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經疏卷第十六
解深密經16
● 卷一至卷八
● 卷八至卷十六
解深密經疏卷第九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自下第三舉喻重釋。有十種喻即分為十。雖有十義如其次第約六境說。初二約色次一約聲次一約香次二約味次二約觸後二約法。
善清淨慧。如螺貝上鮮白色性不易施設與彼螺貝一相異相。
此即第一螺貝白色一異喻。梵音傷佉此云螺貝。謂彼螺貝喻諸行相四麈異故。鮮白色性喻勝義諦色性通故。由如螺貝與鮮白色不可言一四麈色性總別異故。或可通別異故不可言異無別體故。真諦記云。第三喻說為顯利鈍兩種方便。若但說義不立譬者唯利能入鈍不能入。若具足說義喻二種利鈍俱入故借淺事以顯深理。此中具舉六麈為譬若解一種餘類可知。傷佉即是白色螺也。白色與螺若言一者則但色是螺餘三麈四大皆應非螺。又如白色唯眼境界螺亦應爾。又如白色通餘諸物螺亦應爾。螺既不通白色亦爾不應通物。無此義故不可言一。若言異者義亦不可。見其白色不應通螺體別異故。又此白色應無所依不關螺故。又應此螺不具八物與色異故。赤色與金乃至於觸例皆如是。具說如彼。深密經云譬如珂白不可言一異。解節經云譬如傷佉白色不可言一異。
如螺貝上鮮白色性。金上黃色亦復如是。
此即第二金與黃色一異喻。例前可知。
如箜篌聲上美妙曲性不易施設與箜篌聲一相異相。
此顯第三箜篌聲曲一異喻。謂聲與曲不可言一總別異故。(聲是總。曲是別。)或可聲曲異故不可言異無別體故。若依深密箜篌與聲辨非一異。若依彼經。箜篌是總具五麈故。聲是其別是一分故。解節亦同。故彼經云如毗拏音聲不可言一異。真諦記云。毗拏者是音樂器。此間毗巴大略相似。
如黑沈上有妙香性不易施設與彼黑沈一相異相。
第四沈與妙香一異喻。沈與妙香不可言一總別異故。不得言異無別體故。深密經云沈水香味不可言一異。解節經云如沈香香氣不可言一異也。
如胡椒上辛猛利性不易施設與彼胡椒一相一異。
第五胡椒辛味一異喻。椒與辛味不可言一總別異故。不得言異無別體故。深密經云畢缽辛味不可言一異。解節經云摩梨遮與辛辣味不可言一異。
如胡椒上辛猛利性。訶棃淡性亦復如是。
第六訶梨淡味一異喻。準上應知。深密經云訶梨勒苦味不可言一異。解節經云呵梨勒澀。
如蠹羅綿上有柔軟性不易施設與蠹羅綿一相異相。
第七綿與柔軟一異喻。蠹羅綿者相傳說是蒲柳華也。綿與軟觸不可言一總別異故。不可言異無別體故。深密經云。兜羅柔軟。解節經云。綿纊柔軟。
如熟酥上所有醍醐不易施設與彼熟酥一相異相。
第八熟酥醍醐一異喻。雖舉醍醐意取滑觸。酥與醍醐不可言一總別異故。不可言異無別體故。真諦記云。酥與醍醐但舉其觸不談其味。深密解節亦同此經。
又如一切行上無常性一切有漏法上苦性一切法上補特伽羅無我性不易施設與彼行等一相異相。
第九理事一異喻。言一切行無常性者行謂一切有漏無漏四相所遷故名無常。故涅槃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一切有漏法上苦性者諸有漏法麤重所隨說名為苦。如對法說。一切法上補特伽羅無我性者一切法言總攝有為無為諸法。補特伽羅者此云數取趣。以諸有情隨善惡業數取諸趣名數取。趣舊云人者譯家謬也。然無我義有其二種一者生空二者法空。今於此中說前非後故云補特伽羅無我性也。問。理有四種何為說三而不明空。答。今於此中顯三法印謂有漏者皆悉是苦諸有為者皆是無常遍一切法悉皆無我。空無所印故此不論。此中意云。無常等性與行等法不可言一事理別故。不可言異無別體故。是故世親三十頌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非不見此彼。護法釋云。此圓成實與依他起非異非不異。異應真如非彼實性非異此性應是無常彼此俱應淨非淨境即本後智用應無別。云何二性非異非一。如彼無常無我等性無常等性與行等法異應彼法非無常等不異此應非彼共相。由斯喻顯此圓成實與彼依他非一非異。法與法性理必應然勝義世俗相待有故。
又如貪上不寂靜相及雜染相不易施設此與彼貪一相異相。如於貪上於瞋癡上當知亦爾。
此即第十煩惱性相一異喻。謂貪瞋癡性皆有二相。一者自相謂貪瞋等性各別故。二者共相謂雜染等皆共有故。共相有二。一不寂靜相似囂動故。二雜染相相應所緣二縛雜故。謂彼貪等性相別故不可言一。相離貪等無別體故不可言異。問。貪瞋等一一皆有不寂滅相及雜染相諸宗共許法處所攝。然此所說一切行與無常等共相道理應通十二如何此經唯法處攝。解云。薩婆多宗說一切行及無常等一一皆通十二處攝。然彼法處唯別非總謂受想行三種無為及無表色如是七種餘十一處所不攝故。依經部宗法處有二一別二通。若別法處大同薩婆多。而差別者彼宗無作非色非心。通法處者彼宗十二皆名法處。第六意識所緣境故。今依大乘大同經部。通別二種皆名法處。故成唯識第五卷云色等五識唯了色等名色等識。法識通能了一切法故名法識。或能了別法獨得法識名。解云準此大乘法處具有二種。今於此中據實為論一切行等通十二處。此經且依意識所緣及通法處二種義故一切行等皆名法處。此即第四舉法同喻。
如是善清淨慧。勝義諦相不可施設與諸行相一相異相。
如文可知。
善清淨慧。我於如是微細極微細甚深極甚深難通達極難通達超過諸法一異性相勝義諦相現正等覺。現等覺已為他宣說顯示開解施設照了。
此即第五結通外疑。謂佛所說甚深勝義如何了知。故佛說言我於如是超過諸法一異性相成等正覺為他宣說。然此勝義超過十信已前外異生境非彼所說非彼所思故言微細極微細。又過彼前內異生位非言所及非思所思故言甚深極甚深。或過等覺已下諸菩薩位非言所說非心所及故言難通達極難通達。又解。過三僧祗所說所思故說六句。如是等義如理應思也。
自下第二舉頌略說。於中有二初發起頌文後舉頌略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此即初也。
行界勝義相離一異性相。若分別一異彼非如理行眾生為相縛及為麤重縛。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
自下第二舉頌略說於中有三。初之二句歎理甚深次有四句顯執有失後之二句明修得果。言行界者。行謂遷流有為諸行。界是性義。自有二說。一云有為自性名之為界。一云諸行皆以真如為自性故名為行界即以行界為勝義也。次有四句顯執有失。謂執一異等皆非如理非如理故二縛所縛。二縛之理如上已說。後有二句明修得果。謂迷執者要修止觀方得解脫。梵音名奢摩他。此翻名止。體即定。止息散亂名之為止。梵音毗缽舍那。此云觀也體即是慧。審察諸法名之為觀。後瑜伽處當廣分別。解脫即是有為無為二種解脫。有為解脫者即是心慧二種解脫。無為解脫即是無為四種涅槃。此意說言。若欲斷除二種縛者要經三大阿僧祗劫勤修止觀方可解脫二種縛也。瑜伽五十九意同此經。故彼論云復次何能斷煩惱云何當言已斷煩惱。謂修奢摩他故修毗缽舍那故能斷煩惱。若諸相縛已得解脫諸麤重縛亦得解脫當言已斷一切煩惱。如世尊言相縛縛眾生亦由麤重縛善雙修止觀方乃俱解脫。
