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
入出息念
第一節、戒與止觀
修學佛教的目的在於斷除煩惱。要斷除煩惱,就必須禪修。談到禪修,就必須依照戒、定、慧三學的次第修行;也即是說,在戒清淨的基礎上修習止觀。
談到戒清淨,對在家人來說,要守護好五戒,有條件的話應持守八戒。對於比庫 來說,有四種遍淨戒:
第一、巴帝摩卡律儀戒(pàtimokkhasaüvara-sãla),即比庫應當守護的律儀。
第二、根律儀戒(indriyasaüvara-sãla),根即感官;守護好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稱為根律儀。
第三、活命遍淨戒(àjãvapàrisuddhi-sãla),即須正命而活(正確的謀生方式),不能邪命自活。
第四、資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ãla),即正確、適當地使用生活必需品,包括袈裟、飲食、住所、醫藥等生活用品。
無論在家、出家弟子,都應當守護好各自的戒,持守不犯即是戒清淨。唯有以戒清淨為前提,才談得上修習止、觀。
根據南傳上座部佛教 的傳承,禪法可以分為兩大業處 :
1.止業處(samatha-kammaññhàna);
2.觀業處(vipassanà-kammaññhàna)。
其中,修習止業處能夠培育定力,屬於增上心學;修習觀業處能夠培育智慧,屬於增上慧學。
對於修習止業處,佛陀教導了很多種方法,《清淨道論》將之歸納為四十種業處。這四十種業處分別是:十遍、十不淨、十隨念、四無量、四無色、一想以及一差別。
對於觀業處,一位禪修者從修習世間慧到出世間慧,次第成就的觀智有十六種,稱為十六觀智,即:名色識別智、緣攝受智、思惟智、生滅隨觀智、壞滅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舍智、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其中,能夠斷除煩惱的是道智。道智生起之後即證悟相應的聖果。道智與果智兩種屬於出世間慧。
第二節、修習功德
在《清淨道論》提到的四十種業處中,最為歷代南傳佛教長老、禪師們所推崇以及教導的是入出息念 。為什麼入出息念會受到那麼高的推崇呢?因為:
第一、它是一切菩薩證悟佛果的修行方法。
當我們的苟答馬 佛陀還是菩薩 的時候,他坐在布德嘎亞(Buddha-gayà,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專注自己的呼吸,依照入出息念依次證得了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證得第四禪之後,他再轉修觀。在初夜時分,菩薩證得了宿住隨念智(pubbenivàsànussati-¤àõa),也就是宿命通,能夠清晰地了知過去世的種種生死狀態。中夜時分,菩薩證得了有情死生智(sattànaü cutåpapàta-¤àõa),也就是天眼智(dibbacakkhu-¤àõa),能夠見到眾生各隨其業,依照善或不善的業不斷地在善趣、惡道裏輪回。
在後夜時分,菩薩證得了漏盡智(àsavakhaya-¤àõa)。漏盡智也就是如實知見苦聖諦、如實知見苦集聖諦、如實知見苦滅聖諦、如實知見導至苦滅之道聖諦。當他證得漏盡智的同時,也就是入流道智(sotàpatti-magga,須陀洹道智)與入流果智(sotàpanna-phala,須陀洹果智)、一來道智(sakadàgàmi-magga,斯陀含道智)與一來果智(sakadàgàmi-phala,斯陀含果智)、不來道智(anàgàmi- magga,阿那含道智)與不來果智(anàgàmi-phala,阿那含果智)、阿拉漢道智(arahatta-magga,阿羅漢道智)與阿拉漢果智(arahatta-phala,阿羅漢果智) 接連地生起,最後證得了與一切知智(sabba¤¤utà-¤àõa)相應的阿拉漢道。自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的菩薩就成了全自覺者 。
因為佛陀本人是修行入出息念證得色界第四禪,然後才轉修觀,從而證悟聖道、聖果的。不僅我們的苟答馬佛陀是這樣,過去、未來的一切佛陀也是如此。因此,我們修行入出息念也就是追隨佛陀的腳步。
第二、佛陀經常教導修習入出息念。
在巴厘三藏裏面,收錄了許多記載佛陀教導入出息念的經文。在《經藏》裏面,《長部》的《大念處經》,《中部》的《念處經》、《入出息念經》、《身至念經》等,《相應部》有一篇《入出息相應》,專門教導修習入出息念的方法。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入出息念在佛陀的教導中所占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佛陀不僅經常教導弟子們修習入出息念,連他本人也是如此。在這裏舉一個例子:
有一次,佛陀跟比庫們說:“我想在三個月中獨坐,除了一位送食者之外,任何人都不能來訪。”
當佛陀獨處三個月出來之後,告訴比庫們說:
“諸比庫,假如有異學遍行者這樣問:‘賢友,沙門苟答馬依何住而多住雨安居呢?’這樣問時,諸比庫,你們應這樣回答那些異學遍行者:‘賢友,世尊依入出息念之定而多住雨安居。”(S.54.11)
從這裏我們知道,就連佛陀也經常住於入出息念禪那,以入出息念為根本業處住于現法樂住。
第三、修習入出息念有很多殊勝之處。
1、下手容易,所緣 簡單。
與其他的禪修業處對比,修習入出息念非常容易,不用另外準備遍相。比如修習不淨先要取不淨相,取不淨相要去找屍體,屍體越腐爛、越難看、越臭、越令人厭惡越好。對於沒有禪那的禪修者來說,取不淨相有時候會發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又如修地遍要先做地遍的遍相。修白遍等業處也要做遍相。然而,修入出息念可以免去這些準備工作。為什麼呢?
