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雙修.成就佛心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性命雙修.成就佛心

修性即修心性,修命是續長生 (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您沒有登錄。 請登錄註冊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 十一

向下  內容 [第1頁(共1頁)]

1解深密經疏卷第十    十一 Empty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 十一 周三 10月 30, 2013 6:33 pm

陳志玄


版主
版主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自下第二約道品三十七法記別所解。此有兩釋。一云前蘊等法約所證境記別所解。後念住等依能證行記別所解。一云彼諸苾芻非但緣於蘊等法中六相以為勝義現觀境界。亦緣念住正斷等法六種別相計為真實現觀境界。故不能了真勝義中一味相也。故解節云或有比丘證見念處及念處相等記自所得。又深密云如是諸比丘取念處相說為證法。具說如彼。於中有三。初約念住記別所解次如有一類下類釋正斷神足根力覺支記別所解後約八聖道記別所解。
  復有一類由得念住故。得念住相故。得念住能治所治故。得念住修故。得念住未生令生故。得念住生已堅住不忘倍修增廣故。記別所解。
  此即第一約四念住記別所解。言念住者謂四念住即身受心法。依正理論七十一云何緣於慧立念住名。慧由念力持令住故。俱舍二十五云毗婆沙師作如是說慧由念力持令住故。理實由慧令念住境如實見者能明記故。依毗婆沙第九十六云由念勢力析除自體故名念住。自體即是有漏五蘊。要由念住析除彼故。依智度論第十九云隨順智慧緣中止住是時名念處。依瑜伽二十八云。問念住何義。答若於此念住若由此住念皆名念住。於此念住者謂所緣念住。由此住念者謂若慧若念攝持於定是自性念住。所餘相應諸心心所是相雜念住。辨體性者。依薩婆多以慧為體。若大乘以念慧為體。故雜集論十云念住自體者謂慧及念。由佛經中有於身等循觀言故及有念住言故如其次第。依瑜伽云若慧若念攝持於定是名自性念住。又此復三種一聞所成二思所成三修所成。聞思所成唯是有漏。修所成者通有漏無漏。就釋文中文有六句。深密經有七句。於第六句開為二句謂念處生已住及不失修行相。解節經文依真諦記開為十句。真諦記云。問曰經意或有比丘證見念處等十句欲何所顯。答曰為顯十義說此十句。初句證見念處者即是境界念處。第二念處相者即是自性念處。第三念處對治者顯念處道所治四倒。第四念處對治道者顯能治道即是雜念處治四倒故。第五念處修習者即是修念處方便道。第六未生念處證見念生者即是無礙道謂八忍。第七已生念處證見念住者即解脫道謂八知。第八不忘失即是修道乃至金剛心。第九增長者即無學道謂金剛後心。第十圓滿者即神通道三輪利物也謂神通記心正教。如四念處有此十句四正勤乃至八聖道例亦如此。具說如彼。今解不爾。一一法門例有六句。初二句準蘊應知。下有四句不同蘊等。言得念住能治所治者顯四念住能治四倒。謂身念住觀身不淨能治淨倒受念住觀受無樂能治樂倒心念住觀心無常能治常倒法念住觀法無我能治我倒。廣如瑜伽二十八等。言得念住修故等者此三句文約四種修釋四念住。然此四修。薩婆多宗念住現前名為行修。亦名得修起得能得未來種類名準得修。故俱舍論二十六云修有四種一得修二習修三對治修四除遣修如是四種依何法立。頌曰立得修習修依善有為法。依諸有漏法立治修遣修。論曰得習二修依有為善。未來唯得。現具二修。治遣二修依有漏法故。有漏善具足四修。無漏有為餘有漏法如次各具前後二修。若廣分別如順正理七十四婆沙一百五說。今依大乘諸教不同。若依集論第五雜集第九亦依四修修念住等。彼約四正斷明四種修。故彼論云更辨諸道修之差別略說有四種謂得修習修除去修對治修。得修者謂未生善法修習令生。習修者謂已生善法修令堅住不忘倍復增廣。除去修者謂已生惡不善法修令永斷。對治修者謂未生惡不善法修令不生。如是四種修差別相隨其所應依四正斷說。瑜伽六十六亦同集論。若依此經唯初二修明修念住。言得念住修故者總標二修。言未生令生者別顯得修。言生已堅住等者別顯習修。問。如何不說後二種修。答。此中俱說修諸善法不說餘惡不善法故。或可具四前能治中攝二修故。言得念住未生令生故者。準顯揚第二云未生善法為令生故。未生者謂所未得。善法者謂聞思修所生三慧由無過義故名為善。為令生故者謂令彼得故。言得念住生已堅住不忘倍修增廣故者此習修文諸教不同。若準顯揚有其七種一已生善法二令住三不忘四令修滿五令倍修六令增長七令廣大。故彼論云已生者謂已得故。令住者謂聞慧。令不忘者謂思慧。令修滿者謂修慧。此上三句顯唯守護已所得善。令倍修令增長令廣大者。如其次第不唯於彼生知足故。若依瑜伽二十八具足列名而不解釋。二十九文但有前四闕後三句。
  如有一類得念住故。復有一類得正斷故得神足故得諸根故得諸力故得覺支故當知亦爾。
  此即第二類釋五門。謂如念住有其六句正斷神足根力覺支皆有六句準上應知。言五門者。一者正斷謂四正斷。即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為令不生故於其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等。依俱舍論云何故說勤名為正斷。於正修習斷修位中此勤力能斷懈怠故。或名正勝於正持策身語意中此最勝故。順正理毗婆沙亦同。依智度論第十九云破邪法正道中行故名正勤。又云四種精進心勇發動故名正勤。辨體性者。大小諸教皆以精進為體。言神足者謂四神足。即欲勤心觀三摩地。依俱舍云何緣於定立神足名。諸靈妙德所依止故。有餘師說神即是定足謂欲等彼應覺分事有十三增欲心故。(毗婆沙師覺分十一。加欲心故成十三事。)又違經說。如契經言吾今為汝說神足等。神謂受用種種神境分一為多乃至廣說。足謂欲等四三摩地。此中佛說定果名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正理大同。毗婆沙云能為神妙功德所依故名神足。若廣分別如大婆沙百四十一說。