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繫辭傳》中一段提及人類與自然的關系: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
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朱熹評曰:
此聖人盡性之事,天地之道知仁而已.... 隨處皆安而無一息之不仁, 故能不忘其濟物之心而仁益篤。
《繫辭傳》另一段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
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朱熹評曰:
此聖人至命之事,…天地之化無窮, 而聖人為之範圍,不使過於中道,所謂裁成者也。
這些敘述和《中庸》裏對聖人“贊天地之化育”的描述相似。朱熹進一步指出,這實際上是聖人將自身融于萬物並且“盡性”。這正是我們“天人合一”的角度來看待
宇宙,而非簡單以生態或生物為中心。正如《繫辭傳》接下來所說:
天地設位,聖人成能
無思無為感而遂通
在《繫辭傳》也有“貫通”的概念,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
同時,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雖然上文中所談是以“精神性”狀態、神諭性質出現的“易”本身,但朱熹評論說:
人心之妙, 其動靜亦如此。
由此,人心即使處完全的静止狀態(如朱熹所言),仍然保持靈敏的反應。而就宋代儒學家理解,對自然與社會關系的自發道德反應——尤其是後者——正是聖人之胸
懷的標誌。
朱熹評論說:
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此言形而上之理。理則神而莫測。方其動時未嘗不靜,故曰「無動」;方其靜時未嘗不動,故曰「無靜」。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靜而能動,動而能靜;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錯綜無窮也。
在《通書•動静第十六》中,周敦頤繼續寫道:
物則不通, 神妙萬物。水陰根陽,火陽根陰。五行陰陽,
陰陽太極。四時運行,萬物終始。混兮闢兮!其無窮兮!
這也就是說,“動”的本質中包含“静”,反之亦然。在對《太極圖說》另外的評論中,朱熹說:
「動而生陽」其初本是靜,靜之上須動矣,所謂「動靜無端」。
陰靜之中自有陽之根,陽動自有陰之根,動之所以必靜者根乎陰故也; 靜之所以必動者根乎陽故也.
水質陰而性本陽。火質陽而性本陰。
所以,周敦頤和朱熹並非僅僅將太極理解為創造力,也將它理解為氣能够超越經驗範圍的能力。正如動中有静,静中有動,萬物也是互相包含的。貫通這一概念首次得
以全面發展是在華嚴佛教的教義“事事無礙”,後又由新儒家發揚。
周敦頤《太極圖說》中的文字對此種“全息”宇宙學有所提及:
陽變陰合, 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氣順布,四時行焉。
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所以,太極是宇宙間廣泛存在的創造性力量,它展開、演化成為具有張力的兩極狀態,這狀態分而成為現象世界中的萬事萬物,而萬事萬物中的每一實體都完完整整地
包含這一终級的創造力或原則。這類似於亞伯拉罕傳统下(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人們所說的:
上帝完整存在於萬事萬物中。
這種說法,至少超越了所有這些傳統的神學教義。
《繫辭傳》還講到自然的精神性:
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氣構成萬物,神則是氣最精妙、最具渗透之力的一種形式。所以,神既是宇宙現象,也是人的能力。我們在奇異莫測的自然現象裡看見它,在鬼神精靈裡看見它,在易
經卜筮的耆草莖裡看見它,也在聖人的心理看見它。聖人的心早已去除氣的粗劣形態,得以净化。在《太極圖說》中周敦頤说: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
精神與精神性的重要意義並不在於對自然规律的超越,
而在於與其共續……倘若能遵循為人的準則――誠與實――
此人就可以" 贊天地之化育",並且“與天地參”。
易經的宇宙觀使得“主體的交誼”成為可能,主體在其中相互滋養貫通,構成人與自然世界的终極圓满和自我實現。
參考資料
艾周思:“天地之大德”:《易經》中的深度生態學,美國俄亥俄州肯燕學院,
2012年3月。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
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朱熹評曰:
此聖人盡性之事,天地之道知仁而已.... 隨處皆安而無一息之不仁, 故能不忘其濟物之心而仁益篤。
《繫辭傳》另一段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
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朱熹評曰:
此聖人至命之事,…天地之化無窮, 而聖人為之範圍,不使過於中道,所謂裁成者也。
這些敘述和《中庸》裏對聖人“贊天地之化育”的描述相似。朱熹進一步指出,這實際上是聖人將自身融于萬物並且“盡性”。這正是我們“天人合一”的角度來看待
宇宙,而非簡單以生態或生物為中心。正如《繫辭傳》接下來所說:
天地設位,聖人成能
無思無為感而遂通
在《繫辭傳》也有“貫通”的概念,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
同時,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雖然上文中所談是以“精神性”狀態、神諭性質出現的“易”本身,但朱熹評論說:
人心之妙, 其動靜亦如此。
由此,人心即使處完全的静止狀態(如朱熹所言),仍然保持靈敏的反應。而就宋代儒學家理解,對自然與社會關系的自發道德反應——尤其是後者——正是聖人之胸
懷的標誌。
朱熹評論說:
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此言形而上之理。理則神而莫測。方其動時未嘗不靜,故曰「無動」;方其靜時未嘗不動,故曰「無靜」。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靜而能動,動而能靜;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錯綜無窮也。
在《通書•動静第十六》中,周敦頤繼續寫道:
物則不通, 神妙萬物。水陰根陽,火陽根陰。五行陰陽,
陰陽太極。四時運行,萬物終始。混兮闢兮!其無窮兮!
這也就是說,“動”的本質中包含“静”,反之亦然。在對《太極圖說》另外的評論中,朱熹說:
「動而生陽」其初本是靜,靜之上須動矣,所謂「動靜無端」。
陰靜之中自有陽之根,陽動自有陰之根,動之所以必靜者根乎陰故也; 靜之所以必動者根乎陽故也.
水質陰而性本陽。火質陽而性本陰。
所以,周敦頤和朱熹並非僅僅將太極理解為創造力,也將它理解為氣能够超越經驗範圍的能力。正如動中有静,静中有動,萬物也是互相包含的。貫通這一概念首次得
以全面發展是在華嚴佛教的教義“事事無礙”,後又由新儒家發揚。
周敦頤《太極圖說》中的文字對此種“全息”宇宙學有所提及:
陽變陰合, 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氣順布,四時行焉。
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所以,太極是宇宙間廣泛存在的創造性力量,它展開、演化成為具有張力的兩極狀態,這狀態分而成為現象世界中的萬事萬物,而萬事萬物中的每一實體都完完整整地
包含這一终級的創造力或原則。這類似於亞伯拉罕傳统下(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人們所說的:
上帝完整存在於萬事萬物中。
這種說法,至少超越了所有這些傳統的神學教義。
《繫辭傳》還講到自然的精神性:
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氣構成萬物,神則是氣最精妙、最具渗透之力的一種形式。所以,神既是宇宙現象,也是人的能力。我們在奇異莫測的自然現象裡看見它,在鬼神精靈裡看見它,在易
經卜筮的耆草莖裡看見它,也在聖人的心理看見它。聖人的心早已去除氣的粗劣形態,得以净化。在《太極圖說》中周敦頤说: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
精神與精神性的重要意義並不在於對自然规律的超越,
而在於與其共續……倘若能遵循為人的準則――誠與實――
此人就可以" 贊天地之化育",並且“與天地參”。
易經的宇宙觀使得“主體的交誼”成為可能,主體在其中相互滋養貫通,構成人與自然世界的终極圓满和自我實現。
參考資料
艾周思:“天地之大德”:《易經》中的深度生態學,美國俄亥俄州肯燕學院,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