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雙修.成就佛心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性命雙修.成就佛心

修性即修心性,修命是續長生 (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您沒有登錄。 請登錄註冊

第五章 禪觀略講

向下  內容 [第1頁(共1頁)]

1第五章 禪觀略講 Empty 第五章 禪觀略講 周四 10月 08, 2009 8:43 am

凡塵

凡塵
版主
版主

5.01 靜坐姿勢——七支坐法
--------------------------------------------------------------------------------------------------------------------------------------------

一、靜坐與七支坐法

  定力的修持為成就一切事業的基礎。依佛法來說,習定是內學外學的共法。修定的工夫則須由禪定的修習中獲得,而所有禪定的法門當先從靜坐入門。

  中國的佛、儒、道三家及印度的婆羅門、瑜伽等的靜坐姿勢,綜合歷來的相傳,約有九十六種之多,其中包括各種姿勢與方法。佛法通常採用的姿勢為毗盧遮那佛的七支坐法為準則,又簡稱它為跏趺坐,俗名盤足坐法。

二、七支坐法的要點

  所謂七支坐法,就是指肢體的七種要點,包括足、背脊、肩、手、頭、眼、舌等七部位。

  l、雙跏趺(雙盤足)。如果不能雙盤,便用單盤。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做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做金剛坐。開始習坐,單盤也不可能時,也可以把兩腿交叉架住。

  2、脊樑直豎。腰部自然挺立.胸部舒展,身體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過拘泥直豎,更不可過分用力,功夫到了,自然挺直。

  3、左右兩環結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面,自平放於胯骨部分。兩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手心上面,兩個大拇指輕輕相拄,這叫做「結手印」.這種手勢,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若左手在右手上面,則稱為彌陀印。

  4、左右兩稍微平開,使其平整適度為止,不可過分沉肩(身+單)背。

  5、正,後腦稍微向後收_正。前顎內收(不是低頭),稍微壓住頸部左右兩條大動脈管的活動即可。

  6、正平視。。上視易生散亂儀態近傲慢,下視易生昏沉。雙目微張,似閉還開。目光隨意確定在座前三步或五步遠處。但初步習坐者,以閉跟為宜,功夫到了自然成微張狀。

  7、頭微舐抵上顎(二門牙後),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如有口水時,宜慢慢嚥下。

三、靜坐的環境與注意事項

  l、靜坐時空氣必須流通.但是不能讓風直接吹到身上,以避免將來得風濕病。

  2、靜坐時光線不能太暗,否則容易昏沉;光線也不能太強,否則容易散亂。

  3、氣候涼冷的時候,要把兩腰和後腦蓋覆暖和,即使熱天打坐,亦不可使膝蓋裸露,不要在冷氣房或電風扇下打坐。

  4、靜坐的地方以乾燥的石巖、木板或塌塌米(厚疊的草蓆)最佳,但仍須敷陳適度厚軟的坐墊

  5、初學靜坐時,多半無法雙盤.則以單盤為宜。單盤時臀部必須加坐墊。坐墊的高矮依各人身體狀況而定,總以舒適為原則。如果坐墊太高或太矮t都會使神經緊張。坐墊的軟硬程度也必須適中,否則影響靜坐的心情與效果。

  6、凡在靜坐時,最好微帶笑容.因為人在笑時神經自然會全部放鬆。

  7、初學靜坐者,不可以吃過飽飯就打坐,以免影響消化不良。肚子餓時可以打坐,但過度飢餓時則不可.以免分散心神。

  8、初學靜坐者,不要勉強坐太久。以時間短、次數多為原則。

  9、初學靜坐者開始時,可以對著鏡子調整自己的姿勢但不要望著鏡子靜修。坐好之後,上體緩緩向前俯曲,再恢復原姿,然後頭部自然緩慢上下擺動,以正其身。

  10.去掉一切束縛,如手錶、眼鏡等物

四、有關七支坐法的傳說

  根據佛經上的記載,這種七支坐法,早巳失傳。後來有五百羅漢,修持多年,始終不能入定。雖然知道從遠古以來,便有這種靜坐入定的坐姿,但始終不得要領。有一次在雪山探處,他們發現一群猴子。利用這種方法坐禪。因此照樣學習,便由此證道而得阿羅漢果。這個神話似的傳說,相傳已久,不必加以考證。總之,它是台於生物天然法則,那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這種姿勢,大體來說,很像胎兒在母胎中的姿勢,安詳而寧謐

2第五章 禪觀略講 Empty 回復: 第五章 禪觀略講 周四 10月 08, 2009 8:47 am

凡塵

凡塵
版主
版主

5.02 靜坐的基本認識
--------------------------------------------------------------------------------------------------------------------------------------------

  修定的功夫從禪定中來,而禪定的修習以靜坐為最基本,因此靜坐的外形姿勢為各種修持(佛道、外道)的共法。在許多靜坐的姿勢中又以七支坐法為最重要。一般我們看到的諸佛菩薩的座像皆以此法為正位。除了明白外形姿勢為各種修持的共法外,欲在修證上有所成就,仍然必須具備下列幾點的基本認識:

一、必須懂得生理與醫理

  菩薩的證成必須習通五明。醫方明就是其中之一。心物一元,身體不健康,欲修遭證果是不可能的。譬如頭痛,構成頭痛的原因有很多,或由於眼、鼻、胃……等引起,如果是胃不好,則吃胃藥可以治好頭痛。又如結手印,對生理會產生什麼影響?根據物理,萬物皆在放射,靜坐時結三昧印,則人體神經左右放射能量相互迴旋作用,自身即得陰陽交流,導致身體放射的能量減少,自然精神飽滿。又如初習靜坐者,開始結三昧印,亦有一旦功夫到了某一情況,自然變成三角形的生法宮,這是什麼道理,因為人體生命的根元位於下部位(兩睪丸後舡門前)的三角地帶,密宗稱三角形的圖記為曼蔡羅之一種,曼荼羅意譯為道場。人體的生法宮雖然有很多處,但這三角地帶的海底輪是很重要的一點。