依智度論云攝心安隱於緣中故名如意足。又云行四正勤時心小散故以定攝心故名如意足。又云智定力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具說如彼。依瑜伽云。問何因緣說名神足。答如有足者能往能還騰躍勇健能得能證世間所有殊勝之法世殊勝法說名為神彼能到此故名神足。廣說乃至能得能證出世間法由出世法最勝自在是最勝神彼能證此故名神足。廣說如彼。辨體性者。大小諸教皆用三摩地為體。言諸根諸力者謂五根五力。即信精進念定慧。依俱舍論何緣信等先說為根後名為力。由此五法依下上品分先後故。又依可屈伏不可屈伏故。依順正理云何緣信等立根力名。以增上故難屈伏故。何緣此五先說為根後名為力。由此五法依下上品分先後故。又依可屈伏不可屈伏故。下品信等勢力劣故猶為所治同類屈伏。上品翻此故得力名。毗婆沙云。勢用增上故名為根。難可摧制故名為力。依智度云軟智心得故名根利智心得故名力。又云於知眾生根中得自在方便力故名為根五力增長能破煩惱度眾生得無生法忍是名為力。復次天魔外道不能阻壞故名為力。具說如彼。依瑜伽論增上義故說名根。難伏義故名力。具如彼說。顯揚雜集等意同瑜伽。辨體性者。大小諸教皆用信等五法為體。言覺支者謂七覺支。即念擇法精進喜安定捨覺支。依婆沙云助如實覺故名覺支。問覺支者是何義耶為能覺悟故名覺支為覺之支故名覺支。有作是說是能覺悟故名覺支。問若爾即應一是六非。答六是覺支能隨順覺從勝而說亦名覺支。復有說者是覺之支故名覺支。問若爾即應六是一非。答擇法是覺支亦是覺餘六是覺支而非是覺如正見是是道亦正道支。具說如彼。順正理論意同婆沙。依智度論云無學實覺此七事能到故名分。又云修道用故名覺見道用故名道。中邊論云此支助覺故名覺支。由此覺支位在見道。依瑜伽論云諸已證入正性離生補特伽羅如實覺慧用此為支故名覺支。辨體性者。大小諸教用慧精進念定喜受輕安行捨為體。
  復有一類得八支聖道故。得八支聖道相故。得八支聖道能治所治故。得八支聖道修故。得八支聖道未生令生故。得八支聖道生已堅住不忘倍修增廣故記別所解。
  此即第三約八道支記別所解。能治是八聖道。所治是八邪。餘同前釋。言八支聖道者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毗婆沙云。問言道支者是何義耶為能求趣故名道支為道之支故名道支。有作是說此能求趣故名道支。問若爾則應一是七非。答七是道分能隨順道從勝而說亦名道支。復有說者是道之支故名道支。問若爾即應七是一非。答正見是道亦道支餘是道支而非道。如擇法是覺亦是覺支餘六是覺支而非覺。智度論云得是諸安隱具足已欲入涅槃無為城故行是諸法是時名為道。瑜伽論云。問何因緣故名八支聖道。答諸聖有學已見跡者由八支攝行跡正道能無餘斷一切煩惱能於解脫究竟作證是故名為八支聖道。辨體性者諸說不同。若依俱舍六法為體正語業命同戒故。毗婆沙師七法為體身語二業不相雜故。正理亦同。毗婆沙論有三釋。或說為六或說為七意同俱舍。或說為八正命非正語業故。依雜集論云道支自體者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如是八法名道支自體。問。七覺八道依何位說。答。依婆沙自有兩說。一云見位八正道修位七覺支。一云見道名覺支修道名八道。評家正義前說為正。依俱舍論亦有兩釋。一說同婆沙。一說七覺在見道八道通見修。今依大乘。智度論自有兩說同大婆沙雜集中邊七覺為見八道為修。顯揚論說七覺在見八聖道中正見通於見修餘七唯修。瑜伽七覺為見八聖道中正語業命唯立修道。餘不別說。廣辨道品義如別章。
  自下第三申己所念。於中有三初略述己念次重述己念後讚世尊德。
  世尊。我見彼已便作是念此諸長老依有所得現觀各說種種相法記別所解。
  此即第一略述己念。
  當知彼諸長老一切皆懷增上慢。為增上慢所執持故。於勝義諦遍一切一味相不能解了。
  此即第二重述所念。
  是故世尊甚奇乃至世尊善說。
  自下第三讚世尊德。於中有三初略讚善說次舉所讚教後顯非餘境。此即初也。
  謂世尊言。勝義諦相微細最微細甚深最甚深難通達最難通達遍一切一味相。
  此即第二舉所讚教。微細等文已如上釋。
  世尊。此聖教中修行苾芻於勝義諦遍一切一味相尚難通達。況諸外道。
  此即第三顯非餘境。謂諸二乘及諸外道不能通達遍一味相皆是此中起增上慢。
  爾時世尊告尊者善現曰如是如是。善現。我於微細最微細甚深最甚深難通達最難通達遍一切一味相勝義諦現正等覺。現等覺已為他宣說顯示開解施設照了。
  此即第二印所讚德(準上科段當云第二世尊正說。此後應分子科。按有脫文。)如汝所讚於微細等一味勝義自覺悟他。又解。初是總讚能自覺他後是別讚能自覺他。讚自他覺重言如是。
  第二依徵廣釋。先徵後釋。
  何以故。
  此即徵也。
  此即廣釋。於中有三初法次喻後合。法中有三初約清淨所緣顯一味相次善現修觀行下約三遍義以辨一味後善現如彼下即以離三過釋一味相。就初段中先釋後結。釋中復二初約清淨所緣顯勝義諦後此清淨下以清淨所緣顯一味相。前中有二初約蘊上清淨所緣顯勝義諦後類處等清淨所緣是勝義諦。
  善現。我已顯示於一切蘊中清淨所緣是勝義諦。
  此即初也。一切蘊者五蘊非一故言一切。或可漏無漏等非一故言一切。此意說云於蘊等上有勝義諦亦名清淨所緣由緣此境得心清淨故。是故顯揚十六卷云復次頌曰清淨之所緣常無有變異善性及樂性一切皆成就。論曰由勝義諦離一異性故當知即是清淨所緣性何以故由緣此境得心清淨故。具說如彼。或可勝義即體離繫故名清淨。問。上經中未說此言如何說言我已顯示。解云。諸部般若及無量義中皆說真如也。
  我已顯示於一切處緣起食諦界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中清淨所緣是勝義諦。
  此即第二釋類處等清淨所緣是勝義諦。所以者何勝義諦理遍諸法故。
  此清淨所緣於一切蘊中是一味相無別異相。
  自下第二約清淨所緣顯一味相。於中有二初約諸蘊釋一味相後類處等釋一味相。此即第一約蘊上清淨所緣顯一味相。於諸蘊上清淨所緣無別異相。無別異義即一味故。
  如於蘊中。如是於一切處中乃至一切道支中是一味相無別異相。
  此即第二類處等諸法一味。
  是故善現。由是道理當知勝義諦是遍一切一味相。
  此即第二結勝義諦是一味相。謂由前所明蘊等法中清淨所緣勝義諦相無別道理。故知勝義諦相即是遍一切。
