡取空妄起邪見行諸惡行。空無我理心言不測非彼所證。愚夫聞說諸法皆空不知聖意便撥世俗因果亦無滅諸善法。此豈是空無我過失。聖說空教有何意耶。為遣一切虛妄有執。若爾亦應說諸法有為遣妄執諸法空故。實爾若有執諸法空如來亦說諸法是有。既為遣執說有說空諸法真理為空為有諸法真理非有非空分別戲論皆不能及。何緣聖說非虛妄耶。為除邪執故非虛妄。空有二教俱能除執何故如來多說空教。以諸有情多分執有生死多分從有執生是故如來為除有執滅生死苦多說空教。若空若有皆是教門何故前說空為真理。方便假說亦不相違。又此空言是遮非表。非唯空有亦復空空。遮遣執心令契諸法非有非空究竟真理。諸法真理實非空性空為門故假說為空。真理非空空為門者真理非有應有為門。隨機說門有亦無過然其門義順在於空。有有有等皆順執心空空空等皆違妄執。故有智者聞說空言應離一切有無等執。悟法真理非有非無。勿起有無分別戲論。
辨惡趣過失相者。如瑜伽論三十六說。故彼論云如有一類聞說難解大乘相應未極顯了密意趣義甚深經典。不能如實解所說義起不如理虛妄分別。由不巧便所引尋伺起如是見立如是論一切唯假是為真實若作是觀名為正觀。彼於虛假所依處所實有唯事撥為非有。是則一切虛假皆無何當得有一切唯假是為真實。由此道理彼於真實及以虛假二種俱謗都無所有。由謗真實及虛假故當知是名最極無者。如是無者一切有智同梵行者不應共語不應共住。如是無者能自敗壞亦壞世間。隨彼見者。世尊依彼密意說言寧如一類起我見者不如一類惡取空者。何以故起我見者唯於所知境界迷惑。不謗一切所知境界不由此因墮諸惡趣。於他求法求苦解脫不為虛誑不作稽留。於法於諦亦能建立。於諸學處不生慢緩。惡取空者。亦於所知境界迷惑。亦謗一切所知境界由此因故墮諸惡趣。於他求法求苦解脫能為虛誑亦作稽留。於法於諦不能建立。於諸學處極生慢緩。如是損減實有事者。於佛所說法毗柰耶甚為失壞。廣百論第六卷亦同瑜伽。故論云復次劣慧者前不應輒說空無我理增其惡見。所以者何。故次頌曰寧彼起我執非空無我見後兼向惡趣初唯背涅槃。論曰彼謂世間諸劣慧者。我執即是薩迦耶見其我所見亦帶我執故我執言亦攝彼見。我執雖復不稱正理而寧起彼過失輕故。空無我見雖稱正理然彼不能如實了達因斯誹撥諸法皆無過失重故寧彼不起。云何此二過失輕重。謂初我執唯背涅槃後惡取空兼向惡趣。彼劣慧者惡取空時尚厭善根況諸含識。彼由厭背善及世間斷滅善根損害舍識。非唯棄背清涼涅槃亦持自身之地獄火。起我見者無如是事。所以者何彼貪我樂欲我離苦不造眾廣修諸福脫諸惡趣不失人天但怖涅槃不證解脫。故契經說寧起我見如妙高山非惡取空增上慢者。若爾諸法空無我理鄰近險趣聖不應說。劣慧者前實不應說而勝慧者隨此修行獲大義利故須為說。
雖於我法起於法相而非義中起於義想。
自下第二釋通伏難。通二伏難即分為二。初通信法不應成過難。後通信法應具福智難。前中有二。初正通伏難後釋所由。此即初也。謂彼菩薩雖依我教起於教想非正義中起正義想雖能信教而成過失。
由於我法起法想故及非義中起義想故。於是法中持為是法於非義中持為是義。
此即第二釋其所由。由於我法起法想故於是法中信為正法。而於非義起義想故非正義中執為正義。
彼雖於法起信解故福德增長。然於非義起執著故退失智慧。智慧退故退失廣大無量善法。
此第二通信法應具福智難。謂外難云。此位菩薩四事具足聞教能信如何不具福智資糧。故作此通。彼難於法起淨信故福德增長於非義中起執著故退失智慧由退智故失無量善。
問。種姓菩薩有退以不。設爾。何失。若言退者樂廣莊嚴經如何會釋。經云性地菩薩若一時殺閻浮提眾生雖有此罪不墮地獄若殺四天下乃至三千大千眾生亦不墮地獄何以故此人曠劫修行多供養諸佛功德智慧善根純熟雖造重罪以福德大故罪即消滅不墮地獄。又無性攝大乘釋第七卷初無數劫云堅固心昇進雖遇惡友方便破壞終不棄捨大菩提心現世當來所修善法運運增長終不退減。世親第七亦同無性。若不退者地持經說性地菩薩墮地獄等如何會釋。解云。於此義中自有兩說。一龍樹宗種姓不退。是故寶鬘論中有人問龍樹云地持經說種姓菩薩墮阿毗地獄此義云何。龍樹答云雖有此言我不敢作如是說。何以故不增不減經中明性地菩薩畢竟不墮地獄同樂廣莊嚴。而地持等說言入者權恐地前菩薩令其生怖速證初地非其實入阿毗地獄。(此段引經如金剛仙說。)馬鳴菩薩起信論亦同上釋。故彼論云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信而懈怠者恐令勇猛故。二彌勒宗自有兩說。一云同龍樹宗。一云依本業經十住已上名種姓位。於十住中前六名退。第七不退。故知種姓亦有退義。又瑜伽論四十七云又諸菩薩勝解行位於菩薩修所作狹小所作有缺所作不定所得有退。又云解行菩薩或於一時於大菩提雖已發心而復退捨。善戒經第八地持第九亦同此說。又瑜伽三十七云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乃至猶往惡趣此盡第一無數劫邊際。善戒經第三地持第二亦同此說。然樂廣莊嚴經及攝大乘論言不退者從多分說而非盡理。
復有有情從他聽聞謂法為法非義為義。若隨其見彼即於法起於法想於非義中起於義想。執法為法非義為義。
