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習禪定(四禪八定)
(第一節)「離欲、惡、不善法」
你要離開欲界、離開惡(諸惡業)、不善法,才能夠專精修習禪定,進入有覺有觀的禪修。因為「離」,能夠生喜、樂,所謂「離」就是離開欲界,然後專心修禪定,自然會有喜樂出來,這樣就能夠具足初禪,就是初禪五支的尋、伺、喜、樂、一心。
再來,二禪的境界是「離有覺有觀」離開有覺有觀,現代禪定的翻譯就是有尋有伺。離開有覺有觀,也就是離開有尋有伺,然後「內淨一心」,進入「無覺無觀」,事實上就是無尋無伺,這樣會產生定,會有定力,你會生出喜樂,這是具足第二禪。
再來「離喜」,就是離開「喜禪支」,「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聖說及捨」就是進入一心,因此三禪的世界是樂與一心,具足第三禪。
再來「離苦息樂,憂喜先斷」前面的「喜禪支」已經放下了,「不苦不樂,捨」,包括第三禪的「樂禪支」也放下了。再來就剩下「捨,淨念一心」,有的翻譯作「捨念清淨,一心」,就是具足第四禪。
【法義分享】,初禪到四禪是屬於「色界」,五定到八定是屬於「無色界」。加上「欲界」就是合稱三界。要離開欲界才能進入色界,離開色界才能進入無色界。能離開三界,又能入三界,這是解脫者於三界出入自在。「出三界」一詞,若用頭腦從文字去解讀,極易扭曲、極易誤解。
離開欲貪、諸惡不善法,才能專心禪修,就是前面經文所講的「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就是「有尋有伺」,「尋」就是找一個可以把散亂的心穩定下來的目標,如同飄蕩的船,找一個可以把船穩定下來的柱子,「尋」就是一直在尋找一個穩當可靠的目標。而「伺」就是覺得這個目標、這個柱子穩當可靠,因此就固定在這個目標上,一心一意的用功。
所謂「尋、伺、喜、樂、一心」,我們講說要初禪、四禪八定,記得!第一個階段,你一定要熟練初禪,什麼叫做初禪?你要進入初禪,必須知道初禪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當你初禪會了之後,後面的二禪、三禪、四禪,就可以很順理成章的這樣進去了,再來後面的五定到八定,就可以這樣逐次的進入了。
所謂「初禪五支」-尋、伺、喜、樂、一心,如果修行沒有具備初禪功夫,你很難深入的,你要「止觀雙運」很難、很難,我們現在不是用哲學,或是推理、想像那些,你要實際去了解。這一次九月底的禪修,希望大家能夠逐步體悟到「未到地定」,再來進入初禪、二禪,你能夠有初禪的功夫,我們進入「止觀雙運」,就可以真的去如實觀、如實去體悟,現在這些都是修行上很重要的關鍵。尋、伺、喜、樂、一心,所謂「尋」,顧名思義就是有那一種找尋,是要去找尋到一個樁,就像船需要拋錨下去、能夠固定,如果它沒有在岸邊靠岸,就要停下來、穩定下來,它需要拋下錨下去,然後才能夠讓它穩定。如果在靠岸邊,需要尋找可以固定住的一個樁。
我們的心,像是一匹心猿意馬,到處一直在飄蕩,飄東飄西,過去、未來,在那裡幻想、在那裡想像,一顆心有如心猿意馬,像孫悟空一直翻跟斗,一直靜不下來。如果你的心靜不下來,沒辦法進入「止觀雙運」,沒辦法「如實觀」,你所體悟的無常、苦、無我,都是頭腦裡面的推理、想像、作意,還是在「自我」的世界裡面。你的心要能夠靜下來,才能夠進入如實觀,因此第一個步驟就是要找一個穩當的方法,一個信用可靠的目標,然後把你的心固定在上面,把你的心猿意馬鎖在上面。在禪修的過程,動作方面也是讓我們的心安定下來,包括「身念住」、動中禪方面的一種動,事實上都是讓我們的心能夠專注下來,或是出入息方法,你從鼻頭的這個點,還有到丹田,點、線、面,尤其最初的鼻頭這個點,跟丹田的這個點,都是很明顯的一種目標,就是尋、伺下的一個樁,固定的一個柱子,那個柱子讓你這個心猿意馬,能夠繫在呼吸上面,或是繫在動作上面,都可以!