  善現。修觀行苾芻通達一蘊真如勝義法無我性已。更不尋求各別餘蘊諸處緣起食諦界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真如勝義法無我性。
  自下第二約三遍義以釋一味。言三遍者謂真如勝義及法無我此三皆遍蘊等法中故說此三名為一味。於中有二先釋後結。釋中有二先反解後順釋。此即初也。謂勝義諦有眾多義。依大般若有十二名謂真如法界法性不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如是乃至餘教所說不可具述。今於此中且約三義以釋一味。言真如者。如成唯識第九卷云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異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問。豈不前說真勝義諦離諸名言如何於此說名真如。解釋此難如成唯識第二卷說。真如亦是假施設名遮撥為無故說為有遮執為有故說為空勿謂虛幻故說為實理非妄倒故名真如。言勝義者。勝謂勝智。義即境義。謂此真如二種勝智所緣境義故名勝義。是故顯揚第十六云論曰此勝義諦當知即是圓成實自性。問何因緣故七種真如名勝義諦。答由是二最勝智所行故謂出世間智及此後得世間智由此勝義無戲論故非餘智境。自餘別義如二諦章。言法無我者。如集論第三說何等無我相。謂如我論者所立我相蘊界處非此相。由蘊界處我相無故故名無我相。雜集第八亦同此說。問。空與無我二種何別。答。諸教不同。依俱舍論四說不同。故第二十六云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又云內離士夫故空不自在故非我又云於此無我故空自非我故非我又云為治我所見故修空行相為治我見故修非我行相。大毗婆沙第七十九亦有兩說同俱舍初二釋。順正理論第七十四云無主宰故空違我相故非我又云為治我所見故修空行相為治我見故修非我行相。此同俱舍論第四釋。依智度論第三十二云。不見實是名空。不見我是名無我。依集論第三云。何等空相。謂若於是處此非有由此理正觀為空若於是處餘是有由此理如實知有是名善入空性。於何處誰非有。於蘊界處常恆凝住不變壞法我我所等非有由此理彼皆是空。於何處誰餘有。即此處無我性此無我性無我有性是謂空性。成實論第十五云。如法印經中說行者觀色無常空虛離相。無常者謂色體性無常。空虛者如瓶中無水名曰空瓶。如是五蘊中無神我故名為空。又聖行品云有二行。空行無我行。於五陰中不見眾生是名空行。是五陰亦無是無我行。
  唯即隨此真如勝義無二智為依止故。於遍一切一味相勝義諦審察趣證。
  此即第二順釋一味。釋此文諸說不同。一云唯此皆是一蘊遮表異故說二。言唯是遮遣遮餘蘊等。此者表示此一蘊也。此意說云唯此一蘊真如勝義及有無無二法無我境三種無分別智為依止故。後所得智於彼一切一味相審察趣證故。知真如是一味相。一云無二智者人法二無我智。餘如前說。一云行者以三種無分別智為依止故即用此智於遍一切一味相中審察趣證。餘如初說。或可餘如前說。上來總有三說。一云唯此皆是一味真如亦有三釋準上應知。一云唯謂一蘊此即真如亦有三釋準上應知。如是上來總有九釋。或可唯是真如此即一蘊亦有三釋準上應知。雖有此釋文辭不便。總釋意云。前文遮求餘法勝義故名反解。此文成立唯求一蘊故名順釋。真諦釋三遍兩段經云。前文釋通達三境。後文釋審察趣證。此三別者。若依小乘三無漏根有差別故此即見修無學位差別故。今依大乘地地皆有入住出分如其次第配屬應知。
  是故善現。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諦是遍一切一味相。
  此即第二結文可知。
  善現。如彼諸蘊展轉異相。如彼諸處緣起食諦界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展轉異相。
  此下第三以離三過釋一味相。即真如等離有因等三種過失故成一味。於中有二先釋後結。釋中有二初明蘊等展轉異相後辨真如無別異相。此即初也。文有二節。初明諸蘊展轉異相後如彼下類處等展轉相異。由此蘊等相別異故有三過失。一者有因因所生故。二者有為相所遷故。三非勝義應更尋求非究竟故。
  若一切法真如勝義法無我性亦異相者是則真如勝義法無我性亦應有因從因所生。若從因生應是有為。若是有為應非勝義。若非勝義應更尋求餘勝義諦。
  此下第二顯勝義諦無別異相。於中有二初返顯勝義有三過失後善現下順釋勝義離三過失。此即初也。文有二節。初牒異相後顯三失。言三失者如前已說。或可五失一應有因二從因生三應有為四非勝義五應求勝。即準此文圓鏡智等從因生故是有為攝非勝義諦故。親光等釋受用身即是無常生者必滅一向記故。有說是常。(勘文。)如是等義第五卷中當廣分別。
  善現。由此真如勝義法無我性不名有因非因所生亦非有為是勝義諦。得此勝義更不尋求餘勝義諦。
  自下第二順釋勝義離三過失。於中有二初正釋勝義離三過後唯有下以理重成。此即初也。謂若別異有三失故。故知勝義唯是一味離三種失。
  唯有常常時恆恆時如來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
  此即第二以理重成。謂彼勝義一味真如唯常恆時如來出世若不出世一切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更無變異種種異相。依解節經但說恆常乃至法性法界法住。真諦解曰。於道前位中先來本有故名為恆非佛出世方始有故。道中後位此理無滅故稱為常佛出世後理無盡故。法性者即自性住佛性約道前位能為菩提以作根本眾生由此得發心故。法界者即引出佛性約道中位界名為諸行根本引出萬行故。法住者即至得果佛性約道後位至涅槃法體常住故。今依此本云常常時恆恆時者。解云。一味真如從本已來前時非一名常常時後時非一名恆恆時。於如是時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然此法性安立法界安住自有二義。準餘二本分為三種。一諸法法性二安立法界三安立安住。若準無性攝論第四分為二種一諸法法性安立二法界安住。安住即是安立異名。若依瑜伽分為三種謂法性法界法住。安住即是法住。故第十卷云是諸緣起無始時來理成就性是名法性。如成就性以無顛倒文句安立是名法住。由此法住以彼法性為因是故說彼名為法界。解云。瑜伽舉彼緣起顯彼理性。或可彼論即說緣起有此三句非顯彼性。然釋三句其理無別。
