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雙修.成就佛心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性命雙修.成就佛心

修性即修心性,修命是續長生 (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您沒有登錄。 請登錄註冊

  解深密經疏卷第七 八

向下  內容 [第1頁(共1頁)]

1  解深密經疏卷第七     八 Empty   解深密經疏卷第七 八 周三 10月 30, 2013 6:47 pm

陳志玄


版主
版主

解深密經疏卷第七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就無二相文別有二初長行廣釋後以頌略說。廣釋已訖。自下第二以頌略說。於中有二初總標頌意後以頌正說。
  爾時解甚深義密意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日。
  此即初也。密意菩薩為欲重宣無二義故說此頌也。言重宣者。真諦釋云有其四句。一義重文不重如說瞿名目九義等。二文重義不重如說帝釋有千名等。三文義俱不重如說人天等。四文義俱重如以結頌重頌前義。今依第四故說重言。舊人相傳但說三句略下不說。此第三一句。又釋十二部經頌有二種一者應頌二者諷頌。故雜集論第十一云應頌者即諸經中或以頌重頌又不了義經應更頌釋故名應頌。諷頌者謂諸經中以句宣說或以二句或三或四或五或六。今依應頌故說重言。所言頌者。深密解節皆說偈言。舊來諸師自有兩釋。一云偈者梵音伽陀此云重頌而翻譯者為存略故。或音訛故但言偈也。一云偈者此即漢語竭也盡也四句成頌攝義同盡故言偈也。不爾梵音正是伽陀即應言伽不應名偈。雖有兩釋前說為正。西方諸國語音不同中印度國名為伽陀餘處名伽他乃至于闐國名為偈他。譯家略故但言偈也。然說偈意依真諦略有六意。一為忘失二為晚來三為易受易持四為二智利鈍不同五為眾生意樂不等六顯能說之人善巧方便故。真諦疏云。為有聽眾散亂異緣忘失前義欲令更得故說偈頌。又為晚來不及聞者欲令得聞故有偈頌。又為易受易持故說經及偈若但說偈不說經者則理細難受若但說經不說偈者則義散難持為易受易持故具說經偈。又為利益二種智人具說經偈一分別智人此人根鈍若為略說不廣分別不能得義為利此人故廣說經二者開智人神根利故略說義相自能分別得具足解如舍利弗正聞一義十重分別若其廣說不利此人為利鈍二人具說經偈也。又眾生有二種一者樂說由慈悲力多故二者樂行由心寂靜故為利此兩人故說經偈。又顯能說之人最為善巧廣而能略略能廣故所說正法最為當中隨廣略說皆能利鈍不相違故具說經偈也。依成實論第二卷中說偈有六意。依十住婆沙有一意。恐繁不述。
  佛說離言無二義甚深非愚之所行。愚夫於此癡所惑樂著二依言戲論彼或不定或邪定流轉極長生死苦復違如是正智論當生牛羊等類中。
  第二以頌略說。有其二頌分之為二。初有半頌歎理甚深謂佛所說離言無二兩種真如極甚深故非愚境界。後一頌半顯執過失。於中有三初有兩句能生戲論失次有兩句流轉生死失後有二句當生惡趣失。
  言愚夫於此癡所惑樂著二依言戲論者此即第一能生戲論失。二依即是有為無為八種戲論所依處故。言戲論者八種妄想。此中意說愚夫於此無二離言境中癡所惑故樂著有為無為二種法上八種戲論。八種戲論如瑜伽論三十六說。彼云又諸愚夫由於如是所顯真如不了知故從是因緣八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八分別者一者自性於一切法分別自性如色聲等。二者差別謂即於彼分別可見不可見等。三者總執謂即於彼色聲等上計我有情舍軍林等。四我分別。五者我所分別於諸有漏有取法上即計為我或計我所。六愛分別。七者非愛。八俱相違如其次第於妙非妙及俱離事所生分別。大唐三藏云。八種分別皆以無覆無記異熟生慧為其自性。或可尋伺以為自性。生三事者。初三分別能生戲論所依緣事六根六境。次二分別能生我見及以我慢。後三分別如次能生貪瞋癡。當知此中所依緣事為所依故生我見慢見慢為依生貪瞋癡。由此三事能現有情及器世間流轉品法。此中意引顯揚三無性論。
  言彼或不定或邪定流轉極長生死苦者此二句顯流轉生死失。謂彼愚夫愚癡力故便於三種有情聚中或在不定聚或在邪定聚流轉極長分段生死三聚之處。然此三聚諸說不同。薩婆多宗自有兩說。一依集異門論。有三聚眾生。一邪性定聚謂成就五無間業二正性定聚謂成就學無學法三不定聚謂唯成就餘有漏法及無為法。是名三聚之性。界者邪性定聚一界少分謂欲界。正性定聚三界少分。不定聚亦爾。趣者邪性定聚一趣少分謂人。正性定聚二趣少分謂人天。不定聚三趣全謂地獄傍生餓鬼二趣少分謂人天。二依施設足論。邪性定聚謂五無間業若彼因若彼果彼等流彼異熟及成就彼法補特伽羅。正性定聚謂學無學法若彼因彼果彼等流及成就彼補特伽羅。不定聚謂諸餘法若彼因彼果彼等流彼異熟及成就彼補特伽羅。是名三聚之性。界者如前。趣者邪性定聚二趣少分謂地獄人。正性定聚亦二趣少分謂人天。不定聚二趣全謂傍生餓鬼三趣少分謂地獄人天。依經部宗。如婆沙論百八十六云譬喻者說無間地獄乃至有頂皆有三聚。彼說般涅槃法名正性定聚不般涅槃法名邪性定聚不決定聚者名不定聚。若廣分別如大婆沙百八十六等。今依大乘略有十門。且依十地論判十地經五門三聚。經曰是菩薩如實知眾生三聚。一正定相邪定相離此二不定相。二正見正定相邪見邪定相離此二不定相。三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離此二不定相。四八邪邪定相正位正定相更不作故離此二不定相。五妒吝惡行不轉邪定相修行無上聖道正定相離此二不定相皆如實知。佛子。菩薩隨順如是智名為安住菩薩善慧地。十地論第十一云論曰眾生三聚行稠林差別五種。一有涅槃法無涅槃法三乘中一向定差別如經是菩薩如實知眾生三聚正定相邪定相離此二不定相故。二善行惡行因差別如經正見正定相邪見邪定相離此二不定相故。三惡道善道因差別如經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離此二不定相故。四外道聲聞因差別如經八邪邪定相正位正定相更不作故離此二不定相故。五菩薩差別示現如經妒吝惡行不轉邪定相修行無上聖道正定相離此二不定相皆如實知故。捨可化眾生名妒。不施他財名吝。過能生他苦惡行不轉。菩薩波羅蜜相違邪定菩薩。是名法師方便成就智。復有五門。一業惑趣寂。如瑜伽論第一百云邪性定法聚者謂無間業及斷善根正性定法聚者謂學無學所有諸法不定法聚者餘非學非無學法。智度論第四十五意同瑜伽。二斷不斷倒門。如智度論八十四云為破顛倒分別有三能破顛倒名為正定必不能破名為邪定有緣。破無緣不破名為不定。具說如彼。三堪不堪任門。如大菩薩藏經第五卷。云何正定聚由因力先世方便開智利根之所生故若諸如來為說不說堪任法器若為說法速得解脫。云何不定聚由外緣力如法教授可得解脫不得如法教授教誡不得解脫為如是等得義利故諸佛世尊出興於世。云何邪定聚謂有情性煩惱所蔽不修淨業識性薄弱愚癡深厚住邪見網非正法器若使如來為說不說終不堪任證於解脫。具如彼經。四著有無等門。如無上依經彼第一云。世間中有三品眾生一者著有二者著無三者不著有無。著有者復有二種一者背涅槃道無涅槃性不求涅槃願樂生死二者於我法中不生渴仰誹謗大乘乃至廣說。著斷無者亦有二種一者行無方便二者行有方便。行無方便復有二人一者在佛法外九十六種異學外道二者在佛法中能生信心堅著我見不愛正理我說此人同彼外道。復有增上慢人在正法中觀空生於有無二見是真空者直向無上菩提一道淨解脫門如來顯了開示正說於中生空見我說不可治若有人執我見如須彌山大我不驚怪亦不毀呰增上慢人執著空見如一毛髮作十六分我不許可。行有方便亦有二人一聲聞乘二緣覺乘。不著有無者最上利根修行大乘是人不著生死如闡提不行無方便如外道不行有方便如二乘。具說如彼云。阿難若人貪著三有誹謗大乘名一闡提墮邪定聚若人著無行無方便墮不定聚復有著無行有方便不著有無行平等道名正定聚。五可不可治門。如央掘魔羅經第二卷爾時大目犍連以偈問言云何世間病分別說三種或有醫治差或不得醫治或復有病人雖得醫不差是故諸病人分別有三種。爾時央掘魔羅以偈答言是義則不爾不應說三種可治不可治唯二無有三若作三分別亦是聲聞乘若諸聲聞乘佛說蚊蚋乘以彼無智故分別有三種所言邪定者謂彼一闡提正定謂如來菩薩及二乘。釋義差別義如別章。