自下第二明弟子計。於中有二。初別釋二計。後由是緣下總結二計。前中二計即分為二初依聞隨言執著人後不隨其見不信人。前中有二初明如言起執後顯執過失。此即初也。謂此有情從第三師聽聞所說隨其師見於法為法非義為義彼與本師無別異見。而差別者其第三師聽聞佛教此第四人從他傳聞與師同計。若準對法如前分別說第三師以為菩薩。依深密經說第三師名邪見人。故深密云復有眾生於彼邪見人邊聞法也。
由此因緣當知同彼退失善法。
此即第二顯執過失。同前第三失無量善。
若有有情不隨其見從彼欻聞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便生恐怖。
自下第二不隨其見不信人。於中有二初明聞教不信後由此下顯不信失。前中有三初聞教生怖次生邪解後因解起謗。此即初也。謂此有情從第三師聞彼所說而不隨其前師所見言一切法決定皆無自性等見。從彼欻聞一切諸法無性等言心生怖畏如何諸法無自性等因此於教亦生恐怖。有三種人於教生怖。如雜集論第十二云復次何緣一分眾生於方廣分廣大甚深不生勝解反懷怖畏耶。由遠離法性故未種善根故惡友所攝故。法性者謂菩薩種姓是彼自體故。由一分眾生無菩薩種姓故心性下劣於廣大甚深教不能勝解是故怖畏。又一分眾生雖有菩薩種姓而於大菩提未種正願等諸善根故於此不能勝解是故怖畏。又一分眾生雖已種善根而為誹謗大乘眾生惡友所攝故於此不能勝解是故怖畏。
生恐怖已作如是言此非佛語是魔所說。
此即第二因生邪解。謂生怖已因其怖畏便生邪解言是佛教定非佛說即作是言此非佛語是魔所說。
作此解已於是經典誹謗毀罵。
此即第三因解起謗。然慢法緣有其二種。或有四種。故大般若五百五十九云。具壽善現復白佛言彼愚癡人幾因緣故毀謗深法。佛言善現由二因緣一為邪魔之所扇惑二於深法不能信解。復次善現由四因緣毀謗深法一為惡友之所誘誑二為不能勸修善法三為懷惡喜求他過四為嫉妒自讚毀他。由具如是四因緣故彼愚癡人毀謗深法發起無邊極重惡業。又大般若三百七十四百三十五大品經十八智度論六十三諦法四緣大同前說。
由此因緣獲大衰損觸大業障。
此即第二顯不信失。謂由前說謗法因緣獲大衰損證大業障。
由是緣故我說若有於一切相起無相見於非義中宣說為義。
自下第二總結二計。於中有二初結前計後結後計。此即初也。由是從他聞法起執以為緣故。世尊自說於三性相起無相見非義之中宣說為義便成邪見。
是起廣大業障方便。由彼陷墜無量眾生令其獲得大業障故。
此即第二結後計也。如文可知。或如言起執文別有二。初廣釋如言起執後由是緣故下總結。雖有兩釋後解為勝。
自下第四安住自見不信人。於中有二初明不具五事後顯其不信。
善男子。若諸有情未種善根未清淨障未熟相續無多勝解未集福德智慧資糧性非質直非質直類雖有力能思擇廢立而常安住自見取中。
此即初也。文有二節。初明五事不具後辨三類差別。準前可知。
彼若聽聞如是法已不能如實解我甚深密意言說。亦於此法不生信解。
自下第二顯其不信。於中有五。一聞經不信二起二種想三生二種執四因生邪解五正明起謗。此即初也。謂由安住自見取故聞此密教不生信解。
於是法中起非法想。於是義中起非義想。
此第二釋起二種想。由前聞教不信解故於法義中起二邪想。
於是法中執為非法。於是義中執為非義。
此第三釋生二種執。由前二想起二執故也。
唱如是言此非佛語是魔所說。
此第四釋因生邪解。由於法義起二執故。以因此緣起斯邪解。
作此解已於是經典誹謗毀罵撥為虛偽。以無量門毀滅摧伏如是經典。
此第五釋正明起謗。於中有三初正明謗經次憎信經者後辨謗法緣。此即初也。
於諸信解此經典者起怨家想。
此第二釋憎信經人也。
彼先為諸業障所障。
此即第三辨謗法緣。謂三障中為業障故所以謗法。
由此因緣復為如是業障所障。如是業障初易施設乃至齊於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無有出期。
此即第二顯謗過失。謂由先世業障所障復為現在謗法業障之所覆障。如是業障初造時雖易施設。當受苦果逕於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無有出期。言俱胝那庾多者。如俱舍論第十二卷引經說云。有一無餘數始為一。十一為十。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洛叉。十洛叉為度洛叉。十度洛叉為俱胝。十俱胝為末陀。十末陀為阿庾多。十阿庾多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為那庾多。如是展轉滿六十數。具如彼說。或可初易施設者過去業障初所造故易可施設輕重之相。今謗法業受苦無窮難可分別。其謗法失具如大般若一百八十一法華第二等。
然上諸說有差別者。初之二人教義俱信。第三人中及二弟子合有三人。初之二人信教失義。後之一人修義失教。第四一人教義俱失。又四人中前之二人並是菩薩。而差別者初具五事後具四事。第三一人。依深密經五義俱無名為邪見。若依此經具有四事但言有情。依對法論及大品名為菩薩。所以如是諸教不同。
就意解不同文別有三初總標次別釋後總結。上來已釋二段文訖。
善男子。如是於我善說善制法毗柰耶最極清淨意樂所說善教法中有如是等諸有情類意解種種差別可得。
此即第三總結應知。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六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自下第五釋密意教意解差別。於中有三。初略標依教意解差別。次善男子下廣辨依教意解不同後善男子如是已下總結依教意解差別。