自下第四釋遍一切一味相。於中有二初長行廣釋後舉頌略說。(或可頌文如來說中乃可分別。)就長行中復分為三一如來告問次善現奉答後世尊正說。
爾時世尊告尊者善現曰善現。
此即第一世尊告問。於中有二初約時標所問者後正明告問。此即初也。言爾時者佛說真如一味相時。或可善現發問之時。真諦記云。言爾時者有十一種。一佛在世時。二轉法輪時。三成就相續人聚集時。四聞思修時。五下種成就解脫時。六成立自正義時。七破邪執所立義時。八破壞生死牢獄義時。九由說正義為歡喜破除邪義所障眾生時。十正修行人領受寶祠時。佛為大眾說能分張正法授與大眾即是法實祠大眾也。十一於修行中正定智拔起抑下捨置之時。由如是等義故言爾時也。言善現者若具梵音名修浮吼底。此云善現。相傳說云其人初生宅室皆空父母驚怪以問相師。相師報云現空唯善無所加也故名善現。或云空生。即由此義。無著論中名為善吉。笈多所翻直本般若名為善實。真諦金剛般若記云東方世界青龍陀佛於此影響也。廣如彼記。又相傳云自有經文位登阿鞞跋致地。然未見誠。文或相傳云婆羅門子祈天而生。生始長大又請延佛為設大會送佛祗園返護羅漢。或云是淨音響王太子。問。如何此會唯告善現比丘不告餘三部眾及菩薩眾耶。真諦師云。不告餘部有其三義。一初轉法輪時比丘先入道為佛弟子餘眾後入故。二百臈比丘尼禮敬一臈比丘所以者何由比丘力成就戒故又終身不離依止比丘三根性勝丈夫根性堅利女性闇弱是故律明為女人說法過五六語波逸提。五語者謂五陰六語者謂六入為女說法不得陰入外義根性闇弱不能多受故。若廣分別不告餘部及以菩薩皆有五義恐繁不述。又五分律第六卷云五語者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六語者眼無我耳鼻舌身心無我。四分等律皆不釋也。今解。命須菩提如智度論第四十卷。須菩提有二因緣大。佛命說法不命餘弟子。一者好行無諍定二好深行空法。問。若爾如何不告菩薩。答。如智度論第十一云須菩提常行空三昧復斷漏盡眾生生信命令說法。法華論中以五義故佛命聲聞不告菩薩。大智度論第四十一廣釋不告菩薩及餘弟子。佛亦不為說所由應知。準彼智度唯告善現。今此經中應知亦爾。
汝於有情界中知幾有情懷增上慢為增上慢所執持故記別所解。汝於有情界中知幾有情離增上慢記別所解。
此即第二正明告問。此中所言增上慢者如法華經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名增上慢。解節同此。深密經云依我我慢者譯家謬也。今於此中約慢有無以發兩問。真諦記云。前問有增上慢後問無增上慢。前問凡夫後問聖人。前問顯示不可治人後問可治人。又前問空果行人後問不空果行人。又前問顛倒修人後問不顛倒修人。又前問邪定聚人後問正定聚人。然釋此文依真諦記有慢無慢各有四義。有慢四者。一增上慢依止謂有取五陰。二慢因謂慢隨眠。三慢體即是上心。四慢事用即是因上心慢能生諸業果報等。言知幾有情者顯慢依止。懷增上慢者顯慢之因。增上慢所執持故者顯慢體也。記別所解者顯慢事用。無慢四者。一無慢依止謂無漏五陰相續。二無慢因即是未知欲根。三無慢體即是知根。四無慢事用即知已根。言知幾有情者無慢依止。離增上慢者謂無慢因及無慢體。(解節經云無增上慢不由增上慢。深密經云離我離慢。此二經各具二文。今此本中唯有一句含有二義是故但云離增上慢也。)記別所解者無慢事用。
自下第二善現奉答。於中有二先釋後問後答前問。
爾時尊者善現白佛言世尊。我知有情界中少分有情離增上慢記別所解。
此即初也。謂唯初地已上菩薩如實了知遍一味相法空勝義由此不起法增上慢非諸二乘及異生等。故言少分有情離增上慢記別所解。問。如何二乘知其分齊為菩薩說。答。佛加被故總相略知而非究竟一一了知故。大品經舌相品云須菩提為菩薩說法皆是佛力。問。此善現由加被力若能解者應斷法執。若不解者如何能說。解云。由加力故能信知解亦能說空。不爾應斷法執過故。智度論云二乘未證法空理故。問。此善現即是二乘如何奉答在淨土耶。答。佛加被故得往淨土。或佛所化而非實身。或可穢土有此問答。
自下第二答第一問。於中有三初略答次世尊下述己所見後世尊下申己所念。
世尊我知有情界中有無量無數不可說有情懷增上慢為增上慢所執持故記別所解。
此即初也。謂我知有情界中無量有情壞增上慢記別所解。記別之相如後當說。
然此所說懷增上慢諸說不同。若依薩婆多宗有四種人起增上慢所謂異生及下三果。如大婆沙四十三云起增上慢三說不同。有說異生起五謂四善根及四果預流起四除第一。一來起三除前二。不還起二除前三。阿羅漢無增上慢。有說異生起九謂有漏善根四向四果。預流果起七除前二。一來向起六除前三。一來果起五除前四。不還向起四除前五。不還果起三除前六。阿羅漢向起二除前七。阿羅漢無增上慢。預流向無起增上慢義。評曰聖者亦於勝有漏善起增上慢。故六聖者如前所起各復增一。廣說如彼。依經部宗同薩婆多於理無違。於彼部中有多計故。今依大乘大同二宗。慢通異生有學聖者。故成唯識第六卷云云何為慢恃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此慢差別有七九種謂於三品我德處生。一切皆通見修所斷聖位我慢既得現行。慢類由斯起亦無失。解云。言七慢者。五蘊論云云何為慢謂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慢謂於劣計己勝或於等計己等心高舉為性。過慢謂於等計己勝或於勝計己等。慢過慢謂於勝計己勝。我慢謂於五取蘊隨觀為我或我所心高舉為性。增上慢謂於未得增上殊勝所證法中謂我己得。卑慢謂於多分殊勝計己少分下劣。邪慢謂實無德計己有德心高舉為性。集論第四雜集第六瑜伽八十九皆同五蘊。若依智度論五十六云增上人者是佛弟子得禪定未得聖道自謂已得。言九慢者。發智論第二十云有九慢類謂我勝我等我劣有勝我有等我有劣我無勝我無等我無劣我。顯揚第一但列三種慢類。故彼論云如經說三種慢類我勝慢類我等慢類我劣慢顯。解云。義準說九於理無違。此七九慢依成唯識於五處生。故彼第六云此慢差別有七九種謂於三品。我。德處生。解云。且七慢中慢過慢慢過慢卑慢依三品起。我慢一種依我處生。邪慢增上依德處生。故雜集論第六卷云。於下中二品處生慢。依中上品處生過慢。依上品處生慢過慢。依上品處生劣慢。於五取蘊執我我所由此起我慢。