  言復違如是正智論當生牛羊等類中者此後有二句明能生惡趣失。謂彼愚夫非但違於無二真義復違如是正智及論正智即是證無二智。論謂言論即說無二聖教言論。由此復違正智論等當生牛等諸惡趣中也。
  自下第二釋超過尋思所行相。於中有二初長行廣釋後以頌略說。就長行中復分為六一菩薩問二爾時下世尊略答三何以故者菩薩徵問四我說下如來廣說五法涌當知下喻說六如是法涌下舉法同喻或可結答。或可有六一問二答三徵四釋五喻六合。依真諦記。一菩薩問二如來正說三譬說四合結五偈頌。就初請中文別有三。初標有所請次陳所請事後正陳所念。
  爾時法涌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
  此即初也。言爾時者發問時也。法涌菩薩等者辨問答也。解節深密皆云曇無竭。依智度論名為法盛。故九十七云問曇無竭菩薩因緣云何。答鬱伽陀秦言盛達磨秦言法。謂此菩薩在眾香城隨意說法令諸眾生廣種善根故名法盛。真諦記云。曇無竭菩薩若存天笠正語應云檀蘭無竭多此云法上。然此菩薩住居八地依法身上起故名法上。具說如彼。一云曇者梵音此云法也。言無竭者此即漢語。胡漢並陳故云曇無竭。大唐三藏翻為法涌。菩薩法辯用而無竭猶如涌泉。法喻雙舉故名法涌。
  從此東方過七十二殑伽沙等世界有世界名具大名稱。是中如來號廣大。稱。我於先日從彼佛土發來至此。
  自下第二陳所請事。此意說言外道聚集論勝義諦竟不能決故知勝義超尋思境。於中有四。一陳往來處二見其聚集三諍論不決四顯不決相。此即第一陳往來處文有兩節。初言從此等者顯其往處。後云我於等者辨其來處。此明法涌從此世界往彼名稱世界助化眾生。問。從此乃至發來至此者說何處所名為此耶。答。有三說。一云此者娑訶世界故。解節云從此娑訶世界向東最遠。真諦記云。娑訶世界者娑訶是梵王名此云能忍。此人見他勝事常生隨喜不超嫉妒能忍許他有勝德事故名為忍非關忍辱說名忍也。由此娑訶領千世界即是千界主從主立名號曰娑訶也。一云從此者從此十八圓滿淨土也。是故二本經中皆無娑訶之言也。問。若爾淨土即無日月如何說言我從先日從彼處發。解云。約餘世界日月而說。一云如佛地論如實義者從此住處自有二種一者淨土二者穢土。由此義故通說兩處名為此也。所以如是諸本異者譯家別故。或可梵本有此差別。言殑伽者舊云恆河也。此是神名。(勘西域傳)問。如何諸經但言恆河不說餘河。答。如智度論第七卷說。彼云問曰閻浮提中種種大河亦有過恆河者何以常言恆河沙等。答曰恆河沙多餘河不爾。復次是恆河是佛生處遊行處弟子眼見故以為喻。復次閻浮提雪山中有阿耨達池出四大河東方象頭出恆河入東海南方牛頭出辛頭河入南海西方馬頭出婆叉河入西海北方師子頭出私陀河入北海是四河中恆河最大四遠諸人經書皆以恆河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諸罪垢惡皆悉除盡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識知故以恆河沙為喻。復次餘河名字喜轉此恆河世世不轉以是故以恆河沙為喻不取餘河。問曰。恆河中沙為有幾許。答曰。一切算數所不能知唯有諸佛及法身菩薩能知其數。佛及法身菩薩一切閻浮提中微麈生滅多少皆能數知何況恆河沙。如佛在祗桓外林中樹下坐有一婆羅門來到佛所問佛此林有幾許葉。佛即便答有若干數。婆羅門心疑誰證知者婆羅門去至一樹邊取少樹葉藏還問佛定有幾葉。佛即答云少若干葉如其所取語之。婆羅門知已心大敬信求出家後得阿羅漢道。以是故知佛能知恆河沙數。又金剛仙論云。恆河沙者從清涼池出入於東海長八萬四千由旬廣四十里或有廣十里處。以從沙山中過故有流沙色白水亦同白色狀如乳出河即清。此沙極深若象馬車乘入者皆沒。又天竺國皆見此河引此為喻。所以能到遠世界者。真諦記云。神通有三。一者舉身如鳥飛空由定功能單身遠至恆須神通攝持若忘不攝身即退落故名舉身。三中下品。二如意神通隨聖意欲轉遠令近轉近令遠或內或外若內轉者世界不促但身能遠至若外轉者身不遠至但促遠世界令其在近轉步則著此即中品。三心速疾通此通最勝八地已上獨所能得令身輕捷至已成滿止於一心即便至彼故令菩薩以心速通往彼世界。若依俱舍第二十七及順正理意勢神通唯佛所有。故順正理七十六云行有三種。一者運身。謂乘空行猶如飛鳥。(俱舍亦同)二者勝解。謂極遠方作近思惟便能速至。(上同俱舍已下不同。)若於極遠色究竟天作近思惟即便能至。本無去無來何謂速行。此實亦行但由近解。行極速故得勝解名。或世尊言靜慮境界不思議故唯佛能了。(已上正理)三者意勢。謂極遠方舉心緣時身即能至此勢如意得意勢如。(上同俱舍)如心取境頃至色究竟故。(已上正理)於此三中意勢唯佛。運身勝解亦通餘乘。謂我世尊神通迅速隨方遠近舉心即至由此世尊作如是說諸佛境界不可思議。(上同俱舍)如日舒光。蘊流亦爾。能頓至遠故說為行。若謂不然此沒彼出中間既斷行義應無。或佛威神不思議故舉心即至不可測量。故意勢行唯世尊有。勝解兼餘聖。運身并異生。今依大乘。大智度論法用少異。故第五云如意有三一者能到二轉變自在三聖如意。能到有四一者身能飛行如鳥無礙(當正理初行也)。二者移遠令近不往而到三者此沒彼出(此二即當正理第二。)四者一念能至。(當正理第二。)轉變自在者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種種諸物皆能轉變。外道轉變極久不過七日佛及弟子轉變自在無有久近。聖如意者外六麈不可愛不淨物能觀令淨可愛淨物觀令不淨是聖如意法唯佛獨有。大智度論第三云。問如經說彈指頃有六十念若一念中能至一方恆河沙等世界尚不可信何況十方恆河沙等世界時少而所到處多。答曰經說五事不可思議所謂眾生多少。業果報。坐禪人力。諸龍力。諸佛力。於五不可思議中佛力最不可思議。菩薩入深禪定生不可思議神通故一念中悉到十方諸佛世界。如說四種神通中唯佛菩薩有如意疾遍神通。
  我於彼佛土曾見一處有七萬七千外道并其師首同一會坐。
  第二見其聚集。為欲思量故一會坐。
  為思諸法勝義諦相。彼共思議稱量觀察遍尋求時於一切法勝義諦相竟不能得。
  第三諍論不決。真諦記云。夫論立義有其三義一者現量二依比量三聖言量。為思諸法勝義諦相於彼思議即是外道所說現量。言稱量者即是比量。言觀察者是聖言量。如四韋陀論等。依此三量遍尋求時於勝義諦竟不能得。又解。立義有其三義。一者立義即是立宗。二者證義即是辨因。三者立喻是同法喻。言思議者即是立宗。稱量即是立因。觀察是喻。依此三種遍尋求時不得勝義。若廣分別如真諦記云。依真諦記十四五紙。恐繁不述。