  以上這些問題部必須要懂得生理與醫理才能瞭解。所以中國古典醫學的《內經》以及《難經》,乃至現代生理學解剖學、人體科學、人體光學、人體電學等都是修道之人所應知道的常識。

二、靜坐姿勢的巧妙運用

  七支坐法為大家共同使用的方式,由於每個人

  生理構造的差異,因此在實際靜坐的姿勢上,可以坐姿、盤足與結手印等三方面作一適宜之調整。例如腿長宜坐雙盤,左手長右手短宜結三昧印,左腿長右腿短則宜坐金剛坐。初習靜坐者以單盤為宜,坐墊的高矮依各人身體狀況而定,以舒適為原則。手印亦可依身材而定。.但不可借物墊高或放低,手印本楫來有很多種形式不同。 -

三、正確靜坐的結果

  根據七支坐法,配合自己的身體構造.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靜坐姿勢,每天不斷的修習.不多時日自己感覺小腹充實,即俗稱丹田之氣飽滿,神光煥發。由此至少可得祛病延壽的效果。如加以正確的禪定修持,精進不懈,自然呈現出慈悲喜捨的身心莊嚴之相。

3第五章 禪觀略講 Empty 回復: 第五章 禪觀略講 周四 10月 08, 2009 8:59 am

凡塵

凡塵
版主
版主

5.03 修證與方法
--------------------------------------------------------------------------------------------------------------------------------------------

一、修證的重要性

  學佛貴在修證佛法所包含的經、律、論三藏,都是說明修證自己如何超凡人聖之理。今處未法時代.修持的人,能夠真正證果者的確很少,也可以說幾乎沒有。難道是諸佛菩薩所說有了差錯,不然,佛是實語者、真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相信如實依法修持必得證成聖果。

二、修證之路

  修證之路應該明白三件事:一為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證菩提,誓不成佛;二為明白成佛之道,首應對般若唯識(法相)中觀有一清楚的認識;三為真修實證,依所知之理,確實修持,參訪明師指導,直超菩提妙路。

  基於上面兩點理由,今年開設「成唯識論」「禪觀研究」二門課程,並且要求同學「寫日記」,期望同學在修持之路上真能證成聖果。「禪觀研究」課程內容分為三部分,先講禪修之路,次講禪修各行門。最後講其他宗之行門。

三,修持要理——佛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做事求學做不好。都是由於不能制心一處。「制心一處」為顯教、密教與外道修定之共法。如能制心一處,則能具有神通能力,但與佛法的解脫慧無關。念佛一心不亂的法門,也是制心一處的證成效果。

四、佛法的初基——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思想、念頭為生滅法。如何做到念頭不起.即為清淨初基。念頭不起,並非壓制(如嚇倒時)而是將心制在空明處。如是制心一處,功夫到了,自然氣質變化,具有神通能力。但佛弟子不以神通迷惑人,如以神通迷惑人則犯菩薩戒,因為神通亦即妄念所發,通乃道之花,而非道之果,它是修行自然的附屬品,不是主體。

五、禪、禪宗、禪學

  近代許多人研究祥宗公案,將之作文學化、哲學化的分析研討。如此並非是禪,勉強叫它為禪學。禪宗,不是學說,這是簡單的邏輯。禪是講實證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禪宗的初步行持法門,嚴楮說來,也是依據「制心一處」之理,即使如頓悟禪,亦是如此。

六、十念法

  大小乘經典裡所論及各種修持法門,均不離十念法。所謂十念法,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阿那般那(出入息)、念、念息、念」。茲簡述於下:

1.念

  念佛並非是拿著念珠,口裡唸唸「阿彌陀佛」就是。如此說等於是譭謗佛法。要瞭解淨土念佛的的實義,必須先明白三經,即《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與《無量壽經》。如果加上《楞嚴經》裡「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心經》(260字)與《大乘起信論》合稱為五經一論。是為淨土宗念佛法門的理論基礎。所謂念佛,簡言之,即唸唸在佛的理、相、境界(即體、相、用)。凡夫念佛妄想雜多,真能做到淨心念佛,則一念之間即可證到聖位。

2.念

  法就是佛理。亦即大小乘經典所論的理。所謂念法,就是將佛所說的法,唸唸在心中,時時在參究.日日在行中。譬如常思維三十七道品的四念處:「念身,觀身不淨。念受,觀受是苦。念心,觀心無常。念法,觀法無我。」思念《心經》的道理也是念法。試問,每天十五小時清醒著,是否唸唸在法?真修持的人每天二十四小時皆依法修持,在睡覺時,觀想日輪於心中,仍然處在習定中,因此修持是相當嚴謹的。

3.念

  僧者乃僧伽也,即清淨大海眾之僧,所謂念僧,例如思念五百羅漢如何得到聖果。道濟禪師(濟公活佛)如何救世救人,或者以目犍連尊者、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等為榜樣,傚法修行,皆是念僧

4.念

  戒為行為軌範,戒乃無上菩提之本,修持者於二六時中,應常思念己之身、口、意三行是否在軌範中

5.念

  所謂念施,就是唸唸在佈施,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精神的與物質的。即凡我們所有的都貢獻捨出