因為,修習入出息念的所緣只是呼吸。呼吸對於人類來說是與生俱來的。當我們從母胎呱呱落地,一直到這期生命的終結,在這期間都有呼吸。因此,要修入出息念,只須直接去覺知自己的呼吸就行。正念地覺知呼吸就是在禪修。這種禪修方法不用做一些前期準備工作,它直接了當,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修行。除了睡眠(睡著)之外,其他的時間我們隨時都可以修習入出息念。此是殊勝處之一。
2、修習入出息念非常寂靜。
入出息的相很微細,並不像不淨相等那麼粗。不淨相是很粗、很厭惡的,有時候心會排斥、抗拒。三十二身分的相也同樣是很粗的,容易厭惡。地遍的相在剛開始修的階段也是很粗的。然而,入出息念的相是很細的。當我們把心念專注在呼吸的時候,就可以感覺到呼吸的輕柔。當然,我們不用注意其輕柔的特性,只是說跟其他所緣相比,入出息更容易讓人感受到輕柔性。此是殊勝處之二。
3、修習入出息念可以迅速消除妄想。
佛陀在《增支部•美奇亞經》(Meghiyasuttaü)中說:
ßAsubhà bhàvetabbà ràgassa pahànàya, mettà bhàvetabbà byàpàdassa pahànàya, ànàpànassati bhàvetabbà vitakkupacchedàya, aniccasa¤¤à bhàvetabbà asmimànasamugghàtàya. û
“要斷除貪愛,應修習不淨;要斷除瞋恚,應修習慈心;要斷除尋(雜念),應修習入出息念;要斷絕我慢,應修習無常想。”(A.9.1.3)
在經律中,佛陀也指出修習入出息念的殊勝之處:
ßAyampi kho, bhikkhave, ànàpànassatisamàdhi bhàvito bahulãkato santo ceva paõãto ca asecanako ca sukho ca vihàro uppannuppanne ca pàpake akusale dhamme ñhànaso antaradhàpeti våpasameti.
Seyyathàpi, bhikkhave, gimhànaü pacchime màse, uhataü rajojallaü tamenaü mahà akàlamegho ñhànaso antaradhàpeti våpasameti.û
“諸比庫,修習、多作此入出息念之定,不但寂靜、殊勝、不雜、樂住,而且能令再再生起的惡、不善法由此消失、停止。
諸比庫,猶如在熱季的最後一個月,非時大雨能立刻使飛揚的塵土由此消失、停止。”(S.54.9; V.1.165)
修習入出息念就像大雨洗掉漫天飛揚的塵土一般,能夠使許多妄想很快地被消除。
4、修習入出息念能夠證得禪那。
在四十種業處當中,佛隨念、四界差別等十種業處只能達到近行定,不能證得禪那;十不淨、身至念這十一種業處只能達到初禪;慈、悲、喜三種業處只能證得第三禪,但通過修習入出息念,可以證得色界的第四禪。緬甸帕奧禪林的教學實踐也證明,在擁有禪那的禪修者當中,有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是通過修習入出息念證得禪那的。
所以,修習入出息念有諸多的功德、利益。
正因如此,所以佛陀在很多經典裏面都教導這種業處;也正因如此,歷代上座部佛教的許多長老、禪師們都喜歡教導和修習入出息念。當我們見到了入出息念的這些功德與利益,就應當修習入出息念。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
入出息念
第一節、戒與止觀
修學佛教的目的在於斷除煩惱。要斷除煩惱,就必須禪修。談到禪修,就必須依照戒、定、慧三學的次第修行;也即是說,在戒清淨的基礎上修習止觀。
談到戒清淨,對在家人來說,要守護好五戒,有條件的話應持守八戒。對於比庫 來說,有四種遍淨戒:
第一、巴帝摩卡律儀戒(pàtimokkhasaüvara-sãla),即比庫應當守護的律儀。
第二、根律儀戒(indriyasaüvara-sãla),根即感官;守護好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稱為根律儀。
第三、活命遍淨戒(àjãvapàrisuddhi-sãla),即須正命而活(正確的謀生方式),不能邪命自活。
第四、資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ãla),即正確、適當地使用生活必需品,包括袈裟、飲食、住所、醫藥等生活用品。
無論在家、出家弟子,都應當守護好各自的戒,持守不犯即是戒清淨。唯有以戒清淨為前提,才談得上修習止、觀。
根據南傳上座部佛教 的傳承,禪法可以分為兩大業處 :