  唯除種種意解別異意解變異意解互相違背。共興諍論口出矛●(矛+贊)更相●(矛+贊)刺。既惱壞已各各離散。
  第四顯示決相。文有三節。初明意業相違。次共興下口業違諍。後既惱壞下顯身業乖違。言唯除種種等者是名意業相違謂諸外道種種推求意不能得真勝義諦。唯除謬執三種意解謂一種種意解二別異意解三變異意解。(依解節經但言起種種執不言三種。依深密經生異異意異異見異異執著。)然三意解諸說不同。一云種種意解者即用種種諸法以為勝義無別真如故名種種意解。別異意解者離諸法外別有勝義與一切法決定別異故言別異意解。言變異者理實勝義無有變異而言變異非謂常住故言變異。一云初句是總後二是別。釋義如上。一云三種義無差別。眾計非一故言種種。意趣各別故言別異。展轉異計無決定相故言變異。意業乖諍如上已說。次明語業口出矛●(矛+贊)。後明身業更相惱壞。故解節經云由口刀杖互相傷毀便各分散。又瑜伽論九十七云。是諸外道薩迦耶見以為根本種種見趣意各別故彼此展轉互相違戾。遍於一切四聖諦中尚無有能施設其教況當覺悟。
  世尊。我於爾時竊作是念如來出世甚奇希有。由出世故乃於如是超過一切尋思所行勝義諦相亦有通達作證可得。說是語已。
  第三陳已所念。謂彼菩薩見諸外道尋思不決便知勝義超尋思境。便竊作念讚佛希有。由佛出世善方便說亦有令他作證可得。
  爾時世尊告法涌菩薩摩訶薩日。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我於超過一切尋思勝義諦相現正等覺。現等覺已為他宣說顯現開解施設照了。
  第二依問略答。文有三節。初爾時等者說之由序。次善男子等者贊請順理文義俱順。或可俱順自他二利是故重言如是如是。依大品經帝釋贊言供養般若功德無量佛言如是如是龍樹釋云恐疑帝釋非一切智所說或錯故佛印可所說重言如是如是。此經亦爾。下文所說皆應準此。後我於超過者作問略答。於勝義諦現成等覺亦為他說。
  何以故。
  第三菩薩徵詰。以何義故超尋思境。
  自下第四依問廣釋。以五相釋超尋思境即分為五。一內自所證二無相所行三不可言說四絕諸表示五息諸諍論。例有兩段先釋後結。
  我說勝義是諸聖者內自所證。尋思所行是諸異生展轉所證。
  就內自所證文別有二初釋後結。此即釋也。謂諸聖者無分別智緣真如境內證自體。然此內證諸說不同。一云一切根本後得內證真如而不變影。以無漏智緣真如故。一云根本及後得智皆能變影而非親證。不爾唯識理不成故。一云正智親證自體不變而緣如自證分無別相分。後所得智變影而緣以分別故。若不爾者圓鏡智等緣真如境正體後得應無差別。雖有三說大唐三藏及護法宗後說為正。若廣分別如成唯識第九卷釋及佛地論第三卷說。尋思所行即是異生依他言說非內所證故言展轉。問。解節深密皆作是言過覺觀境。此本即云過尋思境。如何會釋。答有兩釋。一云舊諸經論皆云覺觀。大唐三藏翻為尋伺。尋謂尋求伺即伺察。如瑜伽論等一一皆用思慧為體。而此經言名尋思者通說尋伺皆名尋思皆有推求思量義故。然此尋伺諸說不同。薩婆多宗離心以外別有心所實有體性。始從欲界至初靜慮一切心中皆有尋伺。中間靜慮無尋有伺。第二靜慮以上諸地皆名無尋無伺。通於六識有漏無漏。若廣分別如俱舍等。依經部宗離心已外無別自性。亦非一心尋伺俱起。故成實論覺觀品云有說覺觀在一心者此事不然。解云。經部大同大乘。然差別者成實論宗以心為體。依大乘宗思慧為體。又經部宗三地別者。如大毗婆沙欲界乃至有頂地具有尋伺。而說三地有差別者。欲界初定一切善染無覆無記靜慮中間乃至有頂染污心等名有尋有伺地。靜慮中間善及無覆無記心等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乃至有頂善及無覆無記等名無尋無伺地。今依大乘。如成唯識第七尋謂尋求令心恖遽於意言境麤轉為性伺謂伺察令心恖遽於意言境細轉為性。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為業並用思慧一分為體。非一剎那二法相應一類麤細前後異故。若廣分別如瑜伽顯揚成唯識等。三地別者。大唐三藏云。瑜伽論意自性離欲建立三地。謂欲界乃至初靜慮中諸有為法未能遠離自性欲故名有尋伺。中間靜慮諸有為法已離下地自性欲故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已上乃至非想諸有為法已離尋伺自性欲故名無尋無伺地。若廣分別如瑜伽釋論第一卷說。今此所說超尋思者依此尋伺而說。一云此中尋思即用三界有漏心心所法以為尋思。即五法中分別所攝。然尋思言自有兩種。一者四尋思用慧為體推求名等未決定故。二者此中所說尋思即用三界有漏心等。故今但言尋思不名尋伺。
  是故法涌。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
  第二結文可知。
  法涌。我說勝義無相所行。尋思但行有相境界。
  第二無相所行。先釋後結。此即釋也。解節經云我說真實非相行處。真諦記云。相行處者謂十八界。相即六麈行即六識處即六根。此根塵識但覺觀境。真如非覺觀境是故非十八界攝。今唐本云無相所行。然此無相諸說不同。一云能觀無分別智名為無相遠離能取所取相故。若依此說無相觀智之所行故名無相所行是依主釋。一云無相即是真如涅槃。此是無相三昧所行。俱舍佛地第一皆作是說。無十相故名為無相謂五境男女及生老無常。若依此釋無相即是智所行故名無相所行是六釋中持業釋也。一云平等真如法性離諸相故名為無相。如無量義經說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諸處所說真如無相依此而說。又廣百論云又真空理離有無等一切法相故名無相。又瑜伽七十三云。問如是五事當知幾種取所行義。答略有三種一有言有相取所行義二無言有相取所行義三無言無相取所行義。此中最初是言說隨覺者取所行境第二是言說隨眠者取所行境第三是於言說離隨眠者取所行境。又初二是世俗諦取最後是勝義諦取。又廣百論釋云。初於名言能有覺悟次於名言雖有隨眠而無覺悟後於名言隨眠覺悟一切永無。初二緣世俗後一緣勝義。復有永離言說後所得心通緣二諦。問。大般若等云蘊界處等乃至菩提皆無所得即是無相。此說何義。解云。經意所說不同。依清辨宗通約三性說無所得。護法等宗唯違所執。無自性品當廣分別。尋思但行有相境者。尋思即用分別為體是故不證無相真如。
  是故法涌。由是道理當知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
  第二結文可知。
  法涌我說勝義不可言說。尋思但行言說境界。