  大乘道上的佈施,能夠做到的無幾。即如中國人常提到的「慷慨好義」,那也就是佈施。但是一般人好義的有很多,而真能做到慷慨好義者沒有幾人。所謂的幫助。都是有條件的或為名利。如果真能做到,即使身上只有一分錢、一碗飯,但只要出自真誠無條件的貢獻,才是真念施的行為。而且雖然施捨貢獻,而心無所戀,當下過去即空,才算是佈施的道理。

6.念

  三世因果與六道輪迴.為佛教的基本理論。這是說明了人我生命過程的流轉現象。自性本空,緣生緣滅。但不是《心經》所講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我們所呈現的生死的過程,只是自己生命的分段現象.生命的起用而已,因此要回轉本來,才是生命的真諦。天為六道之一,乃指人類地球之外其他世紀的生命,即所謂的天人之際。至於天人的形貌是否與我們世界的眾生相同,並不見得。密宗所表達的佛像是否就是天人,也很難說。但與最新的幻想科學觀念很多是趣味相似。而現代的物理、太空與宇宙等科學觀念也有許多是相近的。

  因此今日的學佛已經不是停留在過去十九世界的佛法與哲學的層面。已邁向佛學與科學結合的新趨勢。所謂念天,從佛法的觀點,人升天是不簡單的,必須具備福德善根。其他宗教如基督教、回教等所修持的是屬於念天法門。至於他們所修持的究竟不究竟,則是宗教哲學理論、觀念、思想問題。一般民間拜拜也是念天的法門,只是程度有差別而已。如果思想觀念正確則是正教,錯誤則屬於非正教。

7.念阿那般那(出人)

  天台宗講究止觀止法,即是從十念法中之安那般那入手。西藏密宗宗喀巴大師傳與達賴、班禪以後所講的止觀法門,與天台宗,幾乎是同一路線,也是從修安那般那出人息修法入門。念此法必須先知道吾身是由四大(地、水、火、風)和合而成。加上「空」大而構成了身體。加上識便成六大。再加上「覺」構成人體完整的七大。因此在肉體生命有了精神靈魂之作用,而有知覺、感覺納受之作用。

  靜坐數息是從風大觀人手。風大在人體裡的作用,是由呼吸的往來。由呼吸人手的修持法門有很多,世界的顯密各教,印度瑜伽、希臘、埃及和中國遭家等所修的出入息等法,就有兩百多種,實在很有趣。這也就包括現在流行的什麼門、什麼功等。

  密宗黃教、天台止觀之法,大致上都是說明如何利用出入息而習定。例如天台宗的六妙門(小止觀)也是念阿那般那,由出入息入門。所謂六妙法門就是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

七,結語

  學佛重在修證,而修行之法不離十念法。十念法中又以念阿那般那為各種修定法門(包括佛教.顯教、密宗以及其他各宗與外道)通途之學。念阿那般那為從身體四大之風大觀之呼吸入門。天台宗止觀的六妙法門(小止觀)也是阿那般那的一種。一變再變.又成為一般內功之根本。但它也是三乘得道的要徑。因此修持六妙法門,一則自得證成聖果,一則可為度眾生之方便,不可不知,不可不學。

4第五章 禪觀略講 Empty 回復: 第五章 禪觀略講 周四 10月 08, 2009 9:05 am

凡塵

凡塵
版主
版主

5.04 六妙法門
--------------------------------------------------------------------------------------------------------------------------------------------

  禪修為漸修法門:,一切佛法大小乘皆由漸修而來.所謂的頓悟法門也頹由漸修而來。尤其在末法時期的眾生.福薄智淺,更應該重視漸修法門。而漸修是由心地法門起,心法的修持可分為內外兩部分,對外包括做人處事,對內屬於心性涵養及如何變化氣質,邁向菩提正道。因此,論修持除了於禪堂的靜坐之外,更是要注意到為人處事方面,如果這些做不好.即使功夫到了,也是外道、魔境。

  再說:大小乘的法門不離十念琺,十念法中的念阿那般哪為一切修定法門之共法。而天台宗的六妙法門(又名小止觀)也是念阿那般娜的一種。同時也是修證菩提道果之簡要法門。六妙法門包括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

一、數

  數息為六妙門之第一步。所謂息.即是一呼一吸之間,叫一息,也叫一念。數.息就是聽自己的呼吸,計算其次數。數息的。目的在於去除妄想,因為凡夫一念之間具有八萬四千煩惱,數息等於是打魚拉網,慢慢收,心收攏之後,一到心無散亂時就不要數。如果再數,則是頭上按頭,多此一舉。不用數之後即須隨息,若強再計數,便是自增妄想。至於計數的方法,大致分為下例三種:

  1、由一數至十,再由十倒數至一.如此反覆,做到呼吸時只有數字沒有其他雜念。(I、2、3……10、9、8—— 2、l…)。

  2、由一、二、三…按次計數下去,數到最後,這中間並沒有雜念妄想,數字並沒有差錯,心念配合呼吸也就是初步的成功。(1、2、3、4……99、100)。

  如果在數息中同,岔入其他妄想,又須再來從頭數起。

  3、數息分兩種即數入與數出。數人乃按呼吸之吸時計數。數出乃接呼吸之呼時計數。體弱多病者宜修數人息。血氣旺盛,慾望多者宜修數出息。

  數的過程呼吸對於風大的感受分別為風→氣→息三個層次。開始時,呼吸粗,稱之為風,靜定後,呼吸較細,稱之為氣。再進一步,身心寧靜,只有感覺自己內在呼吸,卻聽不到呼吸聲音,這就是息。到了息,就不要數了,即進入隨。