於未得勝德計己得勝德起增上慢。於實無德計己有德即是邪慢。若辨九慢自有兩說。若依發智論如俱舍第十九說。如是九種從前七慢三中離出謂從前慢過慢卑慢如是三種。若依見生行次有殊成三三類。初三如次即過慢慢卑慢。中三如次即卑慢慢過慢。後三如次即慢過慢卑慢廣如婆沙。若依品類足釋慢類者。且我勝慢勝從三慢生謂慢過慢慢過慢三由觀劣等勝境別故。故婆沙第百九十九云依品類足論我勝慢中攝三種慢若於劣謂己勝即是慢若於等謂己勝即是過慢若於勝謂己勝即慢過慢。餘八慢類如理應說。解云。餘八慢類如理應說者。我等慢類依中上品攝二種慢於等計等此即是慢於勝謂等即是過慢。我劣慢類但依上品攝一種慢謂於多勝計己少劣即是卑慢。有勝無劣同我劣說有等無勝同我等說有劣無等同我勝說。如此九中三依三品三依中上三依上品如前可知。而今此中說有慢者七九慢中但約增上。於中三說不同真諦三藏但說異生以為有慢。依有所得觀以為真觀起上慢故。有說此中通說異生二乘有學為有慢者羅漢已斷煩惱障故。故法華經第一卷說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有說亦通羅漢所以者何雖無煩惱慢有所知慢故。問。若爾如何會釋法華所說。答。彼約煩惱此據所知說有說無互不相違。問。七地已來諸菩薩等於增上慢亦得起不。答。有三釋。一云初地已上不起上慢已得勝義一味相故。一云七地已還起亦無失如經所說故意起故。一云前七地中不唯得起煩惱障慢所知障慢亦得現行地地相望有勝劣故。
問。佛知一切眾生邊際不。如是問答如大婆沙一百八十六。彼云毗奈耶說世尊於菩提樹下建立有情為三聚。謂齊爾許名邪定聚齊爾許名正定聚齊爾許名不定聚。問。為依有情分齊建立為依法分齊耶。若依有情者云何非是得有情海邊際耶。若依法者聲聞亦能如是建立佛與聲聞有何不共。有說依有情建立。問。若爾如何非是得有情海邊際耶。答。佛得有情海邊際亦無有過。然總相得而非別相。謂一切有情不出四生如是而得。有說依法建立。問。若爾聲聞亦能建立。佛與聲聞有何不共。答。聲聞因從佛聞。佛無師自能建立。是為不共。有說若三千世界及千歲已來依有情建立。若餘世界及餘時依法建立。依智度論亦有問答。故第二十八云。問。一切眾生可得悉知不。若悉知即眾生有邊。若不知何以故說欲知一切眾生心所趣向云何佛有一切智。答曰。眾生心心數法可得悉知。何以故如經中說一切實語中佛最第一。若不能悉知一切眾生心得其邊際者佛何以言悉知亦不名一切智人。而佛語皆實必應定有一切智人。復次眾生雖無邊一切種智亦無邊譬如函大蓋亦大。若智慧有邊眾生無邊者應有是難。今智慧及眾生俱無邊故汝難非也。復次若言有邊無邊此二於佛法中是置答。是十四事虛妄無實無益故不應以為難。具如彼說。又三十云。問曰菩薩若能滿一切眾生願者則眾生有邊即無有受諸飢寒苦何以故一切眾生皆滿所願離苦得樂故。答云滿一切者名字一切非實一切。如法句偈說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雖言一切畏杖痛如無色眾生無身故即無杖痛色界眾生雖可有身亦無杖痛欲界眾生亦有不受杖痛。而言一切語應得杖者說言一切非實一切。
自下第二述己所見。於中有二初明自他住處後我見下敘他記別。
世尊。我於一時住阿練若大樹林中。
此明自所住處。眾樹聚集故深密經云名為林。如我憶念過去世時住於一處阿練若園。阿練若者即是梵音。此云空閒靜處。真諦釋云。阿練若者自有三義。一者離聲處謂國邑音聲所不至故。二者離斫伐處謂采薪所不至故。三者離鬬諍處謂一切煩惱總能動亂善法名為鬬諍若住此處能伏煩惱故名離鬬諍也。從一拘盧舍外外去乃至百千由旬皆名阿練若處。若薩婆多部解一拘盧舍五百弓。依正量部解一拘盧舍凡一千弓也。一弓八尺凡八百丈地。若準此間應成四里少許。毗曇論云。四肘為一弓。五百弓名一拘盧舍。一拘盧舍半名阿練若處。大毗婆沙一百三十六云四肘為一弓五百弓名阿練若處。從此已去名邊遠處。即五百弓成摩揭陀國一俱盧舍成北方半俱盧舍。所以者何摩揭陀國其地平正去村雖近而不聞聲。北方高下遠猶聲及是故北方俱盧舍大。俱舍第十二廣辨其量。彼云頌云極微微金水兔羊牛隙麈蟣蝨麥指節後後增七倍二十四指肘四肘為弓量五百拘盧舍此八踰繕那。論曰。極微為初指節為後應知後後皆七倍增。謂七極微為一微量。積微至七為一金麈。積七金麈為水麈量。水麈積至七為一兔毛麈。積七兔毛麈為一羊毛麈量。積羊毛麈七為一牛毛麈。積七牛毛麈為隙游麈量。隙麈七為磯。七蟣為一蝨。七蝨為●(麥+廣)麥。七麥為指節。三節為一指。二十四指橫布為肘。豎積四肘為弓。謂尋豎積五百弓為一俱盧舍。一俱盧舍許是從村至阿練若中間道量。說八俱盧舍為一踰繕那若廣分別如婆沙論一百三十六說。無性攝論云遠離聚落拘盧舍名阿練若。十住論云離眾憒鬧名阿練若。瑜伽復云謂住空閒山林坰野受用邊際所有臥具遠離一切村邑聚落名阿練若。頭陀經云阿練若法令身遠離憒鬧住於空閒。遠離者離眾惱亂。若放牧處最近三里能遠益善。身遠離已亦當令心遠離五欲五蓋名阿練若。智論亦同。
時有眾多苾芻亦於此林依近我住。
此明眾所住處。言苾芻者唐言乞士。舊云比丘。金剛仙云此是梵音此方義釋或云乞士或云破惡或云怖魔。無正名相翻故存梵語。依智度論有其五義。一名乞士清淨活命故。(彼第三卷云。離四口食故名清淨。四口食者。一下口食有出家合藥種穀殖樹等不淨活命者是名下口食。有出家人觀視星宿日月風雨雷電礔礰不淨活命者是名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淨活命者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學種種咒術卜筮吉小術不正如是等不淨活命者是名四維口食也。)二破煩惱名比丘。(比此云破。丘名煩惱。)三出家人號。四名清淨持戒。五名怖魔。(比名怖。丘名魔。)依瑜伽論有五苾芻。故第二十九云苾芻有五種一乞匃苾芻二自稱苾芻三名想苾芻四破壞煩惱苾芻五白四羯魔受具足戒苾芻。真諦記云。在因名怖魔乞士破惡。至果轉怖魔為殺賊改乞士為應供說破惡為不生。
自下第三記別所解。於中有二初總敘諸計後別敘諸計。
我見彼諸苾芻於日後分展轉聚集依有所得現觀各說種種相法記別所釋。
此即第一總敘諸計。如後所說依五蘊等作種種解以為勝義不說一味法空道理為勝義諦。如是乃至八聖道中自性差別及對治等計為勝義成增上慢。故今敘之。現觀者。依瑜伽論五十五云決定義是現觀義。依俱舍論第二十二云於諸諦境現見分明名見現觀。然此現觀諸教不同。依俱舍論有三種現觀謂見緣事有差別故。或說六種如瑜伽五十五等。或說十種如集論第七雜集十三。或說十八如顯揚十七。然今所說有所得現觀者謂諸苾芻依初法輪所說十三法門如言執義不了無所得一味法句勝義起增上慢便謂證得究竟勝義。問。諸苾芻依何現觀記別所解。答。通說見修無學及前方便。故下經云由得念住乃至得八支聖道故。