復次勝義生。如是於我善說善制法毗奈耶最極清淨意樂所說善教法中諸有情類意解種種差別可得。
此即初也。釋此經文自有三釋。一云善說即三藏中素怛纜藏。善制法者是達摩藏。毗柰耶者即毗柰耶。一云善說即是三中素怛纜藏阿毗達摩。善制法毗柰耶者即毗柰耶。一云善說善制法者通舉三藏如來善說善制法故。毗柰耶者此云調伏三藏皆有調惡之用名毗柰耶。又亦名滅三藏皆有滅惡之義故。無性攝論云或一切善能滅眾惡名毗柰耶。言善說善制者。瑜伽八十三云道理所攝故任持勝德故文義巧妙故。謂文句善圓滿故故名善說。制立一切所應學處故名善制。法毗柰耶者。瑜伽九十八云八聖道支會正理故說名為法。能滅一切諸煩惱故名毗柰耶。最極清淨意樂所說者辨能說者說法意樂。然說法意樂諸說不同。若依龍猛說法有二一生死人說法必依尋伺二法身菩薩說法不依尋伺。故智度論第十七云復次爾時菩薩常入禪定攝心不動不生覺觀亦能為十方一切眾生以無量音聲說法而度脫之是名禪波羅蜜。問。如經中說先有覺觀思惟然後能說法。入禪定中無語覺觀不應得說法汝今云何言禪定中不生覺觀而為眾生說法。答曰。生死人入禪定先以語覺觀然後說法。法身菩薩離生死身知一切諸法常住如禪定相不見有亂法身菩薩變化無量身為眾生說法而菩薩心無所分別。如阿修羅琴常自出聲隨意而作無人彈者。此亦無散心亦無攝心是福德報生故隨人意出聲。法身菩薩如是無所分別亦無散心亦無說法相是無量福德禪定智慧因緣故是法身菩薩種種法音隨應而出。廣說如彼。無有尋伺說法眾中如來最勝故言最極清淨意樂所說。若依親光八地已上皆無尋伺而能說法。彼說尋伺唯有漏故。無有尋伺說法眾中如來最勝故言最極清淨意樂所說。依護法宗。金剛已還諸菩薩眾為他說法必假尋伺。於藥病等未遍知故。由此道理八地已上無漏尋伺亦能說法。於佛果位已究竟故無功用說不假尋伺而能說法。故成唯識第七卷云未究竟位於藥病等未遍知故後得智中為他說法必假尋伺非如佛地無功用說。是故說言最極清淨意樂所說。問。十地菩薩依尋伺說。智度所說如何會釋。答。論者意異不可會釋。如智度說尋伺俱起。彌勒等宗必不俱起。如是等異其例非一故不須會。問。依護法宗十地已還皆依尋伺。金剛喻定是第四定既無尋伺應不說法。答。雖無第四靜慮尋伺而由上起下地尋伺於等覺位亦得說法。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亦準此釋。言善教法中者是所說教。瑜伽九十四云。由四種相應知世尊所說聖教名善說法。一能趣寂靜能令證得有餘依涅槃界故二能般涅槃能令證得無餘依涅槃界故三能趣菩提能令證得聲聞獨覺無上正等三菩提故四善逝分別最極究竟現量所顯無上大師所開示故。具上諸義故言善教法中。言諸有情類意解種種差別可得者。此即正明意解不同。有其四種一信解教義二唯信教義三信教不信義四教義俱不信。故言種種。如後當釋。
自下第二廣釋依教意解不同。於中有二。初舉所依教後於是經下正釋有情意解不同。前中有二。初明教所依理後由深密意下明依理說教。
善男子。如來但依如是三種無自性性。
此即初也。謂依所說三無自性於不了義隱密相教為所依止。
由深密意。於所宣說不了義經以隱密相說諸法要。謂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此即第二依理說教。文有三節。初說教之意次辨教隱密後正示密教。言由深密意者說教之意。謂能證知三種無性甚深密意。言於所宣說不了義經以隱密相說諸法要者辨教隱密。諸謂聖教隱顯不同。今於此中隱有說無故言隱密。言法要者要謂要略。此中意者。由深密意於不了經依三性以隱密相說一切法無自性等諸法要言。言謂一切法皆無自性等者此即第三正示密教。如前廣說。
自下第二正明有情意解不同。於中有四一五事具足信解人二五事不具能信人三生信隨言執著人四五事全無不信人。然此四人種善根等五事多少分成六人。一五事具足二有四闕一三有三闕二四有二闕三五有一闕四六五事全無。此即初也。於中有二。初明成就五事。後彼若下聞教解悟。
於是經中若諸有情已種上品善根已清淨諸障已成熟相續已多修勝解已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
此即初也。
彼若聽聞如是法已於我甚深密意言說如實解了。
自下第二聞教解了。於中有二初明聞教解了後於如是下解了勝利。此即初也。謂聞法已於佛所說密意言說所顯法義如實解了。
於如是法深生信解。於如是義以無倒慧如實通達。於此通達善修習故。速疾能證最極究竟。
自下第二解了勝利。於中有二初明解了法義勝利後亦於下信佛勝利。此即初也。文有兩節。初於法信解。後於義信解。就信義中文復三節。初於見道如實通達。次修習位依此通達能善修習。後於究竟速疾能證菩提涅槃。
亦於我所深生淨信。知是如來應正等覺於一切法現正等覺。
自下第二信佛勝利。
自下第二五事不具能信人。於中有二初明不具五事後能生信心。
若諸有情已種上品善根已清淨諸障已成熟相續已多修習勝解未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
