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雙修.成就佛心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性命雙修.成就佛心

修性即修心性,修命是續長生 (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您沒有登錄。 請登錄註冊

如何修證佛法 (南懷瑾先生著) 第二十二講

向下  內容 [第1頁(共1頁)]

凡塵

凡塵
版主
版主

           第二十二講

           內容提要
           明心見性與三身
           呂純陽與黃龍南
           重要的資糧
           不能得定與出定
           定境中的退位
           現觀與聖教量

  答復同學問題:

  明心見性是見到法身;修到六通具足,三身四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報身圓滿。至於千百萬億化身,就是化身成就。

  許多禪宗的師父們,見到了法身,不見得有報身成就。在印度過去的二十八位祖師,及在中國的五、六祖以前,三身成就者有之,六祖以後,三身成就的非常少。以前提到窺基法師的前生,那個與法、報、化三身都沒有關係。普通得定的人都可以出陰神,陰神不是法身,那還是在妄念境界中,還是業力境界。四禪可以做得到出陰神,初禪定也可以做得到。

  阿羅漢可以從鑰匙孔裏出入,這是神通,與法、報、化身沒有關係。密勒日巴尊者得三身成就否?(師不予置答。)此如濟公活佛,還是大阿羅漢境界,是獨覺乘,還不是大菩薩境界。

  明心見性而悟道的人,所得的是根本智,但不一定有差別智。能夠見到自性,自性又能夠起用,能夠圓滿了一切功德而成就,那才真不容易。

  欲得健康長壽,要留意研究呂純陽的百字銘。

  呂純陽是由禪宗開悟的,以後奉黃龍南祖師之命,生生世世永遠為佛教的外護。呂純陽因考不取功名,後來做了黃梁一夢,醒來以後就出家去了。他修的是道家,在唐末到五代之間非常有名。他煉就很高的氣功,可以在空中飛行,他有名的兩句詩:“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禪。”一般人能做到這樣,健康長壽已不在話下,祛病延年,長生不老也可以做到。當然這兩句詩當中的修持方法,是有很多意義的。

  有一次,他禦著寶劍飛行,經過江西廬山,當地有個大廟子,就是禪宗的黃龍寺。呂純陽是在高空飛過時,看到此山氣象不同,必有高人。他降下來一看是黃龍寺,有人正在講經,就是臨濟宗大德黃龍南禪師。他站在旁邊看了半天,覺得很奇怪,這禪師又沒放光,又沒動地,更沒有像他一樣的本事,是個普通和尚嘛!怎麼那麼多人聽他的呢?越看越奇怪,就站在那旁邊。黃龍南禪師不說法了,雲:“座中有人竊法”,認為有人在偷聽。呂純陽不吃這一套,就站起來了,黃龍南問他是誰,他報了自己名字,黃龍南說:哦!原來是你啊,我以為你了不起,原來只是個守屍鬼。(這個身體可以長生不老,把它守得牢牢的。)呂純陽一聽,生氣了,真人能有長生不老之藥,你這凡夫肉胎算什麼!黃龍南說:“饒君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呂純陽惱了,袖子一揚,飛劍擊出去了,故意嚇嚇老和尚,豈知飛劍到了老和尚面前停住了,反而倒轉向自己這邊殺過來。他奇怪了,這老和尚是普通人嘛,又沒有功夫,怎麼我的劍不聽我的指揮呢?後來有人專參這個話頭,是韋陀護法呢?還是黃龍南般若之力?或是其他原因?到底是什麼道理呢?黃龍南笑道:你不要擺這一套,你剛才說你有真本事,我問你,你見個什麼道理?呂純陽說:“一粒粟中藏世界,半鐺鍋內煮山川。”這是道上的話,也是講自己見道的道理。黃龍南說:“我不問你怎麼煮山川,請問一粒粟中如何藏世界?”就這樣,東搞幾下,西搞幾下,呂純陽開悟了,作了一首詩:

   棄卻瓢囊摵碎琴
   如今不戀汞中金
   自從一見黃龍後
   始覺從前錯用心

  那個時候,道家出了呂純陽,等於禪宗出了一個六祖。如何煉得健康長壽,可參考呂純陽的百字銘,這時釋、道、儒三家最好的東西,也是學佛最好的東西。

  百字銘: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復,普化一聲雷,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養氣也是十念法中,修出入息的真正功夫。降心出自金剛經:降伏其心,為而不為,有意降心就著相了,自性本空,所以為而不為,見地、功夫都告訴我們了。動靜二句,把觀世音菩薩圓通法門放進去了,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可是不昏沉,也不散亂,自己能夠做得了主,空得了,不要另外找個方法。對人處事,自己要能不違背本性,這裏都是講功夫。不要做什麼功夫,心氣合一,心物是一元的,真正念頭空了,“氣自回”,自然會氣住脈停,達到二、三禪。

  這裏講丹,並非肚子裏真有個東西,古代道家形容,丹就是像月亮一樣,圓圈中間一點,代表圓滿自覺靈明的一點覺性。壺代表身體,自己的氣脈起變化作用。只要做到氣住脈停,它自然會起變化,自然的定久了以後,“普化一聲雷”,轟的一下,身體所有氣脈都打開了。這時候,正如莊子所講的“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與宇宙一體,這時中脈真正打開了。“白雲朝頂上”,這才是密宗真正的灌頂,諸佛菩薩智慧光明灌頂。“須彌”是講頭部,頭部的大樂輪震開了。這時候,長生不老絕對有,此乃世第一法。“無弦曲”就是觀世音菩薩以聞、思、修入三摩地。

  這二十句話,一句五個字,共有一百字,所以叫百字銘。這二十句由普通人開始,修到長生不老,乃至超凡入聖,都說完了。每一句都是功夫,都是見地。

  比如開始大家都想得定,為什麼做不到呢?就是第一句話做不到:“養氣忘言守”,養氣功夫做到一點都沒有妄念,誰做到了?念頭多得很,守也守不住。“降心為不為”更做不到,這個做不到,下面的話更談不上了。靜中打打坐還有一點影子,下了坐什麼都沒有,根本不能知宗祖。動靜知宗祖很重要,心中一天到晚都在靜中,沒有事,誰做到了?靈明覺性經常在,氣自然回,並不是叫我們做功夫。丹“自”結,那是自然的,是我們生命中本來就有的。

  大家不要用宗教界限觀念來看這首百字銘,他本來也是禪宗的大護法,是黃龍南真正得法弟子之一。如想健康長壽,照他的話去做,絕對夠了。

  現在繼續講瑜伽師地論,有關修定部分,上次講到:

  云何為住?謂善取能入諸三摩地,諸行狀相,善取彼故,隨其所欲,能住於定。於三摩地,無複退失。如是若住於定,若不退失,二俱名住。

  什麼叫住?先要選擇一個方法,是自己根器所適用的。同樣的方法,因根器業力不同,適應力也不同。換句話說,選擇自己身心所適合的方法,容易進入定的境界。因善取彼故,善於抓到一個法子,隨其所欲,自己要入哪一種境界,就入哪一種境界。而且可以保持不退,這才叫作入定。入於定的境界不退轉了,叫住定。

  云何為出?謂如有一于能入定諸行狀相,不復思惟。於不定地分別體相,所攝定地不同類法,作意思惟,出三摩地。或隨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於定。隨所作者,謂修治衣缽等諸所作業。定所作者,謂飲食便利,承事師長等諸所作業。期所作者,謂如有一先立期契,或許為他當有所作。或複為欲轉入餘定,由此因緣,出三摩地。

  什麼叫作出定呢?到了住定的狀況裏,不起任何分別思想,可是,忽然一念來了,這一念哪里來?自己都找不出來,突然起一念,同定的境界相反。換句話說,這一念來了,把定破壞了,這一念就是作意思惟。這力量很大,在五遍行中就叫作意,就引發了你的思想。

  為什麼念頭會來?這裏面包括了幾個原因:或隨所作因故。這點要注意,真正修行是注重行門,就是心理的行為,平常待人做事、講話,種種的行為。因為種的因不同,不一定能得定的果;種的因不同,定都定不下。有時我們身心有煩惱,所以定不下去。業力沒有消除,也不能夠得定。這就是隨所作因故。

