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本應然?
印光大師文鈔:智者大師實是釋迦化身。至臨終時,有問所證位次者。答曰,我不領眾,必淨六根。損已利人,但登五品。是仍以凡夫自居也。五品者即圓教觀行位。所悟與佛同儔,圓伏五住 煩惱,而見惑尚未能斷。智者臨終,尚不顯本。意欲後學勵志精修,不致得少為足,及以凡濫聖耳。
以凡濫聖
「方便門即真實相 從來無有分」。
迷者為凡夫,覺者佛。迷與覺、凡夫與佛、煩惱與菩提、對佛來說可能差別不大,不一不異,非一非異,無二無別,自性離故。佛佛唯傳本體,絲絲密付本心。善咐囑諸菩薩,善護念諸菩薩。但願眾生得離苦,不再輪迴五道中,一朝超脫三界外,福德智慧常寂光。
小乘法行善斷惡。大乘法轉識成智。無上甚深微妙法,心即是佛、一佛乘、煩惱即菩提,能以一法,知ㄧ切境,達一切境,不離一法,真如一故。達摩祖師:「萬法歸一」。
智者大師至臨終時,所悟與佛同儔,圓伏五住煩惱,而見惑尚未能斷。智者臨終,尚不顯本。意欲後學勵志精修,不致於得少為足,以凡濫聖。
《十住毘婆沙論.地相品第三》復次樂觀一切法無我,是故無一切怖畏,一切怖畏皆從我見生,我見皆是諸衰憂苦之根本。是菩薩利智慧故,如實深入諸法實相故則無有我,我無故何從有怖畏。
凡夫與菩薩、佛不同,長夜處於煩惱中,見思二惑不曾離。佛與菩薩說法度眾生,在眾生各個不同層次的煩惱中,分別萬法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為避免以凡濫聖,我認同「故宜回歸本然不思議妙理而開展之」,「實修般若」(眾惡皆離,無惡心所),從容中道,不免而中,不思而得。口頭三昧非法性,若不能如實深入諸法實相、依深般若見菩提,人無我、法無我的觀念是很難達到的,見思二惑如何斷?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能真實做到嗎?若無法真實的感受到眾生(自身)的苦樂喜,初地菩薩的「不嗔」( 心常樂慈行故 )就很難做到,因為我們往往對惡人起嗔心,即使對親人也常常不假辭色的起嗔心。內忍、外忍、法忍、無生法忍皆不通達,憂悲苦惱相隨,嗔心常起,若無甚深實性、無法、無我、無生、寂靜、涅槃,我們心中的老虎常常不自覺的出來傷人、傷己。自起嗔恚,焉能濟拔一切有情,救諸苦海眾生。
佛陀證悟實相後,開始講經說法,三藏十二部。佛陀的修行可在《十住毘婆沙論》中的「菩薩十地義」尋找到修行的軌跡與次第。又於《華嚴經》中〈十地品〉,諸祖師大德多有論述。三藏十二部經典是自性中所發,一如六祖慧能,能知一切法,真如一故。諸佛的智慧( 般若 )是共有的。
我也認同「六妙門之不定止觀與釋禪波羅蜜之漸次止觀,皆須會歸圓頓止觀,然皆繫緣實相,可方便說亦可究竟說。」
我讀了圓覺經,得識三諦圓融與中觀,非常歡喜。「眾法,各自成一大系統須詳論之。」這當然是金科玉律,毫無疑問。當我有機會接觸到眾法之個別論述,我真是非常開心,也覺得增長了信心與智慧(不敢說是般若)。我也知道有很多大德修得很好,經律論都讀得很多、又精通各宗、教派門戶。只是此時我想起
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如:實、不壞相、空、無作、無相。
來:至、智慧。
如來:至真實中。
真實:涅槃、不虛誑。
我比較擔心的是在學佛的過程中,我們能做到「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嗎?
是否可能因為我們常在色受想行識五蘊包圍當中,我們不自覺的就以色蘊的心去理解佛法,這樣能到達如來的真實智慧嗎?