此即初也。此明行人雖不具五由成四事而能生信。四事差別如前已說。
其性質直是質直類。雖無力能思擇廢立而不安住自見取中。
自下第二明能生信心。於中有三。初明不住自見能生信心。次於此經下由生信心故自輕而住。後於此經下由自輕故能修福智。前中有三。初明不住自見次辨聞教生信後顯其信相。此即初也。性質直者謂即是信。故維摩云直心是道場。言直心者即是信心。智度論云佛法海中信能入故。故知質直即是信心。此意說云。性質直故雖無慧力簡擇聖教是非道理而不安住自見取中。更復進求了義經故如是於餘不了義經不如真文而生執著。
彼若聽聞如是法已於我甚深秘密言說雖無力能如實解了。然於此法能生勝解發清淨信。
自下第二明聞教生信。由彼不住自見取故彼聞法已雖無力能解了言說然於此教而發信心。
信此經典是如來說。是其甚深。顯現甚深。空性相應。難見難悟。不可尋思非諸尋思所行境界。微細詳審聰明智者之所解了。
自下第三顯其信相。謂信此經具六義故是其甚深。一信此經典等者謂信此經是佛說故是其甚深。二顯現甚深者謂此經典分明顯現甚深義故名顯現甚深。三空性相應者謂此聖教詮空性故與空相稱故名空性相應。四難見難悟者謂此經典凡夫不能見二乘不能悟。又解凡夫二乘皆不見悟故名難見難悟。五不可尋思等者謂此聖教超尋思境故不可尋思也。尋思即是三界有漏心心所法。或可尋思即不定中尋伺二法。六微細等者謂此聖教地上菩薩微細詳審聰明智者所解了也。
於此經典所說義中自輕而住。作如是言諸佛菩提為最甚深諸法法性亦最甚深。唯佛如來能善了達非是我等所能解了。
自下第二由生信故自輕而住。於中有二初於所說義自輕而住後於能說教自輕而住。此即初也。於此經所說義中自輕己智不能解了。便作是言諸佛所有能證菩提真俗二智為最甚深所證諸法真俗二性亦最甚深遠離所取能取性故。唯佛如來而能了達非我少智之所能知。如婆沙說諸法性相甚深微妙唯一切智乃可窮盡。又勝鬘云若善男子於諸深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知。有如是等諸教非一。
諸佛如來為彼種種勝解有情轉正法教諸佛如來無邊智見。我等智見猶如牛跡。
此即第二約能說教自輕而住。然諸如來隨所攝受有情意樂轉正法教能說智無量無邊。我等智見比佛智見猶如牛跡等於大海。深密經云。以諸如來無邊智慧所知如海而我知見如牛跡水。
於此經典雖能恭敬為他宣說書寫護持披閱流布殷重供養受誦溫習。然由未能以其修相發起加行。
此即第三由自輕故能生福智。於中有二初由自輕故未能通達後未通達故更修福智。前中有二先釋後結。此即初也。謂彼菩薩以自輕故於此經典起恭敬等十種法行。然由未能以其修相發起福智二各加行。
十法行者諸教不同。依大般若五百七十三但列其名而不解釋。故彼經云佛告阿難受持此經有十法行一者書寫二者供養三者施他四者諦聽五者披讀六者受持七者廣說八者諷誦九者思惟十者修習。大般若第四百及四百二十七莊嚴論第十三勝天王第七無上依經第二亦但列名。瑜伽七十四辨中邊論第三顯揚第二如是等教。廣釋雖有前後次第不同而義無異。故顯揚云。一於菩薩藏法若多若少尊重恭敬書持法行。二若劣若勝諸供養具供養法行。三若自書已由矜愍心施他法行。四若他發意恭敬尊重以微妙聲宣揚闡讚由宗仰故諦聽法行。五發淨信解恭敬重心披讀法行。六為欲修習法隨法行從師受已諷誦法行。七既諷誦已為堅持故以廣妙音溫習法行。八悲愍他故傳授與彼隨其廣略開演法行。九獨處閒靜極善研尋稱理觀察思惟法行。十如所思惟修行奢摩他毗缽舍那為欲趣入乃至為令諸所求義成就法行。莊嚴十三與此稍異。故彼論云一書寫二供養三流傳四聽受五轉讀六教他七習誦八解說九思擇十修習。解云。彼論與顯揚義不同者。於顯揚等第六諷誦第七溫習合為習誦以為第七。更加教他即為第六。於餘教中皆無此義。然彼論意為他略說名為教他為他廣說名為解脫。餘教意者若略若廣皆為他說即合為一。故不相違。今依此經亦同般若俱十法行。然此文中有其七種。一為他宣說即是廣說。二書寫護持即是書寫或可護持即是一行。三者披閱即是披讀。四者流布即是施他。五殷重供養即是供養。六者受誦即是諷誦或是受持。七者溫習是即受持或是諷誦而無聽聞思惟修習。此品下文具有其八種。一聞已信解二書寫護持三供養四流布五受誦六溫習七如理思惟八以其修相發起加行。而無廣說披讀二種。如下第七地波羅蜜多品中但云十種法行而不引名。智度論五十六雖不具足略釋其相。依瑜伽論此十法行能生三道。故七十四云問如是十種法行幾是能生廣大福德道。答一切。問幾是加行道。答一謂第九。問幾是淨障道。答一謂第十。若廣分別如梁攝論第十舊中邊第二新中邊第三瑜伽七十四。
是故於我甚深密意所說言辭不能通達。
此第二結。由彼未能起加行故於我甚深所說言辭不能通達。
由此因緣彼諸有情亦能增長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於後相續未成熟者亦能成熟。
此即第二未通達故更修福智。謂此菩薩未能修習二加行故不能通達密意言辭。由此十行因緣力故便能修習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於後身中所未成熟皆能成熟。今言成熟於一一位所修具足名為成熟非五事相續成熟。或可利他令他成熟。又云由此因緣等者。就生信中文別有二初廣釋生信後總結信用。上來廣釋生信。此即第二總結可知。