  或定所作因故,定的方法、目的不對。比如今天感冒了,剛開始坐時,想把感冒去掉,這個動機觀念,就是定的因,雖然是這麼微細的一點差別,但是它在效果上差別卻很大。

  或期所作因故,期就是希望。比如有些人打坐,下意識裏希望,我只要打坐,身體就可以健康了。還有些人想得眼通;又有些人盤起腿來故作打坐狀,在幻想裏頭舒服一下。所以因地不同,果就不同。

  而出於定,這些任何一個因素,都能夠使你出定。

  修治衣缽等諸所作業,就是彌勒菩薩舉的例子。有些人在定中,好好的,忽然一個念頭來了,有一件衣服破了,下坐縫兩針吧!或忘了某件事情,突然想起來了,然後又後悔不對,坐在那裏思想亂搞起來了,這是出定相,破壞了那個境界。彌勒菩薩的這句修治衣體等諸所作業,包括了一切。下面飲食便利,承事師長,也是使你不能得定、或出定的原因。

  先立期契,等於有些人睡覺不需要鬧鐘,明天有事情,自己會在幾點鐘醒來,這是心念業力的作用。

  何等為行?謂如所緣,作種種行,而入於定。所緣如念佛號,道家的守竅,密宗的觀想等等皆是。以唯識觀點來講,所緣就是作意,意識上所特別造成的。個人所緣的方法不同,而入於定。

  謂粗行,如感覺在世上的負擔太重,挑不下這個擔子,很想離開。靜行,尤其在工商業時代,生活一天到晚忙碌,很想靜一靜,休息休息。病行,生老病死等。癰行,看到世上一切都是髒的,好似生了毒瘡一般。箭行,像毒箭一樣無情。無常行,感覺一切無常等。

  因為這一些觀念,促使我們努力去修道。

  若於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諸行,何等為狀。謂于諸定臨欲入時,便有此定相狀先起。由此狀故,彼自了知,我於如是如是相定,不久當入,或複正入。

  由前面的種種心理觀念而修定,彼彼三摩地,所有定的境界個個不同。這些定的情形如何,要認清楚。

  這就是所謂教理。教下與宗下不同,宗取一法,一門深入,進去了再說。教下等于從小學、中學而大學、學科學一樣,先把理論研究清楚,然後再到實驗室做實驗。教下告訴我們:於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諸行,何等為狀,理論上先要搞通,什麼叫現狀?理論清楚了,一放下來,修行做功夫就可以清清楚楚,曉得自己現在這個情況可以進入三昧。有時覺得今天的身心情況,與念佛法門不相應,就要知時知量,或作觀想等等。所以學佛要學八萬四千法門。有時覺得身心不對,用十念法中念息,就對了。我平常也教了很多法門給大家,要曉得適時而用之。理論研究透了,自己要曉得什麼時候可以進入哪一種定境,就可以用自己知道的方法。彼自了知,理研究透了的人,兩腿一盤,或不盤腿,只要一站,就曉得自己這時可以進入某一種定境。

  所以並非光做功夫就對,光做功夫往往是盲修瞎煉,自己到了哪一種定境也不曉得,這叫啥名堂!有些人光學佛學也不對,沒有配合功夫,那變成思想學術有什麼用?

  彼教授師,由此狀故,亦了知彼不久當入如是如是相定。

  因為有明師指導,有時候只要他一看你的情況,就知道可以進入哪種定境,便教導你修哪種法門,可以馬上進入。所以教授師接引人,除了要有他心通,知道別人的根器以外,還要看個人的身心狀況,而教授他最適當的方法。

  這一段,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怎麼入定、住定、出定。

  何等為相?什麼叫相?現代觀念叫現象、狀況,也可以說是境界。

  謂二種相: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比如念佛、止觀、觀想、修氣、修脈等等,是所緣相。第二因緣相,比如雪岩欽禪師,那麼用功,還是開悟不了,有次忽然到了一棵松樹下,一看前面松樹,悟了,這是因緣相。

  所緣相者,謂分別體,由緣此故,能入諸定。開始修法時,是用分別心,但都是用意識,不用意識怎麼修呢!你說:我什麼念頭都不要,修無念。那也是意識在修無念啊!所以呂純陽說“降心為不為”,由有為證到無為,就是這個道理。

  因緣相者,謂定資糧,由此因緣,能入諸定。修定做功夫是要資本的,佛法叫資糧。學佛要具備兩種資糧:智慧資糧、福德資糧。尤其學密宗,資糧特別重要。菩薩五十五位、十信十住十回向等,都屬資糧。資本糧食不具備,你拿什麼去修啊!