  第三不可言說相。謂真如勝義遠離有為無為等故。然不可說依諸聖教乃有多種。一非四藏故名不可說。如犢子部立五法藏謂三世無為及不可說法藏。不可說法藏即真我也。不可說為三世無為及不可說。成唯識論比量破云。汝說真我不可說為是我非我不可說為有為無故猶如空華。二離損益等名不可說。如薩婆多宗。如大婆沙第十五說若可說者說火應燒舌說食應除飢。廣說如彼。三依大乘略有四義。一離損益等名不可說。如智度論說火應燒舌同薩婆多。二現量境故名不可說。如理門論一切諸法皆有二相一者自相現量所得不可言說二共相比量所得即可言說。由斯道理諸聖言量比量所攝諸法自相不可說也。問。說諸法言為是表詮為遮詮耶。大唐三藏總相判云。諸部皆云說諸法言多是表詮。但比量中異法喻言唯是遮詮。大乘亦爾。入正理論同法喻云謂若所作見彼無常譬如瓶等。異法喻云謂若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此中常言表非無常非所作言表無所作。故知異喻皆是遮詮。又掌珍論第一卷云為遮異品立異法喻異品無故遮義已成。又第二云又遮詮言遮止為勝遮所遮已功能即盡無能更表所詮差別。今依大乘一切言說皆是遮詮。故理門論云喻有二種同法異法前是遮詮後唯止濫。具說如彼。解云。此簡二喻差別前是同喻後是異喻。諸法自相不可言說若詮共相要遮餘法。如說青言遮非青等。又廣百論第九卷云。我諸所說皆是遮言。(標宗。)遮謂遮他生滅等執。無生非滅。唯為遮生。無滅非生。但為遮滅。(正釋。)非斷常等類此應知。(類釋。)雖涅槃時生滅斷滅。此方便說是假非真。如說天中有常樂等是隨俗說非稱實言。(釋通伏難。)應以前說諸句文詞隨其所應破諸妄執。我等皆妄誰復為真。謂畢竟空心言路絕分別戲論皆不能行唯諸聖賢內智所證。(示正道理。)三名義相對互為客故不可言說。如攝大乘第五云復次云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遍計所執自性顯現而非稱體。由名前覺無稱體相違故由名有眾多多體相違故由名不決定雜體相違故。廣分別如世親及無性釋三無性論及瑜伽菩薩地具說如彼。四一切法無所得故不可言說。故金剛般若等云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何以故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又無垢稱經不二法門有諸菩薩隨所了知各別說已同時發問妙吉祥言云何菩薩名為悟入不二法門。妙吉祥告諸菩薩汝等所言雖皆是無二如我意者汝等所說猶名為二若諸菩薩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表無示離諸戲論絕諸分別是為悟入不二法門。時妙吉祥復問無垢稱言我等隨意各別說已仁者當說。無垢稱默然無說。具說如彼。肇師釋云。此品有三分初諸菩薩以言說明不二次文殊遣言明不二後維摩詰杜默明不二。言說明不二者示藉教以生解依言以通理遣言明不二者示雖由言以通理著言則乖宗。杜默明不二者示心寂則會真有心則墮二。復次諸菩薩依法明不二文殊依理明不二維摩無依明不二。依法者除教依觀。依理者捨觀依空。無依者捨空而滅觀。此是入道深淺不同。如上所說四種義中。有說此經依第四義一切諸法不可得故。有說如攝大乘名義互為客等故名不可說。是故瑜伽七十三云。問如是五事為攝一切法為不如是耶。答曰如是。問彼一切法以何為性。答諸法性不可說。問。云何應觀彼諸法相。答如幻事相非全無有乃至唯有名相可得無有自性差別云。問。不可言中不可言言既現可得是故法性不可言說不應道理。答。正立宗時不可言言亦已遮遣。為令覺知如是義故方便施設譬喻等言。問。一切法不可言說如何世尊為他宣說。答。如瑜伽三十六說。若不起言說則不能為他說一切法離言自性他亦不聞若無有聞即不能知此一切法離言自性。為欲令他聞知諸法離言自性是故於此離言自性而起言說。問。一切言說皆依尋伺不。答。諸說不同。親光師說八地已上不依尋伺而起言說以諸尋伺唯有漏故。護法說云十地菩薩必假尋伺而起言說。復說尋伺亦通無漏後得智。問。無分別智現在前時能說法不。解云。說亦無妨。於一剎那二智並行於中無分別智非尋伺俱後所得智與尋伺俱起言說故。依智度論第十七云菩薩常入禪定攝心不動不生覺觀亦能說法。廣說如彼。
  是故法涌。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
  第二結文應知。
  法涌。我說勝義絕諸表示。尋思但行表示境界。
  第四絕諸表示。先釋後結。此即釋也。解節經云復次法上我說真實絕於四事謂見聞覺知。一切覺觀緣四事起。解云四事即所見等。深密經中但云離諸言語而不說四事也。此明勝義離名等故非見聞等四種境界之所表示。所以者何見聞覺知皆是有漏戲論所攝勝義諦理非見聞等所取之境是故不可所見等事表示勝義。問。言說表示有何差別。答。非言所說非見聞等所表示境故有差別。見聞覺知具如別章。
  然此所說見聞覺知諸說不同。薩婆多宗依六根說。眼根名見耳根為聞三根名覺意根名知。故雜心論第一卷云若眼隨生見耳界隨生聞三界隨生覺意界隨生識。解云。六根名隨生者謂眼等根皆有隨根生識同分所攝。約同分根為見等體故約隨生以說見等。俱舍亦爾。故十六云何等名為所見相。頌曰由眼耳意識並餘三所證如次第名為所見聞知覺。廣說如彼。大婆沙一百二十一云。此中眼識所受名見耳識所受名聞三識所受名覺意識所受名知說四境故見聞覺知是根非識。然舉識者顯眼等根必由識助方能了境。以同分根能有作用非彼同分故。問。如何眼耳意三根各立為一。雜心釋云。彼三界以方便得離欲得修得神通性四支五支定果是故彼隨生各別建立。餘三隨生無彼相分故共建立一。廣如婆沙。問。如何鼻等三根合說為覺。答。雜心頌云境界唯無記覺心於中轉隨生三種識是則名為覺。俱舍十六香味觸三無記性故如死無覺故能證者偏立覺名。問。第六意根設不生識得成同分亦得成知。不爾羅漢最後念意應不成知。而雜心云意界隨生識者欲顯有識之根且說隨生。若細分別如順正理四十二依經部宗有其三釋。依成實論約三量等以辨見等。故第八八種語品云問見聞覺知有何差別。答曰有三種信見名現在信聞名信賢聖語知名比知覺名分別三種信慧。此三種慧或皆是實或皆顛倒。具如彼說。六識之心得現境界名之為現。故論說言見名現信。不現境界藉教而知說之為聞故論說言聞名信於賢聖之語。於彼不見不聞境界依前見聞譬度知者說之為知故論說言知名此知。前三心後重分別心名之為覺。云何分別。先因見已後重思惟起於見想或忘前見起不見想此則是其見後覺也。聞知後覺類亦可知。然此覺心非直從於見及知三心後起其亦從於不見不聞不知後生。先不見後忘不見生於見想此則是其不見後覺。不聞不知生覺例然。若依俱舍十六有二師說。一云有餘師說若是五根現所證境名為所見。若他傳說名為所聞。若運自心以種種理比度所許名為所覺。若意現證名為所知。於五境中一一容起見聞覺知四種言說。於第六境除見有三。具說如彼。此師意說。若是五根現量所證五境以分明故名為所見。若依教量從他傳說六境名為所聞。若依比量運自己心以種種理比度所許六境名為所覺。若意識依現量證六境名為所知。謂意識親從五識後起現量證五。若在定意識現量證法。或在定意現量六能通證六境。先軌範師作如是說。眼所現見名為所見。從他傳聞名為所聞。自運己心諸所思惟名為所覺。自內所受及自所證名為所知。解云。此師意說眼現量所見名為所見。所以唯眼名為見者色境顯現最分明故故眼唯見。若依教量從他傳聞六境名為所聞。若依比量自運己心諸所思惟名為所覺。又依現量耳鼻舌身自內所受四境及意根現量自內所證六境俱名所知。若依此釋。見唯在眼。聞覺唯意。知通耳鼻舌身意。於六境中色境容起四種聲等五境容起聞覺知三。