自下第二別敘諸計。於中有二。初約六種善巧所觀境界記別取解。後復有類得念住下約道品中七種觀門記別所解。
七種觀門記別所解。
於中一類由得蘊故。得蘊相故。得蘊起故得蘊盡故。得蘊滅故得蘊滅作證故。記別所解。
此即第一六種善巧所觀境界記別所解。六善巧者謂蘊處緣生四食四諦并十八界。理實處界攝法周盡而諸有情意樂差別故約蘊等開為六門。若真現觀要證一味勝義諦理方名現觀。而諸苾芻懷增上慢得蘊等相謂真現觀故今此中敘六種計。雖有六門攝為五段。一明五蘊二類處緣生三明四食四明四諦五明十八界。此即第一釋蘊六句。問。此六句為一類計為六計耶。解云。解節相續皆作此說有諸比丘證見陰相說為證法有諸比丘證見陰生以為證法故知六句皆有別計。今此本經一一門中俱說一類故知同彼分為六計。或可一門合為一計於理無違。然此六句釋有二義。一句數多少二辨差別相。言多少者。依深密經唯有五句少第一句。(一者陰相二陰生相三陰滅相四陰滅法五陰滅現證法也。)依解節經具有六句意同此經。(一陰二陰相三陰生四陰變異五陰滅六證陰滅道。)今依此經三處不同。第一卷中有其六句如經可知。第二卷初唯有五句一諸蘊所有自相二者生相三者滅相四者永斷五者遍知。第二卷末有七種相故彼云假名安立以為色蘊或自性相或差別相。假名安立為色蘊生為色蘊滅及為色蘊永斷遍如或自性相或差別相。問。如何此經句數多少有此異耶。解云。據實前後總有九句謂初卷六句外更加永斷遍知及開相為二謂自性差別。然此第一及第二末總別具說故置總句。第二卷初總不離別不別說總。又初卷中自性差別合為蘊相至於第二相中分為自性差別。又初卷中唯說滅道不論苦集。第二卷末永斷遍知不說滅道者影略互顯故不相違。言差別相者。真諦師云。問。此五蘊等八萬法門得一味義其相云何。若依上座部則有八萬四千法門。今依正量部但有八萬。答。約六種法相顯一味義。或有比丘由見陰者記自所得此則第一執有五陰不能了別大師所說但唯音聲無有別法名為五陰由不了知此一味故起如是執謂實有五陰由此執故起於顛倒由此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證見陰相者此即第二顯五陰相或假名相或實法相功德相過惡相因緣相三世相生住滅相苦等四諦相三界相無漏界相一向答相分別答相及問答相置答相四食相乃至有漏色心非色心等相陰有如是種種道理名為陰相由不了別道理一味故起此實有道理執因此執故起於顛倒由顛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證見陰生者此即第三顯生相由不了別因果一味故執五陰真實有生由此執故起於顛倒由顛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證陰變異者此即第四顯陰變異相由不了別無滅一味故起此實變異執由此執故起於顛倒由顛倒由顛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證見陰滅者此即第五顯陰相不了別清淨一味故起此實清淨執由此執故起於顛倒由顛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證陰滅道者此即第六顯陰滅道由不了別境智一味故起實滅道執由此執故起於顛倒由顛倒起增上慢。就五陰法門既有此六義為六種一味如是十二入等一切法門中例皆如此。又有別解。第一句顯言說品類即是五陰但有言說無有別故。第二句顯義及理品類義有假名實法三世相等種種不同如前所列道理一無我。第三句顯應滅品類即是集諦煩惱業故。第四句顯應知品類即是苦諦。。第五句顯所證得品類即是滅諦。第六句顯應修品類即是道諦。於入等中例有此六也。今解不爾。言得蘊者總顯所證五蘊法門即是總句。言得蘊相者得蘊自性差別相。此二句是總通下諸句。故第二云假名安立以為色蘊或自性相或差別相乃至色蘊永斷遍知或自性相或差別相。言自性相者自法自體名為自性如色受蘊等。於自性上辨差別義名差別相如說常無常漏無漏等。言得蘊起故得蘊盡故者此二句顯生滅無常見。故下經云諸蘊生相滅相。又諸經云諸行無常起盡法故。又瑜伽八十五云云何諸行無常決定起盡相應故。言得蘊滅故得蘊滅作證故者此二句如次顯示滅道二諦。斷苦集諦得滅諦故。由道斷蘊作證滅故。十二處等皆準此釋。廣辨五蘊義如別章。
如此一類由得蘊故。復有一類由得處故。復有一類得緣起故。當知亦爾。
此即第二類處緣生皆有六句類蘊應知。處及緣生義如別章。
復有一類由得食故。得食相故。得食起故得食盡故。得食滅故得食滅作證故。記別所解。
此即第三約四食門記別所解。配釋六句準上應知。辨四食相義如別章。
復有一類由得諦故。得諦相故。得諦遍知故。得諦永斷故。得諦作證故。得諦修習故。記別所解。
此即第四約四諦門記別所解。於六句中初二是總如上應知。後四如次苦應遍知集應永斷滅應作證道應修習。若依瑜伽第五十五云。問何緣故說遍知苦諦永斷集諦觸證滅諦修習道諦。答由彼苦諦是四顛倒所依處故為除顛倒故遍知苦。既遍知苦即遍知集由彼集諦苦諦攝故雖遍知苦仍為集諦之所隨逐故須更說永斷集諦。言觸證者是現見義由於滅諦現前見故不生怖畏愛樂攝受是故次說觸證滅諦。若勤修道乃能成辦所說三義是故後說修習道諦。問。餘三諦亦應遍知如何唯說苦應遍知。答。此如婆沙七十九說。彼云問契經但說苦諦應遍知如何阿毗達磨說一切法是所遍知。脅尊者言。世尊唯說應遍知苦或謂唯苦是應遍知故對法中說一切法是所遍知。世尊唯說集應永斷或謂唯集是應永斷故對法中說有漏法皆應永斷。世尊唯說滅應作證或謂唯滅是應作證故對法中依得作證說諸善法皆應作證。世尊唯說道應修習或謂唯道是應修習故對法中總說一切善有為法皆應修習。此則顯示經義不了阿毗達磨是了義說。廣如彼論多復次說。廣辨四諦義如別章。
復有一類由得界故。得界相故。得界種種性故得界非一性故。得界滅故。得界滅作證故。記別所解。
第五約十八界記別所解。於六句中初二後二準前應知。中間二句釋有差別。種類眾多名為種種。數過一故名為非一。故雜阿含經第十六云佛告比丘云何種種界謂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若瑜伽二十七約五蘊明種種非一二義差別。彼云云何名蘊種種差別性謂色蘊異乃至識蘊異。云何名蘊非一眾多性謂色蘊非一眾多品類大種所造差別故去來今等品類差別故。若瑜伽五十六云。云何種種界謂即十八界展轉異相性。云何非一界謂即彼諸界無量有情種種差別所依住性。云何無量界謂總彼二名無量界。又瑜伽八十三云。若能了知十八界者名非一界智。了知彼界種種品類名種種界智。通達了知彼界趣地補特伽羅品類差別故。十八界義如別章說。