如果你覺得這個目標不錯,能夠最省力,事實上要讓我們的心能夠靜下來,有八萬四千法門,你覺得什麼樣的法門最簡便、最簡單、又有效,這樣就好。如果有的人覺得說唸佛,比較能夠讓他的心安靜下來,透過唸佛也可以,但是要掌握到訣竅,以後有機會另外再深入講述。如果透過唸佛,有的人喜歡持咒,持咒也是一種「尋」的功夫,持咒、唸佛…各種法門,記得!包括說你的經行,動作這些明覺,出入息的觀察,「受」-各種感受的覺察,都是屬於「尋」的工夫。當你找到一個目標,覺得很不錯,這個方法很省力,你的心能夠很輕鬆的安住下來,就是進入「伺」的階段。
如果方法很費力,會越修越怎麼樣?容易緊張、而且會累。如果你覺得緊張、會累,就有必要重新再找尋,因為那個方法未必理想。越理想的方法,事實上是越單純、越簡單、越樸實,這樣越好。當你找尋到這個樁,然後覺得說:不錯、很省力!你的心能夠這樣很輕鬆的安住下來,就是進入「伺」的階段。「伺」就是找尋到一個覺得妥當的目標,安住在那上面繼續用功,意即已經有找尋到妥當的目標,繼續在上面用功。再來,當他已經找尋到妥當的目標,然後心能夠安住在那上面,就是「伺」,但是最初的時候一樣會拉拉扯扯,就好像說你這個心猿意馬,會常常的跑東跑西,於是你會覺得說:奇怪!我一坐下來,發現我的念頭、我的妄念、我的雜念,怎麼那麼多?!那都是很正常的,它有時候又會跑走,就沒有安住在當下。
當跑走之後,沒關係!又重新把它找回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又重新找回來啊!就把那個心猿意馬再找回來。於是又再找尋、找尋 包括把那個心找回來,這個找回來都是要有明覺,好!再找回來,然後把它固定在一個目標上面,讓它能夠繼續安住下來。所以,一般修行不得力,往往一個方法有問題,再來就是整個過程不知道怎麼進入,再來是你用蠻力,好像在練功夫。如果你用蠻力,我們這個心猿意馬,它那個掙脫的反抗力會越強,變成你在打坐之後,會浮躁、浮動、躁動,會浮躁不安,都是因為還沒有掌握到放鬆的訣竅。
所以,為什麼「喜禪支」後面不容易進去?如果你用蠻力,就沒辦法進入「喜禪支」,這是一個重要關鍵。你要能夠進入「喜禪支」,記得一個很重要的要領,意即要能夠放鬆。最初在找尋的過程,難免需要一點拉,但是只要情況可以,你就是要能夠放下、放鬆,慢慢因為找到一個地方,然後安定下來之後,就能夠放鬆。記得!自然的放鬆,安住在一個目標上面,很輕鬆、很放鬆,「喜禪支」就會自然產生出來。「喜禪支」不是用求,不是用練功夫練出來的,你用硬功練出來的,不是真正的「喜禪支」,你坐完會倦怠、會很累。
身體方面,本來氣血就是很暢通的,但是因為我們的身心繃得很緊,因此導致氣脈、氣血不通暢。我們平常身心就繃得緊,於是身、口、意都在衝動,急忙要做什麼!急著要做什麼!包括說要修行,我們說要放鬆,你也是很用力的要放鬆,那個用力就是沒有把握到訣竅。但是,你也是要經過這個階段,否則還是不容易體會到,什麼叫做真正的放鬆?就是因為沒有放鬆,「喜禪支」才不容易產生出來。記得!「喜禪支」沒有出來,就是因為沒有放鬆。所以,當你真正放鬆、安住在當下,因為全身的放鬆、身心的放鬆,我們的氣脈自然因為你的放鬆,於是很順暢的在脈動、流動,這時候全身會感受一種微細的波動,呼吸的波動,還有心臟脈動的波動,你都可以感覺得到,包括比心臟脈動更微細的如如然輪動、那些波動,你都可以感受得到,這時候你的身體自然會產生「喜禪支」。所以,你一放鬆,「喜禪支」它就會出來。
當產生「喜禪支」,你安住在上面,「樂禪支」就會跟著產生。「喜禪支」與「樂禪支」這兩個,有什麼不同呢?具體一點講,就如同你剛簽中一大筆的樂透彩獎金,會蹦蹦跳跳、非常高興,此時的興奮、快樂,說話是眉開眼笑,走路是飛躍似的,叫做「喜禪支」,當然這是一種形容。就像是昨天才剛簽中獎金,然後昨天的快樂到今天來呢?一樣會有快樂,但是那一種樂的覺受,沒有像昨天那麼強了,已經比較平穩下來了,你也一樣會眉開眼笑,但是已經沒有像昨天那麼興奮了。「喜禪支」的興奮頻率是比較高、比較大,再來慢慢的,「樂禪支」的頻率是比較小,屬於比較微細柔和的層次。所以,是先有「喜禪支」,才有「樂禪支」。當「喜禪支」繼續維持下去,就會進入「樂禪支」,身心更安詳、更柔和。