  今依大乘諸教不同。依智度論第四十云。眼識所知名為所見耳識所知名為所聞鼻舌身三識所知名為所覺意識所緣名為所知。具說如彼。依雜集論第一卷云。見聞覺知義者眼所受是見義耳所受是聞義自然思惟應如是如是是覺義自內所受是知義。又瑜伽第二卷云。云何四種言說謂依見聞覺知所有言說。依見言說者謂依眼故現見外色由此因緣為他宣說。依聞言說者謂從他聞由此因緣為他宣說。依覺言說者謂不見不聞但自然思惟稱量觀察由此因緣為他宣說。依知言說者謂各別於內所受所證所解所得由此因緣為他宣說。所言見者自有三釋。一云眼根名見。故云眼所受是見義。(意同薩婆多。)一云眼識名見。故瑜伽第二卷云謂依眼故現見外色而言眼所受是見義者識依眼故。一云眼相及識名見。故雜集云眼所受是見義。又瑜伽云謂依眼故現見外色。故知眼根及識以為見體。問。若爾如何雜集第二云。問為眼見色為識等耶答非眼見色亦非識等以一切法無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為見。又由六相眼於見色中最勝非識等是故說眼能見諸色。(六相如論。)問瑜伽五十六云約勝義道理非是眼等亦非彼識。何以故諸法自性眾緣生故剎那滅故無作用故。約世俗道理眼等最勝故可於彼假立見者。具如彼說。如何說言眼根及識二俱為見。答。為遮根識各別為見故言見等非根非識。非遮根識和合名見是故根識俱名為見。又解。見聞覺知中見與見色見不同故不相違也。若依智度論四法和合謂耳根耳識意識及聲和合名聞。具說如彼。所言聞者聞他所說聞思慧等以為自性。此即意識相應以聚心為自性。問。若爾如何瑜伽說聞為聖言量。答。聖言量自有二種。一聖者言教為聖言量此即聖言即量名聖言量是持業釋。二聞慧等名聖言量此即聖言之量故言聖言量是依主釋。瑜伽依此故說聞慧等為聖言量。若自運己心自然思惟比量意識以為覺性。若耳等四識及現量意識皆名為知。故瑜伽云依知言說者謂各別於內所受所證所觸所得。解云。耳識名所受。鼻舌二識名所證。身識名所觸。現量意識名所得。或可耳等四識並取其根。而雜集論但言自內所受是知義者攝所證等皆名內所受皆內現量受境同故。問。第七八識為見等不。答。據實為論第七末那非量攝故不立見等。第八賴耶唯現量故攝在知中。而大母經等且依六識故不說之。若依瑜伽約三量義以辨見等。故彼九十三云又即依止四種言說應知一切所依三量。若見若知二種言說是依現量若覺言說是依比量若聞言說依至教量。問。眼等根是現量不。若是現量如何理門論說此中現量謂無分別智若有正智於色等義離名種等。若非現量何故雜集說云眼所受是見義。瑜伽即云見是現量。答。此有兩解。一云根非現量現量依故。瑜伽等云色根現量。一云有二種。一是色根如瑜伽第十五云色根現量者謂五色根所行境界。二即心等如理門論故說眼等亦名現量。問。八地已上聞諸聖教第六意識即是定心如何不說是現量耶。解云。有其二義。一者現量得自相故。或聖言量量聖言故。問。若爾如何陳那菩薩但立二量謂現量比量。其聖言量比量所攝。解云。二菩薩宗其義不同故不可會。釋文云陳那菩薩云聖言量是比量者約聖教說故不相違。若依顯揚第十八言說差別約界分別。謂欲界中具有四種言說。色界無覺無推度故。無色界中一切無有。解云。於欲界中具有見等及四言說。於色界中據實應有微細推度而言無者約麤相說。無色界中無別三種尋即可知。論其知體據實亦有以微細故略而不說彼無言說義顯可知。
  是故法涌。由是道理當知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
  第二結文可知。
  法涌。我說勝義絕諸諍論。尋思但行諍論境界。
  自下第五絕諸諍論相。先釋後結。此即釋也。言諍論者謂我我所見於五蘊中執有真我。而是真如離我我所非我見等諍論煩惱所行之處故名絕諸諍論。真諦解云。鬬諍二種。一者在家於五麈境由思惟煩惱故起鬬諍。二出家人由相違所起諸見故生鬬諍。依俱舍論第一卷云有漏名取蘊亦說名有諍。長行釋云。煩惱名取蘊從取生故名取蘊如草糠火。或蘊屬取故名取蘊如帝王臣。或蘊生取故名取蘊如華果樹。此有漏法亦名有諍煩惱名諍觸動善品故損害自他故諍隨增故名為有諍猶如有漏。依大毗婆沙第一百七十九云。諍有三種一煩惱諍二蘊諍三鬬諍。煩惱諍者謂百八煩惱。蘊諍者謂死。鬬諍者謂諸有情互相陵辱言語相違。雜心第一意亦同此。依集論等以貪瞋癡為諍體性。故第二卷云。云何有諍幾是有諍為何義故觀有諍耶。謂依如是貪瞋癡故執持刀杖發起一切鬬訟違諍故彼自性故彼相屬故彼所縛故彼所隨故彼隨順故彼種類故是有諍義。乃至有漏有爾所量有諍亦爾。雜集第三亦同集論。然彼所說自性等者如有漏中說準即可知。漏自性者諸漏自性漏性合故名為有漏。漏相屬者謂漏共有心心法及眼等漏相應故漏所依故如其次第名有漏。漏所縛者謂有漏善法由漏勢力招後有故。漏所隨者謂餘地法亦為餘地諸漏麤重所隨逐故。漏隨順者謂順決擇分雖為煩惱麤重所隨然得建立為無漏性以背一切有順彼對治故。漏種類者謂阿羅漢有漏諸蘊前生煩惱所起故。五取蘊十五界十處全及三界二處少分是有漏謂除最後三界二處少分聖道眷屬及諸無為非有漏。或依瑜伽論一切煩惱皆名有諍。故第八云煩惱差別者多種差別應知謂結縛隨眠乃至有諍等。
  是故法涌。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
  第二結文可知。
  解深密經疏卷第七

  解深密經疏卷第八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自下第五舉喻重釋有其五喻喻上五法。真諦三藏配五種樂以為五喻釋上五法。言五樂者一出家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正覺樂五涅槃樂五樂次第者唯涅槃樂是最真實所餘四樂是方便。方便有四初出家樂是涅槃緣起由信根成次遠離樂是涅槃資糧由精進根成三寂靜樂是涅槃道依止即涅槃緣由定根成四正覺樂是涅槃正道由慧根成。念根通此四處皆識憶念故。由是四方便次第得涅槃常樂我淨。今解此經依瑜伽等無惱害樂所攝四樂開為五樂以釋此經。言四樂者一出家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菩提樂。解云。第四菩提樂中開為二種一菩提樂二涅槃樂故瑜伽論三十八云二智二斷皆名菩提。善戒經地持論亦同瑜伽。又涅槃三十五云諸佛如來有二種樂一寂滅樂二覺知樂。今先辨五種樂義後方便釋文。五種樂義具如別章。
  法涌當知。譬如有人盡其壽量習辛苦味於蜜石蜜上妙美味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就釋文中依五種樂喻上五相即分為五。一出家上味勝樂喻二遠離五欲妙樂喻三賢聖默然靜樂喻四滅諸表示寂樂喻五離諸諍論覺樂喻。此即第一出家上味勝樂喻。言譬如有人等者如人一生常食苦味於石蜜味不能尋思比度信解。在家亦爾久在生死恆習在世間憂苦麤味於出家樂妙梵行味不能尋思比度信解。故瑜伽云正信捨家趣於非家解脫樊籠居家迫迮種種大苦名出離樂。又涅槃云居家迫迮喻如牢獄一切煩惱由之而生出家寬曠猶如虛空一切善法由之增長。若在家不得盡壽淨修梵行我今應剃除寶髮出家修學無上菩提。又智度論第三卷云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然此出家自有二種。一形出家如上所說。二心出家。如維摩云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又彼復云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依成實論有其四句謂有僧威儀無僧德無僧威儀有僧德有僧威儀有僧德無僧威儀無僧德。尋思即可知。此喻意云。尋思比度信解世間三智但得有漏麤境之味未得出世三無漏根自內所證真如妙樂。真諦三藏亦同此意。(解節經云覺觀比度憶持。深密經云。不能知不能覺不能量不能信。)