1.止業處(samatha-kammaññhàna);
2.觀業處(vipassanà-kammaññhàna)。
其中,修習止業處能夠培育定力,屬於增上心學;修習觀業處能夠培育智慧,屬於增上慧學。
對於修習止業處,佛陀教導了很多種方法,《清淨道論》將之歸納為四十種業處。這四十種業處分別是:十遍、十不淨、十隨念、四無量、四無色、一想以及一差別。
對於觀業處,一位禪修者從修習世間慧到出世間慧,次第成就的觀智有十六種,稱為十六觀智,即:名色識別智、緣攝受智、思惟智、生滅隨觀智、壞滅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舍智、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其中,能夠斷除煩惱的是道智。道智生起之後即證悟相應的聖果。道智與果智兩種屬於出世間慧。
第二節、修習功德
在《清淨道論》提到的四十種業處中,最為歷代南傳佛教長老、禪師們所推崇以及教導的是入出息念 。為什麼入出息念會受到那麼高的推崇呢?因為:
第一、它是一切菩薩證悟佛果的修行方法。
當我們的苟答馬 佛陀還是菩薩 的時候,他坐在布德嘎亞(Buddha-gayà,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專注自己的呼吸,依照入出息念依次證得了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證得第四禪之後,他再轉修觀。在初夜時分,菩薩證得了宿住隨念智(pubbenivàsànussati-¤àõa),也就是宿命通,能夠清晰地了知過去世的種種生死狀態。中夜時分,菩薩證得了有情死生智(sattànaü cutåpapàta-¤àõa),也就是天眼智(dibbacakkhu-¤àõa),能夠見到眾生各隨其業,依照善或不善的業不斷地在善趣、惡道裏輪回。
在後夜時分,菩薩證得了漏盡智(àsavakhaya-¤àõa)。漏盡智也就是如實知見苦聖諦、如實知見苦集聖諦、如實知見苦滅聖諦、如實知見導至苦滅之道聖諦。當他證得漏盡智的同時,也就是入流道智(sotàpatti-magga,須陀洹道智)與入流果智(sotàpanna-phala,須陀洹果智)、一來道智(sakadàgàmi-magga,斯陀含道智)與一來果智(sakadàgàmi-phala,斯陀含果智)、不來道智(anàgàmi- magga,阿那含道智)與不來果智(anàgàmi-phala,阿那含果智)、阿拉漢道智(arahatta-magga,阿羅漢道智)與阿拉漢果智(arahatta-phala,阿羅漢果智) 接連地生起,最後證得了與一切知智(sabba¤¤utà-¤àõa)相應的阿拉漢道。自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的菩薩就成了全自覺者 。
因為佛陀本人是修行入出息念證得色界第四禪,然後才轉修觀,從而證悟聖道、聖果的。不僅我們的苟答馬佛陀是這樣,過去、未來的一切佛陀也是如此。因此,我們修行入出息念也就是追隨佛陀的腳步。
第二、佛陀經常教導修習入出息念。
在巴厘三藏裏面,收錄了許多記載佛陀教導入出息念的經文。在《經藏》裏面,《長部》的《大念處經》,《中部》的《念處經》、《入出息念經》、《身至念經》等,《相應部》有一篇《入出息相應》,專門教導修習入出息念的方法。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入出息念在佛陀的教導中所占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佛陀不僅經常教導弟子們修習入出息念,連他本人也是如此。在這裏舉一個例子:
有一次,佛陀跟比庫們說:“我想在三個月中獨坐,除了一位送食者之外,任何人都不能來訪。”
當佛陀獨處三個月出來之後,告訴比庫們說:
“諸比庫,假如有異學遍行者這樣問:‘賢友,沙門苟答馬依何住而多住雨安居呢?’這樣問時,諸比庫,你們應這樣回答那些異學遍行者:‘賢友,世尊依入出息念之定而多住雨安居。”(S.54.11)
從這裏我們知道,就連佛陀也經常住於入出息念禪那,以入出息念為根本業處住于現法樂住。
第三、修習入出息念有很多殊勝之處。
1、下手容易,所緣 簡單。
與其他的禪修業處對比,修習入出息念非常容易,不用另外準備遍相。比如修習不淨先要取不淨相,取不淨相要去找屍體,屍體越腐爛、越難看、越臭、越令人厭惡越好。對於沒有禪那的禪修者來說,取不淨相有時候會發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又如修地遍要先做地遍的遍相。修白遍等業處也要做遍相。然而,修入出息念可以免去這些準備工作。為什麼呢?
