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 開通奇經八脈
法訣
開八脈,聚精神,以意領氣貫全身。
一吸督脈升泥丸,二呼任脈降會陰。
三吸帶脈至肩窩,四呼陽腧到手心。
五吸陰腧胸前定。六呼至帶歸一根。
七吸沖脈到降宮,八呼陽蹻涌泉停。
九吸陰蹻升炁穴,十呼還原入竅中。
吸呼深長憑意領,水到渠成賴氣行。
八脈開通身屬陽,陰蹻開時百脈通。
功法詳解
開通奇經八脈,又叫十口呼吸調八脈。初學者,因盤腿打坐,兩腿受壓不習慣,定有兩腿麻木之感。用此法立即消除麻木。其功法的主要用途,是用以開通奇經八脈,驅逐陰邪之氣,消陰長陽,進而達到全身屬陽,百病全無。
奇經八脈,道家用以行炁、通關以達到延年益壽。通人脈,又稱玉液煉形。
奇經八脈,即前任、后督、中沖、橫帶、陰維、陽維、陰蹻、陽蹻,也是道家行氣八脈。開通八脈法,是用十口呼吸,以意領氣,心到、意到、神到,氣亦隨之而到。平時必須經常練習,把心、神、意合而為一。八脈線路要記熟用靈,達到心想哪里,哪里就有所感触。最好每日清晨練習兩遍,日久天長,就能隨心所欲。
一吸督脈升泥丸,是先把心神意下注于會陰,鼻根呼氣,心意隨之,由會陰往后提起來,經脊骨正中督脈,上升至頭頂泥丸即百會稍停;
二呼由泥丸下來,走前邊任脈,又回到會陰穴;
三吸由會陰穴提到臍下一寸三分處之炁穴,分開雙行走帶脈,從兩腰眼至兩肩窩一停;
四呼由兩肩窩走兩臂外側陽腧脈,經中指到兩手心勞宮穴稍停;
五吸由手心勞宮穴走兩臂內側陰腧脈,到胸前靠近兩乳處稍停;
六呼從胸前雙下至帶脈炁穴歸並一處,直達會陰處稍停;
七吸由會陰穴上來,走任督二脈中間的沖脈,直上到心下一寸二分絳宮穴停住,不要過絳宮;
八呼由絳宮下來到會陰分開,走兩腋兩腿外側陽蹻脈,經兩腳中趾到兩腳心涌泉穴稍停;
九吸從涌泉穴上升走兩腿內側陰蹻脈,到會陰歸一,再上升炁穴稍停;
十呼由炁穴,直達會陰生死竅。
十口吸呼調八脈,是由生死竅會陰穴為起點,最后終點仍落在生死竅會陰穴,故而道家稱它為八脈之總根。千峰老人稱此竅:“上通泥丸,下達涌泉,真炁聚散皆以此竅為轉移。血脈周流,全身貫通,和氣上朝,陽長陰消,水中火發,雪里花開,實乃生炁之根。百姓日用而不知者此也。”十口吸呼調八脈,一吸一呼,升、住、起、止都必須與一意領氣同時並舉,協調一致;方能奏效。對此慎無忽略。以上是行氣八脈。另有通精八脈(此是生精、化精、走精、煉精八脈),即前任,后督,中沖,橫帶,上通心、下通陽關,上前通臍,上后通腎,這里是以生死竅為軸心說的。道家的傳統說法,往往與醫家有所不同。
法訣
開八脈,聚精神,以意領氣貫全身。
一吸督脈升泥丸,二呼任脈降會陰。
三吸帶脈至肩窩,四呼陽腧到手心。
五吸陰腧胸前定。六呼至帶歸一根。
七吸沖脈到降宮,八呼陽蹻涌泉停。
九吸陰蹻升炁穴,十呼還原入竅中。
吸呼深長憑意領,水到渠成賴氣行。
八脈開通身屬陽,陰蹻開時百脈通。
功法詳解
開通奇經八脈,又叫十口呼吸調八脈。初學者,因盤腿打坐,兩腿受壓不習慣,定有兩腿麻木之感。用此法立即消除麻木。其功法的主要用途,是用以開通奇經八脈,驅逐陰邪之氣,消陰長陽,進而達到全身屬陽,百病全無。
奇經八脈,道家用以行炁、通關以達到延年益壽。通人脈,又稱玉液煉形。
奇經八脈,即前任、后督、中沖、橫帶、陰維、陽維、陰蹻、陽蹻,也是道家行氣八脈。開通八脈法,是用十口呼吸,以意領氣,心到、意到、神到,氣亦隨之而到。平時必須經常練習,把心、神、意合而為一。八脈線路要記熟用靈,達到心想哪里,哪里就有所感触。最好每日清晨練習兩遍,日久天長,就能隨心所欲。
一吸督脈升泥丸,是先把心神意下注于會陰,鼻根呼氣,心意隨之,由會陰往后提起來,經脊骨正中督脈,上升至頭頂泥丸即百會稍停;
二呼由泥丸下來,走前邊任脈,又回到會陰穴;
三吸由會陰穴提到臍下一寸三分處之炁穴,分開雙行走帶脈,從兩腰眼至兩肩窩一停;
四呼由兩肩窩走兩臂外側陽腧脈,經中指到兩手心勞宮穴稍停;
五吸由手心勞宮穴走兩臂內側陰腧脈,到胸前靠近兩乳處稍停;
六呼從胸前雙下至帶脈炁穴歸並一處,直達會陰處稍停;
七吸由會陰穴上來,走任督二脈中間的沖脈,直上到心下一寸二分絳宮穴停住,不要過絳宮;
八呼由絳宮下來到會陰分開,走兩腋兩腿外側陽蹻脈,經兩腳中趾到兩腳心涌泉穴稍停;
九吸從涌泉穴上升走兩腿內側陰蹻脈,到會陰歸一,再上升炁穴稍停;
十呼由炁穴,直達會陰生死竅。
十口吸呼調八脈,是由生死竅會陰穴為起點,最后終點仍落在生死竅會陰穴,故而道家稱它為八脈之總根。千峰老人稱此竅:“上通泥丸,下達涌泉,真炁聚散皆以此竅為轉移。血脈周流,全身貫通,和氣上朝,陽長陰消,水中火發,雪里花開,實乃生炁之根。百姓日用而不知者此也。”十口吸呼調八脈,一吸一呼,升、住、起、止都必須與一意領氣同時並舉,協調一致;方能奏效。對此慎無忽略。以上是行氣八脈。另有通精八脈(此是生精、化精、走精、煉精八脈),即前任,后督,中沖,橫帶,上通心、下通陽關,上前通臍,上后通腎,這里是以生死竅為軸心說的。道家的傳統說法,往往與醫家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