解深密經疏卷第九
解深密經16
● 卷一至卷八
● 卷八至卷十六
解深密經疏卷第九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自下第三舉喻重釋。有十種喻即分為十。雖有十義如其次第約六境說。初二約色次一約聲次一約香次二約味次二約觸後二約法。
善清淨慧。如螺貝上鮮白色性不易施設與彼螺貝一相異相。
此即第一螺貝白色一異喻。梵音傷佉此云螺貝。謂彼螺貝喻諸行相四麈異故。鮮白色性喻勝義諦色性通故。由如螺貝與鮮白色不可言一四麈色性總別異故。或可通別異故不可言異無別體故。真諦記云。第三喻說為顯利鈍兩種方便。若但說義不立譬者唯利能入鈍不能入。若具足說義喻二種利鈍俱入故借淺事以顯深理。此中具舉六麈為譬若解一種餘類可知。傷佉即是白色螺也。白色與螺若言一者則但色是螺餘三麈四大皆應非螺。又如白色唯眼境界螺亦應爾。又如白色通餘諸物螺亦應爾。螺既不通白色亦爾不應通物。無此義故不可言一。若言異者義亦不可。見其白色不應通螺體別異故。又此白色應無所依不關螺故。又應此螺不具八物與色異故。赤色與金乃至於觸例皆如是。具說如彼。深密經云譬如珂白不可言一異。解節經云譬如傷佉白色不可言一異。
如螺貝上鮮白色性。金上黃色亦復如是。
此即第二金與黃色一異喻。例前可知。
如箜篌聲上美妙曲性不易施設與箜篌聲一相異相。
此顯第三箜篌聲曲一異喻。謂聲與曲不可言一總別異故。(聲是總。曲是別。)或可聲曲異故不可言異無別體故。若依深密箜篌與聲辨非一異。若依彼經。箜篌是總具五麈故。聲是其別是一分故。解節亦同。故彼經云如毗拏音聲不可言一異。真諦記云。毗拏者是音樂器。此間毗巴大略相似。
如黑沈上有妙香性不易施設與彼黑沈一相異相。
第四沈與妙香一異喻。沈與妙香不可言一總別異故。不得言異無別體故。深密經云沈水香味不可言一異。解節經云如沈香香氣不可言一異也。
如胡椒上辛猛利性不易施設與彼胡椒一相一異。
第五胡椒辛味一異喻。椒與辛味不可言一總別異故。不得言異無別體故。深密經云畢缽辛味不可言一異。解節經云摩梨遮與辛辣味不可言一異。
如胡椒上辛猛利性。訶棃淡性亦復如是。
第六訶梨淡味一異喻。準上應知。深密經云訶梨勒苦味不可言一異。解節經云呵梨勒澀。
如蠹羅綿上有柔軟性不易施設與蠹羅綿一相異相。
第七綿與柔軟一異喻。蠹羅綿者相傳說是蒲柳華也。綿與軟觸不可言一總別異故。不可言異無別體故。深密經云。兜羅柔軟。解節經云。綿纊柔軟。
如熟酥上所有醍醐不易施設與彼熟酥一相異相。
第八熟酥醍醐一異喻。雖舉醍醐意取滑觸。酥與醍醐不可言一總別異故。不可言異無別體故。真諦記云。酥與醍醐但舉其觸不談其味。深密解節亦同此經。
又如一切行上無常性一切有漏法上苦性一切法上補特伽羅無我性不易施設與彼行等一相異相。
第九理事一異喻。言一切行無常性者行謂一切有漏無漏四相所遷故名無常。故涅槃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一切有漏法上苦性者諸有漏法麤重所隨說名為苦。如對法說。一切法上補特伽羅無我性者一切法言總攝有為無為諸法。補特伽羅者此云數取趣。以諸有情隨善惡業數取諸趣名數取。趣舊云人者譯家謬也。然無我義有其二種一者生空二者法空。今於此中說前非後故云補特伽羅無我性也。問。理有四種何為說三而不明空。答。今於此中顯三法印謂有漏者皆悉是苦諸有為者皆是無常遍一切法悉皆無我。空無所印故此不論。此中意云。無常等性與行等法不可言一事理別故。不可言異無別體故。是故世親三十頌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非不見此彼。護法釋云。此圓成實與依他起非異非不異。異應真如非彼實性非異此性應是無常彼此俱應淨非淨境即本後智用應無別。云何二性非異非一。如彼無常無我等性無常等性與行等法異應彼法非無常等不異此應非彼共相。由斯喻顯此圓成實與彼依他非一非異。法與法性理必應然勝義世俗相待有故。
又如貪上不寂靜相及雜染相不易施設此與彼貪一相異相。如於貪上於瞋癡上當知亦爾。
此即第十煩惱性相一異喻。謂貪瞋癡性皆有二相。一者自相謂貪瞋等性各別故。二者共相謂雜染等皆共有故。共相有二。一不寂靜相似囂動故。二雜染相相應所緣二縛雜故。謂彼貪等性相別故不可言一。相離貪等無別體故不可言異。問。貪瞋等一一皆有不寂滅相及雜染相諸宗共許法處所攝。然此所說一切行與無常等共相道理應通十二如何此經唯法處攝。解云。薩婆多宗說一切行及無常等一一皆通十二處攝。然彼法處唯別非總謂受想行三種無為及無表色如是七種餘十一處所不攝故。依經部宗法處有二一別二通。若別法處大同薩婆多。而差別者彼宗無作非色非心。通法處者彼宗十二皆名法處。第六意識所緣境故。今依大乘大同經部。通別二種皆名法處。故成唯識第五卷云色等五識唯了色等名色等識。法識通能了一切法故名法識。或能了別法獨得法識名。解云準此大乘法處具有二種。今於此中據實為論一切行等通十二處。此經且依意識所緣及通法處二種義故一切行等皆名法處。此即第四舉法同喻。
如是善清淨慧。勝義諦相不可施設與諸行相一相異相。
如文可知。
善清淨慧。我於如是微細極微細甚深極甚深難通達極難通達超過諸法一異性相勝義諦相現正等覺。現等覺已為他宣說顯示開解施設照了。
此即第五結通外疑。謂佛所說甚深勝義如何了知。故佛說言我於如是超過諸法一異性相成等正覺為他宣說。然此勝義超過十信已前外異生境非彼所說非彼所思故言微細極微細。又過彼前內異生位非言所及非思所思故言甚深極甚深。或過等覺已下諸菩薩位非言所說非心所及故言難通達極難通達。又解。過三僧祗所說所思故說六句。如是等義如理應思也。
自下第二舉頌略說。於中有二初發起頌文後舉頌略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此即初也。
行界勝義相離一異性相。若分別一異彼非如理行眾生為相縛及為麤重縛。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
自下第二舉頌略說於中有三。初之二句歎理甚深次有四句顯執有失後之二句明修得果。言行界者。行謂遷流有為諸行。界是性義。自有二說。一云有為自性名之為界。一云諸行皆以真如為自性故名為行界即以行界為勝義也。次有四句顯執有失。謂執一異等皆非如理非如理故二縛所縛。二縛之理如上已說。後有二句明修得果。謂迷執者要修止觀方得解脫。梵音名奢摩他。此翻名止。體即定。止息散亂名之為止。梵音毗缽舍那。此云觀也體即是慧。審察諸法名之為觀。後瑜伽處當廣分別。解脫即是有為無為二種解脫。有為解脫者即是心慧二種解脫。無為解脫即是無為四種涅槃。此意說言。若欲斷除二種縛者要經三大阿僧祗劫勤修止觀方可解脫二種縛也。瑜伽五十九意同此經。故彼論云復次何能斷煩惱云何當言已斷煩惱。謂修奢摩他故修毗缽舍那故能斷煩惱。若諸相縛已得解脫諸麤重縛亦得解脫當言已斷一切煩惱。如世尊言相縛縛眾生亦由麤重縛善雙修止觀方乃俱解脫。