  或於長夜由欲貪勝解諸欲熾火所燒然故。於內除滅一切色聲香味觸相妙遠離樂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第二遠離五欲妙樂喻。此即四種樂中遠離樂也。故瑜伽云斷除諸欲惡不善法證初靜慮離生喜樂名遠離樂。如何此中初後具說譬如等言中三略者此即如來文辭善巧也。或可為存略故。餘二本經皆具說者譯家別故。或可梵本有此不同。言長夜者謂生死長夜。言欲貪者欲貪即是十煩惱中貪欲為性。言勝解者即別境中勝解為體。此中舉欲意取勝解。言諸欲熾火所燒然故者此有兩釋。一云諸欲即是色等五境五境非一能生貪欲故說五境名為諸欲。熾火即是五境上貪能損害故名為熾火。故智度論云若人貪著五境諸結使火盡皆熾然燒害人身如火燒人。又十四云有捕魚師名●(忄+木)波伽求欲不遂優恨懊惱婬火內發自燒而死。廣說如彼。若依此釋諸欲之熾火故言諸欲熾火即六釋中依主釋也。一云諸欲即五境中貪即說五貪名為熾火。故智度論云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即六釋中持業釋也。言於內除滅等者。內謂內定簡外散亂名之為內。於內除滅一切聲香味觸相妙遠離樂者此明初靜慮定相應樂受遠離欲界五境上貪遍身怡適故言妙遠離樂。據實初定具離五蓋。貪蓋是初舉初顯後也。廣釋五欲五蓋過患如智度論第十七卷。若依薩婆多宗。入根本定唯喜非樂。今依大乘。一剎那喜令心適悅名之為喜令身怡適名之為樂。如顯揚說。故說初定亦名為樂。此喻意說由引貪欲勝解勢力於五欲境上起貪火故於離五境初靜慮樂不能了知。如是有尋思者不能了知離色等相無相真如。
  或於長夜由言說勝解樂著世間綺言說故。於內寂靜聖默然樂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第三賢聖默然寂靜樂喻。此即四種樂中寂靜樂也。故瑜伽云第二靜慮已上諸定尋伺止息名寂靜樂。諸教中說三種法能成三行。一者身行謂出入息成身之行故名身行。入第四定能滅身行。二者語行所謂尋伺發語之行名為語行。第二靜慮即能除滅。大小乘教皆作此說第二靜慮已上諸地無尋伺故將欲發語皆依下地尋思而說。三者心行謂受想等助心之行名為心行。若無心所心不行故入滅定時能滅心行。今於此中約言行說。二定已上無尋伺故不能發言不發言故名為寂靜聖默然樂。此中意說。有尋伺者樂著世間綺言說故不能了知二定已上聖默然樂如是有尋思者由尋思力行言說境而不能說離言法性寂靜真如。
  或於長夜由見聞覺知表示勝解樂著世間諸表示故於永除斷一切表示薩迦耶滅究竟涅槃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第四絕諸表示寂樂喻此即四種樂中菩提樂也。故瑜伽云一切煩惱畢竟離繫於所知事如實等覺名菩提樂。又彼復云無惱害樂所攝最後三菩提樂由當來世此勝義苦永寂滅故於現法中附在所依諸煩惱品一切麤重永寂滅故說名為樂。解云。依瑜伽論明菩提樂自有二種。一唯智非滅如前所引文。二唯滅非智如後所引文也。今依此經取滅非智。不同真諦舉滅取智。言表示者如上所說見聞覺知四種表示。薩迦耶者此是梵音依薩婆多薩名為有迦耶名身彼五蘊身有實體故。依經部宗薩名虛偽迦耶名身彼宗五蘊是虛偽故。今依大乘無性攝論同經部說。故第十云迦耶名身虛偽名薩其身虛偽名薩迦耶。世親釋云即說三界名薩迦耶。五蘊釋論云薩謂敗壞義。迦耶謂和合積聚義。若廣分別。如雜心第四俱舍十九順正理四十七婆沙第八及四十九成實十六增一阿含十五瑜伽第八顯揚十五梁論十五涅槃經二十五。言涅槃者。若具梵音應言波利●(目+匿)縛喃。此云圓寂。今順舊說故言涅槃。於此涅槃有其二義。一永斷一切見等表示二薩迦耶滅究竟涅槃。此即是其無餘涅槃究竟永滅五蘊身故名為究竟涅槃。問。此涅槃依何乘說。解云。依彌勒宗三乘皆有無餘涅槃。後當分別。解節經云絕四事處滅離身見是般涅槃者譯家謬也。深密經云內身寂滅離見聞覺知樂。解云。深密意同此經配五樂中何樂。此中意說於生死長夜由表示勝解樂著世間諸表示故不能了知永寂之樂。如是有尋思者但行表示境界不能尋思勝義諦相絕表示境。
  法涌當知。譬如有人於其長夜由有種種我所攝受諍論勝解樂著世間諸諍論故。於北拘盧洲無我所無攝受離諍論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第五離諸諍論覺樂喻。此即四種樂中菩提樂也。故瑜伽云一切煩惱畢竟離繫於所知事如實等覺名菩提樂。此即取智非滅不同真諦取滅非智。謂有諍論諸勝解者樂著世間自所攝受父母妻子兄弟朋友及庫藏等攝受事故。不能了知北洲有情無妻子等攝受諍論。如是為尋思者但行煩惱諍等為諍論境。不能尋思勝義諦相無煩惱等離諍論境。解節經云譬如有人由恆畜財樂行征伐北鬱單越無我所無積畜不相鬬諍樂不能比度。深密經云如人長夜取我我相不能知北鬱單越無我我所樂。今依唐本云拘盧。此云勝處或云勝生。
  第六舉法同喻。
  如是法涌。諸尋思者於超一切尋思所行勝義諦相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謂諸尋思行相麤故不能了知勝義諦理。釋其合喻如上應知。
  就釋超過尋思相中文別有二。初長行廣釋後以頌略說上來已釋長行。自下舉頌略說。於中有二初略標頌意次舉頌正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此即初也。
  內證無相之所行不可言說絕表示息諸諍論勝義諦超過一切尋思相。
  此即第二舉頌略說。有一頌文分之為二。初有二句四字別頌五相。後三字一句通頌五相。言內證者頌第一相。無相之所行者頌第二相。不可言說者頌第三相。絕表示者頌第四相。息諸諍論者頌第五相。後勝義等三字一句通頌五相。如文可知。自下第三釋超過諸法一異性相。於中有二初長行廣說後以頌略說。就長行中復分為五一菩薩問二爾時下如來正答三喻四合五結。此即問也。於中有三初贊佛善說次顯眾諍論後世尊我見下申己疑情讚善說中復分為二初讚佛善說後略申善說。
  爾時善清淨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甚奇乃至世尊善說。
  此即初也。爾時者發問時。言善清淨慧菩薩者從慧立名。正智後得是善無漏離諸染汙故名善清淨慧。深密亦同。解節經云淨慧菩薩。真諦解云。此菩薩位居九地善答問常轉法輪在淨慧位。自有淨慧復能生他淨慧故名淨慧。具說如彼。謂佛世尊自有二德所謂自利利他。初贊自利故言世尊甚奇。復贊利他故言世尊善說。若依瑜伽甚奇善說通自利利他故。四十六云有五甚希奇法一者於諸有情非有因緣而生親愛二者唯為饒益諸有情故常處生死三者於多煩惱難伏有情善能解了調伏方便四者於極難解真實義理能隨悟入五者具不可思議大威神力。解云。彼說菩薩德。準釋佛德於理無違。尋即可知。言善說者。如瑜伽論第七十云由二因緣佛世尊法名為善說一言詞文句皆清美故二易可通達故。(難解法由佛說故易可通達也。)又八十三云言善說者道理相應故任持勝德故。又瑜伽九十四云由四種相佛所說教名為善說。具釋如彼。
  謂世尊言勝義諦相微細甚深超過諸法一異性相難可通達。
  第二略申善說。謂佛世尊無上依經等作如是說勝義諦相乃至難可通達。真諦解云。或約三人。非凡所知故名微細。非二乘所知故名甚深。非地前菩薩所能證見故名難可通達。或約三義真如與行不一故微細不異故甚深過一異故難可通達。又非聞慧境故名微細非思慧境故說甚深非凡夫二乘初學菩薩修慧境故說難可通達。解云。真諦三釋第三為勝。故大般若五百六十七云。真如法界是出世般若及後得無分別智境非三慧境。所以者何實相般若甚深微妙聞慧麤淺不能得見。是勝義故思不能量出世法故修不能行。