自下第三生信隨言執著人。於中有二初明師計後辨弟子。前中有二初對前辨異後明如言起執。
若諸有情廣說乃至未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性非質直非質直類。雖有力能思擇廢立而復安住自見取中。
此即初也。文有四節。一五事有無二質非質直三有力無力四安立不安立自見取中。言廣說等者。然釋此文自有四說。一云此中唯取總闕五事。故深密云不種善根乃至不能成就福智。然與第四有差別云此中信法不信義第四法義俱不信也。一云此中總有三人。一有初一闕四二有初二闕三三有初三闕二。一云此中總有四人。於前三中更加有初四闕一。而與第二異者彼第二人其性質直此第三人性非質直。一云此中總有五人。於前四中更加五事俱闕而與第二第四人異。準前應釋。雖有四釋第四為正。順文相故。言而復安住自見取中者。更不進求了義大乘恆執如言不了教故。故雜集論第十二云。復次何緣一分眾生於方廣分廣大甚深雖生信解而不得出離耶。答由深安住自見取故常堅執著如言義故。深安住自見取者更不進求了義經故常堅執著如言義者恆堅封執不了義經故。如聞一切法畢竟無自性言故便撥一切諸法性相皆無所有。如是於餘不了義經堅執如言義亦爾。是故雖信大乘而不得出離以大乘經由種種意說故。
彼若聽聞如是法已於我甚深密意言說不能如實解了。
自下第二如言起執。於中有二初明如言執後由此已下顯執過失。前中有二初聞而不了後信而執著。此即初也。謂彼菩薩聞此教已性非質直住自見故於我甚深密意教中不能如實解了密言。
於如是法雖生信解然於其義隨言執著。
第二信而執著。於中有二。初正明執著後顯執著相。此初即也。於密意教雖生信解由不了故如言執著。
謂一切法決定皆無自性決定不生不滅決定本來寂靜決定自性涅槃。
此即第二顯執著相。據實道理於此經中有其四句。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準上經文通約三種無自性說即用三性以為自性。二無生無滅三本來寂靜四自性涅槃此之三句準上經文唯約二種無自性性。謂相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依廣百論等四句總依初無性說。集論雜集四句皆通三無性說。如前分別。然佛密意不了教中但言諸法皆無自性。乃至復云自性涅槃。然彼安住自見取人不解如來密意趣故雖生信解如言起執謂一切法決定無性乃至決定自性涅槃。然彼執人諸教不同。依智度論第十八卷。有三邪見一破果不破因二因果俱破不破一切法三破一切法皆無所有。即依第三是惡取人。廣如彼說。依勝鬘經即說名為習諸外道。若依集論第六雜集十二皆言若諸菩薩隨言取義不如正理思擇法故。廣如彼釋。今依此經但言有情亦不說名菩薩外道。準義即同集論等說。雖闕第五福智資糧而具前四善根等故。
由此因緣於一切法獲得無見及無相見。
自下第二顯執過失。於中有二初正顯執失後雖於下釋通伏難。前中有五一略標二失二由得下辨二失相三外人徵詰四依徵廣釋五釋已總結。此即初也。由此執著為因緣故於一切法獲得二見一者無見二無相見。然此二見自有兩釋。一云無見者撥無依他及圓成實。無相見者撥無所執如名言相。一云無見者即大法鏡經二十八不正見中第一相見。無相見者即次三見謂損減施設見損減分別見損減真實見。故雜集論第十二卷釋彼經云。言相見者謂聞大乘經中所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等言。不善密意但隨此言義便生勝解謂佛所說一切諸法定無自性定無生等執著如是無性等相是名相見。執著如是無性相時便謗三性於此三性起誹謗行即次三見謂損減施設見損減分別見損減真實見。廣如彼釋。彼與此經名差別者。彼據執著無性等相名為相見。此就行解執有為無名為無見。彼據損減三性理故名損減見。此據撥無三性相故名無相見。
由得無見無相見故。撥一切相皆是無相。誹撥諸法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
此即第二釋二失相。然釋此文亦有兩解。一云由得無見無相見故者雙牒二見。撥一切相皆是無相者總顯二見所成過失謂撥一切三種性相皆是無相。誹撥諸法者別顯撥三相失。一云由得無見無相見故者雙牒二見。撥一切相皆是無相者別顯無見。誹撥諸法等者別釋無相見。
何以故。
此第三徵。徵有二意。一云何以先無依他圓成後無所執。一云前二性有可說撥無後所執無撥無何失。
由有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故遍計所執相方可施設。
自下第四依徵廣釋。於中有二初先信三性施設次第後依次第以答外徵。此即初也。如上所說由諸有情於二性上增益所執故立三種無自性。此亦同彼所說次第。
若於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見為無相。彼亦誹撥遍計所執相。
此即第二依前次第以答外徵。若依後徵文有二節。初明依二性故雖無實性而隨執情假施設有。後明隨情施設有故執彼為無亦成誹撥。由斯理故瑜伽七十四云。問若無遍計所執自性當有何過。答於依他起自性中應無名言無名言執。此若無者應不可知雜染清淨。依佛性論三自性中皆有損減增益二謗。
是故說彼誹撥三相。