  靜坐數息時,呼吸自然,身體在放軟,不要練氣功(此非佛法的心行法門),耳朵回轉昕自己呼吸。如在鬧處修,昕不到呼吸聲,便用感覺來聽。

  此時至少有三處用心,一為感覺不好或好,二則聽呼吸出入息.三於計數出入息時,須注意如有妄想則重新計數。因此一念之問,具有八萬四千煩惱。此言不虛,例如拿筆寫文章,半天未落筆前,不知多少念頭妄想產生。然而一旦靈感來時,則運筆如神。光速儘管快,還是不如念速快。西方極樂淨土,固然離我們那麼遙遠但一念之間,屈伸臂頃,即到蓮池。

  莊子講靜坐。如表面像似靜靜的坐在那裡,事實上,內部心念,在開運動會、討論會,此即所謂「坐馳」。真正的禪定功夫,必須達於「坐忘」。即忘了身體,忘了一切.才是定。

  數息過程中,身心會有變化,常會發現病症,這些疾病潛伏在體內,經由修持才發覺。數息功夫好,自然卻病延年,身心康樂。

二、隨

  數到了息就不要數,於是進入隨的情況。此時即如後世道家所說「心息相一」。心念與氣息如同鹽與麵粉結合成一體。心念彷彿是探照燈,氣息如飛機-飛機飛到那裡,探照燈就照到那裡。如莊子所說:「常人之息於喉,至人之息於踵。』此時心息相依.氣息~吸即到足,產生輕快之感,不想下坐。但還未到撣定之境。即身上.快感升起,對於發大財,做皇帝,男女之欲似乎已不再需求。然還未能達到如《楞嚴經》所描述的樂化天對於男女性慾事「於橫陳時.味同嚼蠟」之境地。

三、止

  息滅之後即止,如密宗的寶瓶氣。息也滅了,雜念也停了,稱之為止。。止通四禪八定與九次第定。定於撣學裡為共法,因此學佛的人,必須做到「外道會的我會,我會的外道不會」。如此才能方便度眾。

  此門修法可以卻病延年,此身雖為四大假相.但無它也不能證道。因此對四大的調和非常重要.如麥克風必須用電,才會產生擴大傳聲之作用。止為定之母,功夫到了止.下去就是四彈、八定與九次第定。則神通自然具有。因通由定發,但如《法華經》中所說:「父母所生眼,能觀十方界」。「靜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不是少定小神通之境界。

四、觀

  觀,即觀察妄惑,達觀真理。到了止,不修觀.則與外道相同。佛法之異於外道者.在於般若慧。慧從何來?從起觀與修觀而得。如何起觀與修觀?必須研究慧學.如「唯識」學所講述的,即屬於最高智慧的觀待道理和證成道理。

五、還

  觀之後為還,還,就是回轉之意。回轉到法身,般若,解脫。法身,乃心念清淨的屬體。般若,是圓滿無瑕的屬相。解脫,為千百億化身的屬用。「法身、般若、解脫」三樣平等具足,即稱之為還。例如對人、對事、對物的執著,則非解脫。如白癡雖然形似解脫,但卻絕無慧知。如非白癡,於得失,是非,人我之際,了無掛礙,如人辱我,欺我,不因此而生氣,反生憫慈之心.即漸接近般若解脫,清淨法身的境地。

六、淨

  還之後為淨。此是真正的淨土。即如淨土宗的唯心淨土,清淨法身。以上六項,簡略說明天台宗的六妙法門。

七、一念之間即具備六妙法門

  若已做到了止觀雙運,定慧等持,則可一念之間具足六妙法門。止為定之母.定為止之果。觀為慧之母。慧為觀之果。六妙門中前三步,一數、二隨、三止屬於定學。後三步,四觀、五還、六淨,則屬於慧學領域。

  一般以為數息做好之後才隨意,隨意而後才止息。其實不然。如一上座,一念之間即同時具備數、隨、止、觀、還、淨程序。望善自參證之。

5第五章 禪觀略講 Empty 回復: 第五章 禪觀略講 周四 10月 08, 2009 9:10 am

凡塵

凡塵
版主
版主

5.05 六妙法門止觀的認識與實踐
--------------------------------------------------------------------------------------------------------------------------------------------

  六妙法門的實踐.大多只從數息到隨息,很少有人由此進入佛法的真定慧之境。可以說大家都在習練輕柔氣功,絕少能超越心息相依的境界。

  唯在隨息的過程中。身心自然會發生許多變化,外呼吸(鼻)逐漸的微細,內呼吸(腹都)開始發生作用,一般稱為丹田呼吸,最後,只剩下小腹部分呼吸,即一般人所謂的胎息

  此時將可以感受到氣脈(包括任督等脈)流通的感受,由此而產生很多修氣息的法門。因此可說大多修阿那般那(出入息)祛者.都為風大(氣息)所困,感覺外呼吸幾乎停止.只剩下腹部呼吸,此時身體上的感受很舒適,如喝了酒有少分醉意對一樣,不想起坐。但這~切仍然是困在色身「色蘊、受蘊」之中。一 如進而到達真正的心息相依。那是沒有呼吸,也尢雜念,已經到了初步奢摩他止的境界。但須知到此仍然困受在「色蘊」範疇。如何由止進入到定慧,則是進一步應該認識韻問題。

一,由止到定,定發神通,得定起觀的認識

  到了止,沒有妄想雜念,則息滅念無,可能通達四禪八定、九次第定等層次.。此時也許岔出許多神通異能,譬如入水不為水溺,在火不為火燒等事。但這些都因心不動念,直到心風偶然合一所發生的本能。

  如在相似定中,感受到與太空融成一體,或者看到光明與其他異相,覺得很舒暢。但這一切包括相似神通在內的境界,也都是虛幻妄想所起,統屬意識(獨影境)及身識的變相。

  《楞嚴經》說:「內守幽閒,猶是法塵分別影事。」所謂法,包括一切思惟事物的理念。法塵,就是所恩惟事或理的影像。影事,即如水中月,鏡中之相,這是指修定的人,如果自己以為處在空靈的定中,但事實上,此定仍是潛意識所造成的,猶如誤認水中月為真月,鏡中之花影為真實,畢竟不能明心見性。