「以緣心聽法
此法亦緣
非得法性 」------首楞嚴經
助道經:智度無極母,善權方便父,生故名為父,養育故名母。
「菩薩善法父,智慧以為母,一切諸如來,皆是從二生。」
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般舟三昧父,大悲無生母,一切諸如來,從是二法生。」
「是故,本末內外,皆性分中事。」當先堅住十善道( 福德 、命),然後得修禪定( 智慧 、性),智慧福德即是本末內外( 內聖外王 ),皆性分中事。
「五教同源之源」是說「道」、「真理」、「常」、「法」。「萬法歸一」、「抱元守一」、「執中貫一」、「默禱親一」、「清真返一」。
施老師說:
「以河圖洛書之理,配以修真修性之義,實三教合論之言,若是權說亦可。故蕅益智旭,亦有禪解之言,然有權實偏圓之判。既是合而論之,則亦可有縱說、橫說;先天、後天;及本、末之分。
若究極說,則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謂之如來也
若有所返,有所歸,有始有終,有本有末,皆權說也
若真實說、則返無所返、歸無所歸,輪圓具足也 」
註解
五住 煩惱
(一)見愛住煩惱。由見生出一種愛心來,見了什麼,就生出一種愛心來,著住到了上面,這就是見愛住煩惱。
(二)欲愛住煩惱。有欲望就有了煩惱,所以有愛就有煩惱;要是沒有愛,也就沒有憎,也就沒有煩惱;所以無愛、無憎、無有煩惱。
(三)色愛住煩惱。就是對色塵生出一種執著。
(四)無色愛住煩惱。生到無色界天還有一種煩惱,有無色愛住的煩惱。
(五)無明住煩惱。
印光大師文鈔:智者大師實是釋迦化身。至臨終時,有問所證位次者。答曰,我不領眾,必淨六根。損已利人,但登五品。是仍以凡夫自居也。五品者即圓教觀行位。所悟與佛同儔,圓伏五住 煩惱,而見惑尚未能斷。智者臨終,尚不顯本。意欲後學勵志精修,不致得少為足,及以凡濫聖耳。
以凡濫聖
「方便門即真實相 從來無有分」。
迷者為凡夫,覺者佛。迷與覺、凡夫與佛、煩惱與菩提、對佛來說可能差別不大,不一不異,非一非異,無二無別,自性離故。佛佛唯傳本體,絲絲密付本心。善咐囑諸菩薩,善護念諸菩薩。但願眾生得離苦,不再輪迴五道中,一朝超脫三界外,福德智慧常寂光。
小乘法行善斷惡。大乘法轉識成智。無上甚深微妙法,心即是佛、一佛乘、煩惱即菩提,能以一法,知ㄧ切境,達一切境,不離一法,真如一故。達摩祖師:「萬法歸一」。
智者大師至臨終時,所悟與佛同儔,圓伏五住煩惱,而見惑尚未能斷。智者臨終,尚不顯本。意欲後學勵志精修,不致於得少為足,以凡濫聖。
《十住毘婆沙論.地相品第三》復次樂觀一切法無我,是故無一切怖畏,一切怖畏皆從我見生,我見皆是諸衰憂苦之根本。是菩薩利智慧故,如實深入諸法實相故則無有我,我無故何從有怖畏。
凡夫與菩薩、佛不同,長夜處於煩惱中,見思二惑不曾離。佛與菩薩說法度眾生,在眾生各個不同層次的煩惱中,分別萬法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為避免以凡濫聖,我認同「故宜回歸本然不思議妙理而開展之」,「實修般若」(眾惡皆離,無惡心所),從容中道,不免而中,不思而得。口頭三昧非法性,若不能如實深入諸法實相、依深般若見菩提,人無我、法無我的觀念是很難達到的,見思二惑如何斷?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能真實做到嗎?若無法真實的感受到眾生(自身)的苦樂喜,初地菩薩的「不嗔」( 心常樂慈行故 )就很難做到,因為我們往往對惡人起嗔心,即使對親人也常常不假辭色的起嗔心。內忍、外忍、法忍、無生法忍皆不通達,憂悲苦惱相隨,嗔心常起,若無甚深實性、無法、無我、無生、寂靜、涅槃,我們心中的老虎常常不自覺的出來傷人、傷己。自起嗔恚,焉能濟拔一切有情,救諸苦海眾生。
佛陀證悟實相後,開始講經說法,三藏十二部。佛陀的修行可在《十住毘婆沙論》中的「菩薩十地義」尋找到修行的軌跡與次第。又於《華嚴經》中〈十地品〉,諸祖師大德多有論述。三藏十二部經典是自性中所發,一如六祖慧能,能知一切法,真如一故。諸佛的智慧( 般若 )是共有的。
我也認同「六妙門之不定止觀與釋禪波羅蜜之漸次止觀,皆須會歸圓頓止觀,然皆繫緣實相,可方便說亦可究竟說。」
我讀了圓覺經,得識三諦圓融與中觀,非常歡喜。「眾法,各自成一大系統須詳論之。」這當然是金科玉律,毫無疑問。當我有機會接觸到眾法之個別論述,我真是非常開心,也覺得增長了信心與智慧(不敢說是般若)。我也知道有很多大德修得很好,經律論都讀得很多、又精通各宗、教派門戶。只是此時我想起
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如:實、不壞相、空、無作、無相。
來:至、智慧。
如來:至真實中。
真實:涅槃、不虛誑。
我比較擔心的是在學佛的過程中,我們能做到「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嗎?
是否可能因為我們常在色受想行識五蘊包圍當中,我們不自覺的就以色蘊的心去理解佛法,這樣能到達如來的真實智慧嗎?
「以緣心聽法
此法亦緣
非得法性 」------首楞嚴經
助道經:智度無極母,善權方便父,生故名為父,養育故名母。
「菩薩善法父,智慧以為母,一切諸如來,皆是從二生。」
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般舟三昧父,大悲無生母,一切諸如來,從是二法生。」
「是故,本末內外,皆性分中事。」當先堅住十善道( 福德 、命),然後得修禪定( 智慧 、性),智慧福德即是本末內外( 內聖外王 ),皆性分中事。
「五教同源之源」是說「道」、「真理」、「常」、「法」。「萬法歸一」、「抱元守一」、「執中貫一」、「默禱親一」、「清真返一」。
施老師說:
「以河圖洛書之理,配以修真修性之義,實三教合論之言,若是權說亦可。故蕅益智旭,亦有禪解之言,然有權實偏圓之判。既是合而論之,則亦可有縱說、橫說;先天、後天;及本、末之分。
若究極說,則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謂之如來也
若有所返,有所歸,有始有終,有本有末,皆權說也
若真實說、則返無所返、歸無所歸,輪圓具足也 」
註解
五住 煩惱
(一)見愛住煩惱。由見生出一種愛心來,見了什麼,就生出一種愛心來,著住到了上面,這就是見愛住煩惱。
(二)欲愛住煩惱。有欲望就有了煩惱,所以有愛就有煩惱;要是沒有愛,也就沒有憎,也就沒有煩惱;所以無愛、無憎、無有煩惱。
(三)色愛住煩惱。就是對色塵生出一種執著。
(四)無色愛住煩惱。生到無色界天還有一種煩惱,有無色愛住的煩惱。
(五)無明住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