自下第四釋遍一切一味相。於中有二初長行廣釋後舉頌略說。(或可頌文如來說中乃可分別。)就長行中復分為三一如來告問次善現奉答後世尊正說。
爾時世尊告尊者善現曰善現。
此即第一世尊告問。於中有二初約時標所問者後正明告問。此即初也。言爾時者佛說真如一味相時。或可善現發問之時。真諦記云。言爾時者有十一種。一佛在世時。二轉法輪時。三成就相續人聚集時。四聞思修時。五下種成就解脫時。六成立自正義時。七破邪執所立義時。八破壞生死牢獄義時。九由說正義為歡喜破除邪義所障眾生時。十正修行人領受寶祠時。佛為大眾說能分張正法授與大眾即是法實祠大眾也。十一於修行中正定智拔起抑下捨置之時。由如是等義故言爾時也。言善現者若具梵音名修浮吼底。此云善現。相傳說云其人初生宅室皆空父母驚怪以問相師。相師報云現空唯善無所加也故名善現。或云空生。即由此義。無著論中名為善吉。笈多所翻直本般若名為善實。真諦金剛般若記云東方世界青龍陀佛於此影響也。廣如彼記。又相傳云自有經文位登阿鞞跋致地。然未見誠。文或相傳云婆羅門子祈天而生。生始長大又請延佛為設大會送佛祗園返護羅漢。或云是淨音響王太子。問。如何此會唯告善現比丘不告餘三部眾及菩薩眾耶。真諦師云。不告餘部有其三義。一初轉法輪時比丘先入道為佛弟子餘眾後入故。二百臈比丘尼禮敬一臈比丘所以者何由比丘力成就戒故又終身不離依止比丘三根性勝丈夫根性堅利女性闇弱是故律明為女人說法過五六語波逸提。五語者謂五陰六語者謂六入為女說法不得陰入外義根性闇弱不能多受故。若廣分別不告餘部及以菩薩皆有五義恐繁不述。又五分律第六卷云五語者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六語者眼無我耳鼻舌身心無我。四分等律皆不釋也。今解。命須菩提如智度論第四十卷。須菩提有二因緣大。佛命說法不命餘弟子。一者好行無諍定二好深行空法。問。若爾如何不告菩薩。答。如智度論第十一云須菩提常行空三昧復斷漏盡眾生生信命令說法。法華論中以五義故佛命聲聞不告菩薩。大智度論第四十一廣釋不告菩薩及餘弟子。佛亦不為說所由應知。準彼智度唯告善現。今此經中應知亦爾。
汝於有情界中知幾有情懷增上慢為增上慢所執持故記別所解。汝於有情界中知幾有情離增上慢記別所解。
此即第二正明告問。此中所言增上慢者如法華經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名增上慢。解節同此。深密經云依我我慢者譯家謬也。今於此中約慢有無以發兩問。真諦記云。前問有增上慢後問無增上慢。前問凡夫後問聖人。前問顯示不可治人後問可治人。又前問空果行人後問不空果行人。又前問顛倒修人後問不顛倒修人。又前問邪定聚人後問正定聚人。然釋此文依真諦記有慢無慢各有四義。有慢四者。一增上慢依止謂有取五陰。二慢因謂慢隨眠。三慢體即是上心。四慢事用即是因上心慢能生諸業果報等。言知幾有情者顯慢依止。懷增上慢者顯慢之因。增上慢所執持故者顯慢體也。記別所解者顯慢事用。無慢四者。一無慢依止謂無漏五陰相續。二無慢因即是未知欲根。三無慢體即是知根。四無慢事用即知已根。言知幾有情者無慢依止。離增上慢者謂無慢因及無慢體。(解節經云無增上慢不由增上慢。深密經云離我離慢。此二經各具二文。今此本中唯有一句含有二義是故但云離增上慢也。)記別所解者無慢事用。
自下第二善現奉答。於中有二先釋後問後答前問。
爾時尊者善現白佛言世尊。我知有情界中少分有情離增上慢記別所解。
此即初也。謂唯初地已上菩薩如實了知遍一味相法空勝義由此不起法增上慢非諸二乘及異生等。故言少分有情離增上慢記別所解。問。如何二乘知其分齊為菩薩說。答。佛加被故總相略知而非究竟一一了知故。大品經舌相品云須菩提為菩薩說法皆是佛力。問。此善現由加被力若能解者應斷法執。若不解者如何能說。解云。由加力故能信知解亦能說空。不爾應斷法執過故。智度論云二乘未證法空理故。問。此善現即是二乘如何奉答在淨土耶。答。佛加被故得往淨土。或佛所化而非實身。或可穢土有此問答。
自下第二答第一問。於中有三初略答次世尊下述己所見後世尊下申己所念。
世尊我知有情界中有無量無數不可說有情懷增上慢為增上慢所執持故記別所解。
此即初也。謂我知有情界中無量有情壞增上慢記別所解。記別之相如後當說。
然此所說懷增上慢諸說不同。若依薩婆多宗有四種人起增上慢所謂異生及下三果。如大婆沙四十三云起增上慢三說不同。有說異生起五謂四善根及四果預流起四除第一。一來起三除前二。不還起二除前三。阿羅漢無增上慢。有說異生起九謂有漏善根四向四果。預流果起七除前二。一來向起六除前三。一來果起五除前四。不還向起四除前五。不還果起三除前六。阿羅漢向起二除前七。阿羅漢無增上慢。預流向無起增上慢義。評曰聖者亦於勝有漏善起增上慢。故六聖者如前所起各復增一。廣說如彼。依經部宗同薩婆多於理無違。於彼部中有多計故。今依大乘大同二宗。慢通異生有學聖者。故成唯識第六卷云云何為慢恃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此慢差別有七九種謂於三品我德處生。一切皆通見修所斷聖位我慢既得現行。慢類由斯起亦無失。解云。言七慢者。五蘊論云云何為慢謂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慢謂於劣計己勝或於等計己等心高舉為性。過慢謂於等計己勝或於勝計己等。慢過慢謂於勝計己勝。我慢謂於五取蘊隨觀為我或我所心高舉為性。增上慢謂於未得增上殊勝所證法中謂我己得。卑慢謂於多分殊勝計己少分下劣。邪慢謂實無德計己有德心高舉為性。集論第四雜集第六瑜伽八十九皆同五蘊。若依智度論五十六云增上人者是佛弟子得禪定未得聖道自謂已得。言九慢者。發智論第二十云有九慢類謂我勝我等我劣有勝我有等我有劣我無勝我無等我無劣我。顯揚第一但列三種慢類。故彼論云如經說三種慢類我勝慢類我等慢類我劣慢顯。解云。義準說九於理無違。此七九慢依成唯識於五處生。故彼第六云此慢差別有七九種謂於三品。我。德處生。解云。且七慢中慢過慢慢過慢卑慢依三品起。我慢一種依我處生。邪慢增上依德處生。故雜集論第六卷云。於下中二品處生慢。依中上品處生過慢。依上品處生慢過慢。依上品處生劣慢。於五取蘊執我我所由此起我慢。於未得勝德計己得勝德起增上慢。於實無德計己有德即是邪慢。若辨九慢自有兩說。若依發智論如俱舍第十九說。