  因此如修到止的層次,若只內守幽閒,滿足於定中所顯發的神通,仍屬於外道境界,決非究竟。必須_繼續修觀,才能通達慧海。

  一般說來,顯教修觀的方法很多,但以天台宗羞止三觀為最普遍。而密宗的觀想,在理趣上與天台觀法相同,但在實質上,卻大有不同,茲分別敘述於下:

二、天台宗三觀的理論與實踐

  天台宗所謂的觀,就是尋、伺、觀察、參究、思惟與覺觀等意思。由止起觀的目的,為通達明慧(般若),並進而回轉清淨本性,證成菩提。

  密宗黃教宗喀巴大師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奢摩他品」、「毗缽捨那品」。與智者大師《摩訶止觀》中所述及修止修觀的方法,理趣大同小異。天台宗三觀,即所謂空、假、中三觀。空、假、中三觀程序,始於假觀,經由空觀,到達中觀,最後完成智慧解脫。或由空觀而緣起假觀,歸到中觀而得般若法身。

1、假觀

  所謂假觀。即是思惟目前所達的止境,仍是一念所顯,此念是假,當然這一止境也是不實。至於由止定中所顯現的一切境界,也必然是假;包括懸空坐著、發光、動地等神通與覺受。因此不以現境為滿足,不貪著此境,做到無所著處.即轉入空觀。

2、空觀

  到了「空」境,則似無所著處,身心皆忘。所謂空觀,即是觀此「空」境,是否為無想定?若是無想定,則此定為意識所產生的l斷絕妄想。若不是無想定,則繼續參究,是無心定還是有心定?但須知無心定,還不是禪宗六祖慧能所說:「不思善,不思惡的那個本來面目」。因為只是不是思善,不思惡,還是屬於無想定,甚之完全入於無記的境界。

  若著於空,不將空也捨掉,即此著於空的便是有,屬於小乘法門。故應知道,此空也是假的,也是唯心所造,所以空也不應著。

3、中觀

  所謂中觀,並非思想個「中」,如著一中的觀念,即便落入邊見,已不是中。.中是不著有,亦不著空;世法不住,出世法也不住,即所謂性空緣起,緣起性空;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實際理地。

  證成空、假、中三觀之後,亦有再修慧觀之說,所謂慧觀,就是證成中道義後之正思惟。因為智慧是由正思惟而來。所謂思惟,即是五遍行中的思。亦即謂之知,或謂之覺。明儒王陽明的良知、良能之說,是脫胎於天台止觀而別成蹊徑。但須知大小乘所有三藏經典,也都由此一正知正見的自證分而到達證成聖果。

三、密宗觀想的理論與實踐

  觀想為密宗修持法門之一種,其原理與天台宗三觀略同。所謂觀想,即是將意境上的影像投射在意根上,然後運用各種觀想方法起觀,逐漸配合身心的變化,而進入系心一緣的「止」境,由此而達成生起次第的成就(假觀)。再次,進而捨去系心一緣的止境,由此而達成生起次第的行持(空觀)。最後通達中觀明慧,由此而證成菩提。觀想方法也有八萬四千種,其起用乃因人之根基而異。例如不淨觀、白骨觀以及密宗各法門之觀想,及淨土宗念佛法門之觀想等等。但觀想之法,論其微細程序,應該說是先想後觀。

  概分而言,前者為想相,屬於動態,較為粗略;後者為觀用,屬於靜態,較為精細。

  例如修持淨土觀想法門,先當想像阿彌陀佛三十二種莊嚴相、八十種隨形好,然後依次按贊佛偈起觀想。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 九品成令登彼岸


  觀想清明,則妄念頓消,剎那淨土即現。如果初學者觀想不起,則可先學習另一種簡要觀想法。先觀看某一明體(如水晶球、荷葉上的露珠、佛像額上明珠,或者太陽等),然後取該明體某一亮光點之映像而作系心一緣之用,依此攝想此亮光的影像常在意識裡,即定住此一亮光點而不變不動,是為止境。但在止境中一樣可以做事,因為止是屬於意根,而做事則是分別心的意識之外用而已。不過,這樣只是方便,並非「奢摩他」的正三昧。

  二六時中,心繫一緣的清明影像現前,是為得止。例如欠人錢,債主急著催討,不論做何事,時時掛礙在心。又如談戀愛,單相思時,茶裡飯裡都是她。再由得止而循序漸進,漸使身心的本能變化而到達定境。再進達於心風自在,則可由定發起神通。即也是因觀想功能而生起心力的作用,故能化形轉物。如於禪定中的道人,為避免人擾,乃化現老虎以嚇訪客。或於一念之間,呈現自身為光明透體等境界。

  須知觀想成就。還屬於生起次第的作用,仍是假有。因此不以相似五通等意識境界為滿足,不貪不著,進而達於圓滿次第之空境。但須知此空如似無念,還是意識所呈現的清淨現量,仍然是虛妄的,所以,空也不應執著。

  既不住空,也不住有,繼續參究,進而能體悟真空妙有,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就是真正中觀正見的成就。此時,可以做到提起便用,放下便休的真如境界,唸唸之間,淨土現前。

四、結語

  戒,定、慧三學,為學佛之通途,戒為無上菩提本,定慧則是佛學之中心。天台宗六妙法門的實踐,從數息入門,經由隨息到達止境。但~般修持者,大都停留在練柔軟氣功,或者滿足於止境中所產生的愉快與相似神通等階段。事實上,這些仍然是屬於身心的覺受,所謂神通異能,也只是外道而已。因此到了止,必須起觀,才能真正進入佛法的定慧裡。