在禪坐中,如果已經有喜、樂禪支,你是會面帶微笑的。如果你在禪坐時,臉部表情糾結、一副苦相,即是由於「喜禪支」跟「樂禪支」還沒有出來,還在練功夫,還在硬碰硬的拼,沒有學到放鬆的要領,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關鍵,當你越有心要求,越是背道而馳。所以,禪定不是用硬工夫去求來的,若想要以硬工夫入禪定,越是沒辦法進入,因此掌握到訣竅之後,就是要能夠放鬆,然後「喜禪支」、「樂禪支」自然會出來,這時候就會產生「禪悅為食」的禪悅、快樂,就是樂在其中。事實上,打坐是一種享受,是一種調劑,是一種充電。以前你的打坐,覺得好像很苦,很不容易成就,一提到打坐就怕腿酸,其實當你掌握到要領之後,「喜禪支」、「樂禪支」出來,就會產生「禪悅為食」。所以,你在打坐時,身體是軟綿綿的,但是軟綿綿不是軟趴趴倒下去,而是你的身心很放鬆,不會僵硬的。
因此,從你的臉像、從你的坐姿,就可以看出有沒有入禪定?有沒有禪悅?所謂尋、伺、喜、樂…就自然產生,當你有禪悅、又有方法,繼續安住在上面,一心一意就在尋、伺、喜、樂的世界裡面,就叫做進入初禪。當你一心一意的在尋、伺、喜、樂、一心的世界裡面,進入「禪悅為食」,叫做初禪。尋、伺的過程要能夠成功,是需要練習的,因為平常是因為我們的外緣太多,要擔心的事情很多,佛陀當初引導大眾修行,為什麼成就都很快?因為大家幾乎都是專業修行人,《阿含經》所裏面講的,都是針對比丘,因此真正的「出家法」、真正的「出世間法」是在《阿含經》,裡面都是針對比丘,也就是針對專業修行人,都是準備要修行證果的人,算是「證果班」。因為大家平常有上班、有工作,雜務比較多,心思會比較亂,一下子要進入到尋、伺方面,不容易!
(第一節)「離欲、惡、不善法」
你要離開欲界、離開惡(諸惡業)、不善法,才能夠專精修習禪定,進入有覺有觀的禪修。因為「離」,能夠生喜、樂,所謂「離」就是離開欲界,然後專心修禪定,自然會有喜樂出來,這樣就能夠具足初禪,就是初禪五支的尋、伺、喜、樂、一心。
再來,二禪的境界是「離有覺有觀」離開有覺有觀,現代禪定的翻譯就是有尋有伺。離開有覺有觀,也就是離開有尋有伺,然後「內淨一心」,進入「無覺無觀」,事實上就是無尋無伺,這樣會產生定,會有定力,你會生出喜樂,這是具足第二禪。
再來「離喜」,就是離開「喜禪支」,「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聖說及捨」就是進入一心,因此三禪的世界是樂與一心,具足第三禪。
再來「離苦息樂,憂喜先斷」前面的「喜禪支」已經放下了,「不苦不樂,捨」,包括第三禪的「樂禪支」也放下了。再來就剩下「捨,淨念一心」,有的翻譯作「捨念清淨,一心」,就是具足第四禪。
【法義分享】,初禪到四禪是屬於「色界」,五定到八定是屬於「無色界」。加上「欲界」就是合稱三界。要離開欲界才能進入色界,離開色界才能進入無色界。能離開三界,又能入三界,這是解脫者於三界出入自在。「出三界」一詞,若用頭腦從文字去解讀,極易扭曲、極易誤解。
離開欲貪、諸惡不善法,才能專心禪修,就是前面經文所講的「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就是「有尋有伺」,「尋」就是找一個可以把散亂的心穩定下來的目標,如同飄蕩的船,找一個可以把船穩定下來的柱子,「尋」就是一直在尋找一個穩當可靠的目標。而「伺」就是覺得這個目標、這個柱子穩當可靠,因此就固定在這個目標上,一心一意的用功。