  是故善現。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諦是遍一切一味相。
  是第二結文應知。
  善現。譬如種種非一品類異相色中虛空無相無分別無變異遍一切一味相。
  第二舉喻重說。言種種非一品類者。凡論色蘊有其三種。一者四大及所造相。二者有見有對無見有對無見無對三句差別之相。三者變壞謂前二種皆有變壞名變壞相。具此三種故言種種非一品類。或云異相也。然虛空中無能所造相故名無相。無有有見有對色等種種差別故名無分別。分別即是差別異名。解節經云。虛空無相無有差別無有變異。具此三義名一味相。
  如是異性異相一切法中勝義諦遍一切一味相當知亦爾。
  第三舉法同喻。言異性相者即自相差別。故深密云自相差別。此意說云。一切諸法皆有二相一者自性二者差別。而勝義中無一切法自相差別故名一味。故佛地經云譬如虛空雖遍諸色種種相中而不可說有種種相體唯一味。如是如來清淨法界雖復遍至種種相類所知境界而不可說有種種相體唯一味。佛地論第五依他起性同皈真如圓成實性故名一味。又遍計所執所顯真如無差別故名為一味。
  自下第二舉頌略說。於中有二初發趣頌文後舉頌略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此即初也。
  此遍一切一味相勝義諸佛說無異。若有於中異分別彼定愚癡依上慢。
  自下第二以頌略說。於中有二初有半頌舉佛同說讚一味相後二句辨愚異執顯理甚深。前中上句頌一味相遍諸蘊等下句明其勝義諸佛同說。或可勝義諸佛說無異者無異即是一味義也。下半頌中前句辨異計後句計所依。然此頌中依解節經更有一頌及奉持長行應非正本。所以爾者唐本深密皆無後頌。又後奉持真諦自云後去流通非此品內乃是攝最後流通文安此末了。前序亦然抄經前序安第一品也。今判此釋亦不順經。經末奉持曼殊室利以為後故。深密頌云如來應說法一切一味相不離第一義見別是憍慢。解節經有其二頌。法通相一味諸佛說平等若於中執異是人增上慢逆生死流道微細深難見欲染癡覆故凡人不能得。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一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心意識相品第三
  將釋此品略有二義。一釋品名二正釋文。言心意識相品者。心意識名有通有別。如成唯識第五卷云。謂薄伽梵處處經中說心意識三種別義。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是三別義。如是三義雖通八識而隨勝顯。第八名心集諸法種起諸法故。第七名意緣第八識恆審思量為我等故。餘六名識於六別境麤動間斷了別轉故相謂體相。或是相狀。品義如前雖有二門此品中明通名三義於中就勝故說第八。或可此中別名三義雖有兩釋前說為勝。是故題云心意識相品。
  就所觀境自有二種一者勝義二者世俗。上來已釋勝義諦訖。自下第二辨世俗諦。於中有二初長行廣釋後以頌略說。前中有二先問後答。問中有二初舉所問教後依教發問。
  爾時廣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於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
  此即初也。言廣慧菩薩者從慧立名。真諦記云。廣慧對佛說法之人。一切菩薩無不具此廣慧之德但此中從廣慧法門立名。佛地論云深廣圓滿善通達故名為廣慧。智度論云道俗種種經書論議無不悉知名為廣慧。瑜伽論云謂即此慧無量無邊所行境故名為廣慧。謂世尊說於心意識秘密義中如實了知名善巧菩薩。
  於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者齊何名為於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如來齊何施設彼為於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說是語已。
  此即第二依教發問。文有二節初牒所問教後齊何下正設問辭。問有二意。初齊何名為於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者問菩薩位即是教所說義。後如來齊何施設彼為於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者問如來依何菩薩施設彼教。施設即是宣說之義。
  此下第二依問正答。於中有二初讚問許說後廣慧當知下對問正答。前中有二初讚其所問後敕聽許說。前中有二先總後別。
  爾時世尊告廣慧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
  此即初也。所問深義能益復廣是故重讚善哉善哉。十地論第一云善哉者所說法中善具足故。瑜伽八十三云善哉者是諸賢聖所稱讚故。九十八亦同。大智廣論四十一云善哉善哉者讚德之美也。又智度論六十六云言必可信能問於佛斷大眾疑能大利益故言善哉。無上依經第一卷云若有煩惱不能染著是名善哉。
  廣慧。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深義。
  自下別讚。於中有二。初讚問勝義後讚問有益。此即初也。
  汝今為欲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及諸天人阿素洛等為令獲得義利安樂故發斯問。
  自下第二讚問有益。文有兩節。初明總益後哀愍下明別利益。言利益安樂者。如佛地論第一卷云現益名樂當益名利世間名樂出世名利離惡名樂攝善名利福德名樂智慧名利。無性攝論第七亦有七對大同佛地第一。若依佛地第七有其五對。故彼論云謂淨法界及妙智皆能安立一切眾生利益安樂。令修善因名為利益令得樂果名為安樂。又令離惡名為利益令其攝善名為安樂。又拔其苦名為利益施與其樂名為安樂。此世他世世出世等應知亦爾。解云。利益安樂與第一卷相違應知。言哀愍等者。明其利益自有二種。言世間者五蘊世間成人之法。人天等者蘊所成人謂五蘊假者。依智度論有三世間一器世間二五蘊世間三眾生世間。今於此中辨教所益是故但說五蘊眾生。或可所益諸眾名為世間。領解眾首名天人等。問。豈不頌言我於凡愚不開演如何此云哀愍世間及天人等。答。說教所為有其多義。若為令離惡修善通為有姓無姓故說。若為趣無上正等菩提但為菩薩種姓不定者說。