  所謂觀,就是參究、思惟的意思。修觀的目的在於通達般若,證成菩提。修觀的法門很多,以天台宗的三觀為最普遍。密宗的觀想,在理趣上與天台宗三觀相同,所差異的只是人手方法而已。

  天台宗三觀包括假觀、空觀、與中觀。所謂假觀,即是認知止境乃一念所成,而此念是假,因此止境中的一切覺受,甚之與所顯發的神通,也是假的。所以不應貪著此假有,即進入空境,此時,毫無雜念,身心皆忘,彷彿與太虛融成一體。事實上這所謂空,仍是自己意識所造成的空,也是假的,因此不貪著此空境,這就是空觀。

  所謂中觀,即是既不住有,也不住空,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體證深入,自然通達般若,即顯真空妙有,覺照無惑之境。

  密宗的觀想分為兩個層次,即先經由想相,而後起觀用。所謂想相,即攝受某一實體或明體之影像於意識根裡,譬如於二六時中,唸唸不失佛的莊嚴相,或水晶球體反映之明點。或再運用各種觀想方法,如不淨觀、白骨觀、淨土觀等,配合身心自然變化,達成所謂生起次第的「假有」與圓滿次第的「性空」。由此通達般若、真空妙有之境,原理上與天台三止三觀相同。

  學佛貴在修證,上面所說屬於證成道理的一部分,除了必須配合觀待道理的認識之外,更須要自己真修實證,才能圓證菩提。

6第五章 禪觀略講 Empty 回復: 第五章 禪觀略講 周四 10月 08, 2009 9:18 am

凡塵

凡塵
版主
版主

5.06 念身法門的基本認識
--------------------------------------------------------------------------------------------------------------------------------------------

  念身為十念法之一種,為念阿那般那(出入息)一法之後,修習禪觀的重要法門。依佛聖教經論所教,念身又為三十七菩提道品中四念法之一部分。

  三十七菩提道品,為大、小乘佛教的基本修持論典,其內容為有條理、有系統的說明修證菩提道的原則,包括理論與實際兩部分。就整體而言,三十七菩提道品為一完整的修法,但卻為一般人所忽略,認為徒是名言,無關重要。必須在犬徹大悟之後,才能真正明白它的要義。

  四念法為三十七菩提道品的根本基礎。所謂四念法,即念身不淨,念受是苦,念心無常,念法無我。

一、念受、念心、念法與念身

  一般人,在生活裡所遭遇到的病苦、煩惱,或者是吃不好、睡不足等,都是屬於生理上或心理的上的覺受。這是很明顯淺近可知的。

  在修持靜坐中,有時候,思想部分比較寧靜。而在感覺方面,覺知反而增強了。譬如,覺得自己打坐很舒服,已經進入了樂境,以為大有所得了。事實上,從心法的觀點,仔細參詳;這種舒適的覺受,也等於世俗各種苦、樂與不苦不樂等情況一樣,都是苦果。只是由世俗感受上比較差別,把較為輕度的苦認為是樂。即使在靜坐中,偶有片刻所產生的清明樂境,也是不究竟,仍然是自己意識所產生的幻象,而且,當打坐時,才有如此的覺受,沒有打坐時,就沒有這些覺受,簡言之,「坐時有,不坐則無,是則非道,知非即應捨卻。」因此,這一切的覺受,畢竟是苦。

  至於受蘊中所產生的苦境,到底如何發生呢?它是由我們的妄識心所構成的,此妄心,為第八阿賴耶識所顯現,本因眾生無始以來的執著妄想。例如平時的思惟、分別,皆為此心的作用。因此,個個眾生我執太重,再加上後天所受的學問與教育,更產生增上慢的心理。

  念心無常,即是思念自己煩惱的根本,皆由於妄識心循聲逐色於外塵隨境交轉而起生滅,唸唸遷流,輪轉不息,永無休止。所以,解決煩惱、無明之道,首先應息滅妄識心。進而破除我執。

  念法無我,就是常常思念自己所學的一切知識都是如何修養自性,去除我執,而達到無我的境界。世界東西文化,每一種宗教與哲學的內涵,或者每一位聖賢的言行,莫非不是教導我們如何做到「無我」。

  然而,究竟有幾人,真能做得到「無我」呢?所謂我,應該包括身、心兩部分,因此,若不能先明白此身非我,並且證悟此身無我,自然不能做到真正的「無我」。

  至於,如何做到此身無我(即無身),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譬如,天氣轉涼的時候,色身就會有寒冷的覺受,一點也空不掉,而且,一不小心,也會發生感冒。因此,修持的過程,要做到無身,固然不易,而要做到「無我」,更是困難。吾師鹽亭老人有一首詩說明此一情境。

    業識奔如許 家山到幾時
    慚言精進我 羞對天人師
    五蘊明明幻 諸緣處處癡
    藏珍誰可擬 之子欲何之


二、色心一元的修持原理

  佛陀在世時,有很多聲聞、羅漢弟子,修持小乘法,將色心二法分開,棄絕色法,只修心法,因此,證得有餘依涅槊,斷三界煩惱,而後入火光三昧,灰身滅智,自認為已歸入空寂無為的涅槃界.即所謂不受後有。但是,這仍然是不究竟的。

  從佛法的觀點,心物是一元的,色與心皆是第八阿賴耶識(心王)所顯現,因此,色心二法是平等的,互相作用,如同理學家所說,太極一動分陰陽.陰陽對立相生而成萬物;也如老子所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修持的過程,須參透心色二法兼了,才能達到究竟圓滿,如楞嚴經云:「心能轉物,即同如來」。