第五總結可知此經所說誹撥三相即諸經等惡取空也。
說惡取空聖教非一。寶積經云。如是迦葉寧起我見積若須彌非以空見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諸見以空得解脫若起空見則不可除。譬如迦葉醫師授藥令病擾動是藥在內而不出者於意云何如是病人寧復差不。不也世尊是藥不出其病轉增。如是迦葉一切諸見唯空能滅若起空見則不可除。無上依輕第一卷云。復有增上慢人在正法中觀空生於有無二見是真空者直向無上菩提一道淨解脫門如來顯了開示正說。於中生空見我說不可治。阿難若有人執我見如須彌山大我不驚怪亦不毀呰增上慢人執著空見如一毛髦髮作十六分我不許可。依此等經自有兩說。若清辨等依龍猛宗說空有者。依世俗諦有空不空。依勝義無法不空。若執著空名惡取空。故般若鐙論第八卷云。論者言若第一義中有陰等者除此有物立於空法。而第一義中實無一法是不空者。如偈曰若一法不空觀此故有空無一法不空何處空可得。釋曰空不空者於世諦中依止法體如是分別。此義云何。如有舍宅有人住故名舍不空人不住故則名舍空。今第一義中無一法不空何處得有空法可得。已說善取空。當說惡取空。又如偈曰如來說空法為出離諸見諸有見空者說彼不可治。釋曰云何名見空者謂執著於空言有此空。此執著空有何過失。如來說彼空見眾生不可療治。此義云何。如服下藥動作諸病而復不泄反成重病。如是說空法為捨諸惡見若還執空者說彼不可治。以是義故捨空無過。解云。惡取空者如瑜伽師所立空理以為真理名惡取空。故般若鐙云。十七地論者言。如所分別自體無故分別體空。此諸法空真實是有。云何真實。不觀作者故。論者言汝此見者名著空見。外人言何故名我以為著空。論者言由一切法無體故空空非實法不應執著。廣說如彼。若護法等依彌勒宗說空有者。善取空者謂於依他所執性無即於此無我性有如是有無總說為空。惡取空者於依他上所執性無及於依他圓成性有俱不信受而作此執一切諸法都無所有是惡取空。故善戒經第二卷云。有二種人遠離佛法非佛弟子永失佛法一者說色乃至涅槃有真實性(所執性也。)二者不信世流布性。(依他性故。)如是二人不任受持菩薩禁戒如其受者受者不得師則有罪。何故不得誹謗實法著非法故。菩薩戒者非口所得心口和合然後乃獲。復言若有說言大乘經中一切法空亦得大罪。不能善解大乘經義生憍慢心言我善解。隨其自心妄想思惟為人廣說亦得大罪。若言一切諸法性無云何得有流布於世亦得大罪。何以故謗一切法者即是外道富蘭那等真弟子也。富蘭那謂諸法性無而佛法中亦有亦無。若有人說一切法空當知是人不中共住共語論議布薩說戒。若與共住乃至說戒則得大罪何以故不解空義故。乃至彼云云何正解。如色。說色乃至涅槃分別無有種種相性是名色空。以色真實流布於世是名不空。以是義故說色一法亦有亦無解是二故亦法亦空終不於中妄生計著是名真解空義。具說如彼。又瑜伽三十六云云何復名善取空者。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復由於此餘實是有即由餘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即實無倒。地持第二亦同此說。雜集第六云。空相者謂若於是處此非有由此理正觀為空若於是處餘是有由此理如實知有。是善入空性。如實者不顛倒義。顯揚十五云。空自相者非定有無非定有者謂於諸行中眾生自性及法自性畢竟無所有故。非定無者謂於此中眾生無我及法無我有實性故。佛性論第一云。二諦不可說有不可說無非有非無故。真諦不可說有不可說無者無人法故不可說有顯二空故不可說無。俗諦亦爾分別性故不可說有依他性故不可說無。復次真諦不定有無人法無不無二空有不有。俗諦亦爾分別性故非決定無依他性故非決定有。已說善取空。當說惡取空。瑜伽三十六云。云何名為惡取空者。謂有沙門或婆羅門由彼故空亦不信受。於此而空亦不信受。如是名為惡取空者。何以故。由彼故空彼實是無。於此而空此實是有。由此道理可說為空。若說一切都無所有何處何者何故名空亦不應言由此於此即說為空。是故名為惡取空者。又瑜伽七十五云。復次於大乘中或有一類惡取空故作如是言。由世俗故一切皆有由勝義故一切皆無應告彼言長老何者世俗何者勝義。如是問已。彼若答言若一切法皆無自性是名勝義。若於諸法無自性中自性可得是名世俗何以故無所有中建立世俗假設名言而起說故。應告彼曰汝何所欲名言世俗。為從因有自性可得為唯名言世俗說有。若名言世俗從因有者名言世俗從因而生而非是有不應道理。若唯名言世俗說有名言世俗無事而有不應道理。又應告言長老何緣諸可得者此無自性。如是問已。彼若答言顛倒事故。復應告言汝何所欲此顛倒事為有為無。若言有者說一切法由勝義故皆無自性不應道理。若言無者顛倒事故諸可得者此無自性不應道理。佛性第一亦同瑜伽。又彼論第二云。復次增上慢人取空為見是真空解脫門。約此空解脫門起於空執謂一切有無並皆是空。此空執者即無所有。無所有故因果二諦道理並失。執此空過故即墮邪無。是等執者由空而起故成邪執。一切邪執莫不由空故能滅除。此執既依空起故不可治。由此人故佛語迦葉若人起我見執如須須山大我亦許之何以故以可滅故。若此增上慢人所起空執猶如髮端四分之一我急呵責決定不許。廣百釋第六卷云。復次諸法真理何者是耶。謂一切法空無我理。若爾此理亦有過失。所以者何如有一類聞空無我謂法皆無誹撥一切因果正理乃至斷滅一切善根。