所謂「尋、伺、喜、樂、一心」,我們講說要初禪、四禪八定,記得!第一個階段,你一定要熟練初禪,什麼叫做初禪?你要進入初禪,必須知道初禪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當你初禪會了之後,後面的二禪、三禪、四禪,就可以很順理成章的這樣進去了,再來後面的五定到八定,就可以這樣逐次的進入了。
所謂「初禪五支」-尋、伺、喜、樂、一心,如果修行沒有具備初禪功夫,你很難深入的,你要「止觀雙運」很難、很難,我們現在不是用哲學,或是推理、想像那些,你要實際去了解。這一次九月底的禪修,希望大家能夠逐步體悟到「未到地定」,再來進入初禪、二禪,你能夠有初禪的功夫,我們進入「止觀雙運」,就可以真的去如實觀、如實去體悟,現在這些都是修行上很重要的關鍵。尋、伺、喜、樂、一心,所謂「尋」,顧名思義就是有那一種找尋,是要去找尋到一個樁,就像船需要拋錨下去、能夠固定,如果它沒有在岸邊靠岸,就要停下來、穩定下來,它需要拋下錨下去,然後才能夠讓它穩定。如果在靠岸邊,需要尋找可以固定住的一個樁。
我們的心,像是一匹心猿意馬,到處一直在飄蕩,飄東飄西,過去、未來,在那裡幻想、在那裡想像,一顆心有如心猿意馬,像孫悟空一直翻跟斗,一直靜不下來。如果你的心靜不下來,沒辦法進入「止觀雙運」,沒辦法「如實觀」,你所體悟的無常、苦、無我,都是頭腦裡面的推理、想像、作意,還是在「自我」的世界裡面。你的心要能夠靜下來,才能夠進入如實觀,因此第一個步驟就是要找一個穩當的方法,一個信用可靠的目標,然後把你的心固定在上面,把你的心猿意馬鎖在上面。在禪修的過程,動作方面也是讓我們的心安定下來,包括「身念住」、動中禪方面的一種動,事實上都是讓我們的心能夠專注下來,或是出入息方法,你從鼻頭的這個點,還有到丹田,點、線、面,尤其最初的鼻頭這個點,跟丹田的這個點,都是很明顯的一種目標,就是尋、伺下的一個樁,固定的一個柱子,那個柱子讓你這個心猿意馬,能夠繫在呼吸上面,或是繫在動作上面,都可以!
如果你覺得這個目標不錯,能夠最省力,事實上要讓我們的心能夠靜下來,有八萬四千法門,你覺得什麼樣的法門最簡便、最簡單、又有效,這樣就好。如果有的人覺得說唸佛,比較能夠讓他的心安靜下來,透過唸佛也可以,但是要掌握到訣竅,以後有機會另外再深入講述。如果透過唸佛,有的人喜歡持咒,持咒也是一種「尋」的功夫,持咒、唸佛…各種法門,記得!包括說你的經行,動作這些明覺,出入息的觀察,「受」-各種感受的覺察,都是屬於「尋」的工夫。當你找到一個目標,覺得很不錯,這個方法很省力,你的心能夠很輕鬆的安住下來,就是進入「伺」的階段。
如果方法很費力,會越修越怎麼樣?容易緊張、而且會累。如果你覺得緊張、會累,就有必要重新再找尋,因為那個方法未必理想。越理想的方法,事實上是越單純、越簡單、越樸實,這樣越好。當你找尋到這個樁,然後覺得說:不錯、很省力!你的心能夠這樣很輕鬆的安住下來,就是進入「伺」的階段。「伺」就是找尋到一個覺得妥當的目標,安住在那上面繼續用功,意即已經有找尋到妥當的目標,繼續在上面用功。再來,當他已經找尋到妥當的目標,然後心能夠安住在那上面,就是「伺」,但是最初的時候一樣會拉拉扯扯,就好像說你這個心猿意馬,會常常的跑東跑西,於是你會覺得說:奇怪!我一坐下來,發現我的念頭、我的妄念、我的雜念,怎麼那麼多?!那都是很正常的,它有時候又會跑走,就沒有安住在當下。
當跑走之後,沒關係!又重新把它找回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又重新找回來啊!就把那個心猿意馬再找回來。於是又再找尋、找尋 包括把那個心找回來,這個找回來都是要有明覺,好!再找回來,然後把它固定在一個目標上面,讓它能夠繼續安住下來。所以,一般修行不得力,往往一個方法有問題,再來就是整個過程不知道怎麼進入,再來是你用蠻力,好像在練功夫。如果你用蠻力,我們這個心猿意馬,它那個掙脫的反抗力會越強,變成你在打坐之後,會浮躁、浮動、躁動,會浮躁不安,都是因為還沒有掌握到放鬆的訣竅。