  唯識學裡有述及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琺,譬如時間,勢、速(光速、動力等),這些自然界運行的法則都不是心法所能改變的;那是指與我們的意識心並不相應。並非是指八識心王的心體。譬如打坐,真正人定,一旦出定,已過了一天,把時間都忘了,意識心雖然忘記時問的流逝,但是時間還是時間,地球仍然是一分一秒的在動,宇宙法則還是一分一秒的在運行。即使真有最大的神通,也無法改變此物理世界的運動,所以謂之心不相應的行法。也就是說現行意識所不能轉變的。又如初學靜坐,進入定靜時,可以使血液的流動緩慢或極緩慢,但不能使之完全停止。

  因此,了心不了色,仍屬於小乘果位,必須進而做到心色二法皆了了清淨。但心色清淨是否就是修持的究竟呢?不然,必須修到淨污不異不一,了無掛礙,動靜一如,寂用不二,才能達到顯密教理所謂的三身成就(法身、報身與化身),才是究竟圓滿。

  所謂三身成就,即包含體(法身)、相(報身)、用(化身)三部分的互攝與相融。法身是清淨、無為的,體性寂然,周遍十方。報身是圓滿的,且有色界天人的德相,但福慧不同,化身是以千百億的應化運用.應現眾生類形,以解脫眾生苦厄。因此體、相、用三身的成就,才是成佛的究竟。

  按照佛教的道理,諸佛菩薩的智慧功德是無量無邊,同時,眾生的業力果報也是無量無邊。因此,如何轉業果為智慧,即轉識成智,轉用得妙,轉色身為圓滿報身,此一轉乃為修持的中心,也是修持的最難處。但如俗書戲論所謂:「怎禁得她臨去秋波那一轉」。大乘《維摩詰經》云:「煩惱即菩提」,即轉煩惱為菩提的意思。

三、念身法門的認識

  明白了心色一元的道理,可以知道色身的修持與心法的修持是一樣的重要。色身不能解脫,必然不能達到「無我」的境界。

  有關念身法門的修持,中國的道家,顯教,印度的瑜伽,或一部分的藏密等,都有所記載,茲敘述於下:

1.藏密的念身法門

  目前的密宗,大致可以分成藏密與東密兩部分。密教傳於中國,約於漢唐時期。分為兩支,一支傳於西藏,演變成後來的藏密,藏密的一部分修持,特別注意身法即身瑜珈。另一支經由中國內地。東傳至日本,而成一體系,即所謂東密,特別注重音聲與觀想兩方面,又稱為音聲或觀想瑜珈。

  藏密的身瑜珈,已經建立了完整的體系,其修持的程序,由身入門,先修氣、再修脈,然後轉到心意層面,並進而修持明點,最後達成拙火(靈力)的成就,產生各種不同的靈能。此一過程,即為印度從古至今一路相傳的身瑜珈。

2.中國道家的念身法門

  中國道家的修身之法,乃由醫家方士等氣脈之學經歷東漢以後佛法的熏陶,所演繹而來的精、氣、神三修的系統,即所謂練精化氣,煉氣化神,與煉神還虛,乃至做到精滿不思淫,氣滿不思食與神滿不思睡,如此,自然達到斷除人性的淫慾,還精補腦,長生不老的境界。

  道家也同密宗一部分有為法一樣,再根據佛家三界的道理而演繹成守三際或三竅之論。所謂三界,即欲界、色界與無色界,從人身體的劃分,肚臍以下屬於欲界,乃精子所藏之處,一切情慾的行為.皆由此先動。中宮——橫膈膜以上至眉眼為限為色界。頭部以上至虛空,則屬於無色界。

  所謂守竅,一般稱為守丹田,丹田分為三部分,下丹田位於臍下一寸三分處,中丹田胸部分的膻中.位於心,上丹田位於眉問腦際。除此之外,也有守背脊,守頭頂或守中宮等,這些都是修氣、修脈之學所演變出來,仍然屬於念身法門之一種。是有為法,與無為法大有差距。

3.佛家的念身法門

  《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探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其中五蘊(色、受、想、行、識)應如何照見,才能皆空呢?色法為五蘊的第一蘊,包括生理與物理,由四大地、水、火、風所構成(加上空,即成為五大),從人生命的觀點,生理屬肉身,即屬於色法的範圍,就整個物理界而言,任何生物的生理都屬於物理。

  因此,在理趣上,必須先空色法,而後才能照見其他四蘊皆空。從修持的觀點看,色身必須先得自在,才能進一步談到心靈的解脫,黃檗禪師云「身見最難忘」,可見色身的認識與突破,乃為成佛作祖之第一關。

  根據佛陀的教導,及個人積數十年之體驗,最好的修持之一,是念身法門的不淨觀與白觀骨。佛弟子中,很多是修此二觀而很快地證到聖果,後世的修行者,大都忽略此二法門,因此證果的人自然很少。

  所謂不淨觀,即覺知人身之不淨,以除其貪慾之觀想。觀身不淨的內容有二種,一者觀自身之不淨,二為觀他身之不淨。觀自身不淨有九相:1死想;2脹想;3.青瘀想;4.膿爛想;5壞想;6.血塗想;7.蟲啖想;8.骨鎖想;9.分散想。

  觀他身不淨有五不淨,即1種子不淨:2.住處不淨;3.自相不淨;4自體不淨5.終竟不淨。其實,自身他身,都是一樣不淨。

  所謂白骨觀,即不淨觀中的骨想,返觀白骨,為知無常而不執著此色身。在西藏密宗佛像中,包括單身、或男女雙身,各種變相或本相等佛像,大多具有骷髏的形像,如骷髏杖,天靈蓋等。或者於諸佛菩薩、或護法天神的座下,踏著死屍或骷髏,這就是在告訴我們,無論任何修法,都應該以白骨觀為人門。