此自見有過非空無我咎。由惡取空妄起邪見行諸惡行。空無我理心言不測非彼所證。愚夫聞說諸法皆空不知聖意便撥世俗因果亦無滅諸善法。此豈是空無我過失。聖說空教有何意耶。為遣一切虛妄有執。若爾亦應說諸法有為遣妄執諸法空故。實爾若有執諸法空如來亦說諸法是有。既為遣執說有說空諸法真理為空為有諸法真理非有非空分別戲論皆不能及。何緣聖說非虛妄耶。為除邪執故非虛妄。空有二教俱能除執何故如來多說空教。以諸有情多分執有生死多分從有執生是故如來為除有執滅生死苦多說空教。若空若有皆是教門何故前說空為真理。方便假說亦不相違。又此空言是遮非表。非唯空有亦復空空。遮遣執心令契諸法非有非空究竟真理。諸法真理實非空性空為門故假說為空。真理非空空為門者真理非有應有為門。隨機說門有亦無過然其門義順在於空。有有有等皆順執心空空空等皆違妄執。故有智者聞說空言應離一切有無等執。悟法真理非有非無。勿起有無分別戲論。
辨惡趣過失相者。如瑜伽論三十六說。故彼論云如有一類聞說難解大乘相應未極顯了密意趣義甚深經典。不能如實解所說義起不如理虛妄分別。由不巧便所引尋伺起如是見立如是論一切唯假是為真實若作是觀名為正觀。彼於虛假所依處所實有唯事撥為非有。是則一切虛假皆無何當得有一切唯假是為真實。由此道理彼於真實及以虛假二種俱謗都無所有。由謗真實及虛假故當知是名最極無者。如是無者一切有智同梵行者不應共語不應共住。如是無者能自敗壞亦壞世間。隨彼見者。世尊依彼密意說言寧如一類起我見者不如一類惡取空者。何以故起我見者唯於所知境界迷惑。不謗一切所知境界不由此因墮諸惡趣。於他求法求苦解脫不為虛誑不作稽留。於法於諦亦能建立。於諸學處不生慢緩。惡取空者。亦於所知境界迷惑。亦謗一切所知境界由此因故墮諸惡趣。於他求法求苦解脫能為虛誑亦作稽留。於法於諦不能建立。於諸學處極生慢緩。如是損減實有事者。於佛所說法毗柰耶甚為失壞。廣百論第六卷亦同瑜伽。故論云復次劣慧者前不應輒說空無我理增其惡見。所以者何。故次頌曰寧彼起我執非空無我見後兼向惡趣初唯背涅槃。論曰彼謂世間諸劣慧者。我執即是薩迦耶見其我所見亦帶我執故我執言亦攝彼見。我執雖復不稱正理而寧起彼過失輕故。空無我見雖稱正理然彼不能如實了達因斯誹撥諸法皆無過失重故寧彼不起。云何此二過失輕重。謂初我執唯背涅槃後惡取空兼向惡趣。彼劣慧者惡取空時尚厭善根況諸含識。彼由厭背善及世間斷滅善根損害舍識。非唯棄背清涼涅槃亦持自身之地獄火。起我見者無如是事。所以者何彼貪我樂欲我離苦不造眾廣修諸福脫諸惡趣不失人天但怖涅槃不證解脫。故契經說寧起我見如妙高山非惡取空增上慢者。若爾諸法空無我理鄰近險趣聖不應說。劣慧者前實不應說而勝慧者隨此修行獲大義利故須為說。
雖於我法起於法相而非義中起於義想。
自下第二釋通伏難。通二伏難即分為二。初通信法不應成過難。後通信法應具福智難。前中有二。初正通伏難後釋所由。此即初也。謂彼菩薩雖依我教起於教想非正義中起正義想雖能信教而成過失。
由於我法起法想故及非義中起義想故。於是法中持為是法於非義中持為是義。
此即第二釋其所由。由於我法起法想故於是法中信為正法。而於非義起義想故非正義中執為正義。
彼雖於法起信解故福德增長。然於非義起執著故退失智慧。智慧退故退失廣大無量善法。
此第二通信法應具福智難。謂外難云。此位菩薩四事具足聞教能信如何不具福智資糧。故作此通。彼難於法起淨信故福德增長於非義中起執著故退失智慧由退智故失無量善。
問。種姓菩薩有退以不。設爾。何失。若言退者樂廣莊嚴經如何會釋。經云性地菩薩若一時殺閻浮提眾生雖有此罪不墮地獄若殺四天下乃至三千大千眾生亦不墮地獄何以故此人曠劫修行多供養諸佛功德智慧善根純熟雖造重罪以福德大故罪即消滅不墮地獄。又無性攝大乘釋第七卷初無數劫云堅固心昇進雖遇惡友方便破壞終不棄捨大菩提心現世當來所修善法運運增長終不退減。世親第七亦同無性。若不退者地持經說性地菩薩墮地獄等如何會釋。解云。於此義中自有兩說。一龍樹宗種姓不退。是故寶鬘論中有人問龍樹云地持經說種姓菩薩墮阿毗地獄此義云何。龍樹答云雖有此言我不敢作如是說。何以故不增不減經中明性地菩薩畢竟不墮地獄同樂廣莊嚴。而地持等說言入者權恐地前菩薩令其生怖速證初地非其實入阿毗地獄。(此段引經如金剛仙說。)馬鳴菩薩起信論亦同上釋。故彼論云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信而懈怠者恐令勇猛故。二彌勒宗自有兩說。一云同龍樹宗。一云依本業經十住已上名種姓位。於十住中前六名退。第七不退。故知種姓亦有退義。又瑜伽論四十七云又諸菩薩勝解行位於菩薩修所作狹小所作有缺所作不定所得有退。又云解行菩薩或於一時於大菩提雖已發心而復退捨。善戒經第八地持第九亦同此說。又瑜伽三十七云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乃至猶往惡趣此盡第一無數劫邊際。善戒經第三地持第二亦同此說。然樂廣莊嚴經及攝大乘論言不退者從多分說而非盡理。
復有有情從他聽聞謂法為法非義為義。若隨其見彼即於法起於法想於非義中起於義想。執法為法非義為義。