  汝應諦聽。吾當為汝說心意識秘密之義。
  此即第二敕聽許說。言諦聽者。依功德施般若論云諦聽者心專一境。瑜伽八十三云言諦聽者謂如是相法勸令審聽。
  自下第二對問正答。此心意識即是八識故。今先辨八識差別。後方正釋心意識義。
  八識差別略辨六義。一種數多少二釋名字三出體性四所依根五所緣境六心所相應。言種數者。諸聲聞藏但說六識而無七八。具如諸教。今依大乘自有兩釋。一龍猛等但說六識。是故清辨菩薩所造中觀心論入真甘露品云離六識外無別阿賴耶識眼等六識所不攝故猶如空華。故知彼宗唯立六識。二彌勒宗依金光明等具立八識。然依此宗西方諸師有其三說。一菩提留支唯識論云立二種心。一法性心真如為體此即真如心之性故名之為心而非能緣。二相應心與信貪等心所相應。解云。唯識意之性故識之性故亦名意識於理無違。二真諦三藏依決定藏論立九識義如九識品說。言九識者眼等六識大同攝論。第七阿陀那此云執持執持第八為我我所。唯煩惱障而無法執定不成佛。第八阿梨耶識自有三種。一解性梨耶有成佛義。二果報梨耶緣十八界。故中邊分別偈云根麈我及識本識生似彼依彼論等說第八識緣十八界。三染汙阿梨耶緣真如境起四種謗即是法執而非人執。依安慧宗作如是說。第九阿摩羅識此云無垢識真如為體。於一真如有其二義。一所緣境名為真如及實際等。二能緣義名無垢識亦名本覺。具如九識章引決定藏論九識品中說。三大唐三藏依楞伽等及護法宗唯立八識不說第九。破清辨云所立量中便有自教相違之失。楞伽等經皆說第八阿賴耶故。問。若爾如何大品經等唯說六識。護法會釋如成唯識第五卷說。然有經中說六識者。應知彼是隨轉理門或隨所依六根說六而識類別實有八種。問。豈不龍猛唯立六耶。解云。據實龍猛等信有七八位在極喜大菩薩故。而彼論中說六識者述大品經等意故不相違。真諦師說九種識中後之三識皆有多失。且如第七有二種失。一阿陀那者第八異名而非第七。故此經等說第八識名阿陀那。二義相違。所謂唯煩惱障便違此經八地已上有染末那。或不成佛違莊嚴論等轉八識成四智義也。第八賴耶能起法執或云緣十八界皆不應理。心所法中無明無明數如何得與法執俱起。又新翻辨中邊論云頌曰識生變似義有情我及了此境實非有境無故識無。長行釋云頌云變似義者謂似色等諸境性現變似有情者謂似自他身五根性現變似我者謂染末那與我癡等恆相應故變似了者謂餘六識了相麤故。具說如彼。故知第八不緣心等。若廣分別如成唯識也。又真諦云阿摩羅識反照自體無教可憑。復違如來功德莊嚴經。彼云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準經可知無垢識者即是淨分第八識也。又決定藏論即是瑜伽。彼論本無九識品也。
  言釋名者。先通後別言八識者是其通名。八謂標數。識即了別通性及相。簡唯六識故言八識即六釋中帶數釋也。言名別者。眼等六識皆依主釋謂依眼之識名為眼識乃至依意之識名為意識。第七末那此云意。如成唯識恆審思量勝餘識故。若依此釋意即識故名為意識是持業釋。八阿賴耶此云藏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此即如次果於因中藏因於果中藏境於執中藏。具如成唯識論及攝大乘。此亦持業藏即識故。
  言體性者。且依三義一約三性二約三科三依法數。若依三性分別八識一一皆通三性。攝妄皈真皆真如故。託因緣起皆名依他。隨執情有是所執性。故唯識第九卷云謂唯識性略有二種一者虛妄謂遍計所執二者真實謂圓成實。復有二性一者世俗謂依他起二者勝義謂圓成實。三科出體。五蘊門中八識皆用識蘊為體。十二處中皆意處攝皆有無間滅依義故。十八界中前五種識一一皆用自識界及意界一分為體第六七八三識一一皆用意識及意界少分以為自性。
  辨所依者。八識所依各有三種。一因緣依。謂能親生八識種子故成唯識第四卷云一因緣依謂自種子諸有為法皆託此依離自因緣必不生故。二開導依謂前念滅自類八識各望後念為開導依。故唯識云三等無間緣依謂前滅意諸心心所皆託此依離開導根必不轉故。三俱有依。然俱有依諸識不同。眼等五識各有四依。一同境根謂眼等五根各望自識。二分別根謂五識俱同緣意識。三染淨根謂第七末那。四根本依謂第八識。故唯識云由此五識俱有所依定有四種謂五色根六七八識隨闕一種必不轉故同境分別染淨根本所依別故。第六意識俱有所依唯有二種。故唯識云第六意識俱有所依唯有二種謂七八識隨闕一種必不轉故。第七末那俱有所依唯有一種。故唯識云第七意識俱有所依但有一種謂第八識藏識若無必不轉故。第八賴耶俱有所依亦唯一種。故唯識云阿賴耶識俱有所依亦但一種謂第七識彼識若無定不轉故論說藏識恆與末那俱時轉故。解云。八識所依有漏無漏無有差別。
  顯所緣者有其四種。一五識所緣二意識所緣三末那所緣四阿賴耶境。一一門中先辨有漏後顯無漏。有漏五識於五境中各唯緣一。謂眼識緣色乃至身識緣觸。(唯是現量。)若無漏位。依成唯識論第十卷有兩師義。故彼云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五種現境莊嚴論說如來五根一一皆於五境轉故。有義亦能通緣三世諸法佛地論說成所作智起三業諸變化事決擇有情心行差別領受去來現在等義。(亦唯現量。不通真智。)有漏意識遍緣十八界。諸論皆同。(通量非量。或現或比。)若已轉依亦遍緣諸法。故唯識云妙觀察智相應心品緣一切法自相共相皆無障礙。(唯是現量。通真俗智。)有漏第七唯緣第八賴耶見分執為我法。諸論悉同。(唯是非量。)無漏末那。依唯識論三釋不同。故彼云平等性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第八淨識如染末那緣藏識故。有義但緣真如為境緣一切法平等性故。有義遍緣真俗為境佛地經說平等性智證得十種平等性故莊嚴論說緣諸有情自他平等隨他勝解示現無邊佛影像故。(唯是現量。通真俗智。)有漏賴耶所緣境諸論不同。若依瑜伽五十一唯說二種。故彼云謂若略說阿賴耶識由於二種所緣境轉一由了別內執受故二由了別外無分別器相故。若依成唯識第二卷前文緣三種境謂外器世間有漏種子及有根身。若依唯識第二後文緣四種境前三之外更加法處實色。故彼云略說此識所變境者謂有漏種十有色處及隨法處所現實色。(唯是現量。)問。何故此識不緣心等。解云。如唯識第二卷云異熟識變必有實用若變心等便無實用相分心等不能緣故。變無為等亦無實用。故異熟識不緣心等。無漏第八。依唯識論第十有兩師義。故彼云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真如為境是無分別非後得智行相所緣不可知故。有義此品緣一切法莊嚴論說大圓鏡智於一切境不愚迷故佛地經說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現故。又此決定緣無漏種及身土等諸影像故。(亦唯現量。通真俗智。)八識緣假實。實境有為無為三世等別。廣如唯識論等說。