  不淨觀與白骨觀,此二種修持,表面上看似簡單,實際上很深奧,因為一般所謂的白骨觀,大多都屬於觀待道理。沒有真修到證成道理。只在理念上明白了道理,不一定就能夠做到,必須要大徹大悟,才能真實做到。

  再進一步來說,知身不淨,而變成厭棄色身,或者不執著色身,這些仍然不是究竟。試想一想,青山綠水的風景,多麼美麗,還是由髒的泥土所堆積而成。色身雖然不淨,但也可以經由修持,使之昇華為圓滿清淨的色身。潔白的蓮花乃生長於污泥之中.這就是「最朽腐的也可化為最神奇」的道理。

  有關不淨觀與白骨觀的詳細內容,可以參究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禪密要法》。我曾仔細講解過每一修法的層次。(這句話對我太重要了,終於找到密笈了,呵呵。)

4.綜合討論

  藏密的身瑜珈,中國道家的煉精氣神與守竅,及佛家各種念身法門包括不淨觀,白骨觀等,都是屬於念身之法,因此,除了明白密宗氣脈之學外,還必須具備現代醫學,中國古代《難經》與《內經》的二十經脈,而為道家所推重的奇經八脈,以及現代物理學、光學、電學、化學等知識。

  但是,大部分的念身法門,都離不開氣息的修法,所以,念身法門與修阿那般那(出入息法),於開始時,幾乎是分不開的,可以說是二者為一。

  無論哪一種念身法門,其目的,都是為了配合心地的修持,將此業報身轉化為圓滿報身。如同經說盧捨那佛於色界現圓滿報身而成佛,放大光芒,為千佛眾生開演華藏世界中大乘菩薩梵綱經戒的道理。但如何才能證得此聖境,則必須自己於色心二法.真參實究,方能證得。

四、結語

  念身為十念法之一種,位於念阿那般那之後。從佛學經論的觀點,念身亦為三十七菩提道品中四念處之一部分。所謂四念處,即是念身不淨,念受是苦,念心無常,與念法無我。從修持的觀點看,色心本是一元,皆為第八阿賴耶識所顯現的,眾生一切苦受的來源,乃由於妄識心的作用。因此,如何息滅妄識心,也就是去除我執,達到真正的無我,則是修持的道路。如果只注重心法的行持,而忽略色身的調和,最高僅能夠證到小乘果的有餘依涅槊,仍然是不究竟。

  經由心色二法的修持,其最後的目的,為達成三身成就,所謂清淨法身(體)、圓滿報身(相)、千百億化身(用)三者的互攝與相融。因此,修持的過程,就是如何轉業報身為圓滿報身,轉識成智,轉用得妙,此一轉,乃修持的中心,也是最難處。根據心色一元的道理,色身的修持與心法的修持是同等重要,色法不能得到解脫,心靈就不會大自在(無我)。所以,如何轉,應當先從色身入門。

  有關念身法門的修持,佛家的顯教,印度的瑜珈,西藏的密宗,中國的道家…….等,各有不同的念身方法,但在基本上,大都以氣脈之學為基礎。

  藏密的身瑜珈,導源於印度,已經建立了完整的體系,其修持的程序.由身入門,先修氣、再修脈,然後轉到心意層面,並進而修持明點,最後達成拙火(靈力、靈能)的成就。

  中國道家的修身之法,也是依據氣脈學,再加上東漢之後佛法東傳韻熏陶,所演繹而來的精、氣、神三修,即所謂煉精化氣,煉氣化神與煉神還虛,乃至做到精滿不思淫,氣滿不思食與神滿不思睡,如此自然達到延年益壽,長生的不老的境界。

  道家的守三竅之論,也是根據佛家三界的道理(欲界、色界、無色界)所演繹出來。所謂守竅,一般稱為守丹田,丹田分為上衝、下三部分,下丹田位於臍下一寸三分處,中丹田位於心胸,上丹田位於眉間腦際。除此之外,也有守背脊、守頭頂,或守中宮等,這些都是修氣脈所演變出來,仍然是屬於念身法門的一種。

  佛家的念身法門,以不淨觀與白骨觀為最重要。因為.佛在世的時候,大部分的弟子皆依佛陀的教導,修此二觀,而很快證到了果位。後世的修行者,大都忽略了這兩種念身法門。因此證果的人自然很少。

  所謂不淨觀,即覺知人身的不淨,以除其貪慾之觀想。所謂白骨觀,即觀白骨,證知人身無常與無經由不淨觀與白骨觀的修持,而變成厭棄色身或不執著色身,仍然是不究竟的。須知青山綠水固然美麗也是由污爛泥土堆積而成,佛像清淨莊嚴也是由業報身所轉化成就,聖潔的蓮花乃生長於污泥之中,這就是「化腐朽為神奇」的道理

  藏密的身瑜珈,中國道家的煉精氣神與守竅、佛家的不淨觀與白骨觀等;都是屬於修:色身之法,因此除了明白氣脈學之外,還必須具備古今中外各醫學知識,如中國的《難經》與《內經》,遭家的奇經八脈、現代的醫學、物理、化學一一等,如此,才能奠定修持念身法門的基礎。

  大部分的念身法門、都與氣息的修法有關,所以念身法門與修阿那般那(出人息法),於開始時,幾乎是分不開的,可以說是二者為一。不論哪一種念身法門.其目的都是為了配合心地的修持一將此業報身轉化成為清淨圓滿.與千百億化用的佛身。

回頂端  內容 [第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