  世尊。我即於此曾見一處有眾菩薩等正修行勝解行地同一會坐皆共思議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異性相。
  自下第二顯眾諍論。於中有二。初總明共集諍論後別敘三計。此即初也。言我即於此者於此娑訶世界。或可於此贍部洲中。餘二本中皆闕此言。曾見一處即王舍城等而非淨土。勝解行地諸菩薩眾所集處故。勝解行地即是地前初僧祗位。是故大唐攝大乘云論曰謂勝解行補特伽羅經初大劫修行圓滿。又梁攝論第十一云願樂行人自有四種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迥向。菩薩聖道有四方便故有四人。如須陀洹道前有四方便。此四人名願樂行地。第一僧祗修行圓滿。然此地名略有四種。一願樂地如梁攝論及解節經。二信行地如深密經。三勝解行地如唐攝論瑜伽地持及善戒經。四意樂地如瑜伽論意樂品等。如何地名有此異者。謂此地名略有二種。一者總名梵音阿世耶此云意樂欲信勝解三法為性故瑜伽等名為意樂。二者別名有三種。一名願樂即是樂欲之異名也。五別境中欲為自性故。唯識云樂欲謂欲。二名信行善十一中信為自體故。智度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慧能度。三名勝解行亦別境中勝解為性。是故無性攝大乘云勝解行者未證真如但依勝解勤修諸行。又復彼云一得勝解謂得諸地深信解者於他教法決定印可真實如是。於此地中未證真如有此諍論也。
  於此會中一類菩薩作如是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
  自下第二別敘三計。即分為三。此即初計。離諸法外無別勝義。勝智所緣故名勝義。俗智所緣名為世俗。
  一類菩薩復作是言非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然勝義諦相異諸行相。
  此即第二師計。離諸法外有別勝義條然別體。
  有餘菩薩疑惑猶豫復作是言是諸菩薩誰言諦實誰言虛妄誰如理行誰不如理。或唱是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或唱是言勝義諦相異諸行相。
  第三師計。於上二說猶豫不決非別有計。今於此中合有四計所謂一異及與俱非。所以者何亦一亦異是相違諦非一非異是戲論故。而此經意為存略故準可知故且破一異。然此所說一異二執十散動中一異執也。對治如是一異分別諸教不同。若依世親攝大乘釋第四卷云。為對治一性散動故即彼經言色空非色。何以故若依他起與圓成實是一性者此依他起應如圓成實是清淨境。(此約依他色對圓成空破彼一執。)為對治異性散動故即彼經言色不離空。何以故此二若異法與法性亦應有異若有異性不應道理如無常法與無常性。(此亦約依他色對圓成空破彼異執。)若取遍計所執自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遍計所執色無所有即是空性此性即是彼無所有非如依他起與圓成實不可說一。(此約所執色對所執空破彼異執。)梁論第五同世親論。若依無性攝論第四。色空非色同世親論以依他色對圓成空破彼一執。色不離空等約所執色對所執空破彼異執。雜集十四。色空非色約所執色對圓成空破彼一執。色不離空等約所執色對所執空破彼異執。莊嚴第五但配經文而不解釋。今此經意約依他起對圓成實破一異執同世親初釋。故成唯識第八卷云。此圓成實與彼依他起非異非不異。異應真如非彼實性。不異此性應是無常。彼此俱應淨非淨境。則本後智用應無別。云何二性非異非一。如彼無常無我等性。無常等性與行等法異應彼法非無常等。不異此應非彼共相。由斯喻顯此圓成實與彼依他非一非異廣辨一異如後當說。
  世尊。我見彼已竊作是念。此諸善男子愚癡頑鈍不明不善不如理行於勝義諦微細甚深超過諸行一異性相不能解了。說是語已。
  第三申己疑情言。愚癡者出無明體。言頑鈍者辨無明用。謂善清淨慧菩薩作如是念此諸善男子由無明故頑鈍。由頑鈍故有其三用。一不明者未得未知根故二不善者未得已知根故三不如理者未得具知根故。由此未證非一異相勝真如理。自下第二如來正答。於中有五一如來印可二菩薩徵詰三如來略答四菩薩重徵五如來廣釋。
  爾時世尊告善清淨慧菩薩摩訶薩日。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此諸善男子愚癡頑鈍不明不善不如理行於勝義諦微細甚深超過諸行一異性相不能解了。
  此即第一如來印可。重言如是準上應知。
  何以故。
  第二菩薩徵詰。徵詰之意以何義故不能解了。
  善清淨慧。非於諸行如是行時名能通達勝義諦相。或於勝義諦而得作證。
  第三如來略答。此答意者非於諸行如是執著與勝義諦或一或異而能通達或得作證。有多過失相故如後當說。然此通達作證了別者。知勝義名為通達。能得涅槃及菩提果名為作證。又無間道名為通達。其解脫道名為通達亦名作證證無間為故。又後得智名為通達其正體智名為作證。故大般若五百六十七云。世尊云何能證能得如是法界。佛言出世般若及後得所得無分別智能證能得。世尊證得義有何異。佛言出世般若能如實見故名為證後智通達故名為得。然此作證且依薩婆多宗以其聖道對無為法有兩重四句。一多念四句二一剎那四句。多念四句者。一身證慧不證謂緣三諦解脫道時證無為故名為身證不緣滅故名慧不證。二慧證身不證謂緣滅諦無間道時緣無為故名為慧證未得滅故名身不證。三身慧俱證謂緣滅諦解脫道時慧緣無為及得滅故。四身慧俱不證謂緣三諦無間道時慧不緣滅未得滅故。一剎那四句者且如以滅法智得一來果時一剎那中有其四句。一身證慧不證謂上二界見所斷惑所得無為以得果時頓得彼故。二慧證身不證謂欲界九品中後三修所斷惑所得無為慧雖能緣而未得故。三身慧俱證謂欲界修所斷中斷前六品及欲界見四諦所斷諸惑所得無為。四身慧俱不證謂上二界修所斷惑所證無為。
  何以故。
  此即第四菩薩重徵甚深所由。
  自下第五依徵廣釋有三復次即分為三。初約三五過破一異執。次善清淨慧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下約淨共相破一異執。後善清淨慧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下約行無別及無我等破一異執。就初復次分為二初反釋破執後善清淨慧下順釋破執。或可初就宗隨情破後約義隨理破。就返破中復分為二。初約三失以破一執後約五失破其異執。
  善清淨慧。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
  破一執中先牒後破。此即將破牒彼一執也。
  應於今時一切異生皆已見諦。
  此即第二正以三過破彼一執。三過失者一異生已見諦理失二已得涅槃失三已得菩提失。此即第一異生已見諦理失。謂汝若許諸行即理異生見色應得見理。色即理故。
  又諸異生皆應已得無上方便安隱涅槃。
  此顯第二異生應證涅槃失。無上方便即是道諦。無漏聖道言涅槃者略有四種一者本來自性清淨二者有餘三者無餘四者無住處。後當分別。今於此中約有餘依及無住處。本來清淨元來有故。其無餘依身已滅故。或可此中亦依無餘。滅有漏依得無餘故。舉方便道顯涅槃果。故言無上方便安隱涅槃也。