  言心所相應者。依唯識論護法正義於五十一心所法中有漏五識各與三十四心所相應。謂遍行五別境五善有十一根本惑三謂貪瞋癡隨惑有十謂中二大八。然善十一中有兩師義。故唯識第六云有義五識唯有十種自性散亂無輕安故。有義五識亦有輕安定所引善者亦有調暢故成所作智俱必有輕安故。無餘心所如論廣說。有漏意識與五十一心所相應。諸論共同亦無異義。有漏末那護法正義唯與十八心所相應。故成唯識第四云然此意俱心所十八前九法八隨煩惱并別境中慧。解云。前九法者謂遍行五及四煩惱。四煩惱者謂我知我見我慢我愛。無別心法義如論說。有漏賴耶唯與五種遍行相應。故論頌云觸作意受想思相應無餘心所。具如論說。無漏八識皆二十一心所相應。謂遍行五別境五善有十一。於中別者。妙觀察智因位亦得尋伺相應於藥病等未自在故。若至佛果尋伺即無無思成事故。若廣分別具如諸論。心意識義具如別章。
  就釋文中文別有二。初明心意識秘密之義後廣慧如是下辨秘密善巧答前兩問。前中有二初明第八眾名差別後廣慧阿陀那識下明諸識俱轉差別。前中有四一釋種子識二辨阿陀那三明阿賴耶四顯心名。此即第一釋一切種子識。一切種子即三習氣。此中意說由第八識攝持三種習氣結生相續。故成唯識第八卷云復次生死相續由諸習氣然諸習氣總有三種一名言習氣二我執習氣三有支習氣。其種子識自有二種。一識所持種名種子識。二能持種識名為種識。雖有二種今此正明能持種識。身分生時執持所依及種子故。彼所持種即三習氣故今略辨三種習氣。
  然三習氣略以四門分別。一釋名字二出體性三生果差別四四緣分別。第一釋名。有通有別。三習氣者是其通名。三是標數。言習氣者說名言等名之為習第八中種習之氣分故名習氣。即六釋中帶數釋也。言別名者。如成唯識然諸習氣總有三種。一名言習氣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如其次第舊云言說名思惟名也。)二我執習氣謂虛妄執我我所種。我執有二。一俱生我執即修所斷我我所執。二分別我執即見所斷我我所執。隨二我執所熏成種令有情等自他差別。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業種。有支有二種。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果業。二諸不善即是能招非愛果業。解云。三習氣相如論應知。三種習氣皆依主釋。謂名言習之氣種子故乃至有支習之氣種子故。
  言出體者。如前所說隨二名言所熏種子為名言習氣二種我見所熏成種為我見習氣乃至由善惡業所熏種子為有支習氣。種現分別唯種非現三科出體。名言習氣五蘊門中一分種子五蘊以為自性。除無漏種種隨所生同蘊攝故。處界門中一分十二處種十八界種以為自性。除無漏種準蘊應知。我見習氣五蘊門中行蘊一分所攝處界門中法處法界少分為體。有支習氣五蘊門中色行二蘊以身語業是色蘊故意思業種行蘊攝故。處界門中色處聲處法處色界聲界法界一分為體。法數出體。名言習氣百法門中通用百法種子為體。形像百法皆熏種故。我見習氣用別境中慧及十煩惱中薩迦耶見以為自性。有支習氣十一色中色聲二法及心所中思為自性。意思業故。
  言生果者有其二義。一依成唯識通約諸法以明生果。二依攝論就十一識以辨生果。言通約諸法以明生果者。名言習氣通生百法。而差別者九十四法本質及影皆名言生。六種無為本影不同。本質六種不從種生圓成無為無生義故。影像六種從名言起依他無為據實有為託因生故。故唯識論云名言習氣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問。有為法中實法有體可言種生。不相應等既無實體如何因起。解云。據實假法不從種生。故成唯識論第二卷云假法如無非因緣故。解云假法既非因緣義唯假法亦非所生。然以假從實說為假種從因緣生。故唯識論第二卷云名相分別三種習氣我見習氣能生自他身中百法差別有支習氣能生百法善惡趣別。無為假法準前應思。言就十一識辨生果者。如攝大乘論第四卷云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此由名言熏習種子。若自他差別識此由我見熏習種子。若善趣惡趣死生識此由有支熏習種子。廣如彼釋。
  言四緣分別者。名言習氣是正因緣。餘二習氣增上緣。故成唯識第八卷云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各別因緣。又彼復云應知我執有支習氣於差別果是增上緣。若廣分別成唯識論第八疏。就種識中文別有二。初約趣生略明身分生起。後於中下依種子識廣辨受生差別。
  廣慧當知。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眾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溼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