  沒有智慧,教理沒有搞通,智慧資糧就不夠。福德資糧就是福報,福報不夠,等你剛剛要打坐,電話來了,家裏什麼人病了,你連打坐休息的福報都沒有。剛剛想上軌道,空下時間來用功,東邊冒火,西邊冒煙,屢試屢驗。不做功夫,什麼事都沒有;一做功夫,什麼事都來,修行是要大福報的。

  世間功名富貴是很難得的,可是另有個福報更難求,就是清福,非多生累劫好好修行是不能得來的。我一天能享有一秒鐘的清福,心裏就覺得無限的恭敬,也有無限的恐懼,因為這是諸佛菩薩的保佑。

  修定先要求得資糧,在座中就有幾個人,學佛修道也很多年,講理論都是第一等;講功夫,有一點點;講福德資糧嘛!一點都沒有,沒有時間打坐,自己想想看,是不是福德資糧不夠?

  謂隨順定教誡教授,積集諸定所行資糧,修俱行欲厭患有心,於亂不亂審諦了知。

  彌勒菩薩說定的資糧——福德與智慧,學佛第一步先求圓滿這個,這個不具備,你別想修道成功,連打坐都沒資格。為什麼說沒有資格呢?第一個,想修清淨於亂不亂,自己很清楚,可是福報不夠,你不擾亂人,人家可來擾亂你修行。

  及不為他之所逼惱,你的功德不夠,他就來惱亂你。或人所作,或非人所作,或音聲所作,或功用所作。其實外魔也好,內魔也好,都是唯心所造。功夫求得太切了,自己造成魔境,這是功用所作。換句話說,沒有魔,一切都是自己的心魔所造。

  云何調善?謂若三摩地,猶為有行之所拘執,如水被持,或為法性之所拘執,不靜不妙,非安隱道,亦非證得心一趣性,此三摩地,不名調善。

  這一段要注意,什麼叫善?就是曾子在大學中所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對至善下的一個最好的注解。在定的境界裏,心裏頭仍有有行之所拘執,比如心裏頭還有修道的一念,這個念已經把你心理拴起來了,心理的狀況,已經沾在某一個境界上,已經執著了,被這個觀念拘束起來了。等於如水被持,水倒在一個茶杯裏,它的範圍境界,就是只有茶杯那麼一點點大,假如我們把一杯水倒在大海裏頭,你看看這個水性的境界有多大!

  什麼叫法性之所拘執?禪宗的書,密宗的書,這些佛學的書看多了,那些理論就把你抓住了,滿腦子佛學,滿口佛活,一身的佛油氣,佛魔,就是彌勒菩薩的這句話,法性之所拘執。結果心念專一做不到,靜不下來,根本達不到心一境性,這些不屬於善,不能調和心境。諸如此類等等,必須自己作研究。

  講義發了那麼多,為什麼講解東一下,西一下呢?為的是不讓你們有依賴心,只能挑重點講,其餘的要自己去看,繼續研究才行。

  複次,如分別靜慮經言,有靜慮者,即於興等謂之為衰,乃至廣說,此中四轉,當知二時顛倒。初禪到四禪的境界,有兩種顛倒會發生。佛也做過這個比方:有人問佛,為什麼初學的時候反而有效果,後來越來越難了?佛說:你沒有看過人家挖井?開始挖的時候,很容易看到效果,泥巴一挖出來就挑走了,好快,等到挖了十丈深時,兩三天還挖不上一簍泥巴來,效果就顯得很慢了,實際上效果是一樣的,只是它深了。許多人做功夫,也有這種感覺,做到後來反而覺得沒有進步了,這只能說自己沒有智慧,觀察不清楚,教理沒有研究清楚。事實上你在進步,進步轉到另一個狀態中,自己觀察不到,所以學佛修道,隨處都要智慧。