  或應已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顯第三異生應證菩提失。菩提言者此是梵音。此地翻譯新舊不同。一云阿之言無。耨多羅云上。三名正。藐之言真。後三名正。菩提曰道。總言無上正真正道。一云阿之言無。耨多羅云上。三名正。藐之言遍。後三云知。菩提名覺。如理智緣真名正。如量智緣俗名遍。無分別智斷二無知名知。菩提出眠夢之表稱之曰覺。此四智是菩提體超二乘果故名無上。總云無上正遍知覺。大唐三藏釋云。阿之言無。耨多羅云上。前三名正。藐之云等。後三言正。菩提名覺。無法可過故名無上。理事遍知故云正等。離妄照真故曰正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此意釋云。若無異者諸異生類皆已了知色等行相亦應了知勝義諦相與餘行相無別異故由斯應證無上菩。提既不證得故知非一也。
  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者。
  自下第二約五種失破其異執。於中有二先牒後破。此即將破先牒異執也。謂勝義諦與諸行相條然異者應有五失。
  已見諦者於諸行相應不除遣。
  自下第二別顯五失。言五失者一已見諦者行相不遣失二相縛不脫失三麤重縛不脫失四不證涅槃失五不證菩提失。此釋第一行相不遣失。言行相者行謂見分能緣行解。相是相分。此即行之相故名為行相此依主釋。或可行相者行謂生滅遷流不住相即體相。此破意云。若勝義諦與諸行相一向異者已見諦者於諸行相不應除遣以勝義諦與行異故然能除遣故應非異。問。見勝義時如何能遣依他起相。解云。真如觀時眾相不現故說除遣非如所執無自性故名之為遣準何得知。如成唯識第九卷說四善根觀行頌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長行釋云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具說如彼。又瑜伽云極善定心第四靜慮順決擇分未遣諸相未脫二縛。故知此云除遣相者空有相分通名為相。
  若不除遣諸行相者應於相縛不得解脫。
  第二不斷相縛失。謂不了知如幻事故諸心心所於所緣相不得自在故說相分名為相縛。
  此見諦者於諸相縛不解脫故於麤重縛亦應不脫
  第三不斷麤重失。謂於相縛不自在故諸麤重縛亦應不斷。然此二縛諸說不同。大唐三藏云。西方諸師自有兩說。一云一切有漏相分以為相縛。謂由有漏相分力故見分心等不能了知諸有漏法皆如幻等非有似有由無明故便執實有色心等法。若依此釋即相是縛故名相縛即六釋中持業釋也。即相分上能縛諸惑名麤重縛行相麤故。此亦持業準上應知。總說意者所緣相分名為相縛能緣見分貪等諸惑名麤重縛。是故瑜伽五十一云亦能通達阿賴耶識外為相縛所縛內為麤重縛所縛。具說如彼。一云相縛即末那識以為自性。此意說云由末那識相應四惑勢分力故六識中惑於諸相分不能了知如幻事等故說末那名為相縛。若依此釋相謂相分縛即末那相之縛故名為相縛即六釋中依主釋也。言麤重縛自有二種。一六識中惑名為麤重義如上說。二者煩惱所知二障勢力令諸有漏五蘊等法無所堪任即說此為麤重縛也。今於此中說前非後也。有云麤重縛者諸煩惱見分種子。相縛即是煩惱相分種子。又現起相見亦是二縛。若依三無性論有兩節文。故彼上卷云分別性名為相惑依他起性名麤重惑。故上卷云次辨相惑麤重惑。若分別性起能為二惑繫縛眾生一者相惑二者麤重惑。相惑即分別性麤重惑即依他性。此二惑所以得立者於依他起性中執為分別性故得立。釋曰。呼分別性為相惑者相謂相貌說相貌惑能為惑緣故說為惑。但依他性是正惑。而說輕重者分別性但是惑緣說惑故說為輕。依他起性正是惑體故說麤重。同顯揚論。故彼第十六云是依他起自性以相及麤重為體。云何說為依他起。由此二種更互為緣而得生故謂相為緣起於麤重麤重為緣又能生相。依梁攝論第四卷云。結有二種一相結二麤重結。相結難解麤重結難滅。心分別諸麈名相結由此分別起欲瞋等惑說名麤重結。若得無分別智即解相結相結不起麤重結即隨滅。真諦解云。相結即是分別執相謂一切六識心識所緣外境是有未達此並是自心分別所作故。若見相並是分別所作欲瞋等則無從即生。大唐世親論都無此文也。(勘大業本。)依解節經云眾相繫縛麤重繫縛。又復下云相結麤重惑。真諦記云。五識境名相繫縛。意識境名麤重繫縛。又眾相繫縛即分別性。麤重繫縛謂依他性。又解。一切苦諦名眾相繫縛由解脫得離故。一切集諦名麤重繫縛由道所滅故。廣說如彼。深密經云相縛煩惱縛。若廣分別義如別章。
  由於二縛不解脫故。已見諦者應不能得無上方便安隱涅槃。
  第四不證涅槃失。準上應知。
  或不應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五不證菩提失。準上應知。
  自下第二順釋道理破一異執。於中有二初舉無三失破彼一執後善清淨慧下約無五失破彼異執。此之二義翻上可知。
  善清淨慧。由於今時非諸異生皆已見諦。
  就舉無三失中文別有二。先釋後結。此即釋也。於中釋無三失即分為三。此即第一釋非已見諦。如文可知。
  非諸異生已能獲得無上方便安隱涅槃。
  第二非證涅槃。如文可知。
  亦非已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三非證菩提破其一執。可知。
  是故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相不應道理。
  自下第二結破一執。於中有二初以理總結後牒計重結。此即初也。謂上所說反順釋故彼執一計不應道理。
  若於此中作如是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由此道理當知一切非如理行不如正理。
  此即第二牒計重結。謂由上說反順釋故彼計一執及所執義不應正行及正理也。
  善清淨慧。由於今時非見諦者於諸行相不能除遣然能除遣。
  自下第二五種順釋道理破彼異過。於中有二先釋後結。此即釋也。釋五無失即分為五。此即第一顯除遣相破彼異執。謂諸聖者如實了知如幻事等無實性故。
  非見諦者於諸相縛不能解脫然能解脫。
  此顯第二能除相縛。如實了知無異相故。
  非見諦者於麤重縛不能解脫然能解脫。
  第三除麤重縛。斷相縛故。
  以於二障能解脫故亦能獲得無上方便安隱涅槃。
  此顯第四能證涅槃。斷二縛故。
  或有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顯第五能證菩提斷障盡故。
  是故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相不應道理。
  此下第二結異過失。於中有二初以理總結後牒計重結。此即初也。
  若於此中作如是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者。由此道理當知一切非如理行不如正理。
  此即第二牒計重結。謂由前說五過失故勝義諸行不可言異。
  自下三復次中第二復次約淨共相破彼一異。於中有二初釋後結釋中有二初反解後順釋。前中有二初約墮雜染相破彼一執後約共相破其異執。
  善清淨慧。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如諸行相墮雜染相此勝義諦相亦應如是墮雜染相。
  此即初也謂勝義

回頂端  內容 [第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