  此即初也。言六趣者。如下經說那落迦傍生餓鬼天阿素洛人。然此六趣諸宗不同。依薩婆多宗唯立五趣。故大婆娑第一百七十二云如契經說五趣謂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又云謂有餘部立阿素洛為第六趣彼不應作是說契經唯說有五趣故。廣說如彼。問。若爾阿素洛何趣所攝。答。婆娑有二說。一云天趣。評家正義鬼趣所攝。正理二十一俱舍第八大同婆沙。依經部宗唯立五趣。故成實論第十四云業有六種謂五趣業及不定業。今依大乘。有處唯五。如佛地經及維摩等。問。若爾阿素洛何趣所攝。答。依佛地經第六卷云諸阿素洛種類不定或天或鬼或復傍生故不別說。有處說六。如即此經及法華經等。或有處說或五或六。若依瑜伽立五為正。故第四云又諸非天當知天趣所攝然由意思多懷詐諂約誑多故不如諸天為淨法器由此因緣有諸經中說為別趣實是天趣。又第二云如是安立世界成已於中五趣可得謂那落伽傍生餓鬼人天。依智度論立六為正。故第三十云又摩訶衍中法華經說有六趣眾生觀諸義意應有六道。復次分別善惡故有六道善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羅。惡有上中下故有地獄畜生餓鬼道。廣說如彼。又第十云佛不分明說有五道。說五道者是一切有部僧所說。婆嗟弗姡路部僧說有六道。復次應有六道何以故三惡道一向是罪處若福多罪少是名阿修羅。生處應別以是故應言六趣。問。琰摩王何趣所攝。答。依大婆沙鬼趣所攝。故彼一百七十二云施設論說如今時鬼世界王名琰摩。又云瞻部洲下五百踰繕那有琰摩王界是一切鬼本所住處從彼流轉亦在餘處。若依瑜伽地獄趣攝。故第二云隨一有情由感雜染增上業生在那落迦中作靜息王。言卵胎溼化生者。即是四生。瑜伽第二云。云何卵生謂諸有情破殼而出。彼復云何如鵝鴈孔雀鸚鵡舍利鳥等。云何胎生謂諸有情胎所纏裏剖胎而出。彼復云何如象馬牛驢等。云何溼生謂諸有情隨因一種溼氣而生。彼復云何如蟲蝎飛蛾等。云何化生謂諸有情業增上故具足六處而生或復不具。彼復云何如天那落迦全及人鬼傍生一分。若廣分別如毗曇第八顯宗十二俱舍第八順正理二十二婆沙一百二十。問。前說六趣何故復說四種生耶。答。俱舍第八云施設足論作如是說。四生攝五趣非五攝四生。不攝者何所謂中有。由是道理天等六趣攝生不盡故復重說卵等四生。問。若爾何故更說六趣。答。欲顯善惡受生差別故說六趣。問。若爾可故不說界耶。答。界通非情故此不說。真諦三藏亦同此意。六趣四生義如別章。
  然釋此文有其兩解。一云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者明所捨身。墮彼彼有情眾中者辨所受身所受身中自有二類一六趣身二四生身。若依此釋身分生起通前二類。一云所受身者皆是四生。墮彼彼有情眾中是其總因。或有卵生等者別顯四生。故金剛仙論云卵生等者受生差別有色等者麤細差別。若依此說身分生起依四生說。
  自下第二約種子識廣辨受生差別。於中有二初明受生分位差別後明種依二執受。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
  此即初也。文有三節。初明種識成熟次展轉和合三增長廣大。言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者此明種識成熟。謂於此趣生受生位中最初結生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初結生時種識成熟成羯羅藍名為結生。故瑜伽論第一卷云。爾時父母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猶如熟乳凝結之時當於此處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託。云何和合依託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與顛倒緣中有俱滅同時即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有餘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及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搏生。於此時中說識已住結生續即此名為羯羅藍位。此羯羅藍中有諸根大種唯與身根及根所依處大種俱生即由此身根俱生諸根大種力故眼等諸根次第當生。又有此身根俱生根所依處大種力故諸根依處次第當生。由彼諸根及所依處具足生故名得圓滿依止成熟。乃至彼云羯羅藍識最初託處即名肉心。是識於此處最初託即從此處最後捨。依俱舍論第九云。有言精血即成根依謂前無根中有俱滅後有根者無間續生。又云有餘師云別生大種如依果糞別有蟲生。瑜伽所說同初師釋。若依順正理二十四取後說為正。廣如彼說。
  言展轉和合者。此有兩釋。一云初受生之時以識為緣根大種等展轉和合。故瑜伽第一卷云即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有餘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等。一云識與羯羅藍展轉和合。故攝大乘論云於母胎中識羯羅藍更相和合。無性釋論第三云異熟與其赤白同一安危。世親釋論意同無性。梁朝攝論第三云。論云是識託柯羅邏於母胎中變合受生。釋曰是識即是意識於一時中與柯羅邏相應故言託柯羅邏。此果報識異前染汙識故言變。由宿業功能起風和合赤白令與識同言合。即名此為受生。
  言增長廣大者。亦有兩釋。一云由前展轉和合力故羯羅藍等漸增長位根大種等增長廣大。一云由和合故名色漸漸增長廣大。故瑜伽第二云又羯羅藍漸增長時名之與色平等增長俱漸廣大如是增長乃至依止圓滿。應知此中由地界故依止造色漸漸增廣由水界故攝持不散由火界故成熟堅硬由無潤故由風界故分別支節各安其所。若分位者有二種位。一者胎藏八位二者通相八位。胎藏八位謂羯羅藍等。故雜集第六云自此已後根漸生長如緣起說。故列頌云最初羯羅藍次生遏部曇從此生閉尸閉尸生鍵南次缽羅賒佉後髮毛爪等及色根形相漸漸而生長。又瑜伽第二云。復次此胎藏八位差別。何等為八謂羯羅藍位遏部曇位閉尸位鍵南位缽羅賒佉位髮毛爪位根位形位。若已結凝箭內仍稀名羯羅藍。若表裏如酪未至肉位名遏部曇。若已成肉仍極柔軟名閉尸。若已堅厚稍堪摩觸名為鍵南。即此肉團增長支分相現名缽羅賒佉。從此以後髮毛爪現即名此位。從此後眼等根生名為根位。從此以後彼所依處分明顯現名為形位。大唐三藏云。羯羅藍此云和合。頞部曇此云胞。閉尸此云凝血。鍵南此云堅厚。缽羅奢佉此云支分。缽羅此云分。奢佉此云支。真諦三藏云。