自下第二明弟子計。於中有二。初別釋二計。後由是緣下總結二計。前中二計即分為二初依聞隨言執著人後不隨其見不信人。前中有二初明如言起執後顯執過失。此即初也。謂此有情從第三師聽聞所說隨其師見於法為法非義為義彼與本師無別異見。而差別者其第三師聽聞佛教此第四人從他傳聞與師同計。若準對法如前分別說第三師以為菩薩。依深密經說第三師名邪見人。故深密云復有眾生於彼邪見人邊聞法也。
由此因緣當知同彼退失善法。
此即第二顯執過失。同前第三失無量善。
若有有情不隨其見從彼欻聞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便生恐怖。
自下第二不隨其見不信人。於中有二初明聞教不信後由此下顯不信失。前中有三初聞教生怖次生邪解後因解起謗。此即初也。謂此有情從第三師聞彼所說而不隨其前師所見言一切法決定皆無自性等見。從彼欻聞一切諸法無性等言心生怖畏如何諸法無自性等因此於教亦生恐怖。有三種人於教生怖。如雜集論第十二云復次何緣一分眾生於方廣分廣大甚深不生勝解反懷怖畏耶。由遠離法性故未種善根故惡友所攝故。法性者謂菩薩種姓是彼自體故。由一分眾生無菩薩種姓故心性下劣於廣大甚深教不能勝解是故怖畏。又一分眾生雖有菩薩種姓而於大菩提未種正願等諸善根故於此不能勝解是故怖畏。又一分眾生雖已種善根而為誹謗大乘眾生惡友所攝故於此不能勝解是故怖畏。
生恐怖已作如是言此非佛語是魔所說。
此即第二因生邪解。謂生怖已因其怖畏便生邪解言是佛教定非佛說即作是言此非佛語是魔所說。
作此解已於是經典誹謗毀罵。
此即第三因解起謗。然慢法緣有其二種。或有四種。故大般若五百五十九云。具壽善現復白佛言彼愚癡人幾因緣故毀謗深法。佛言善現由二因緣一為邪魔之所扇惑二於深法不能信解。復次善現由四因緣毀謗深法一為惡友之所誘誑二為不能勸修善法三為懷惡喜求他過四為嫉妒自讚毀他。由具如是四因緣故彼愚癡人毀謗深法發起無邊極重惡業。又大般若三百七十四百三十五大品經十八智度論六十三諦法四緣大同前說。
由此因緣獲大衰損觸大業障。
此即第二顯不信失。謂由前說謗法因緣獲大衰損證大業障。
由是緣故我說若有於一切相起無相見於非義中宣說為義。
自下第二總結二計。於中有二初結前計後結後計。此即初也。由是從他聞法起執以為緣故。世尊自說於三性相起無相見非義之中宣說為義便成邪見。
是起廣大業障方便。由彼陷墜無量眾生令其獲得大業障故。
此即第二結後計也。如文可知。或如言起執文別有二。初廣釋如言起執後由是緣故下總結。雖有兩釋後解為勝。
自下第四安住自見不信人。於中有二初明不具五事後顯其不信。
善男子。若諸有情未種善根未清淨障未熟相續無多勝解未集福德智慧資糧性非質直非質直類雖有力能思擇廢立而常安住自見取中。
此即初也。文有二節。初明五事不具後辨三類差別。準前可知。
彼若聽聞如是法已不能如實解我甚深密意言說。亦於此法不生信解。
自下第二顯其不信。於中有五。一聞經不信二起二種想三生二種執四因生邪解五正明起謗。此即初也。謂由安住自見取故聞此密教不生信解。
於是法中起非法想。於是義中起非義想。
此第二釋起二種想。由前聞教不信解故於法義中起二邪想。
於是法中執為非法。於是義中執為非義。
此第三釋生二種執。由前二想起二執故也。
唱如是言此非佛語是魔所說。
此第四釋因生邪解。由於法義起二執故。以因此緣起斯邪解。
作此解已於是經典誹謗毀罵撥為虛偽。以無量門毀滅摧伏如是經典。
此第五釋正明起謗。於中有三初正明謗經次憎信經者後辨謗法緣。此即初也。
於諸信解此經典者起怨家想。
此第二釋憎信經人也。
彼先為諸業障所障。
此即第三辨謗法緣。謂三障中為業障故所以謗法。
由此因緣復為如是業障所障。如是業障初易施設乃至齊於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無有出期。
此即第二顯謗過失。謂由先世業障所障復為現在謗法業障之所覆障。如是業障初造時雖易施設。當受苦果逕於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無有出期。言俱胝那庾多者。如俱舍論第十二卷引經說云。有一無餘數始為一。十一為十。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洛叉。十洛叉為度洛叉。十度洛叉為俱胝。十俱胝為末陀。十末陀為阿庾多。十阿庾多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為那庾多。如是展轉滿六十數。具如彼說。或可初易施設者過去業障初所造故易可施設輕重之相。今謗法業受苦無窮難可分別。其謗法失具如大般若一百八十一法華第二等。
然上諸說有差別者。初之二人教義俱信。第三人中及二弟子合有三人。初之二人信教失義。後之一人修義失教。第四一人教義俱失。又四人中前之二人並是菩薩。而差別者初具五事後具四事。第三一人。依深密經五義俱無名為邪見。若依此經具有四事但言有情。依對法論及大品名為菩薩。所以如是諸教不同。
就意解不同文別有三初總標次別釋後總結。上來已釋二段文訖。
善男子。如是於我善說善制法毗柰耶最極清淨意樂所說善教法中有如是等諸有情類意解種種差別可得。
此即第三總結應知。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