所以,為什麼「喜禪支」後面不容易進去?如果你用蠻力,就沒辦法進入「喜禪支」,這是一個重要關鍵。你要能夠進入「喜禪支」,記得一個很重要的要領,意即要能夠放鬆。最初在找尋的過程,難免需要一點拉,但是只要情況可以,你就是要能夠放下、放鬆,慢慢因為找到一個地方,然後安定下來之後,就能夠放鬆。記得!自然的放鬆,安住在一個目標上面,很輕鬆、很放鬆,「喜禪支」就會自然產生出來。「喜禪支」不是用求,不是用練功夫練出來的,你用硬功練出來的,不是真正的「喜禪支」,你坐完會倦怠、會很累。
身體方面,本來氣血就是很暢通的,但是因為我們的身心繃得很緊,因此導致氣脈、氣血不通暢。我們平常身心就繃得緊,於是身、口、意都在衝動,急忙要做什麼!急著要做什麼!包括說要修行,我們說要放鬆,你也是很用力的要放鬆,那個用力就是沒有把握到訣竅。但是,你也是要經過這個階段,否則還是不容易體會到,什麼叫做真正的放鬆?就是因為沒有放鬆,「喜禪支」才不容易產生出來。記得!「喜禪支」沒有出來,就是因為沒有放鬆。所以,當你真正放鬆、安住在當下,因為全身的放鬆、身心的放鬆,我們的氣脈自然因為你的放鬆,於是很順暢的在脈動、流動,這時候全身會感受一種微細的波動,呼吸的波動,還有心臟脈動的波動,你都可以感覺得到,包括比心臟脈動更微細的如如然輪動、那些波動,你都可以感受得到,這時候你的身體自然會產生「喜禪支」。所以,你一放鬆,「喜禪支」它就會出來。
當產生「喜禪支」,你安住在上面,「樂禪支」就會跟著產生。「喜禪支」與「樂禪支」這兩個,有什麼不同呢?具體一點講,就如同你剛簽中一大筆的樂透彩獎金,會蹦蹦跳跳、非常高興,此時的興奮、快樂,說話是眉開眼笑,走路是飛躍似的,叫做「喜禪支」,當然這是一種形容。就像是昨天才剛簽中獎金,然後昨天的快樂到今天來呢?一樣會有快樂,但是那一種樂的覺受,沒有像昨天那麼強了,已經比較平穩下來了,你也一樣會眉開眼笑,但是已經沒有像昨天那麼興奮了。「喜禪支」的興奮頻率是比較高、比較大,再來慢慢的,「樂禪支」的頻率是比較小,屬於比較微細柔和的層次。所以,是先有「喜禪支」,才有「樂禪支」。當「喜禪支」繼續維持下去,就會進入「樂禪支」,身心更安詳、更柔和。
在禪坐中,如果已經有喜、樂禪支,你是會面帶微笑的。如果你在禪坐時,臉部表情糾結、一副苦相,即是由於「喜禪支」跟「樂禪支」還沒有出來,還在練功夫,還在硬碰硬的拼,沒有學到放鬆的要領,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關鍵,當你越有心要求,越是背道而馳。所以,禪定不是用硬工夫去求來的,若想要以硬工夫入禪定,越是沒辦法進入,因此掌握到訣竅之後,就是要能夠放鬆,然後「喜禪支」、「樂禪支」自然會出來,這時候就會產生「禪悅為食」的禪悅、快樂,就是樂在其中。事實上,打坐是一種享受,是一種調劑,是一種充電。以前你的打坐,覺得好像很苦,很不容易成就,一提到打坐就怕腿酸,其實當你掌握到要領之後,「喜禪支」、「樂禪支」出來,就會產生「禪悅為食」。所以,你在打坐時,身體是軟綿綿的,但是軟綿綿不是軟趴趴倒下去,而是你的身心很放鬆,不會僵硬的。
因此,從你的臉像、從你的坐姿,就可以看出有沒有入禪定?有沒有禪悅?所謂尋、伺、喜、樂…就自然產生,當你有禪悅、又有方法,繼續安住在上面,一心一意就在尋、伺、喜、樂的世界裡面,就叫做進入初禪。當你一心一意的在尋、伺、喜、樂、一心的世界裡面,進入「禪悅為食」,叫做初禪。尋、伺的過程要能夠成功,是需要練習的,因為平常是因為我們的外緣太多,要擔心的事情很多,佛陀當初引導大眾修行,為什麼成就都很快?因為大家幾乎都是專業修行人,《阿含經》所裏面講的,都是針對比丘,因此真正的「出家法」、真正的「出世間法」是在《阿含經》,裡面都是針對比丘,也就是針對專業修行人,都是準備要修行證果的人,算是「證果班」。因為大家平常有上班、有工作,雜務比較多,心思會比較亂,一下子要進入到尋、伺方面,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