本識與父母遺體和合名為受生。於胎藏中略有五位。一者柯羅邏翻為凝滑。識與父母精血和合如薄酪即執為根爾時名為初受生。二者第二七日名頞呼陀翻為胎結。始有一胎結在凝滑中如凝酥在白酪乳中。三者第三七日名閉尸翻為肉團。男則上闊下狹女則下闊上狹肉猶少軟。四者第四七日名伽訶那翻為堅實。爾時肉團始堅強。五者第五七日名彼羅捨佉翻為枝枝。爾時始有頭足手腳等相貌方有業風吹破開九孔生大苦受。次後以去則有筋肉骨髮爪等。梁攝論疏第五卷說。問。羯羅藍等八位經幾許時方得圓滿。答。如瑜伽論第二卷說。彼云又於胎中經三十八七日。此之胎藏一切支分皆悉具足。從此以後復經四日方乃出生。如薄伽梵於入胎經廣說。此說極滿足者或經九月或復過此。若經八月此名圓滿非極圓滿。若經七月六月不名圓滿或復缺減。五王經云。何謂生苦。人死之時不知精神趣向何道未知生處普受中陰之形至於三七日中父母和合便來受胎。一七日如薄酪二七日如稠酪三七日如凝酥四七日如肉團五皰成熟巧風入腹吹其身體六情開張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母噉一杯熱食灌其身體如入鑊湯母飲一杯冷水亦如寒冰切體。母飽之時迫迮身體痛不可言母飢之時腹中了了亦如倒懸受苦無量。至其滿月欲生之時頭向產門劇如兩石挾山欲生之時母危父怖生墮草上身體細軟草觸其身如履刀劔忽然失聲大呼。此是大苦。又大集經二十五云。云何名為觀於生苦。從業因緣父母和合初受意識歌羅羅時其身猶如亭歷子許。是時未有入出氣息。乃至云歌羅羅時住六七日。六七日轉名頞浮陀是時形色猶如小棗住七七日轉名伽那是時形色如胡桃殼住八七日轉名閉尸形色猶頻婆羅果是時身邊有五胞出謂頭手腳。十三七日始有腹相。二十七日男女根別。二十一七日始生骨節。乃至三十六七日其身具足血肉毛根。三十八七日具足身枝。四日夜住在胎中臭穢之處爾時還憶本生之事憶已愁苦作是念言若我出胎當修善法願後更莫生如是處修不放逸遠離受生。始出母胎爾時舉身受迫迮苦外風觸手身亦復受苦身初至地以水摩洗復受大苦猶如地獄。爾時還失憶宿命事。生已復有老病死隨逐不捨。具說如彼。若廣分別如解脫道論第七卷及入胎經說。通相八位者。如瑜伽第二云云何八位謂處胎位出生位嬰孩位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耄熟位。處胎位者謂羯羅藍等。出生位者謂從此後乃至耄熟。嬰孩位者謂乃至未能遊行嬉戲。童子位者謂能為彼事。少年位者謂能受用欲麈乃至三十。中年位者謂從此位乃至五十。老年位者謂從此位乃至七十。從此已上名耄熟位。
  依二執受。
  第二種識依二執受。於中有三初標章舉數次依數列名後約界分別。此即初也。上來已辨根等依識生起增長。此下明識依色根等。
  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
  此即第二依數列名。謂受生位有異熟識執受二種為所緣境。一者執受五根及彼所依色香味觸為所依止。二者執相名分別三法習氣為所緣境。除無漏種非所緣故此所攝受皆是所緣。是故瑜伽五十一云。謂若略說阿賴耶識由於二種所緣境轉一由了別內執受故二由了外無分別器相故。了別內執受者謂能了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及諸色根根所依處。此於有色界。若在無色唯習氣執受了別。了別外無分別器相者謂能了別依止緣內執受阿賴耶識故於一切時無有間斷器世間相。譬如燈燄生時內執膏炷外發光明如是阿賴耶識緣內執受緣外器相生起道理應知亦爾。又成唯識第二卷云。賴耶所緣有其三種一器世間二有漏種三有根身。阿賴耶識因緣力故自體生時內變為種及有根身外變為器。即以所變為自所緣行相仗之而得起故。廣說如彼。此中所說執受義者是能執受。執受五根及彼所依令不損壞為自所依。攝受種子為自所有亦名所依。
  然此執受諸教不同。俱舍第二云十八界中九無執受。彼約一義釋執受故。又彼云有執受此言何義。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名有執受損益展轉更相隨故。乃至廣說。正理第四有三師釋。一同俱舍。正理釋云。若爾色等即應一向名無執受心心所法不依彼故非根性故。不爾色等若不離根雖非所依而是心等之所親附故無此失。二毗婆沙師說。若諸色法逼迫斷壞便能生苦與此相違即能生樂。是己身攝名有執受。三有餘師說若諸有情執為自體一切處時方便防護乃至廣說。若爾應違契經所說故契經言若於是處識所執藏識所隨攝名有執受。雖有是說而不相違。有執受法略有二種。一者有愛及有身見執為己有名有執受若淨智生即便斷滅。二者為因能生苦樂至般涅槃隨轉不捨。是為經論各據一義。解云。經約有愛身見執為己有名有執受。論有三釋初師意說執為依處次師意說能生苦樂後師意說執為自體並符本論己身所攝名有執受即當為因生苦樂義。然第二師唯生苦樂初後兩師兼取餘義。經論合說總有四釋具說如彼。若依毗婆沙第一百四十八執受納息六教不同。恐繁不述。今依大乘三說不同。或有唯約生苦樂故名為執受。故集論云五色界全四界一分名有執受。既不說聲故知唯約生苦樂故名執受也。或有唯約攝為自體名有執受。如瑜伽五十一等云若無第八依止執受不可得故。又五十六云五執受非執受所餘一向非執受。準此等文唯約攝為自體明執受也。或有通約二義以明執受。如五十三云識執不執者。若識依執名執受色。此復云何。謂識所託安危事同和合生長。又此為依能生諸受。與此相違非執受攝。又瑜伽論第一百云。執受法者謂色法為心心所執持由託彼故心心所轉安危事同。同安危者由心心所任持力故其色不斷不壞不爛即由如是所執受色或時衰損或時攝益其心心所亦隨損益。與此相違名非執受。今此經中說執受者且依二義一者賴耶執根依處為自所依。二者執持種子為自所攝。具如諸論。
  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
  此即第三約界分別。即準此文依大乘宗無色界中無眼耳等十種色界。非如摩訶僧祗部說具十色及五識身。而本業經無色諸天來入會中法華經中聞有頂香。如此等文皆依法處所攝色說。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一

回頂端  內容 [第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