如是九種從前七慢三中離出謂從前慢過慢卑慢如是三種。若依見生行次有殊成三三類。初三如次即過慢慢卑慢。中三如次即卑慢慢過慢。後三如次即慢過慢卑慢廣如婆沙。若依品類足釋慢類者。且我勝慢勝從三慢生謂慢過慢慢過慢三由觀劣等勝境別故。故婆沙第百九十九云依品類足論我勝慢中攝三種慢若於劣謂己勝即是慢若於等謂己勝即是過慢若於勝謂己勝即慢過慢。餘八慢類如理應說。解云。餘八慢類如理應說者。我等慢類依中上品攝二種慢於等計等此即是慢於勝謂等即是過慢。我劣慢類但依上品攝一種慢謂於多勝計己少劣即是卑慢。有勝無劣同我劣說有等無勝同我等說有劣無等同我勝說。如此九中三依三品三依中上三依上品如前可知。而今此中說有慢者七九慢中但約增上。於中三說不同真諦三藏但說異生以為有慢。依有所得觀以為真觀起上慢故。有說此中通說異生二乘有學為有慢者羅漢已斷煩惱障故。故法華經第一卷說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有說亦通羅漢所以者何雖無煩惱慢有所知慢故。問。若爾如何會釋法華所說。答。彼約煩惱此據所知說有說無互不相違。問。七地已來諸菩薩等於增上慢亦得起不。答。有三釋。一云初地已上不起上慢已得勝義一味相故。一云七地已還起亦無失如經所說故意起故。一云前七地中不唯得起煩惱障慢所知障慢亦得現行地地相望有勝劣故。
問。佛知一切眾生邊際不。如是問答如大婆沙一百八十六。彼云毗奈耶說世尊於菩提樹下建立有情為三聚。謂齊爾許名邪定聚齊爾許名正定聚齊爾許名不定聚。問。為依有情分齊建立為依法分齊耶。若依有情者云何非是得有情海邊際耶。若依法者聲聞亦能如是建立佛與聲聞有何不共。有說依有情建立。問。若爾如何非是得有情海邊際耶。答。佛得有情海邊際亦無有過。然總相得而非別相。謂一切有情不出四生如是而得。有說依法建立。問。若爾聲聞亦能建立。佛與聲聞有何不共。答。聲聞因從佛聞。佛無師自能建立。是為不共。有說若三千世界及千歲已來依有情建立。若餘世界及餘時依法建立。依智度論亦有問答。故第二十八云。問。一切眾生可得悉知不。若悉知即眾生有邊。若不知何以故說欲知一切眾生心所趣向云何佛有一切智。答曰。眾生心心數法可得悉知。何以故如經中說一切實語中佛最第一。若不能悉知一切眾生心得其邊際者佛何以言悉知亦不名一切智人。而佛語皆實必應定有一切智人。復次眾生雖無邊一切種智亦無邊譬如函大蓋亦大。若智慧有邊眾生無邊者應有是難。今智慧及眾生俱無邊故汝難非也。復次若言有邊無邊此二於佛法中是置答。是十四事虛妄無實無益故不應以為難。具如彼說。又三十云。問曰菩薩若能滿一切眾生願者則眾生有邊即無有受諸飢寒苦何以故一切眾生皆滿所願離苦得樂故。答云滿一切者名字一切非實一切。如法句偈說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雖言一切畏杖痛如無色眾生無身故即無杖痛色界眾生雖可有身亦無杖痛欲界眾生亦有不受杖痛。而言一切語應得杖者說言一切非實一切。
自下第二述己所見。於中有二初明自他住處後我見下敘他記別。
世尊。我於一時住阿練若大樹林中。
此明自所住處。眾樹聚集故深密經云名為林。如我憶念過去世時住於一處阿練若園。阿練若者即是梵音。此云空閒靜處。真諦釋云。阿練若者自有三義。一者離聲處謂國邑音聲所不至故。二者離斫伐處謂采薪所不至故。三者離鬬諍處謂一切煩惱總能動亂善法名為鬬諍若住此處能伏煩惱故名離鬬諍也。從一拘盧舍外外去乃至百千由旬皆名阿練若處。若薩婆多部解一拘盧舍五百弓。依正量部解一拘盧舍凡一千弓也。一弓八尺凡八百丈地。若準此間應成四里少許。毗曇論云。四肘為一弓。五百弓名一拘盧舍。一拘盧舍半名阿練若處。大毗婆沙一百三十六云四肘為一弓五百弓名阿練若處。從此已去名邊遠處。即五百弓成摩揭陀國一俱盧舍成北方半俱盧舍。所以者何摩揭陀國其地平正去村雖近而不聞聲。北方高下遠猶聲及是故北方俱盧舍大。俱舍第十二廣辨其量。彼云頌云極微微金水兔羊牛隙麈蟣蝨麥指節後後增七倍二十四指肘四肘為弓量五百拘盧舍此八踰繕那。論曰。極微為初指節為後應知後後皆七倍增。謂七極微為一微量。積微至七為一金麈。積七金麈為水麈量。水麈積至七為一兔毛麈。積七兔毛麈為一羊毛麈量。積羊毛麈七為一牛毛麈。積七牛毛麈為隙游麈量。隙麈七為磯。七蟣為一蝨。七蝨為●(麥+廣)麥。七麥為指節。三節為一指。二十四指橫布為肘。豎積四肘為弓。謂尋豎積五百弓為一俱盧舍。一俱盧舍許是從村至阿練若中間道量。說八俱盧舍為一踰繕那若廣分別如婆沙論一百三十六說。無性攝論云遠離聚落拘盧舍名阿練若。十住論云離眾憒鬧名阿練若。瑜伽復云謂住空閒山林坰野受用邊際所有臥具遠離一切村邑聚落名阿練若。頭陀經云阿練若法令身遠離憒鬧住於空閒。遠離者離眾惱亂。若放牧處最近三里能遠益善。身遠離已亦當令心遠離五欲五蓋名阿練若。智論亦同。
時有眾多苾芻亦於此林依近我住。
此明眾所住處。言苾芻者唐言乞士。舊云比丘。金剛仙云此是梵音此方義釋或云乞士或云破惡或云怖魔。無正名相翻故存梵語。依智度論有其五義。一名乞士清淨活命故。(彼第三卷云。離四口食故名清淨。四口食者。一下口食有出家合藥種穀殖樹等不淨活命者是名下口食。有出家人觀視星宿日月風雨雷電礔礰不淨活命者是名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淨活命者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學種種咒術卜筮吉小術不正如是等不淨活命者是名四維口食也。)二破煩惱名比丘。(比此云破。丘名煩惱。)三出家人號。四名清淨持戒。五名怖魔。(比名怖。丘名魔。)依瑜伽論有五苾芻。故第二十九云苾芻有五種一乞匃苾芻二自稱苾芻三名想苾芻四破壞煩惱苾芻五白四羯魔受具足戒苾芻。真諦記云。在因名怖魔乞士破惡。至果轉怖魔為殺賊改乞士為應供說破惡為不生。
自下第三記別所解。於中有二初總敘諸計後別敘諸計。
我見彼諸苾芻於日後分展轉聚集依有所得現觀各說種種相法記別所釋。
此即第一總敘諸計。如後所說依五蘊等作種種解以為勝義不說一味法空道理為勝義諦。如是乃至八聖道中自性差別及對治等計為勝義成增上慢。故今敘之。現觀者。依瑜伽論五十五云決定義是現觀義。依俱舍論第二十二云於諸諦境現見分明名見現觀。然此現觀諸教不同。依俱舍論有三種現觀謂見緣事有差別故。或說六種如瑜伽五十五等。或說十種如集論第七雜集十三。或說十八如顯揚十七。然今所說有所得現觀者謂諸苾芻依初法輪所說十三法門如言執義不了無所得一味法句勝義起增上慢便謂證得究竟勝義。問。諸苾芻依何現觀記別所解。答。通說見修無學及前方便。故下經云由得念住乃至得八支聖道故。