  什麼叫學佛修道?一輩子研究自己,檢察自己,就是這麼簡單。英雄可以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聖人只要征服自己,不想去征服天下。征服天下容易,征服自己難,所以說聖人難學。聖人是一輩子檢查自己,反省自己,研究自己的人。如果有人學聖人,卻一天到晚研究他人,觀察他人,那就免學了,那是“剩人”。修行就要在這些地方檢查自己。

  由初禪定達到二禪定之間,雖是也在進步,但在進步之間,好像有一種退化現象,等於天亮之前,有一段更黑暗的時刻。同樣的,當你要轉清明的時候,可能有一段細昏沉要來,事實上絕對會來。當你過了這個昏沉階段後,清明就出來了。在理論上來講,清明是它,昏沉也是它,因為認不清楚理,只取清明,不取昏沉,自己認為退步了,落在魔障。你認為落在魔障,魔就來了。

  現在所要講的,是定境中的退位。普通講功夫退步了,實際上是沒有什麼退步,尤其是照中國文化的說法,學了易經就懂這個道理,感覺退步只是爻變而已。天下事沒有不變的,一定變。人與事、宇宙萬物、物理與心理,都隨時在變,隨地在變,不變就不叫宇宙現象了。所以沒有一個境界是會永存而不變的。一般人不明白這個理,想把一個境界守住不變,那就叫作愚癡。中國易經叫“變”,佛法叫作“無常”,意思是一樣的。無常是對它的結論現狀而言,世界上一切現狀沒有永恆存在的,所以叫無常。中國的易經不走這個路線,而稱其為“變”,變不是指現象,是原則,天下事有個原則,那就是非變不可。懂得這個道理,第一等人領導了變,曉得下一步怎麼變,因天下事有必變之理在,所以做功夫修持,也要把這個認清楚。換句話說,做功夫修持的人,曉得這個境界非變不可,一個智慧般若高明的人,就會先知道下一步怎麼變。

  瑜伽師地論大概摘要到這裏為止,現在我們來說現觀莊嚴論。

  現觀莊嚴論這本書,也在彌勒菩薩的學問系統裏面,是彌勒菩薩的五大論之一。學法相、唯識,尤其學密宗、禪宗的人,非研究不可。早期這本經典沒有翻譯過來,玄奘法師去印度取經時,帶回了梵文本,還來不及翻譯就圓寂了,梵文本也失落了,只有西藏還有此書,民國初年由法尊法師翻譯成中文。

  在做功夫方面來說,“現觀”就是現量境的止觀法門。現量境是唯識學的名詞,唯識分現量、比量、非量。現是呈現出來;量是境界,是現狀。這個量字譯得實在高明,我們整個宇宙山河大地,都是阿賴耶識的現量。現量就是呈現出來,中間沒有加分別作用,是直接的呈現那個現量。比如說,我們意識的現量,就是禪宗六祖經常講的“無念”境界,也就是第六意識現量最重要的一個初步現象。所以三際托空,是意識現量的明瞭意識清明的這一念,沒有雜念,也沒有妄想。比如當我們早晨睡醒,眼睛還沒有張開時,心裏頭也沒有思想,既沒有生氣,也沒有高興,剛剛睡醒的那一刹那,那個就是意識的現量。一下子,我醒了,現在幾點?要上班了等等,意識分別就起來了,這分別意識叫作比量。凡是妄想、思考、分別都是比量。非量則是幻想境界,精神狀態境界。

  另外還有一個聖教量,就是大家學佛修道,在腦子裏想的。比如怎麼樣達到三昧啊!怎麼開悟、明心見性啊!般若啊!這些觀念都是聖教量。是聖人教化下來的,你接受了,就有這個思想。所以你懂得佛學,理論講得再好,也不過是聖教量。這個理是佛的理,不是你的,你不是佛。

  現觀呢?禪宗的一句話:前念不生,後念不起,當念即空,這是“現觀”。現觀般若,現觀清淨,但這現觀只是觀空的一面,真空所起的妙有,又另當別論。真空妙有的道理,在現觀莊嚴論的修法中,都包括進去了,不過它非常注重四加行。

回頂端  內容 [第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