因為,修習入出息念的所緣只是呼吸。呼吸對於人類來說是與生俱來的。當我們從母胎呱呱落地,一直到這期生命的終結,在這期間都有呼吸。因此,要修入出息念,只須直接去覺知自己的呼吸就行。正念地覺知呼吸就是在禪修。這種禪修方法不用做一些前期準備工作,它直接了當,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修行。除了睡眠(睡著)之外,其他的時間我們隨時都可以修習入出息念。此是殊勝處之一。
2、修習入出息念非常寂靜。
入出息的相很微細,並不像不淨相等那麼粗。不淨相是很粗、很厭惡的,有時候心會排斥、抗拒。三十二身分的相也同樣是很粗的,容易厭惡。地遍的相在剛開始修的階段也是很粗的。然而,入出息念的相是很細的。當我們把心念專注在呼吸的時候,就可以感覺到呼吸的輕柔。當然,我們不用注意其輕柔的特性,只是說跟其他所緣相比,入出息更容易讓人感受到輕柔性。此是殊勝處之二。
3、修習入出息念可以迅速消除妄想。
佛陀在《增支部•美奇亞經》(Meghiyasuttaü)中說:
ßAsubhà bhàvetabbà ràgassa pahànàya, mettà bhàvetabbà byàpàdassa pahànàya, ànàpànassati bhàvetabbà vitakkupacchedàya, aniccasa¤¤à bhàvetabbà asmimànasamugghàtàya. û
“要斷除貪愛,應修習不淨;要斷除瞋恚,應修習慈心;要斷除尋(雜念),應修習入出息念;要斷絕我慢,應修習無常想。”(A.9.1.3)
在經律中,佛陀也指出修習入出息念的殊勝之處:
ßAyampi kho, bhikkhave, ànàpànassatisamàdhi bhàvito bahulãkato santo ceva paõãto ca asecanako ca sukho ca vihàro uppannuppanne ca pàpake akusale dhamme ñhànaso antaradhàpeti våpasameti.
Seyyathàpi, bhikkhave, gimhànaü pacchime màse, uhataü rajojallaü tamenaü mahà akàlamegho ñhànaso antaradhàpeti våpasameti.û
“諸比庫,修習、多作此入出息念之定,不但寂靜、殊勝、不雜、樂住,而且能令再再生起的惡、不善法由此消失、停止。
諸比庫,猶如在熱季的最後一個月,非時大雨能立刻使飛揚的塵土由此消失、停止。”(S.54.9; V.1.165)
修習入出息念就像大雨洗掉漫天飛揚的塵土一般,能夠使許多妄想很快地被消除。
4、修習入出息念能夠證得禪那。
在四十種業處當中,佛隨念、四界差別等十種業處只能達到近行定,不能證得禪那;十不淨、身至念這十一種業處只能達到初禪;慈、悲、喜三種業處只能證得第三禪,但通過修習入出息念,可以證得色界的第四禪。緬甸帕奧禪林的教學實踐也證明,在擁有禪那的禪修者當中,有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是通過修習入出息念證得禪那的。
所以,修習入出息念有諸多的功德、利益。
正因如此,所以佛陀在很多經典裏面都教導這種業處;也正因如此,歷代上座部佛教的許多長老、禪師們都喜歡教導和修習入出息念。當我們見到了入出息念的這些功德與利益,就應當修習入出息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