自下第二別敘諸計。於中有二。初約六種善巧所觀境界記別取解。後復有類得念住下約道品中七種觀門記別所解。
七種觀門記別所解。
於中一類由得蘊故。得蘊相故。得蘊起故得蘊盡故。得蘊滅故得蘊滅作證故。記別所解。
此即第一六種善巧所觀境界記別所解。六善巧者謂蘊處緣生四食四諦并十八界。理實處界攝法周盡而諸有情意樂差別故約蘊等開為六門。若真現觀要證一味勝義諦理方名現觀。而諸苾芻懷增上慢得蘊等相謂真現觀故今此中敘六種計。雖有六門攝為五段。一明五蘊二類處緣生三明四食四明四諦五明十八界。此即第一釋蘊六句。問。此六句為一類計為六計耶。解云。解節相續皆作此說有諸比丘證見陰相說為證法有諸比丘證見陰生以為證法故知六句皆有別計。今此本經一一門中俱說一類故知同彼分為六計。或可一門合為一計於理無違。然此六句釋有二義。一句數多少二辨差別相。言多少者。依深密經唯有五句少第一句。(一者陰相二陰生相三陰滅相四陰滅法五陰滅現證法也。)依解節經具有六句意同此經。(一陰二陰相三陰生四陰變異五陰滅六證陰滅道。)今依此經三處不同。第一卷中有其六句如經可知。第二卷初唯有五句一諸蘊所有自相二者生相三者滅相四者永斷五者遍知。第二卷末有七種相故彼云假名安立以為色蘊或自性相或差別相。假名安立為色蘊生為色蘊滅及為色蘊永斷遍如或自性相或差別相。問。如何此經句數多少有此異耶。解云。據實前後總有九句謂初卷六句外更加永斷遍知及開相為二謂自性差別。然此第一及第二末總別具說故置總句。第二卷初總不離別不別說總。又初卷中自性差別合為蘊相至於第二相中分為自性差別。又初卷中唯說滅道不論苦集。第二卷末永斷遍知不說滅道者影略互顯故不相違。言差別相者。真諦師云。問。此五蘊等八萬法門得一味義其相云何。若依上座部則有八萬四千法門。今依正量部但有八萬。答。約六種法相顯一味義。或有比丘由見陰者記自所得此則第一執有五陰不能了別大師所說但唯音聲無有別法名為五陰由不了知此一味故起如是執謂實有五陰由此執故起於顛倒由此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證見陰相者此即第二顯五陰相或假名相或實法相功德相過惡相因緣相三世相生住滅相苦等四諦相三界相無漏界相一向答相分別答相及問答相置答相四食相乃至有漏色心非色心等相陰有如是種種道理名為陰相由不了別道理一味故起此實有道理執因此執故起於顛倒由顛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證見陰生者此即第三顯生相由不了別因果一味故執五陰真實有生由此執故起於顛倒由顛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證陰變異者此即第四顯陰變異相由不了別無滅一味故起此實變異執由此執故起於顛倒由顛倒由顛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證見陰滅者此即第五顯陰相不了別清淨一味故起此實清淨執由此執故起於顛倒由顛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證陰滅道者此即第六顯陰滅道由不了別境智一味故起實滅道執由此執故起於顛倒由顛倒起增上慢。就五陰法門既有此六義為六種一味如是十二入等一切法門中例皆如此。又有別解。第一句顯言說品類即是五陰但有言說無有別故。第二句顯義及理品類義有假名實法三世相等種種不同如前所列道理一無我。第三句顯應滅品類即是集諦煩惱業故。第四句顯應知品類即是苦諦。。第五句顯所證得品類即是滅諦。第六句顯應修品類即是道諦。於入等中例有此六也。今解不爾。言得蘊者總顯所證五蘊法門即是總句。言得蘊相者得蘊自性差別相。此二句是總通下諸句。故第二云假名安立以為色蘊或自性相或差別相乃至色蘊永斷遍知或自性相或差別相。言自性相者自法自體名為自性如色受蘊等。於自性上辨差別義名差別相如說常無常漏無漏等。言得蘊起故得蘊盡故者此二句顯生滅無常見。故下經云諸蘊生相滅相。又諸經云諸行無常起盡法故。又瑜伽八十五云云何諸行無常決定起盡相應故。言得蘊滅故得蘊滅作證故者此二句如次顯示滅道二諦。斷苦集諦得滅諦故。由道斷蘊作證滅故。十二處等皆準此釋。廣辨五蘊義如別章。
如此一類由得蘊故。復有一類由得處故。復有一類得緣起故。當知亦爾。
此即第二類處緣生皆有六句類蘊應知。處及緣生義如別章。
復有一類由得食故。得食相故。得食起故得食盡故。得食滅故得食滅作證故。記別所解。
此即第三約四食門記別所解。配釋六句準上應知。辨四食相義如別章。
復有一類由得諦故。得諦相故。得諦遍知故。得諦永斷故。得諦作證故。得諦修習故。記別所解。
此即第四約四諦門記別所解。於六句中初二是總如上應知。後四如次苦應遍知集應永斷滅應作證道應修習。若依瑜伽第五十五云。問何緣故說遍知苦諦永斷集諦觸證滅諦修習道諦。答由彼苦諦是四顛倒所依處故為除顛倒故遍知苦。既遍知苦即遍知集由彼集諦苦諦攝故雖遍知苦仍為集諦之所隨逐故須更說永斷集諦。言觸證者是現見義由於滅諦現前見故不生怖畏愛樂攝受是故次說觸證滅諦。若勤修道乃能成辦所說三義是故後說修習道諦。問。餘三諦亦應遍知如何唯說苦應遍知。答。此如婆沙七十九說。彼云問契經但說苦諦應遍知如何阿毗達磨說一切法是所遍知。脅尊者言。世尊唯說應遍知苦或謂唯苦是應遍知故對法中說一切法是所遍知。世尊唯說集應永斷或謂唯集是應永斷故對法中說有漏法皆應永斷。世尊唯說滅應作證或謂唯滅是應作證故對法中依得作證說諸善法皆應作證。世尊唯說道應修習或謂唯道是應修習故對法中總說一切善有為法皆應修習。此則顯示經義不了阿毗達磨是了義說。廣如彼論多復次說。廣辨四諦義如別章。
復有一類由得界故。得界相故。得界種種性故得界非一性故。得界滅故。得界滅作證故。記別所解。
第五約十八界記別所解。於六句中初二後二準前應知。中間二句釋有差別。種類眾多名為種種。數過一故名為非一。故雜阿含經第十六云佛告比丘云何種種界謂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若瑜伽二十七約五蘊明種種非一二義差別。彼云云何名蘊種種差別性謂色蘊異乃至識蘊異。云何名蘊非一眾多性謂色蘊非一眾多品類大種所造差別故去來今等品類差別故。若瑜伽五十六云。云何種種界謂即十八界展轉異相性。云何非一界謂即彼諸界無量有情種種差別所依住性。云何無量界謂總彼二名無量界。又瑜伽八十三云。若能了知十八界者名非一界智。了知彼界種種品類名種種界智。通達了知彼界趣地補特伽羅品類差別故。十八界義如別章說。
解深密經疏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